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精美文章摘抄:旅行筆記(通用11篇)

一輩子是場修行,短的是旅行,長的是人生。旅行,能讓你遇見那個更好的自己。旅行不同於旅遊。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讀者精美文章摘抄:旅行筆記(通用11篇),希望能幫到大家!

讀者精美文章摘抄:旅行筆記(通用11篇)

讀者精美文章摘抄:旅行筆記 篇1

一輩子是場修行,短的是旅行,長的是人生。旅行,能讓你遇見那個更好的自己。

旅行不同於旅遊。旅行多半是一個人或兩個人,多的是心靈相同,志同道合,靜靜地、靜靜地享受着那一站一站的感覺,沿途的風景更會讓你駐足、神迷。要知道,人的一生大多美好的東西,都是由靜靜地體會而來,而旅行給了你太多這樣的機會,一場旅行,即使多年你依然能記憶猶新,猶如昨天剛發生過一樣。

一個人的一生,一定得至少一次,一個人,一個揹包,一張地圖,一份期待,一腔熱忱,一個想去的地方,不用打電話,不用請示,只是聽隨自己內心的召喚,帶着那份寧靜,就可以勇敢的朝着自己的那個夢邁進!否則,你根本就不會體會到,生命是有多麼的美好與渺小,大自然是有多麼的神奇與浩大,此時你離你那個真實的自己是如此的近。旅行,不是用來描述的,而是用心來深深地愛的。

一個人旅行,註定是非凡的,但一個人久了,你便會發現,要是能有那麼一個,跟你一樣,懂得旅行的另一半,該多好啊!兩個揹包,一份行囊,一張地圖,一份期待,一路往前,一站、一站,兩個人,一份心,靜享世間的美好與自然的曠麗,該是多麼美好的時刻啊!

而在當今如此快節奏的社會裏,真正的旅行已變得越來越不那麼容易,正當人們被社會各種東西所充斥着的時候,而唯有旅行才會讓你更容易的體會到生命那東西,才會盡多給你帶來生命中更真、更美的東西。

人的生命如此短暫,為什麼不讓我們更加接近我們的生命呢?如此來靜靜地享受着生命所給我們帶來的那份存在與美好。

生命繼續,旅行仍在,走遍中國,行遍世界。一包行囊,一張地圖,一份期待,一片熱忱,一些想去的地方,一個相投的人,靜靜地,靜靜地,享受那片美好。

讀者精美文章摘抄:旅行筆記 篇2

躺在兩張單人牀的其中一張上,我開始思量着明天怎樣開始三天真正的旅程。其實來之前已經聯繫了一家旅行社,但那個接電話的男人聽説是一個人之後,就顯出一副無所謂的姿態,説是個人蔘團要能湊到有一起去的人,而且現在確定也為時尚早。

“你先確定哪一天能到,到時候有人的話我再打電話通知你好了。”他最後這樣結束道。

我知道這樣的回覆,敷衍的成分更多些,但看他們網站上線路以及價錢於我較合宜些,我就單等着他“到時候來通知”我了。然而到這時候也還沒有那個人打來的電話,我也問過那房東老太太,她也不瞭解這些,不過她説一個人自己搭車去也不算太麻煩的。一個人去這樣全然陌生的地方,對未知的恐怕比獵奇的刺激的吸引要多得多,而這樣可能花的錢也要更多。我實在不算勇於探索的人,手頭也並不寬裕,於是也就立即在心裏否決了這個提議。

那個旅行社我還是留着個號碼的,就撥過去看看。電話那頭是個女聲,倒是很客氣,知道我已經到了呼市,就問我住在哪個酒店,説是好明天司機來接。我支支吾吾一會,實在不知道怎麼回答這個問題。不知道回答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這地方並沒有名字,它只是一對火車站的老職工夫婦用自己住家房子改成的山寨旅店;再一個是這根本就不是她所説的什麼酒店,連真正的小旅館也不算。即便這地方有名字,我也不敢説出去,或者即便我有説給她的勇毅,她也決定不會知道這麼個地方。所以,一番思想過後,我告訴她我住在火車站附近。

“火車站附近沒有好的酒店啊,要不要我們給你介紹一個酒店?先到的遊客也住在那裏,這樣明天也好一起出發。”她依然很熱情的説。

我很有些發窘,費了好大功夫才終於拒絕了她的好意,最後是定好第二天早上八點鐘我在火車站對面路口處等她們的司機來接。這樣就好了,一切準備就緒,我覺得跟自己的這個夢想很接近了。一夜無話,但心裏是熱切而踏實的。

早上出來時老太太問我還住不住,我説旅行社已經找好了,管住的。她就囑我一路小心些,我也跟她告了再見,就昂然的往火車站去了。

快到火車站時,在路邊郵政大樓的廊檐下,兩個農民工模樣的人靠坐在牆角,腿腳還伸在骯髒的破被絮裏。想着他們夜裏就這樣在這裏睡,也不知道怎麼淪落到這樣,而這樣的有多久了?這樣的人在這樣的情境裏,當然是一言不發的,即便身邊有着同伴,也不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們確也是隻一味的茫然的望向前面不知哪裏,我不知道他們眼光的那個方向有否他們的夢想?

在路口等了半個小時之後,焦急間收到一個莫名其妙的短信,前面是一組車牌號數字,後面是幾個漢字:“司機:黃師傅”。正猜測着短信的意思,解釋的電話卻來了。是昨晚那個女聲,她告訴我,司機來接不了了,叫我自己打車去那個酒店那裏等,這個是車牌號,司機就是姓黃的師傅。

“你找到了就跟他説是中旅的遊客,我已經告訴他你的姓了。”

這樣一個小小的變故,我當時是並不在意的,相比於即將來臨的三天草原沙漠之旅,相比於很長一段時間的夢想將要實現,這麼一點小變故又算得了什麼呢?但我不知道的是,此後的變故接二連三的發生,這些變故帶來的失落與惱火摻雜在每一段的旅程裏,破壞了我的心境,也嘲笑着我的夢想。

我向來以為自己心思是頗沉穩的,看人看事多帶着懷疑的眼光,也很少輕信一些東西,但對於自己的夢想,我總是不惜於把最好的色調添加在上面。又有誰肯讓自己的夢想顯得有絲毫單薄窘迫呢?我不知道是否自己太愛幻想,還是這現實里根本就生不下這樣的美滿,總之,我是認清現實與我的夢想的距離了。它們隔得好遠。

對於這個旅行社在網站上列出的路線以及價錢、服務、收費一類的信息,我其實在心裏是打了折扣的。但打了折扣之後,於我的夢想大體上還是沒有什麼妨礙,可實際上他們自己給打的折扣更多得多。在我打車到了那個集合的地點,找了幾圈卻並沒有找到那旅遊車,打電話去問,説是還沒到,叫我先到這酒店的大堂去等。又等了半個小時,終於説來了,但車胎又破了。破了就只能修,一下又修不好,最後是調換了另一輛車來。到了接近十一點的時候,我終於是坐上了出發的車子,但這跟他們網站上的宣傳已是相差許多了。不過到這時候的變故才開始,我也還沒有發生後來的怨氣,只想着快些去到我夢想中的地方。

或者也不是旅行社單方面的謀害了我的夢想,我一開始對草原沙漠兩個地方也抱了過多的希望,至於一想起就當成了承載着夢的地方。而當它們以這樣一種令我失望的姿態出現之後,我把一切罪狀都推給這個老是變卦的旅行社了。

到最後,我終於一個個親自打碎了我的那些夢想了。我開始反思,是不是我根本就不該來這趟旅行呢?或者是我期望太高,所謂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我想,這失望越大有兩個方面的大,一是希望的標準更高了,失望的可能性就越大;一是希望擺得越高,失望時侯的落魄也是越大。

但是,我的高期望並不能全怪我,那些宣傳虛假廣告的人倒是要擔負大責。就像那些方便麪的包裝盒上面,印着這麼大塊的肉塊,裏面其實連末都未必有。所以,要想人們的夢想跟現實沒這麼大的落差,就要那些説話的人説出真相。不單是商品的廣告,就是社會未來的大方向,那些能説話的人也要説真話,不要畫出一幅黃金世界的圖景,不要空給人一腔熱情,最後獨自受着大失落的苦楚。

但他們自有他們這樣説的目的和用心,改變不了,我就只能自己去看清楚真相,然後重新設定我的夢想。當我看清楚這一切之後,倘使只是蒼涼,而我仍然願意給它加添最好的色彩,那它就是我真正的夢想,是值得我永遠追尋下去的夢想。

那麼,這一次的出行,也並不是那樣的讓人沮喪,它至少讓我看清了真相,看清了先前那些所謂的夢想的虛妄,它讓我知道怎樣的夢想是假的,它也讓我重新找回以真相為基礎的夢想,並願意一直追尋下去。

在各樣人們所造的缺真的世界裏,夢想也有着雙重的虛幻,所以,我還是要不斷的接近它們,這樣我才能辨清虛實,當辨清之後,最終仍能留在我心裏的,就是我要一直追尋的東西。

讀者精美文章摘抄:旅行筆記 篇3

早晨,我洗漱完畢,享受新鮮的空氣。因為九寨溝幾乎全是山,所以空氣比城市清新的多。八點,導遊來接我們到九寨溝景區。

九寨溝,位於阿壩州九寨溝縣漳扎鎮,因有9個藏族村寨而得名。九寨溝海拔在2000米以上,遍佈原始森林,溝內分佈114個湖泊。九寨溝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並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九寨溝旅遊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AAAAA級景區。

到了那兒,景區門口早已是“螞蟻山螞蟻海”,各種旅行社的遊客都在原地“恭候門票”。我們坐上了講解車,開始自由活動。我們去一個個風景迷人的海子、寨子裏觀光,很累,但是很開心。

晚上,我們到一個藏民家做客。導遊説,這個人有三個妻子(九寨溝是可以一夫多妻的),而且有七個女兒和五個兒子。

到了藏民家裏,我們和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喝酥油茶......

非常開心。

在藏民家吃完了飯,導遊又帶我們去看晚會——“藏王宴舞”。晚會上,有各種美麗的民族舞和九寨的歌手為我們展示九寨溝的民族色彩。

讀者精美文章摘抄:旅行筆記 篇4

跟好友佩帆感慨時間飛逝,得到一個睿智的回覆:“我們覺得小時候時間很慢,因為每日接收的信息少,很多事兒都能夠記憶很清楚;長大後每天忙忙碌碌,要記住和處理的事情太多,來不及讓你反應,時間就溜走了。”回想去年11月讀過的這本《讀書與旅行》,依然覺得用文字(遊記)來記錄旅行的方式實在是美妙,不僅能記得當時的事情,還能瞬間找回當時那種感覺,以此篇筆記高度讚揚詹宏志先生的《讀書與旅行》。

“在我看起來,也許只有‘旅行’與‘讀書’能讓我們擁有超過一個‘人生’。”讀書與旅行都是逃離生活的方法,能夠讓靈魂在路上的方式,使自己與自己對話,得到片刻心靈休憩。另一本書《在西伯利亞森林中》,一位法國記者嘗試隱居於俄羅斯的貝加爾湖畔,大半年時間裏他放棄了社交媒體,遠離人類社會,帶着大量的書籍、伏特加與雪茄蟄伏於此,時間無法靜止,他卻讓時光無線延長。

“每一本書的存在,就意味着一位‘前行者’的存在,你並不是一位‘冒險者’,你只是一位‘追隨者’。旅行與讀書的關係極其微妙,讀書常常在旅行之前很久就已經開始了,甚至開始於你不自覺之處。”書的作者詹宏志先生就是一位無時無刻不在旅行的人,而且書籍總是不離身,他依照‘旅行指南’險些喪命於瑞士少女峯,他因為奸商會用古波斯語吟誦“奧瑪開儼”的詩句而高價購買地毯,他在印度廚房裏得以見證與品嚐地道印度菜餚而歡呼雀躍,他在肯尼亞的野生動物園觸摸野獸天性,他在阿拉斯加的冰河泛孤舟順流而下呼吸寒冬凜冽,他在恐怖襲擊後的巴厘島上望眼人間仙境,他在東京銀座痴迷於小野二郎的壽司,也在伊斯坦布爾街頭流連美味的羊頭。如此絢麗的旅行簡歷看似在炫耀,實則只是一個普通旅人的遊記而已,貴在真誠,文字不撒謊,看遍世界美景與嘗過世界美食後,他這麼説:“關於旅行的閲讀,我們是從旅行結束後才真正開始的。在旅行之前,我們對旅行地的閲讀是一種‘想象’;在旅行之際,我們對旅行的閲讀是一種‘摸象’;只有在旅行完成之後,或者‘一再完成’之後,才是我們真正對旅行地瞭解的開始。”

大三那年,我和學弟黑胖在告別麗江臨行前,恰巧在客棧喝茶,當時自己隨意拿起一本關於蘇州園林的書,異常痴迷於裏面關於水榭、亭台、光影的描寫,還做了大量摘抄,如此如醉。後來兩次去蘇州的拙政園與滄浪亭,説不出的喜歡,那一刻感覺不過舊地重遊而已。再後來讀《浮生六記》,讀到沈復與妻子沈芸曾在滄浪亭隱居時,欣喜溢於言表,彷彿所有我喜愛的東西冥冥之中自有關聯一樣,生命裏第一次覺得“讀書”與“旅行”無法分割,“一對何其古老的互照行動與觀念”。書越讀越多,路越行越遠,“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其實根本不需要掰扯兩者關係,還是王瀟那句話簡單,“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讓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

我買到這本書是在詹宏志先生的分享會上,那晚回去的路上冠薇發來分手的微信,再後來我發現書扉頁上的一段話,“獻給王宣一(1955-2015),一位認真的作家、一位聰明的廚子、一位天生的美食家,以及一位熱情體貼、大方慷慨的朋友。‘在這本書中的每一場旅行,都有她低調而堅定的身影陪伴。’”原來這本書藴含着詹先生對於逝去妻子的懷念,如今每次懷抱這本書的時候,我都會覺得異常温暖,它曾經在最合適的時候給予我最感動的慰藉。詹先生的豁達就如同他一輩子都在旅行一樣,他與王女士的兒子詹樸在序言中這樣寫道:“最終,永遠都在身邊的旅伴還是休息了,也許沒有誰可以永遠結伴同行,所有的旅行還是會回到獨自一人。”一個人,也要好好旅行。

曾經在鳳凰的某個酒吧門口有着這樣一句話,“在喜歡你的時候,我就已經踏上了旅程。”如果説我已然踏上了旅程,但還沒有遇見你,那《命中註定》這本書我得再多讀一些日子啦!

讀者精美文章摘抄:旅行筆記 篇5

一年以來,利用閒餘時間陸續讀了一些書,其中有優秀的經典作品,如《瓦爾登湖》、《小王子》、《萬曆十五年》、《美的歷程》;重温學生時代的經典小説《傲慢與偏見》、《飄》;當然也有評價頗高跟風購買的暢銷書《這麼慢、那麼美》、《解憂雜貨店》、《查令十字街84號》等等。最大的感觸還是應該多閲讀一些經典之作、大師之作。經典之所以為經典,是經歷時代的沉澱依舊能呈現出其特定的價值,煥發其活力,給人以深刻的啟示、共鳴和洗禮。

如斯,也並非説不要讀那些快速的“暢銷書”,裏面當然也不乏優秀的作品,但也需警惕有營銷炒作、評價虛高的“快銷作品”,言語空洞、單調重複、沒有營養的“調味雞湯”,流水記賬、沒有主旨、看過即忘的“流水遊記”,標題吸引、內容空泛、可複製性差的“成功人士準則”。五花八門的各式“暢銷書”充斥着榜單之首,然而讀過之後卻沒有留下任何印象。所以與其買一大堆“暢銷書”囫圇吞棗似得讀完後放進書櫃再也不讀,倒不如選擇那些對你影響深刻的、經得起反覆閲讀的書本。

言歸正傳,還是想推薦一下林達夫婦所著的《西班牙旅行筆記》,分享一些感悟。這本書記述了作者夫婦在西班牙旅行的經歷,面對西班牙既充滿異域風情又絢麗多姿的歷史、藝術、人物等文化精華,在描述其無與倫比的人文及藝術價值外,更把上千年來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故事糅進漫遊的行程,將帝王將相、戰火烽煙、山川景物,尤其是西班牙走向現代國家的進程貫穿於全書。

我之前並沒有到過西班牙,提起西班牙,無非是與“足球、堂·吉訶德、弗拉明戈舞、高迪的建築、三毛的荷西”這些關鍵詞聯繫在一起,但看完這本書後,我對西班牙卻有了更深的認識:西班牙屬於歐洲,又是歐洲的異數,一道比利牛斯山脈將它與歐洲一隔就是七百年。

歐洲和非洲曾經長期僵持和拉鋸,就對峙在西班牙的土地上,也正是這種文化的碰撞,才形成了如今西班牙的獨特文化氣質和超凡魅力,在這樣的土壤上,高迪、畢加索、戈雅的出現才不是偶然。

我很佩服作者,能夠在旅行的軌跡中清晰勾畫錯綜複雜的歷史,比起一般遊記的單一記敍,它能有一個純度很高的啟蒙主題,圍繞這個主題延展鋪陳,而本書的主題在於西班牙的制度轉型。

作者關注的是西班牙由盛轉衰後,如何從步履遲緩卻堅定、謹慎又被動地走向現代的歷程,最終在經歷佛朗哥時代的政治停滯和起飛後,完成制度改良進入歐盟大家庭。這是書本的核心與主線,而穿插其中的則是西班牙的文化融合,怎樣在鐵血猙獰的中古宗教文化衝突中一路走來,最終將阿拉伯這種異質文明融進西班牙,並使其成為其旅遊業最重要的吸引力之一,轉化為現代經濟驅動力。

歷史、文化、宗教、藝術。所有的這些交錯疊加形成了獨一無二的、豐富多元的西班牙,雖尚未造訪,但從作者的描述中已經讓我領略到西班牙迷人的風貌及其幽深的歷史,洞悉它深刻而富於啟示的社會演化過程。這些都讓我對西班牙產生了更深的感情與理解、幻想與憧憬。就像作者引用西班牙詩人洛爾迦的幾首詩,與西班牙一樣,有着強烈的性格張力與穿透力:在鮮綠的清晨我願做一顆心。吉他在哭泣黎明的酒杯在破碎。科爾多瓦孤懸在天涯。穿過原野,穿過烈風赤紅的月亮,漆黑的馬......

一千個人心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當你來到一個新的地方,有幻滅也有驚喜,但那都是屬於你的、獨一無二的城市印象,我想這便是旅行的意義。

説了這麼多,僅是拋磚引玉,工作以後時間被碎片化分佈,能夠有閒暇時間靜下來、慢下來去閲讀、去旅行、去體驗着實難得。許多人寧願拿起手機刷一些“新鮮事”去獲取多餘的資訊,也不願靜下心來打開書本閲讀一番,浮躁、快速、低質之風蔓延。

其實無論是西班牙還是哪裏,希望我們都可以在忙碌的工作中適當放慢腳步,思考自己前行的意義,而不是一味向前。抽出時間多旅行、多閲讀,或是帶上一本書去旅行,不管是幻滅還是期待,你都會在旅途和閲讀中得到更多。

讀者精美文章摘抄:旅行筆記 篇6

為期四天的馬島是莒南縣著名的旅遊景點,風景優美,景色迷人。當你第一次聽到它的名字時,你可能會認為它是一個有着壯麗大海的地方,但事實並非如此。去年,應朋友的邀請,我和父母去了天馬島。

如果你想進入天馬島,你需要乘船繞過一個水庫。那時已經是中午了,太陽照在水庫上,像金子一樣閃閃發光。當我來到天馬島時,我首先看到的是一座雄偉的山,幾乎相當於五台山之首的泰山。伴隨着一滴滴的汗水,我艱難地爬上台階,終於有了一個休息的地方。周圍非常熱鬧。到處都有食物、飲料和紀念品。我們正坐在長凳上,突然颳起了微風,我們感到精神煥發。連忙轉過身,原來是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一塊大石頭擋住了那裏,然後形成了一個泉水。

休息過後,我們繼續攀登。石階旁高大茂盛的樹木和微笑的花朵是如此的可愛,以至於它們真的可以被描述為"山上的綠樹和紅花"。……

天馬島真是人間仙境。我真的希望你也能參觀這個美麗而神奇的地方。

讀者精美文章摘抄:旅行筆記 篇7

車票上的發車時間在後一天的下午兩點,我的住地離火車站並不很遠,這我知道。剩給我的時間不算少,但我再沒有一絲要去走動的心情。隨便在一個靠近住處的地方下了車,打算一路的走回去,一面讓清涼的風來舒緩我的抑壓着的心緒。手頭的東西只有一個相機,這路雖不很近,走得卻不費力。明天就要踏上歸途,是時候來整理一下這次旅程在我心裏留下的痕跡了。接下去的時間裏,我把自己關在房間裏,一意的來觀照自己的心,查看它的所得所失。此外,還有整理這一路的記錄它的得失的文字。

這酒店我是頗滿意的,房間價錢較為實惠,環境不錯,送的飯菜也還可口,真可以算是“平民消費”了。只是飯菜似乎量有些少,至於我把碗裏的飯粒吃得一顆不剩。這一個《旅行筆記》的系列的原稿,我在這裏這時是寫得最多的,前兩天都在走動,而且還有走動的心,所以就落下了一些東西。趁着還未模糊的記憶,剛好全使它們轉移到稿紙上,變成我可以稱之為“所得”的東西。

獨自遠走的想法,我一直就有,而這一次的出行,也準備了近兩個月,最後究竟成了行,而且看到了預告的大多的東西,也算是終於對那個夢想有了交代。至少在接下來的一長段時間裏,我不會再想着一個人去流浪了。至於所看到的東西跟我所想的很不一樣,甚至讓我覺得這根本就是一趟“碎夢之旅”,那是我根本就沒有看到我所夢想的東西。我沒有去過真的浩瀚蒼茫的大漠,沒有去過葱綠的一望無際的草原,我所看到的那些讓我失望的不一致,只證明着它們不過是假冒。所以,到現在,我的夢想仍然還一直的在我心裏,或許在往後的某個歲月裏,我也仍然還要去接近它們。

我把夢想的破碎歸結為我所遇到的並非所想,是否在逃避着現實?這就像一個人做事不成功,他卻説那是因為我還沒有做出那件成功的事。這些話被用在原因的查找以及責任的推脱時,當然決計是一種狡辯。但當它關乎一種信念時,我想,輕易的承認破碎或者失敗,實在是並不可取的。只要夢想還在,希望還在,我就仍然還有隻走下去的動力以及方向。是的,這就是我對於自己理想的態度,即便被認為是推脱,我也仍然要這樣的給自己解釋:我所遇到的讓我失望的東西,它們並非我的所夢想的那個。那個夢想的總不實現,不是因為它的不可能或者已被一些現實擊碎,而是我還沒有足夠的努力,沒有真正的接近它。所以,我仍然要一路的直走下去。

但是,現實裏真有那些我所夢想的東西麼?我把每一次的破碎歸結為我沒有真正到達夢想的.處所,是否現實裏真有這樣一個處所?我想,信念的東西,也不能用現實裏是否真有來評斷它的價值。正因為沒有或者暫時沒有,它才有存在於我們信念裏的必要。信念不僅是一種我們所向往的地處,也是一種指引我們走向它的力量。

還有一些東西,倘使一味去接近甚至逼視,它的破碎是必不可免的。記得小時候在姨父的書桌上看到過一面小沙鏡,就是兩塊厚的綠玻璃中間夾着薄薄的一層極細的沙子。沙子有兩種顏色,灰黑還有粉白的,現在想來,這是取的一種中國淡墨山水畫的意境,使每一次顛倒而堆疊出的山形有較分明的層次。甚至於還會有模糊的小徑、溪流、覆雪的痕跡。

我現在還分明記得,當時在見了這面小沙鏡之後的那份愛不釋手,顛過來倒過去,每一次出現的景象都跟先前的不同。而且,那不是一蹴而就的固定風景,在慢慢等待沙子落下時的每一刻的形象都有不同,而欣喜與驚異就全含在了這短短的等待與觀看裏。

我不知道後來我牽念了這面小沙鏡多久,只記得最後一次見它,表面卻橫豎了幾道白膠布。我設想着它曾經遭受的災禍,那種失掉美好的心境彷彿現在還刺激着我。再之後,我不見它好多年。這一次在從響沙灣出來而必須經過的紀念品商店裏,我卻意外的遇見了這樣的小沙鏡,不用賣家的推銷,我立時決定帶回去一面,彷彿就找回了幼時失去的那份美好,把它裝進背袋裏的心情,跟我第一次把它捧在手裏無異。然而,等我回到住處,慢慢的拆開包裝,小心的使它上下換着位置時,我卻並沒有那份久違的激動。我的眼睛專注的逼視它,想要找見那些溝壑、路徑、溪流甚至覆雪,但我所看見的是不同,並且由這不同漸漸地生出不滿。它小而薄,沒有姨父書桌上那個的沉重,而且做工粗糙,那邊框的塑料還存有毛邊。最讓我不能認同的,是鏡面的中間竟然隔有道道的彎條,它們或許想要隔住沙子傾下來時的“一馬平川”,也或許想要製造一種層疊的悠遠的意境。但這卻偏偏成了最大的一處敗筆,淡墨山水畫的意境,絕不是這樣幾道塑料彎條所能造成。

我的不滿又不斷地加增起來,至於我終於把它冷落到一邊去了。我不知道倘使我遇到幼時姨父書桌上一樣的一面小鏡子又會怎樣?或許我仍然會像這樣不多久就將它冷落在一邊,一面小沙鏡可以佔據我幼時的心地,但它決不能較長久的佔據我現在的心。而況時過境遷,我已沒有了那份面對新事物的新奇與探求的心境,這是我自己的變故,而非鏡子的不夠好。

我想,有些夢想註定是要破碎的,那是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就像我的幻想穿上風衣就會“風度翩翩”,就像我的以為旅行社會把我的行程安排得跟廣告上一樣圓滿,這些都只是我一廂情願的幻想。看穿了它們,我才能知道現實的模樣;

而有些夢想註定不能去接近,只能讓它保留在它初發生的時空裏,甚至不能久長的放在心裏去逼視,就像對於一幅淡墨山水畫,它該有那一份的朦朧。這樣的夢想,你甚至不能專意去揣摩所謂的“意境”,小沙鏡就是這樣的一個只能保留在偶爾記憶裏的夢想;

還有些夢想,我們卻要永不止步的靠近它,也永遠不能讓它破碎,即便現實的境況讓它如此的不堪,即便它無數次的在現實裏顯示出支離破碎,我們仍然要否認自己的似曾接近,而把它擺在夠不着的前方,讓它永遠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當然,還有那份不肯停歇的動力。

關於心的得失,我現在還不好妄下論斷,但這次行程留下的痕跡,幾乎也就是這樣的了,這是一段逐夢的痕跡。不論最後是碎是圓,我總有全部記下它們。我遺失了一些東西,更得到一些識見,至於這些識見能否使我“成功”,我現在並不知道,但它們卻給我指出了方向。

臨走時,那個“心”一再囑託多看多想,可有遺留在這房間裏的物件。她不希望我遺失任何一件有價值的東西。

讀者精美文章摘抄:旅行筆記 篇8

不知怎麼回事?這幾天愈寫到這個系列的後面,心地就愈發沉重起來,以至於我都不敢面對這些文字了。或許是“怎麼寫”這個問題太費心力,或許是我對這些文字賦予了過大的期望,或許只是我的懶惰在抗爭,總之,這份由文字帶來的沉重使我極想就此丟開它們,轉而去沉入電影一類的聲色娛樂裏面去了。

當開始寫這個系列文字的時候,我所懷有的是並無特意的較平和的心態,並且很有些玩笑的口吻的詞句。越到後來,我就越對它寄予更多的希望:我想寫出更多的東西,我想寫出更有“深意”的識見,我想寫出更“精闢”的句段,我想把它寫得更“完滿”。然而,就是這些過多過重的希望,讓我面對文字時的心地格外地沉重起來。我甚至看不出這些文字的好壞,也知不清到底什麼樣的才是“好壞”了。我想,這些文字承受不了這份沉重,我的心也承受不了這份沉重。為調整計,我只得把先前那些過多過重的希望都拋開,仍然換上一份平和的心態。我有幾斤的分量,就該抱有幾斤的期望,盲目的抱着不相稱的追求,最終只會讓自己受不了。所以,這一個系列的文字,最終只是也只能是我自己的一次旅行的心跡的記錄。至於它們還會有些讓人發生“同情”甚至以為好的地方,實在只能算是一份額外的可欣喜的收穫。

這篇東西是這個系列的最後一篇,是承載着“後記”的總結任務的一篇東西。但它不是總結這次旅行的一路來的“心跡”、得失,這些已經在將要踏上歸程的前一篇東西里面總結過了。這裏要來説説的,是這一個系列的關於“怎麼寫”以及寫得怎樣之類的問題。

第一個要説的是體裁的問題,我雖然把它判為散文,但有時候又覺得其實在寫着小説。不過等到自己認真去設想這個問題時,它們又總是含混得不知所以。這原因説起來有兩個,一是這系列的體裁本就有些“二不像”,一是我自己心裏並沒有很清楚的評判一種體裁的標準。我只是憑感覺以為這些文字散文的成分更多些,於是就把它們判為了散文。

其實我對體裁這個問題從來不怎麼看重,倒是很要考慮那些格外看重體裁的觀者,所以在確定一些模稜兩可的文字的體裁時,就很會費一些躊躇。如果一定要找出這方面所在意的,我只想擺脱一種“日記體”的東西,因為開始的幾年我只寫日記。魯迅説散文的體裁大可以隨便,我的態度是“與其牽執於體裁,不如忘記這體裁”。只要意思表達得清楚,別人看得明白,而行文又不會太過羅嗦、牽強,不至於讓看者覺得太厭,也就可以了。

交代完體裁的問題,就要來説説我的對於這個系列的“寫作態度”了。或許經常寫東西的人都有這種感覺,在先寫好的東西,隔幾天再去看,總會發現一些不滿意的地方。有時甚至剛校了一遍,轉頭再去看,仍然可以發現還需改動的地處。單篇的文字尚且如此,一個很多篇的系列又何消説得?它們不但有單篇的隔着時日的“進步了的眼光”的審視,還有要跟後面更“進步了的文字”相配的要求。所以,在寫完後面的篇章再去看前面那些,不單可能發現遣詞造句方面的稍顯不熟,還可能有些思想洞見方面的片面在。

這時候,對待它們的態度就有兩種:要麼保持着這種逐漸進步着的原貌,要麼統統再以最後的更為“進步的眼光”去重改一遍,造成一副前後相銜相配的幾乎圓滿的模樣。我的態度是取的前一種,即便要以較先的文字的一些缺陷為代價,我也願意示給人們一種逐漸有着些許“進步”的態勢。所以,除去一些文法上的基本的錯處,對於一些在後來看起來不夠深也不夠全的感悟之類,我不會再做改動。

人不可能在嬰兒時就有成年的“睿智”,人也不會在一開始時就有着跟結束時一樣的想法,保持那種逐漸改變的“軌跡”,也就是保留了一份難得的真,這真比文字中的內容的“真相”更重要。

這一個系列的文字終於就要完結了,我於是又可以歎一口氣,算是作為完成了一個任務的慶賀。我常把歎氣當做深呼吸,用它來掃除掉前一段文字帶給我沉重,讓我重又以一份輕快去迎接下一個的文字之旅。

讀者精美文章摘抄:旅行筆記 篇9

今天,也是九寨黃龍之旅的最後一天。我們今天要去的是一個非常純淨的地方——黃龍景區。那裏是九寨溝最美也是最高的地方,可把我害慘了。為什麼?因為這裏海拔3000多米,我還恰好暈車,暈車和高原反應遇見了,肯定沒什麼好事。

於是,綜上所述,我雖然昨天晚上沒吃什麼,但還是吐了五袋子。多虧我準備了七八個塑料袋,不然就慘了。到了黃龍,我實在沒力氣下去,老媽便給了我一個“復活必需品”——果凍(不要問為什麼,我也不知道)。吃了一個果凍,我精神多了,“復活”了50%,跟着一塊下去了。

到了黃龍,我呼吸了新鮮空氣,又好了30%。走了一會,兩個好心的叔叔阿姨看我臉都吐的焦黃了,送了我四五片維生素B6。姥姥以前是開診所的,她一看見B6就顯得特別高興,説它是止吐的,我吃了,又好了20%。

全部復活的我之後看見了什麼美景,那就期待吧!

讀者精美文章摘抄:旅行筆記 篇10

什麼是美好的旅行呢?陽光、美景、民俗風情還有稀奇古怪的奇聞異事?如果你在旅途中,在擁擠的火車上,突然胃痙攣痛不欲生,而且沒有父母陪伴,只有一個不知所措的姐姐,你會覺得這是個美好的旅行嗎?

《美好的旅行》開篇就是來自東京的男孩子達男和姐姐在火車上遭遇的這樣一個看似糟糕的事故,全書充滿了川端康成的浪漫氣息,讓一個極為簡單的故事唯美而動聽,如同一首樂曲。

達男在火車上突發胃痙攣,好心的火車站長把他接到家裏休養,他們結識了站長的女兒花子——一個聾啞且失明的六歲少女,“一個失了魂魄的玩偶”。她的世界幾乎與外界隔絕,缺少交流,然而人最本性的情感卻使得她聖潔純淨,“如同從畫中走出的一般”。於是,達男和姐姐便開始充當花子的眼睛和耳朵,和站長夫人一起,艱難但快樂地引領這個世界一點一點地進入花子的感知。

於是美好的旅行便開始了。

最初,這本書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它的名字,“美好的旅行”讓人充滿憧憬。我不知道這次旅行的美好之處在哪裏,看完之後才瞭解,原來這美好之處就在於生命之旅中,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和奉獻精神可以跨越視覺聽覺的阻隔,以一種我們難以想象的方式進行心靈之間的交流。達男用自己的耐心和聰明教給花子認識數字,拼寫“父親”、“母親”,於是花子的世界裏就開始有了自己的光,從開始的狂躁到最後她失去父親時的令人惻然,花子在許多人的幫助下,即將走出天生的困境。

在站長夫人帶着花子去東京求學的過程中,我們接觸到更多的願意為花子這樣先天殘疾的孩子奉獻自己的高尚人羣,他們的耐心和愛心無可比擬,正如海倫凱勒的老師沙利文一樣,他們的奉獻讓另一個生命看到了自己的光芒。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像花子一樣身體有殘疾的孩子,他們的生活從開始就註定與眾不同,難以想象,假如我是其中的一個,我的生活將會如何?我想,無論是出於幸運者對不幸者的同情還是出於一種同理心的憐憫,我們都應該奉獻自己的一點力量,為他們爭取一點微弱的光。

這本書故事很簡單,花子的遭遇如同海倫凱勒一樣,但這個故事並沒有海倫凱勒那麼勵志,它更加着重地渲染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以非常細膩的筆觸抒情地講述着人世旅途的遇見和付出。

如果你喜歡日本文學中的浪漫和川端康成本人對唯美的詮釋,《美好的旅行》不容錯過,它很短小,我相信所有人的心靈在想象到純潔無知的花子在面對蔚藍大海時那種滿載希望的感覺時都會得到內在的昇華,從而以光明的態度向着生命的美好旅途前進。

讀者精美文章摘抄:旅行筆記 篇11

春節天天陰天。直到今年8月,我們才看到明亮的陽光。明媚的陽光讓我們感到特別開心。爸爸提議去胡仙,我們很高興地同意了。

首先,我們在胡仙的素食餐廳吃新年套餐,那裏有一年多的空閒時間,滿月和鮮花。我發現這些都是豆製品素菜,包括豆腐乾肉絲、豆腐乾肉丸、豆腐乾牛肉,味道好極了。晚飯後,我們去湖邊抓魚。當我到達湖邊時,爺爺從車裏拿出了那張大魚網。當爸爸把網扔進水裏時,網沉了。過了一會兒,我父親舉起了網,我發現許多小魚在網裏蹦蹦跳跳。爸爸撒網三次,每次都抓到很多魚。我數不清我抓到的魚的數量,也數不清我帶來的桶。然後,我們換了個地方去抓魚。我用一個小網釣到了一條魚,我感到非常高興。我把漁網給了父親,但我沒想到他會有更大的收穫。也就是説,爸爸在石縫邊抓到了一條鰻魚和一條泥鰍。這是我們從未發現的東西。爸爸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