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度的距離才是美情感散文

曾經遭遇過被偷,也曾親眼目睹過,有人在路上走着走着忽然包就被人搶走,或者聽誰誰家的老人早晨或晚上出去買菜或溜達時被人掠走項鍊或耳環,像這樣類似的故事不止一次聽過,經歷過。因此,長期警覺使我練就了羚羊一樣敏鋭的觸覺,不管是在繁華的商場還是在擁擠的公交車上,只要有人離我太近,我都會迅速地逃開,與其保持一定的距離,免得受其傷害。

適度的距離才是美情感散文

兩隻刺蝟取暖是一個老掉牙的故事,遠則不暖,近則互傷,不遠不近恰如人意,“刺蝟法則”説明了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人與人的交往,親密還當有間,這樣彼此生活才會自在悠然。記得於丹説過:距離和獨立是對人格的尊重,這種尊重即使最親近的人中間也應該保有。看來,距離的遠近與時光無關,它只在心裏靜靜丈量,但也永遠不會是零,這世上沒有零距離,那只是廣告詞而已。

前幾天,去買餃子。

那天天氣很好,時有清風徐徐,陽光也不咄咄逼人,北京路兩邊微黃的樹葉也悄悄地爬滿樹枝,路上只有車鳴的聲音,我不知在想些什麼,反正很投入,聽見有人喊,還想着在這座城市,我不認識幾個人,他的喊肯定與我無關。

忽然,一輛電車橫在了我前面,咦!怎麼回事,正納悶着,見他手裏拿着2張100元,他説:“你的錢掉了。”我摸口袋,裏面已經空無一文。

原來,我全身只有一個口袋,而且,裏面又很淺。在出去買餃子時,為圖省事,沒帶錢包,就把錢捲成一團塞進口袋,可能是騎電車時,口袋裏的錢就滑落出來,至於什麼時候掉的也不知道。

接過錢,我對他再三表示感謝,激動地説:“真是太謝謝你了!”

我的感謝並不是針對失而復得的200元,而是對他的做法表示由衷的敬意。

他淡淡地説:“以後小心點!”

等我回過神,他已騎電車遠去,這情景多麼像電視劇的情節,連我自己都笑了,呵呵,在今天物慾橫流的社會還是好人多,他還擁有着美與善,不經意的讓我感動了一次,否則那天即使到“山東餃子館”也不知道200元是怎麼不翼而飛的。

對他的舉動,已經成了我生命裏一段温潤的淺香,也許我會永遠地記着,也許會偶然地淡淡地想起,但我絕不去打聽他是誰。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我一直都喜歡這種模糊的狀態,也相信唯有這種狀態才是最美的時候,與人也一樣,很多人説我難以接近,其實不然。

我曾與一個朋友交往過甚,我們相互傾訴着自己的痛苦,自己的隱私,以及所有的過去都向對方敞開,彼此互為精神支柱,在她或我鬱悶時相互安慰,失意時相互鼓勵,憂傷時相互温暖,可後來不知怎麼彼此感到尷尬,好像彼此成了過去的一面鏡子,時時提醒着過去的傷疤,想忘掉都沒那麼容易,於是,我們便一天天疏遠,以致好久都不見面,慢慢地我終於明白了花未全開,月未圓才是最好的境界。

上網,我最喜歡的還是做一個別人文字裏的過客,靜靜地走進,看風雨滿樓或者陽光傾盆,然後靜靜地離開。或者在心裏記着他或她的名字,或者從不想起。在那一刻寫者根本不知曾有人在他(她)的文字前有過片刻的温柔,而我呢,可以在那一刻與他(她)只隔屏幕。咫尺,天涯。

距離讓心裏盈滿所有的`歡喜與温暖,這是實際上的對坐所沒有的美好。儘管我常想象與自己喜歡的朋友對坐時,是怎樣的如三月裏流水,清澈温良。但我更相信,想象才是最好的,隔着遠山近水又仿若咫尺的距離,才是最重要的。

有個朋友,偶爾會發一個信息。不多談,只淺淺地説一些我的文字,或好,或不好。心裏曾好奇,想知道他是新友還是故知。他説,這並不重要。於是也隨了他去,每次看到留言,會温和地對着屏微笑。想來,他也是懂得這種淺淡的距離才是最好的。與我,又何嘗不是。

還有個朋友,曾因為破壞了這樣的距離,一天,在心情極為糟糕的時候,打電話胡亂地罵了一通,讓他好自為之,之後,心裏一直隱隱作痛,他沒錯,而我也沒錯,只是在不對的時間裏相互傷害了對方,在此,真誠地向他説聲:對不起!

生活中,無論對朋友,對親人,都應該把握一個分寸,掌握一個度,不可太密,不能太疏,適度的距離才是最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