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裏的航民的散文

説起航民,不少人可能一時半會猜不到是説啥,航民,其實就是浙江省米民之鄉小村,有關航民這個地名的來歷曾經有這樣一個傳説,據傳很久以前,錢塘江流經航塢山歸入大海,越王勾踐修築都城,曾採石於此,江邊設有停泊船隻的船塢,當時曾在航塢山上設有一盞日夜閃光的航標燈,指引着在江面上航行的船隻,航塢山如今巍然屹立在航民村的背後,當時的先民聚居在航塢山旁依託錢塘江的航運業為生,故得名航民村。第一眼看到“航民”這兩個字,很有可能會想起舊社會在錢塘江大運河邊拉縴靠賣苦力吃飯的船工和號子手。

冬日裏的航民的散文

2014年11月下旬的一天下午,原本在浙大學習培訓的我們一行四十餘人被安排到距省會杭州市二十餘公里處的蕭山區瓜瀝鎮航民村觀摩,大巴車不到半個小時就把我們拉到了航民村,説是村,可車子一進村子,根本讓人感受不到浙南農村的一丁點感覺,大家紛紛下了車後,由於浙大幹部繼續教育學院提前與村黨委進行了聯繫,熱情好客的航民人便把我們一行熱忱地迎進航民村下屬的航民集團大廈總部一樓會議中心,一邊稍事休息啜飲清香撲鼻的西湖龍井,一邊由集團接待部一名負責女士向大家做了航民村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至今的改革發展變遷史。通過介紹得知,原來,精明勇敢的航民人早在1979年土地聯產承包到户後就在村裏的當家人朱重慶的帶領下以六萬元的大隊集體積累購置了不甚景氣的蕭山縣印染廠的六口大染缸創辦起了航民村的第一家工業企業印染廠,隨着布料印染業的不斷壯大,1987年村上儘快又將九年前承包到户的農村集體土地收歸村委會集體所有,除留下一部分人經營集體的800餘畝耕地、200餘畝山林、100餘畝魚塘外,大部分村民都被吸收為村辦企業的職工從事簡單的技術性勞動,之後由當時的第一家布料印染廠逐步向紡織、熱點、冶煉、黃金飾品加工業、石料建材業等多行業發展壯大,最終走上了農工貿一體化發展的'路子,早在1999年在全省探索成功實施了村級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將村集體資產的的股權量化到全村村民和廣大職工手中,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首次邁上了現代村辦企業經營發展的路子。迎着新世紀的曙光,2003年航民集團又在村黨委的領導下進一步將發展的視角進行了大大的拓展和延伸,首次涉足到房產行業、旅遊服務行業、商貿服務業、海運物流業,從而使村辦企業以滾雪球般的方式越滾越圓、越滾越大、越滾越強,當前,最為主要的骨幹企業就是享譽大半個中國大地的黃金飾品加工業,此業已經成為華東地區最大的黃金加工企業,年加工黃金量高達七十四噸,成為航民集團後來居上的一個大產業。

截止2013年,企業職工人均年收入達到436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到了5萬元以上,家庭生活普遍達到了富裕的標準,航民集團當前全資、控股、參股工商企業達到26家,擁有總資產62億元,各類從業職工1.2萬人,全村人口僅有1100人,企業職工總數達到了村民總人口的10倍以上,並且引以為豪的是集體控股的浙江航民股份有限公司於十年前的2004年8月成功上市。除此之外,航民人在以當家人朱重慶為黨組織書記的團結帶領下,從1985年就十分重視村莊的規劃建設,並從1999年開始又將原村址科學規劃後把不合規的違規違章建築統一拆除而由村裏籌資進行了住房重建,讓被拆除的住户一律免費入住,這樣,就避免了全村323户人家各自為陣式的胡亂規劃,現在村莊裏是別具一格、一律為三層以下的小洋樓別墅,村莊旁的柏油街道筆直寬敞,村前屋後綠樹婆娑,各户人家的院子裏都能駛進小汽車,街道、巷道井然有序,一幅人與自然和諧依存的宜人畫面。

聆聽了集團公司接待部負責人有關航民村發展變遷全面情況的介紹,一方面在航民集團大廈展廳裏參觀了集團各類企業的發展概況介紹以及航民村嶄新的新農村建設佈局。航民村的村莊規劃佈局整齊劃一,據介紹,村裏的每户人家只能擁有一套別墅,由村裏統一建成後僅以成本價出售給本村村民,外來打工創業者的住宿樓和村莊嚴格分開,絕不允許哪户人家多佔一套或幾套房子,如誰家有幾個兒子長大成家後準備分家,誰誰家幾個娃娃,誰誰家兒子找了對象準備結婚成家,村裏人都是一清二楚的,因此村民中也不存在多佔住房的現象,村裏的福利房在廣大村民的監督下分配的公平合理,哪怕誰家再有錢,也只能以最低的成本價買上一套小洋樓別墅居住,決不能多購多佔,看來,人民羣眾如果真正發揮監督作用,其作用是絕不容忽視的,這或許也算是基層農村實施村民自治的一種模式吧。

我們在村裏的柏油巷道上步行參觀時,村辦企業廠房內的機器正在工人師傅們的操作下緊張有序地進行着忙碌的生產,另一邊的食堂裏由遠而近傳來香噴噴的飯菜味道,由於做工和做飯有了嚴格分工,所以工人們停工後即可換上便服吃上熱騰騰的可口飯菜,這種人性化的管理模式真是讓人佩服。村裏的房前屋後整齊劃一地栽植着大量的以香樟、銀杏、桂花、杜鵑、茶花、玉蘭為主的南方易生樹木花草等,村莊中間有一條河塘,河水十分清澈,看上去藍瑩瑩的,沒有絲毫污染的跡象。村裏專門安排有清潔工將村前屋後花草樹木的落葉等垃圾每天進行一次清潔,時節雖是冬日,但江南一帶卻很難感覺到冬日裏的寒冷和蕭瑟,大部分花草樹木依然綠意盎然,冬天的腳步似乎尚未蒞臨這片土地。村裏的一個休閒型的廣場上露天擺放着石凳和座椅,一幫老太太們正在嘮嗑聊天,滿臉幸福燦爛的笑容舉目可見,走不多遠,清澈的河面上架設有一座木製的觀景橋,村莊背面的航塢山巍然屹立,樹木鬱鬱葱葱,杭塢山下兩三丈高的紅褐色絕壁,在冬日的暖陽下熠熠發光,山頂上的森林樹木大都長得十分茂盛,只有個別地方較為稀疏,但花草依然茂盛,花草間建有休閒式的亭子和隱約可見的木屋樓閣,從下的村莊裏遠遠地進行仰望,這些建築佈局在夕陽下顯得十分壯觀,真乃:“白雲山頂有人家,此景只有天上有”!

航民村距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僅10公里,連接着滬杭甬高速公路不到一公里車程,距離杭州市中心20餘公里,可謂區位優勢佳矣,但我認為最為可貴的是勤勞勇敢的航民人的團結凝聚和精明智慧辦企業的創業精神和輕鬆快樂創造時尚生活的現代生活理念。傳説中很早以前航民村背後的航塢上山上就曾經有有一個航明燈在夜裏閃爍着亮光,如今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黨和國家的惠民政策如同一盞航明燈指引着航民村從貧窮走向富裕,而今的航民村儼然成了浙中大地上一個生產發展、生活富足、人們和睦相處的烏托邦社會,她猶如一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航明燈,成為東南沿海新農村建設和發展的一面旗幟,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正在錢塘江邊奮力搏擊、乘風破浪、綻放着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