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會考試後家長的反思大綱

成績代表過去,好好的反思總結不足,並制定適合的目標,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為大家分享了期會考試後的家長反思,一起來看看吧!

期會考試後家長的反思大綱
  期會考試後家長的反思1

期中考試成績已出,總體上很穩,只是與月考相反,爆了個冷門,反思其中緣由,總結幾點:

一、月考剛過有些疲勞,我也有些不忍,寫作業時,看他玩手機,聽歌,沒太管,睜一眼閉一眼的過去了,沒有很認真的學習。

二、各科做題不是很積極,每天應付差事一樣忙乎寫作業,沒有認真思考。

三、總覺得孩子精力有限,某一段時間偏文或理,總是東邊日出西邊雨,沒有一次考試是陽光普照大地。月考理科超強,或多或少給了他一些怠慢的理由,月考文科墊底,刺激了他,一番努力,瞬間翻盤。

四、考理科時,由於月考很好,壓力大,孩兒説考試時,緊張,思維較散,一直都不在狀態,過後自己總結浮躁,急於求成,沒有踏踏實實思考問題,而是一心想得高分。

通過這次考試,孩子認識到很多自身存在的問題,很好的總結了自己的思想心態的變化及不恰當的學習方式。如果能在未來的學習中再多增一些積極和踏實的態度,即使考不到最好的成績,我也會覺得很欣慰。

  期會考試後家長的反思2

昨天期會考試成績全部出來了,英語成績不如月考;化學、物理考得不錯,尤其是月考時沒考好的化學,名列班級第一名。但這次期會考試也暴露出一些以前未曾遇到過的問題,這讓孩子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學習上所面臨的問題。兒子這次年級排名下滑了不少,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但成績還是可接受的。

我希望他能明白,任何科目都可能遇到困難,關鍵是遇到困難如何應對。要想在每次考試中都取得好成績,就應該更努力學習,尤其要注意細節。學會在考場上控制好心態,答出自己掌握的知識是每一個考生的必修課。

這次期會考試中,兒子班級有好幾位月考年級排四百名左右的同學都進入了前二百。這説明了語文、英語底子好,理科不太差的學生都有希望在最後關頭脱穎而出。

這次考試給我們的啟示是,兒子應該努力努力再努力。在不大幅增加學習時間的情況下,用心學習。充分、有效地利用時間,特別是思想上要緊張起來,不能放鬆,要更加註意掌握各科的細節。

  期會考試後家長的反思3

第一個問題還是老生常談,説是粗心,實際上是對基本知識概念的掌握上不到位。平時做題習慣不好,只滿足於對,而沒有分析為什麼這樣做對,那樣做就不對。基本概念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碰到稍稍有深度的題目考試時不乾脆,對自己的做法沒有信心,不知道對不對。影響自己的狀態。

第二個問題是答題不規範,草稿紙亂寫亂畫,卷面做不到乾淨整潔。不會考試,看到題目沒有通盤考慮,下筆就寫是大忌。出現跳步,該有的步驟不寫全。對題目所留空白不會合理安排,習慣從中間着手,最後越寫越擠,越寫越小,沒地方寫了就一會兒左一會兒右的.,自己都糊塗了,何況閲卷老師呢?草稿紙不會用,習慣口算,要不然就是左一榔頭西一棒,沒有章法亂畫,考完試草稿紙慘不忍睹,到驗算的時候自己都找不到了。

第三個問題是書寫不規範,平時不注意書寫習慣,拼音和英文字母書寫,數字的書寫。拼音和英文手寫體寫成一樣的了,考試時出現失分。數字書寫潦草,做計算題時最吃虧了。

第四個問題是不會檢查。檢查時就是走馬觀花的看一遍,不知道從何處着手,重新演算還嫌麻煩。平時做作業就是這樣,有些題目按照常識或規律都能看出答案是錯的,他卻看不出來。説白了還是書本知識沒有吃透。

  期會考試後家長的反思4

記得一年級第一次期會考試時,王怡菲語文考了98分數學100分,當時我很生氣地批評菲菲,因為扣分是看圖寫話沒有寫地點。結果造成的影響是我沒有想到的:她非常害怕考試,考試前壓力特別大,總是問我:“媽媽,我考不好怎麼辦?”我也很着急,和班主任李老師談了這個情況,李老師讓我多鼓勵一下孩子,因為平時菲菲學習還是比較認真、學過的知識也能掌握。然後我就經常安慰鼓勵她:“相信自己,如果真沒考好,媽媽也不再訓你了,咱們認真複習,共同努力,媽媽相信你!”我們複習也改變了一下方法:我自己給她出題,專揀比較薄弱的題型反覆練習;已經會做的簡單提問,不用書寫;不會寫的生字寫5遍;考試前一天什麼題都不做,放鬆精神早早洗澡睡覺。這個方法很有用,一年級後來三次大考都是雙百分。

這次考試又沒考好,數學94.5分語文97分。數學試卷三處出錯:一道連加減計算題第一步得27,第二步沒算直接寫27,扣3分;“角”的組成是頂點和兩條邊,寫做角和兩條邊,扣0.5分;約算題算式列對了53+38,寫的是準確答案91,可題目是約算應為90,扣2分。語文試卷兩處扣分:看圖寫話寫得還不錯,但是沒寫地點扣1分;解詞“自言自語”寫做“自己隨便説”,扣2分。拿到試卷後我也進行反思:數學約算法沒理解透;而解詞是我太大意了,菲菲平時自己經常給玩具上課,自己提問自己解答,我還經常説:“瞧你一個人自言自語得多熱鬧呀!”詞語她理解,但是用文字表達不準確。

現在我和孩子的學習方法是:遇到錯題自己獨立訂正我來檢查,然後多做同類型題目練習;看圖寫話自己寫完,我們一起修改,爭取文章生動,表達準確;形近字多認讀組詞,以防混餚。記得菲菲剛學英語時,Mary老師説:“教了這麼多孩子,我挺佩服孩子們的記性,但是更佩服他們的忘性,想學好英語就要持之以恆多聽多記多練。”我認為這句話對學習任何課程都有用。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我們要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不能只依靠老師,因為老師要面對幾十個孩子,不可能面面俱到,我們要善於總結自己孩子的不足,勇於面對成長過程中的挫折;改進學習方法,配合學校教育使孩子學得更好。未來世界的競爭是年輕媽媽的競爭,讓我們在孩子遇到困難挫折時幫扶一下孩子,使他們走得更穩,跑得更快,飛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