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信息化建設方案

為了加快推進城鄉衞生事業均衡發展,構建完善的城鄉一體的醫療衞生服務體系,不斷深化衞生改革,提高衞生管理、科學決策和綜合服務能力水平,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衞生服務需求,根據《全國衞生信息化發展規劃綱要2003-2017年》、《成都市區域衞生信息化建設工作意見》和新津縣信息化建設規劃,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衞生信息化建設方案

一、總體目標

按照“統一標準、統籌規劃、資源共享、縱橫聯網、分步實施、安全保密”的原則,在整合利用現有信息資源和不斷完善系統服務功能的基礎上,採用先進成熟的信息技術,開發建設集城鄉衞生管理、醫療管理、婦幼保健、疾病監測、疫情報告、衞生監督、應急指揮、社區服務、居民檔案、遠程會診、網絡教育、醫保互通、電子政務等多功能為一體的高效、快速、暢通、安全的衞生信息網絡體系,實現全縣範圍內衞生信息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並開展以縣為單元的區域衞生信息化建設試點和研究。到2017年,建成覆蓋全縣城鄉醫療衞生機構並與市衞生局、縣內相關部門互聯互通、適應衞生改革發展需要的區域衞生信息體系。

二、基本框架

按照成都市衞生信息化建設規劃,構建我縣衞生信息化建設“1131” 網絡框架,即:一個管理中心,一個網絡平台,三大應用體系,一張居民健康卡。逐步建立起以縣衞生

局為中心,覆蓋縣級醫療衞生單位、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和鄉鎮公立衞生院、社區衞生服務站和村衞生站的一體化衞生信息網絡。(網絡框架拓撲圖見附件2)

(一)一個管理中心

在縣衞生局設立“衞生信息化管理中心”。其主要職能是:負責衞生系統信息化網絡建設總體規劃和設計;負責確定各階段具體工作並組織實施;負責規劃設置局域網站點和信息安全體系出口;負責監管三大應用體系,及時維護應用系統數據、協助網絡運營商做好網絡故障排查,確保網絡暢通;負責組織衞生人才信息化相關知識培訓,指導督促各醫療衞生機構開展信息化工作。

(二)一個網絡平台

依託現有的新津縣電子政務外網平台搭建區域一體的公共衞生和醫療縣級管理平台,實現衞生系統內各醫療衞生單位之間、各醫療衞生單位與縣衞生局之間,縣衞生局與市衞生局之間、縣衞生局與縣內相關部門之間信息互通,數據共享;為衞生行政部門的行政管理和決策提供信息服務與支持;為公眾提供查詢、諮詢相關衞生信息窗口。

(三)三大應用體系

1、醫院管理信息系統

系統介紹: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數字化醫院管理系統。主要包括醫院收費管理、門診管理、住院管理、藥品管理、病案管理、處方管理、人事後勤管理、資產管理、統計查詢、系統管理等模塊以及醫學影像與通訊系統(PACS)、

實驗室檢查系統(LIS)、應用電子病歷系統(CPR),遠程醫療會診系統等交互式網絡信息服務系統。

系統功能:(1)在醫療單位內建立起以財務為核心的《醫院信息管理系統》,實現醫療單位內部醫療、藥品、人事、資產、財務管理標準化、規範化,提高醫療單位的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2)在醫院之間搭建信息共享與交換平台,實現醫療信息資源共享。(3)衞生局通過醫院管理縣級平台,動態監管各醫療單位的財務收支。(4)按照確定的各醫療單位的功能定位和診療範圍設定診療目錄,限定其診療範圍,統籌城鄉醫療衞生資源。(5)通過藥品管理系統,確定各醫療單位的基本醫療用藥目錄,限定用藥範圍,對目錄內藥品定價管理,對目錄外的藥品嚴格限制使用,規範醫療單位的用藥行為。(6)實現影像圖像和影像報告等數字化存儲、傳遞,並在醫院之間共享。(7)實現實驗室檢查報告無紙化傳輸,提高效率,減少人工操作造成的差錯。

2、公共衞生管理系統

系統介紹:主要包括疾病預防與控制、婦幼保健、衞生許可和監督執法、應急指揮、健康教育、居民健康檔案、基層衞生信息等模塊。對疾病監測預警、傳染病報告處置、兒童計劃免疫、孕產婦系統保健、兒童系統保健、衞生監督等公共衞生工作進行網絡化管理。(其中新開發的系統必須與上級已統一開發的公共衞生系統軟件實現鏈接和系統集成共享)

系統功能:(1)通過建立健全居民電子健康檔案並不斷更新,實現對全縣居民健康信息的`動態管理。(2)醫生通過查閲居民電子健康檔案,能更加全面、準確地診治,並可避免重複檢查。(3)實現對疾病的自動分類篩查、對特殊疾病及時報告、追蹤。(4)實現對傳染病、慢性病等疾病的自動生成並歸口提示,提高管理能力水平。(5)實現對疾病預防與監測、衞生執法監督,婦幼保健等公共衞生工作的信息化動態管理。(6)動態反映公共衞生信息,及時作出預警預測,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處置能力。

《衞生信息化建設方案》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