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班入園活動教案

導語:引導幼兒積極感知不同玩具材料的特點,獲取直接經驗,提高感知能力。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託班入園活動教案文章,歡迎大家閲讀參考!

託班入園活動教案
  託班入園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歌曲所表達的不同情感,激發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2、發展幼兒的音樂感受力、表現力。

3、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初步有表情地演唱,嘗試領唱、伴唱的形式。活動準備:秋季樹林背景圖、小樹葉頭飾每人一個、錄音機、鋼琴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談話"我看到小朋友都帶上了頭飾,你現在扮演的是誰啊?(小樹葉)小樹葉你們的媽媽是誰啊?原來是大樹媽媽的寶寶,我們來做一個小樹葉和大樹媽媽的遊戲好嗎?"

2、音樂表演遊戲"小樹葉",發聲練習

(1)聽音樂根據春夏秋冬小樹葉的變化在教師的帶領和提示下進行表演。

(2)教師:"現在是什麼季節?秋風起來了,秋風起來了,小樹葉被風吹得發出了什麼聲音?沙沙沙沙的響呢,你聽。(發聲練習"小樹葉沙沙")引導孩子感受強弱和音高的不同。

二、展開

1、教師範唱教師:"小樹葉沙沙的在響好象在説話,它遇到了什麼事情了,説了些什麼?你想不想知道?答案在老師唱的一首歌裏呢,快坐下一起聽一聽。

2、學習第一段歌詞

(1)範唱完提問:"小樹葉發生了什麼事情了?"引導幼兒完整的説一説,學習歌詞。教師引導:"小樹葉離開了媽媽,它會害怕嗎?我們一起問問它。"(引導幼兒感受小樹葉是在給媽媽説再見呢,用輕的親切的聲音來表現沙沙沙。)

(2)語言節奏學説歌詞教師:"咱們一起説説小樹葉發生了什麼事情。

3、學習第二段歌詞

(1) 教師範唱第二段。教師:“小樹葉離開了媽媽,你説它會回來嗎?那什麼時候會回來?我們聽一聽小樹葉是怎樣説的。”

(2) 語言節奏學歌詞教師:"聽完了,你覺得它是一個怎樣的小樹葉?勇敢的小樹葉是怎樣説的?"(引導幼兒一起説一説)

4、教師完整範唱教師:"這首歌曲有兩段表現了小樹葉不同的心情,我先來給大家唱一唱。"提問:"剛才我唱的時候,第一段的沙沙沙和第二段的沙沙沙有什麼不一樣啊?"(第一段小樹葉好像在對媽媽説再見,聲音比較輕,而第二段小樹葉在勇敢對媽媽説它會回來聲音很洪亮,讓所有得人都能聽到)教師:"咱們給這首歌曲取個名字吧,你説叫什麼呢?"

5、幼兒整首跟唱教師:"你喜歡這片勇敢的小樹葉嗎?那你來唱一唱,用你的聲音

來表現出勇敢。"

6、嘗試領唱和伴唱

(1) 教師領唱幼兒伴唱教師戴上小樹葉的頭飾扮演小樹葉來領唱,小朋友來伴唱,就只唱最後一句沙沙沙。(提示用不同的聲音和感受來演唱)

(2)個別幼兒領唱教師:"誰想扮演勇敢的小樹葉上來表演表演?

三、結束教師:"從小朋友們的歌聲中我能猜出你們一定也是勇敢的孩子是嗎?咱們到室外和勇敢的小樹葉做個遊戲好嗎?"(引導幼兒學着小樹葉做飄的動作出教室)

教學反思:在教學互動中,幼兒還沒有玩盡興,我就急着收場,導致幼兒感覺很掃興,在以後的遊戲活動中,我可以經常讓幼兒玩耍此遊戲。

  託班入園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參與遊戲,感知不同材料的特點。

2.引導幼兒用語言描述自己的發現。

活動材料

摸箱(特徵:橘黃色、只有一個觸摸口的封閉箱,內放各種不同質地、顏色、形狀的玩具)。

活動效果

漂亮的摸箱進入感知活動區後,並沒有引起孩子們很大的關注,只有個別幼兒偶爾會蹲下來看一看,但不動手。我很奇怪,會不會是位置放的不合適,孩子看不到,才沒有人玩兒呢?我把摸箱從玩具櫃的下層移至到上層。經過一段時間觀察之後,仍然不見幼兒按照老師預計的方法去玩兒。為了引發幼兒的興趣、瞭解其中的問題,我決定親自參與幼兒的遊戲。

當我坐在遊戲區中擺弄摸箱時,從我身邊經過的佳依立刻被箱子裏嘰裏咕嚕的聲響吸引過來,好奇地望着我,隨後李昂、默嵐、思蒙也圍了過來。

“這裏面放着什麼呀?”李昂忍不住第一個發了問。

“裏面有什麼呀?”其他幾個人也七嘴八舌地附和着。

“猜猜看,裏面會有什麼?”我故作神祕地反問道。

“不知道!”大家邊搖頭邊笑着説。

“要不你們來試試?”我鼓勵他們。李昂一聽立刻衝過來,把手伸進了觸摸口。看着李昂一把抓出一個插片和海綿球,大家都興奮得跳了起來,幾個膽子大的孩子爭先恐後地想試一試。他們圍着摸箱高興地玩着,一邊玩兒一邊還交流着自己的感受。我正與他們沉浸在快樂中,卻發現有幾個孩子站在一旁看着,絲豪沒被我們吸引。

“嘉欣,你也來玩兒會兒?”聽見我的招呼,嘉欣慢慢地走過來,小心翼翼地向摸箱伸出手去。過了一會兒,他的手突然停止了摸索,渾身顫抖了一下,手也立刻抽了回來。

我不解地問他:“怎麼了,嘉欣?”

“裏面有個東西咬我了。”嘉欣撅着小嘴説。原來如此,我恍然大悟,終於找出了那幾個駐足不前的孩子不玩摸箱的真正原因――怕摸箱不安全。

活動反思

在投放材料之前,我設想過許多的“可能”:比如這一時期的幼兒對色彩鮮豔、有聲響、會動的物品感興趣,會主動玩兒摸箱,也有可能他們會拿着摸箱好奇地問這問那,或者他們會爭着拿摸出來的東西給我看等等。可事實上,我設想的`這些情景都沒有出現,卻引起了部分孩子的恐懼,這讓我發現了傳統摸箱對於低齡幼兒的不足之處――它的全封閉性。

[page_break]

全封閉的摸箱給大一點的孩子帶來的可能是神祕感,會誘發他們去探索。而對於經驗少的低齡幼兒來説,它卻充滿了太多的未知因素,因而給孩子的感覺可能是不安全的;而孩子的安全需要得不到滿足,就不可能產生主動的探索行為,也就不可能達到發展感知覺的目的。另外,在觀察孩子玩的過程中我發現摸箱只有一個觸摸口,也不利於多名幼兒遊戲交流,因此我決定將摸箱加以改進,以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

經過反覆思考,我將摸箱設計為相對的兩面有兩個透明的小圓窗户,另外相對的兩面有兩個能伸進手去摸的口。這樣,孩子不僅能看到摸箱中的東西,還可以兩個同時摸,降低了難度,減少了幼兒的不安,還可以促進小朋友之間的互相交流。這樣的摸箱孩子們是否喜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