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踏上閲讀的快車道》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讓孩子踏上閲讀的快車道》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讓孩子踏上閲讀的快車道》讀後感

《讓孩子踏上閲讀的快車道》讀後感1

韓興娥老師的《讓孩子踏上閲讀快車道》我前後讀了幾遍,每讀完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收穫,“教育就是讀書,讀書就是教育”,這是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深深體會到讀書的重要性。為了讓孩子喜歡讀書,在書的世界裏快樂成長,韓老師所做出的努力多麼令人佩服:如誘惑家長親子共讀、指導家長舉行家庭讀書宴、建立班級的圖書超市、制定人人成功的閲讀星級評價以及對孩子實行的形式多樣的獎勵政策等等,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些努力使得學生們對閲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每天都自由自在地暢遊在書的海洋。如何讓我班的孩子也能喜歡閲讀,我從韓老師的做法中得到了許多啟示。

每個週五的下午第三節課是我班的閲讀課,開學以來,我在班級以不同的形式開了四次讀書交流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一次讀書交流會:好書大家談。

剛剛開學那幾天,我發現自習或課餘時間讀書的孩子明顯減少,通過和家長交流,我瞭解到很多孩子在家讀書也不積極,為此,我真的很着急。“讀書就是教育,教育就是讀書”為了激發孩子的讀書興趣,我打算開展第一次讀書交流會:好書大家談。要求大家把開學以後自己讀得好書向大家推薦:可以説説書的主要內容,可以談談書中最精彩的情節,也可以談談讀書體會等。我提前一個周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大家,讓大家做好充分準備。接下來的這個周的時間,孩子們的讀書熱情明顯高漲起來,課餘時間經常可以看到孩子們聚精會神地讀書的身影。週五下午的閲讀課上,孩子們先在小組內進行第一輪選拔,小組成員推薦講得最好的在全班交流展示,當時13個孩子參加了全班展示,説得都非常精彩,就連平時比較內向的小萌説得也是滔滔不絕,引來同學們的陣陣掌聲,這節課同學們在輕鬆愉快中分享了讀書的快樂。

第二次讀書交流會:優美段落我積累。

韓老師非常注重學生閲讀積累,因為閲讀積累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為了讓孩子養成誦讀積累的好習慣,我打算第二次讀書交流會讓學生展示背誦課外積累的優美段落,怕學生懶得背誦,我想了一個招,就是和小組評分結合起來,我告訴學生:只要能背誦一段優美段落,就給小組加5分,能背誦兩段,就加10分、、、、、、這招真靈,為了給小組加分,孩子們的背誦熱情很高,不僅晚上回家主動背(家長反映)連下課時間也背個不停。課堂上,大部分小組都加了分,下課的時候,還有兩個小組沒有展示完,這2個小組的同學主動跑到我跟前找我背。看到同學們的背誦積極性這麼高,我也非常高興,於是我想趁熱打鐵,下個周我決定繼續開展背誦展示會。

第三次讀書交流會:唐詩我會背。

這次讀書交流會背誦的是《唐詩三百首》。三百首古詩不可能一下子全部背下來,所以我讓學生把古詩分分類,先背誦描寫友情的古詩,這次交流會是以比賽的形式進行的,背的好、背的多的可以給小組加分,最後比一比哪個小組背的最好,背的最多,就是優勝小組。記得當時課堂上的氣氛非常熱烈。只見背下來的小組,組員臉上洋溢的是喜悦,而沒有背下來的小組卻是垂頭喪氣,組員都把“矛頭”指向準備不充分的小組成員,這時不用我提醒他課後認真背,因為其他組員會給他足夠的壓力,我想他下次一定會背好。

第四次讀書交流會:我來讀,你來猜。

為了檢查學生的必讀書目《吹小號的天鵝》讀得怎樣?於是,我決定開展第四次讀書交流會:我來讀,你來猜。我讀的主要是《吹小號的天鵝》的第一個章節,在有聲有色的朗讀中,我會讓學生猜一猜下面的情節,或者是一個詞,一句話等等。雖然大部分學生的興趣比較濃厚,但是我也發現部分學生沒有認真讀這本書,對書的內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我佈置學生課後認真讀這本書,爭取下次讀書交流會上有精彩的表現。

有佈置就要有落實,這樣會更好的督促學生讀書。

《讓孩子踏上閲讀的快車道》讀後感2

我翻閲了韓興娥老師《讓孩子踏上閲讀快車道》一書,書中的字裏行間閃爍着韓老師的智慧,她用樸實的語言和生動的案例,向我們揭示了教育教學的本質規律,讓我得到了許多教育教學的的啟示。

在書中,韓興娥老師倡導“課內海量閲讀”。“課內海量閲讀”顧名思義,就是在課堂四十分鐘之內進行的大量閲讀。這項實驗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閲讀量的成倍增加;二是學生課業負擔的減輕。可能有人會對此提出質疑,果真有這樣“魚和熊掌兼得”的好事兒?她的回答是:有。不僅有,而且做起來也不難。海量閲讀的教學目標不是以一節課、一篇文章設定,而是以一本書、一個年齡段為單位設定目標。她把國小六年分為三個階段:一年級在“海量閲讀”中識字;二三年級主要在“海量閲讀”中誦讀、積累;四五六年級則“海量誦讀經典”。這就是她稱之為的“課內海量閲讀”三部曲。

閲讀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離不開由低年級到高年級的積累。沒有堅實的塔基,就沒有金字塔最後的塔尖。韓老師倡導有教無類。因為學生的先天素質、後天的影響各不相同,學習的速度和深度也有很大差別。她的“海量閲讀”不強求達到同一標準。她根據每本書的具體情況,制定出不同的“星級標準”,對部分學生降低要求,即使學生達到“一星級”的目標,也是老師眼裏的好孩子。她堅信:那些“慢”孩子、“懶”孩子,在“舉三反一”、“舉十反一”的過程中總有頭腦開竅的那一天。第一輪實驗,她用了兩年的時間消滅了學困生。從三年級開始,考試基本上能達到100%的優秀率。

最讓我歎服的是韓老師在教學上的創新精神。不管遇到什麼樣的教學難題,她總是鍥而不捨,千方百計找尋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如:面對鬧哄哄的一年級課堂,她利用自己編的兒歌小冊子讓學生在誦讀中識字,有事可做不但讓孩子們靜了下來,也讓閲讀從開學的第一天就駛入了正道;在識字寫字的教學中,利用韻語識字、描空心字識字、編故事識字等;以填空題的方式檢查學生的閲讀效果,以歸類的方法將學生所學的知識由分散轉化為集中,以創設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語言環境引導學生將記憶的知識學以致用……在我的眼裏,韓老師就是一個智慧錦囊,沒有什麼困難能夠難得倒她。

從書中,我們不難看出,韓老師還是一個熱愛教育事業的人。其中追尋心平氣和的“讓課堂靜下來”讓我獲益匪淺。我也由此學到了很多。作為老師,我們都希望自己的課堂能安靜,可是應該怎樣教育我們的孩子呢?老師聲嘶力竭的批評、敲桌子等只能獲得一時的平靜。韓老師認為:老師説話太多、聲音太大不利於創設安靜的氛圍,老師吵、學生鬧,一上課老師就亮開嗓門,以後要求學生安靜就很困難。老師手指黑板時學生念、一根手指表示念一遍、手放下或背後表示停止、聰明的孩子能跟隨老師的指示看黑板、看書,全班教一個學生(這種方法的具體做法是:有的學生在集體學習時不抬頭、不張嘴,老師指名讓他念他一般不會,如果一遍一遍的教他,其他學生就亂了,對這樣的孩子,在課堂上教與不教都不符合面向全體的原則,韓老師的妙招是:全班同學教他三次,於是老師領讀一遍,全班齊讀三遍;再次讓他讀,如果不會,讓全班學生再次教他三遍。這種情況下那個頭不抬、嘴不張的孩子也會跟着唸的。)韓老師還採用了很多方式、手段組織教學,使學生令行禁止。這些方法真是又簡單又有效。“定能生慧,靜能通神”其實就是要強化一個觀念:安靜。通過閲讀此書,我及時地把這一教學理念運用到了我的課堂之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通過閲讀,韓老師在我心中豎起的形象是樸素的,是我們教師隊伍中無數平民的化身,她用親身的經歷使我們相信“課內海量閲讀”並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她以自己的言傳身教讓我們習得了更多的推行“課內海量閲讀”的方法而不至於走彎路……

《讓孩子踏上閲讀的快車道》讀後感3

這幾天在重讀韓興娥老師的《讓孩子踏上閲讀的快車道》這套書,書中,韓老師提出”愛學生是一種能力“,令我感觸頗深。

面對當今紛繁的教育理念和各種感人至深的教育案例,不難看出,愛是教育的根本立足點。當”愛學生“被提升到一種能力的命題時,讓我們如何不去思量,愛學生需要怎樣的能力呢?

一些小朋友,從小被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慣出了一些不良習慣,這難道是家長不愛孩子?不是!這是愛的失了分寸,愛的沒有了原則,換言之,就是愛孩子的能力有所欠缺。人人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習慣好、品行好、能力強等等,但不同的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卻各不相同。這種差異,就表現為不同能力的差別。有很多的文章指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爸爸媽媽要懂得體面地退出。我想,這個”體面地退出”就是能力的一種。

作為教師,愛學生是必須具備的職業素養,愛學生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的這種愛該如何體現呢?

小G老師,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專業水平很高,今年剛參加工作,她班上的家長們多次跟我提到這位老師非常有愛心。前段時間找她來談心,她跟我交流了她班上的一些情況。她説,在班上,孩子們都很喜歡她,都叫她媽媽。每天來校、課間總是一窩蜂地湧向她,抱着她,讓她感動不已。然而,在實際工作中,這個班的班風、學風卻一般,知識過關、教學成績比起平行班總是差一點。成績的苦惱讓這位老師有些迷失方向,對教師的職業產生懷疑。難道全心愛孩子不能給孩子帶來很好的收穫?

小Y老師是高年級的班主任,性格直率,做事總給人感覺雷厲風行。接手高年級班主任工作之後,加強了班級紀律的要求,時常利用班會課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學生站路隊、班級衞生、課堂紀律等隨處可見她對學生行為的指正。然而,班級的管理並不夠理想。小Y老師還多次請我給他們班上班會課,對個別孩子進行談心。嚴格要求孩子,處處跟孩子講規則,訓練孩子的習慣,出發點難道不是愛?

講真,愛孩子,怎一個”愛”字了得!韓興娥老師提出的”愛學生是一種能力”又是怎麼做的呢?

韓老師通過大量的實踐認識到,學生成長離不開海量的閲讀,讓學生在海量閲讀中鞏固識字,明白道理,收穫成長。在幫助學生海量閲讀過程中,並不只是圍繞”海量閲讀”這一目標,放手讓學生讀書那麼簡單,而是自己首先海量閲讀,給學生篩選出適合孩子們閲讀的書籍。同時,利用課堂,帶着學生讀書。讀書要求大聲,字正腔圓,像播音員;識字,要求認清字音,通過區分字音字義;對待古文,不求甚解,大量閲讀,熟讀成誦。為了讓學生記牢寫作開頭空兩格的格式,除了反覆強調練習之外,還設計出練習紙,幫助鞏固。國小生的學習習慣不太好,韓老師就設計出各種評價的標準,幫助學生達標,給學生加分,不達標的就減分,並”一以貫之”等。韓老師的學生國小一年級就能夠識字20xx個,並能開始閲讀,詞語、成語的積累亦是可觀。在韓老師樸實的隨堂課、公開課上,學生們堂堂引經據典,妙語連珠,措辭精妙。韓老師的學生,被聽課老師盛讚為”個個都是高材生”,學生家長都驚歎於學生的成就。在韓老師教學過程中,看不到愛的字眼,卻從每一個點滴細微處流淌着的盡是愛。這就是愛的能力。

李鎮西老師曾説過,只有愛教育是不完整的。國小課本中有篇課文叫《”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講述的就是父母對孩子教育中,需要來自媽媽的鼓勵,也需要爸爸的嚴厲來平衡。

愛學生對教師而言,就是發自內心的關心、愛護、尊重,同時,看向學生的未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運用各種策略幫助他們學有所獲,為實現學生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愛學生是一種能力,我很認同。作為一個教育者,一個有情懷的教育者,就應該找準目標,用心思索,用愛行動!

《讓孩子踏上閲讀的快車道》讀後感4

請勿笑我孤陋寡聞,知道韓興娥這個名字,還是在今年的6月份。

一次偶然的機會,翻看新近的教育時報,看到了上面登載的韓老師“課內海量閲讀”的.專題報道。透過文字的介紹,彷彿親眼看到韓老師的孩子們在課堂上高談闊論、旁徵博引,上下五千年,縱橫九萬里。學生沒有家庭作業,卻個個成績優秀,孩子有了快樂美好的童年,教師有了輕鬆愉悦的心態。這種“魚與熊掌兼得”的輝煌圖景誘惑着我,讓我怦然心動,看到報道後面附有韓老師的作品《讓孩子踏上閲讀快車道》,馬上網購了這本書。趁着暑假的空閒時間,每晚閲讀數頁,時至今日,終於讀了半本。

最為欣賞的是韓老師關於閲讀的理念:作為老師,要做的就是把大量的思想、文字俱佳的文章放在學生面前,為他們“吞食”提供條件,“反芻”是他們的本能行為。讓學生的眼睛浸泡在鉛字中,讓耳朵浸泡在讀書聲中,讓心靈和大腦震盪在感動和思維中,這才是一個語文老師的責任所在。

這即是韓老師所談到的“鯨吞。”為達到此目標,韓老師從一年級進行大量閲讀實驗,至學生上完六年級時,他們的閲讀量大得驚人:

一年級孩子們讀《三字新童謠》《讀兒歌識漢字》《日有所誦》《好媽媽兒歌四百首》《弟子規》《增廣賢文》《拼音報》等;

二年級孩子們讀的有不同版本的語文課本,《二年級古詩》《國學啟蒙》《語文經典讀本》等;

四年級上學期,學生就已學完國小6年的12冊語文課本,讀後感《《讓孩子踏上閲讀快車道》讀後感(一)》。中高年級讀的書目有《中華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論語》《道德經》等,當然我所列出的這些只是不完全統計。難怪韓老師的愛徒們個個都能出口成章、下筆成文,有此“厚積”,怎不“薄發”呢?

韓老師倡導有教無類。因為學生的先天素質、後天的影響各不相同,學習的速度和深度也有很大差別。她的“海量閲讀”不強求達到同一標準。她根據每本書的具體情況,制定出不同的“星級標準”,對部分學生降低要求,即使學生達到“一星級”的目標,也是老師眼裏的好孩子。她堅信:那些“慢”孩子、“懶”孩子,在“舉三反一”“舉十反一”的過程中總有頭腦開竅的那一天。第一輪實驗,她用了兩年的時間消滅了學困生。從三年級開始,考試基本上能達到100%的優秀率。

韓老師説過這樣一句話:在“海量閲讀”的道路上,能飛的要讓他們飛起來,能跑的要讓他們跑起來,能走的走起來,能爬的爬起來。這不正是我們所提倡的因材施教嗎?多幾把衡量的尺子,就會多出許多好孩子。

最讓我歎服的是韓老師在教學上的創新精神。不管遇到什麼樣的教學難題,她總是鍥而不捨,千方百計找尋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如:面對鬧哄哄的一年級課堂,她利用自己編的兒歌小冊子讓學生在誦讀中識字,有事可做不但讓孩子們靜了下來,也讓閲讀從開學的第一天就駛入了正道;在識字寫字的教學中,利用韻語識字、描空心字識字、編故事識字等;以填空題的方式檢查學生的閲讀效果,以歸類的方法將學生所學的知識由分散轉化為集中,以創設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語言環境引導學生將記憶的知識學以致用……在我的眼裏,韓老師就是一個智慧錦囊,沒有什麼困難能夠難得倒她。

通過閲讀,韓老師在我心中豎起的形象是樸素的,是我們教師隊伍中無數平民的化身,她用親身的經歷使我們相信“課內海量閲讀”並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她以自己的言傳身教讓我們習得了更多的推行“課內海量閲讀”的方法而不至於走彎路……

文末,發自內心地説一聲:可敬的韓老師,感謝您為我們的語文教學指明瞭方向。我們這些舵手會在您這盞燈塔的指引下,將孩子們擺渡到幸福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