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地軟優美散文

地軟是一種菌類植物,或者説是一種苔蘚類植物吧。地軟喜歡潮濕的地方,尤其是在雨後,在那窯背上,披覆了多年雜草叢裏,往往就可以發現一片又一片的黑黑的小寶貝——地軟。地軟在我們艱苦的年代,常常成為我們的美味佳餚。在缺糧少油的貧苦日子裏,吃野菜可以説是我們的家常便飯。我們吃過的野菜有薺菜,人罕葉,灰岧岧,白蒿芽,麻子菜,野小蒜,還有野蘑菇,像地軟則更是我們喜歡撿拾的野味了。

撿地軟優美散文

撿地軟往往是在一個雨後的天晴的日子,天地被雨刷洗一新,陽光暖暖,尚不毒辣。在春天的話,地軟還不大見。尤其是在夏天,只要北方進入五月以後,氣温就非常高烈。這時只要下上一場驟雨,而且雨不大長久,下下就停了,然後就是一輪豔陽高照,天氣濕蒸濕蒸的,待到地面稍幹,就可以到窯背上或者山澗雜草叢中撿拾那些令人喜歡的傢伙了。這些傢伙怎麼平日不見,一到這樣濕熱的天氣就鑽出了地面。為了這個傢伙的習性,我們常常愛問:這是為什麼?可是在我們的《十萬個為什麼》裏卻並不見有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問大人們,大人們也難得見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和研究,説不上個之乎者也。現在,我明白了,地軟形狀形似木耳,但是其質地柔軟,與木耳不同的是木耳生於樹木之上,而地軟則生於地皮之上,故人們又稱地軟為地耳。稱為耳朵者,是因為其形似耳朵,故以某耳相稱。瞭解這個問題源於一次對木耳的觀察。

一次雨後,我在路邊慢走,忽然發現一些老樹身上生出一些像耳朵狀的傢伙,出於好奇,走近一看,全是一些苔蘚類植物,一層又一層,大概這就是人們所説的木耳了吧!不過,這些木耳有的質地太硬,不是食用的料,但是有些木耳就相對柔軟,很像買來的木耳的樣子。但是這樣的東西不大多。也許在一些林區就有這樣更多的食用木耳吧!這些木耳是如何產生的,我看其特點,就是樹木內部的濕熱之氣形成的真菌。想到這一點,我馬上對地耳的產生有了答案。其實它們產生的道理都是一樣的,都是事物內部的濕熱之氣藴育而成的菌類植物。可見,有些問題的解決還是需要通過一些實踐觀察才能知曉,科學研究上所謂的觸類旁通其實就是講得這個道理。聯想《石鐘山記》裏蘇軾對石鐘山命名的來歷的推斷,就以自己的切身實踐得出了一個道理: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對地軟形成之特點我終於有了較為直觀的答案。

撿地軟其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孩子們三五成羣,邊走邊聊,每人提着一個小塑料袋子,走出家門,似有小鳥離巢之意,個個歡喜雀躍的`。他們走到山澗,就如鳥兒投向了大自然的懷抱一樣。面對開闊的視野,起伏的山巒,還有那微紅的太陽,恰似組成的一幅優美的山鄉風情圖一樣。孩子們快樂無比,把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撿地軟的任務巧妙地結合起來,融成了一幅更美妙的畫。有時,往往當落日變成了綺麗的彩雲時,孩子們這才提着滿袋的地軟高高興興地回家,他們的笑臉通紅通紅,猶如天邊美麗的彩霞一樣。

當然,當孩子們吃上了那地軟做的餃子或者麪條時,就如吃了一頓豐盛的美味佳餚。當然,在這樣的美味佳餚裏,也許還包含着孩子們那美美地享受勞動成果的滋味。在今天,孩子們再也不許用撿地軟了,什麼都是現成的,現在的地軟,不僅有野生的,還有人工培植的,但是在這現成的生活裏卻總是少了很多的情趣和意義,這是即使有再多的金錢也是買不到的精神食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