產學研示範市建設情況彙報

一、 產學研結合示範基地運行情況

產學研示範市建設情況彙報

2017年,我市獲得省科技廳授予“省部產學研結合示範市”稱號,成為了廣東省第一批省部產學研結合示範市。自認定示範市以來,在各科研院校的支持配合下,我市深入推進產學研結合工作,引導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有效促進了我市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推動了我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2017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4814.50億元,比上年增長13.5%,人均生產總值80579元,增長12.8%,完成工業增加值2924.43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全社會工業總產值超過1.2萬億元。

目前,全市各級政府共與全國50多所科研院校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其中18所科研院校在我市組建了研究院;21所高校組建了辦事處;高校與企業共建院士工作室13個,共建博士後工作站30個,產學研共建技術研發平台75個,其中重大科技創新平台1家、省級研究開發院3家,省部產學研戰略聯盟4個;引進科技特派員267人。全市共有33個產學研結合示範基地,除“省部產學研結合示範市”外,還包括禪城、順德、南海3個“省部產學研結合示範區”,

南莊、石灣、勒流、均安、大瀝、容桂鎮6個“省部產學研結合示範鎮”以及校企共建產學研示範基地23個,逐步形成以示範市作總體規劃,示範區、鎮推動深化合作,各企業示範基地具體實施科技成果轉化的 “點、線、面”緊密結合,結構優化、佈局合理、縱深配置的產學研創新體系。

二、 產學研結合示範基地管理經驗介紹

(一)建設與完善管理機制。一是完善組織架構。成立產學研合作協調領導小組,由市長任組長,科技局、經貿局和財政局主要領導任小組成員,小組實行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商討決策產學研重大事項,確立我市產學研發展方向。二是設立專項資金。為支持引導技術與產業對接,推動產學研合作進一步深化,佛山市政府以及各區政府設立了專門的產學研專項資金和制訂了相應的跟蹤管理辦法,目前市、區兩級財政每年投入的產學研專項資金已超過8000萬元。三是建立政策保障,出台了《佛山市產學研專項資金管理實施辦法》、《佛山市高校研究院考核獎勵試行辦法》、《佛山市產學研結合發展規劃綱要(2017~2012年)》、《佛山市院士工作室管理(試行)辦法》等多項政策措施。四是加強信息交流。與各科研院校達成了互訪的共識,定期、不定期組織企業到科研院校交流對接或由科研院校組團到我市企業進行技術交流訪問,保證前端技術研發與末端市場應用的信息交流和有效對接。

(二)多層次多模式並存。根據行業、技術與市場需求,開展多個層面產學研結合。市、區、鎮、企業分別結合各自的定位以及技術需求組織開展產學研活動。在市級層面,重點強化與科研院校的溝通交流,引進科研院校組建辦事機構,共同搭建產學研推廣服務平台,營造良好的產學研共識與氛圍;在區級層面,根據產業佈局建設專業研究院或引進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技術中心分支機構,成立產學研戰略聯盟,加快推動產業發展升級;在鎮級層面,建設基於鎮街特色產業的產學研公共創新平台,鼓勵扶持中小企業參與研發提高行業整體技術水平;在企業層面,圍繞企業技術難題,開展技術轉讓、技術參股、技術合作等形式的產學研合作。

(三)從為單一企業服務為主向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區域支柱產業、特色產業轉變。例如順德的白色家電聯盟,由美的集團、廣東華南家電研究院等12家順德的白色家電行業骨幹企業,與清華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12所重點高校和科研機構聯合成立了白色家電產學研創新聯盟,圍繞順德戰略支柱產業,整合資源強化行業共性技術攻關,制訂技術路線圖引領產業發展,延伸產業鏈;再如華南精密院按照“政府啟動、企業參與、市場運作”的建設模式,與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湖南大學等十多所國內外著名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開展了廣泛深入的產學研合作,成立了精密製造

產學研戰略聯盟。開展了23個項目的研發,其中工業機器人等7個項目正在進行產業化。2017年,華南精密製造研究院被國家科技部批准為國家首批技術轉移機構。

(四)從點對點服務向集聚性的創新聯盟、創新服務平台轉變。傳統的“一對一”的產學研合作模式只可以解決單一企業的技術難題,難以形成較大的創新動力推動區域以及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只有立足行業建設創新聯盟、創新服務平台,從行業層面推動技術革新才能滿足我市面臨的迫切產業升級要求。例如,與景德鎮陶瓷學院共建華夏陶瓷研究開發中心,聯合華南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合作,完成了全國首個產業技術路線圖—《廣東省建築陶瓷產業技術路線圖》編制工作。路線圖指明瞭陶瓷產業升級中的技術進步方向及其重點領域,幫助企業克服技術難題,實現產業升級和企業升級的有效聯動,有效指導“雙轉移”過程中園區可持續發展的規劃,規範企業在產業轉移過程中的無序行為。目前,依據本技術路線圖,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已提出了21個研發項目與課題,7家參與企業的出資意向超過1億。

《產學研示範市建設情況彙報》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