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課堂教學總結範文集錦六篇

總結就是對一個時期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寫總結有利於我們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我們要做好歸納,寫好總結。總結怎麼寫才不會流於形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課堂教學總結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華】課堂教學總結範文集錦六篇

課堂教學總結 篇1

走進第五國小教務處,牆上兩行大字“重課改促教研打造一流名師,抓管理上質量創建一流名校”是對第五國小辦學理念、辦學方式的最好詮釋。表冊欄裏的新課改教學理念及“四環導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操作流程是我校近一年來校領導鋭意進取,大膽改革,教師辛勤耕耘,致力課改的結果。

本學期以來,我校為了凸顯出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引導作用,以“提高課堂效率”為中心,以“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指導思想,探索出了目標教學法下的“四環導學”教學模式,並已深入課堂,全校老師都按新課改教學理念及“四環導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進行課堂教學。

一、課前預習自主學習。

課前各年級科任課老師集體認真解讀教材,明確教材的教學目標,集體備課,依據教學目標設計好課前預習卡,上課的前一天安排給學生,學生課前依據預習卡自學自解相應問題,用黑色筆完成預習好的內容,用紅色筆標記出自學中存在的問題。走進辦公室裏隨處可見老師討論學案的場景,文印室裏更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二、小組討論,合作探究

課堂完全採取“兵教兵,兵練兵”的教學方式,讓通過自學已經學會的學生去教那些還沒有學會的學生,期間學生相互質疑,討論,前後左右,四個人一個討論組,研究自學過程中遇到的疑難,老師巡視,督促,利用學生的學習資源適時點撥指導,建構完整、清晰、正確的新知識。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無論哪個年級,哪個班級,哪一科目,學生都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學生樂學了,老師臉上的笑容多了,課堂更輕鬆活潑了。

三、展示交流,質疑解惑。

課堂上學生用板演或口答的形式對所學知識進行操作,老師巡視,及時瞭解課堂上學生存在哪些傾向性疑難問題,有針對性的點撥、講解。真正實現了課堂教學以展示代講,以學生講代講。

四、檢測反饋,鞏固提升。

教師課前精選出可以作為檢測的練習冊上的習題,讓學生按要求課堂完成檢測題。有時還讓學生當堂根據教學目標、重、難點以及學習後對知識掌握情況自己編題,然後小組彙總出具有代表性的題目,讓全班學生回答,最後出題學生解答出題的目的,意義,知識點,學生闡述,教師補充,做到了以練代講,以查代講,以討論代講。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如今的五小在“四環導學”教學模式的引領下,教學成績逐步提高,教學質量穩步上升。今後我校將在張文開校長的帶領下,繼續優化課改,開發潛能,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為實現“三年穩步發展,五年聞名晉西北”的高目標而努力奮鬥。

課堂教學總結 篇2

一、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總結的重要性

國小生年齡比較小, 在課堂上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雖然國小生的課堂活躍度很高, 思維也比較敏捷, 但是在聽課的過程中也很容易被一些課堂之外的東西擾亂注意力。所以, 在國小數學課堂上, 學生無法做到從頭到尾認真聽課, 這就意味着數學老師在課堂上講解的內容有一些部分是學生沒有聽進去的, 這就會造成學生知識結構的缺陷。而課堂教學總結可以起到一個二次講解的作用。相對於新知識的講解, 課堂教學總結要精簡一些, 數學老師通常都是將一些主要的知識點概括起來, 推出一些具有較強針對性的、精簡的總結之語, 對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和大致框架進行概括, 這樣就可以帶領學生查缺補漏, 讓學生知道自己在課堂上漏掉了哪一部分的知識點, 這樣就可以及時彌補。除此之外, 課堂教學總結還能對學生在課堂上剛剛掌握的知識點進行進一步的鞏固, 在此基礎上完善學生的知識框架, 為學生今後的學習打牢基礎。

二、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總結的常用方法

(一) 回顧法

在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總結中, 回顧法是應用範圍最廣的一種課堂教學總結方法, 取得的效果也非常好。一般來説, 國小數學老師在新授課、複習課和練習課教學中, 可以採取回顧法進行教學。根據回顧內容的差異性, 回顧法還可以分為知識回顧和探究過程回顧。

1. 知識回顧。

知識回顧是數學課堂教學總結中使用頻率較高且效果較好的一種課堂教學總結方法, 對於知識回顧法而言, 其重點就是回顧新授知識點。也就是説, 數學老師通過對新學數學知識內容進行概括總結以及歸納梳理, 將本節課堂上學習的重要知識點以一種更快捷和更簡潔的方式給學生再現出來, 從而達到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刻理解和強化記憶的目的。

一般情況下, 國小數學老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總結中通過對學生髮問的方式帶領學生對知識進行回顧, 如通過這節課的學習, 我們一起完成了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 這節課上我們主要學習了哪些內容?這種發問方式既直接又高效, 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總結效果, 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

2. 探究過程回顧。

探究過程回顧與知識回顧有一定的差別, 但是在課堂教學總結中也有着廣泛的應用。探究過程回顧方法運用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強化學生對本節課堂上使用的數學思想、探究方法以及學習方法的認識和理解。在實際課堂教學總結中, 數學老師如果採取探究過程回顧法帶領學生進行回顧, 一般使用較多的提問方式就是“對於這一公式, 同學們想一想, 我們是通過什麼樣的方法得到的”“要想熟練掌握這個知識點, 同學們想一想, 我們要採取什麼樣的方法”等。

例如, 在教學“圓周長”相關內容的時候, 在數學課堂總結中, 數學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同學們想一想, 我們是用什麼樣的方式得到了圓周長計算公式?”通過這種方式帶領學生進行探究性回顧, 在回顧的過程中加強學生對數學學習思想的理解和認識, 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 猜想法

在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總結中, 猜想法也是數學老師經常使用的一種總結方法, 這種總結方法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既可以加強學生對本屆課堂上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 還能將學生對下節課內容的期待和學習興趣充分激發出來, 從而給學生一個具有持續性的學習內驅力。

例如, 在教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相關內容的時候, 在課堂教學總結環節, 數學老師可以對學生這樣進行發問:“通過這節課的學習, 大家對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都有一個大致瞭解了吧?同學們猜一猜, 我們下節課將會學習什麼?”通過這種課堂教學總結方法, 讓國小生認識到學習幾何圖形不僅要掌握其外形特徵, 還要學會如何計算圖形的面積與周長。

(三) 拓展法

拓展法也是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總結中數學老師經常使用的一種總結方法, 目的是在鞏固學生學習效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一般情況下, 數學老師可以引入一個具體的數學問題, 儘可能將本節課學習到的知識點都囊括進行, 然後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解答, 在此基礎上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結論

綜上所述, 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總結是國小教育體系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 國小數學老師要對此加以重視。除了筆者在文中提到的集中總結方法, 還有評價法、遊戲法、鼓勵法等多種數學課堂教學總結方法, 數學老師要對此進行深入研究, 將這些教學方法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楊迎春.淺析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總結的重要性及常用方法[J].科技經濟導刊, 20xx, (06) :202.

[2]譚朝祥, 於光明.論素質教育背景下國小數學教學方法改革[J].現代閲讀, 20xx, (18) :167.

課堂教學總結 篇3

本學期,我負責的是小記者班的教學,主動提出承擔這個班的教學,一方面是想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為我校的德育教育開闢一條新路;另一個方面是自己對於新聞寫作有一定的興趣,也想借這個方式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主要做法

1、組建我校第一批小記者隊伍。由於小記者需要一定的寫作能力,因此小記者班的成員全部來自中高年級各班,經過兩次調整以後,最終確定35名學生為第一批的小記者。他們將成為採編校園新聞,尤其是班級新聞的主力。

2、深入學生中間,瞄準熱點問題。小記者班的創建是要為德育教育服務的,它應該成為全校學生先進思想的代表,成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強有力的助推器。因此我的工作重點除了教會學生一般的採訪、調查、新聞寫作的方法,更重要的就是帶領小記者們走入同學、老師和校領導之中,瞭解同學們中的熱點問題,調查和分析同學們、老師們的看法,並通過調查分析為同學們提供參考建議,促成良好輿論導向的形成。比如,在第二期的《小記者報》上我就將小記者們調查的有關未來理想的結果用圖表的方式進行了公佈,並鏈接了相關資料,這份報紙在校園張貼之後,引起很多學生的關注,。我們小記者班通過學生來教育學生,儘量做到“潤物細無聲”般不露痕跡的效果,我想這樣的德育教育的方式應該是值得我們追求的。

  二、存在的問題

1、訓練形式單一。小記者寫作能力的訓練一是力度不夠,二是形式單一,三是缺乏深入的指導。本學期主要是一週佈置一次採編的作業,然後挑選優秀的登報,但是指導偏少,觀看相關視頻資料的機會也很少,沒有體現出遞進性。

2、地點受到限制。小記者班應該適當開展室外的採風活動或者社會實踐體驗活動,但本學期並沒有開展類似活動。

3、缺乏校外專業指導。第二課堂作為一項長期的課程設置,他應該體現出一定的專業性質,因此學校應當考慮適當引入校外優質人才資源,比如定期或不定期邀請專業人士來校指導或直接授課。小記者班當然也需要這樣的專業指導。

課堂教學總結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我很榮幸和大家共同交流學習。我市自開展“三層三步”遞進式課堂教學研究以來,得到了我校教師的熱烈響應,所有的教師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本次教學改革中,作為年輕教師我也借改革春風積極投身於此。在課堂教學中收穫較多,藉此機會,我談一下自己的認識和體會,有不當支出敬請各位指正。

“三層三步”遞進式課堂教學研究是在以學定教,學案導學的基礎上推進的校本教研;是教師個人、教研組成員專業指導,聯手提高教師整體教學水平的方式。我認真學習了“三層三步”遞進式課堂教學研究的指導思想和具體的教學操作程序,在實踐中反覆摸索前行,在具體操作中有以下認識和體會。

  一、自評反思是基礎

我在自評反思的基礎上,精心準備了典型課進行錄象。課後,對照課堂教學標準認真觀看自己的錄象,進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我以《黔之驢》為例,談談自己在實際教學中的感受。

我本着學為主體、教為主導、動為主線、疑為主軸的原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激勵學生質疑問難。在學案設計上,由淺入深,瞭解文學常識、疏通文義、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討論認識虎與驢的形象。在教學中,教師起拋磚引玉的作用。讓學生討論時,給學生以充足的時間放飛思維的翅膀,小組準備情景劇表演,培養了學生學習的獨立性、自主性。引導學生用肢體語言、台詞等展現加深對虎與驢形象的認識,起到了在實踐中學習的作用。教師給學生充足的表揚,從不同的層面評價學生,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學生以充分發揮特長的舞台。

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嘗試了“預習---質疑---討論---反饋”的四環節小組學習方法,也初步培養了學生的質疑,發現問題的能力,但學生自學的習慣還沒有很好地養成,更談不上學習的興趣了。語文學科的博大決定了興趣、愛好及習慣的重要性。擺在面前的即是文言文的老大難問題---關於文章內容的理解:以往都是老師講,學生記,整堂課教師忙忙碌碌,學生處於被動接受的局面,課堂死氣沉沉,毫無生機,更無興趣可言了,所以,相關的反饋的針對性及實效性是非常不理想的。因此,在文言文教學中,一定要培養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語文課的酵母”,在教授《黔之驢》的過程中,我用情景劇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課堂充滿了生機,學生樂此不疲,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感到了成功的喜悦。所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應放在教學的首位。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任何教學手段必須通過學生才起作用。分析《黔之驢》寓意時,讓學生展開熱烈討論,班內竟出現了十幾種觀點,有的學生從驢的角度分析,有的從虎的立場分析討論,還有的從整體上把握,我發現即使同一小組內的學生也有不同的看法,學生個體差異非常明顯。俗話説的好:“黃沙入海,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兩顆沙粒,綠葉如雲,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一雙葉片”。由於學生的認識角度,思維方式各不相同,參與學習的方式和對某一問題的認識存在差異,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能忽視了這一差異。如果過分地強調學生活動形式和結果的整齊劃一,那麼,將導致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差異越來越大。因此要提倡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多模式的解決問題,讓所有的學生均在課堂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新課程定位在人的發展上。教育要求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展,面對有差異的學生實施有差異的教育,促進有差異的發展。從學生分析寓意到我得到了這樣的體會:課前探查,發現學生差異;課堂開放,展示學生差異;實施分層輔導,發展學生差異;設置分層作業,體現學生差異。

  二、交流互評是提高。

我校教師主動參與課堂評價。由於教師在教學目標、方法和過程、教學環境、教學對象等方面的相似性,同時對於教師的工作有着更深刻的共鳴和更深刻的理解,所以同時的評價是重要的學習和交流的機會。教師可以從同事的評價中獲得大量的有價值的信心和經驗,對於改進教學和自身的發展都是非常有利的,採用同事間的交流互評,達到了教學相長的目的。

  1、互評促備課

集體備課為教師提供了相互學習和交流的舞台。在交流的過程中,我不僅把自己的教學感悟、體會和同事共同分享,而且把教學中的問題提出來,和大家分析研究,根據大家的建議,整理成新的教案、學案,新的教案、學案凝聚了集體的智慧,提高了我的業務水平,為下一步上課夯實基礎。

  2、互評促上課

課堂教學活動是展示教師教學水平的舞台。我在試講《黔之驢》時,採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讓學生獨立探究,驢與虎的形象是通過哪幾個方面來表現的。這樣的設計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沒想到實施時,卻不盡人意,學生的探究活動非常盲目。針對本堂課,老師們給了我客觀的評價:認為我放手太多,學生探究無實際效果,因此,課堂出現了混亂的局面。經過互評後,達成共識:讓學生親身體會其中的情節,以小組為單位每個人都參與其中,染學生充分討論、充分地活動、充分地表演,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體現自主合作的樂趣。

  3、互評促反思

通過教師們的評課,我的確受益匪淺,尤其聽其他教師的課,再一次提醒了我要對自己的教學進行深刻的反思。我依據評價標準,主動與老師們進行交流,對老師們提出的意見進行認真的思考,不斷改進自己的方法和策略,以便更好地服務與學生。

  三、達標升級是完善

改變課堂教學方法陳舊、對教材的偏激理解、不能正確的把握引導學生的思想和方法,這就需要老師們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改革的浪潮中,完善自己的課堂,等待達標的檢閲。

波斯納曾經提出:經驗+反思=成長。在“三層三步”遞進式課堂教學研究的指導下,我們應該積極進行角色創新,徹底改變教師傳統角色對實施素質教育的負面影響,以適應新課改的要求,保證新課改的成功,相信經過努力我們每個人都會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課堂教學總結 篇5

為提高我們在課堂教學效率,加強教育科研工作,促進教育教學改革,我校組織老師們學習了河南永威中學“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模式,按照眭校長“不等不靠,快學快用”的要求,我校教師積極行動,研討出了我校“先學後導,當堂訓練”各年段的課堂教學模式,並先後有10位老師進行了教研課探索。為進一步鞏固與運用模式,4月7日至4月17日,我校進行了“先學後導,當堂訓練”課堂教學改革活動。

這次活動歷時9天,41位青年教師參與了講課,聽課的老師達950餘人次,是我校近年來規模較大的一次課改活動。在這次活動中,廣大青年教師認真學習,迅速落實,起到了積極的引領作用。老師們由起初的觀望、懷疑、迷惑、被動到最後的主動思考、靈活運用,轉變速度非常快,課改呈現出了良好的態勢,反映了我校教師善學善用的良好風貌。

現將本次活動總結如下:

一、本次課改活動的亮點:

1、靈活運用模式,課改效果明顯

在各教研組老師的努力下,我校“先學後導,當堂訓練”的課堂模式迅速出台,並立即付諸實施,從3月19日開始學習至4月7日進行正式課改活動,時間僅半個多月,但從這次活動的成效來看,卻是比較令人滿意。首先,老師們能根據自己的課型制定出較為準確的學習目標,並放手讓學生自學,這是觀念上的轉變,也是比較難邁的一步,但老師們做到了。其次,課堂上老師的語言少了,由過去的“教”變成了“導”,學生的能動性被激發出來了,教師真正由知識的傳授者變成了引導者、參與者。第三,“當堂訓練”使課堂效率大大提高。

2、教學風格各異,凸顯個人風採

參與講課的教師,教學風格各異,各有千秋。劉繼芳老師巧妙創設情景,以為女兒過生日選禮物為由,將教學目標情景化,通過遊戲、競賽等,讓學生在活潑愉快的氛圍中走進了知識的殿堂;李鳳霞老師通過自學提示中的“三讀”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同時又讓學生以自述方式瞭解太陽的特點,在效地完成了教學目標;馬荷君老師激情洋溢,和學生同台表演,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趙曉虹老師語言親切、優美,課堂組織語言精練,讓學生認識了《音樂家莫扎特》;何玉蓉老師通過視頻、配樂等手段,注重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學生踴躍發言,學習熱情高漲,從而體會到了老書記的高貴品質等。

3、評價語言豐富,學生興趣濃厚

在我們的課堂中,孩子們個個活潑、自信,沒有拘束,沒有緊張,他們的心情舒暢、明朗,表達的願望急切而熱烈。這都緣於老師那及時而富有魅力的評價語言,其中既有對孩子們的真誠鼓勵,也有對學習方法的指導。如王曉慧老師的課堂上,老師始終面帶微笑,語言親切,當學生講故事成功時,她説“送給你一個會講故事的小烏鴉”;當學生積極思考時,她説“送給你一個愛動腦筋的小烏鴉”;希望學生回答問題聲音洪亮時,她這樣引導:“小烏鴉説了,她最願意和聲音洪亮、有感情朗讀的同學作朋友”等。在鄭津霞老師的課堂上,她的目光始終關注着學生,當學生説“我想對啞巴説”的時候,她親切地糾正:“要尊重他人,應説成聾啞人”等;嶽雪玲老師引導學生朗讀時,告訴學生:“不要拿腔拿調,平時怎麼讀就怎麼讀”,“孩子,慢點,彆着急”等,這些都反映了我們的老師能夠着眼於學生,落腳於學生,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課改思想進一步得到了落實。

4、課件製作精美,直觀效果突出

從本次活動來看,老師們在課件製作上下了一定的功夫,不僅實用性強,而且富有美感,有很強的表現力,能把抽象的、靜態的、枯燥的知識,直觀地、形象地、鮮活地呈現給學生,真正起到了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拓展教學、深化教學的目的,也反映了我校青年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正日益提高。如段慧燕老師的《雷雨》一課,通過動態的雨前、雨中、雨後的情景,讓學生結合文字去讀,加深了學生的理解;楊雅麗老師的《Theocean》一課,有趣的海洋世界,配以生動的音樂,加上楊老師深情的朗讀,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心;李素文老師將江南美麗的風景圖片,配上優美的文字,動聽的音樂,加上老師的吟誦,學生對江南的印象不言而喻,石智紅、郭永翠、陳莉、陳薇、範宏霞、黃錦鋭、張海霞等老師的課件製作也很精心,能很好地利用課件進行直觀教學,效果突出。

二、活動中暴露出的問題和不足:

第一、“放”與“管”的關係處理還不夠恰當。

老師們雖然定出了模式,也逐步去嘗試模式,但步子還邁得不夠大,亦步亦趨,對學生將信將疑。課堂中表面是讓學生去自學了,“放”手了,實際上卻總是放心不下,“枴棍”始終攥在自己手裏。這和我們的觀念轉變有很大關係,我們總是關注自己的教學任務完成了沒有,關注自己設計的環節進行了沒有,而忽視了我們的服務對象是學生,我們的一切都是為學生服務的,我們過分相信自己而低估了學生的能力,而事實上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糟糕,只要我們的課堂駕馭能力提高了,問題設置恰當了,“放”多少,“管”多少,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宏觀與微觀的關係處理還欠妥。

部分教師對新教材的學習和鑽研程度還不夠,對教材的挖掘還不夠深,對教材的廣度還不能從宏觀上正確地把握。具體表現在課堂就是學習目標的制定不夠準確,要麼想面面俱到,教學設計過於繁雜,要麼就是目標定得太淺,課堂顯得過於蒼白。這就需要老師們走進教材,虛心學習;而課堂的細節,就要微觀去處理,需要我們課前備課下一點功夫,如有的老師課堂語言較隨意,一説起來就控制不住自己,而且頻頻出現失誤,這就需要課前將提問語、過渡語等進行設計,備得越細,失誤當然就越少。

第三、課堂上老師

的激情還不夠。

老師是需要一點激情的。我們不可能一節課40分鐘全都激情洋溢,但最起碼講課是要有技巧的,就像一篇小説,總要有高潮,讓人慾罷不能,我們要以自己的情激發學生的情,以自己的情感染學生的情,永威模式的一個特點就是要讓學生有緊張感、興奮感,這和我們的要求也是不謀而合的。學生不是無情物,文章不是無情物,課堂更不是一潭死水,要想讓學生讀得好,學得有興趣,就需要我們千方百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課堂有跌宕起伏,深深吸引學生的心。如果我們自己都是平靜如水,怎麼能要求學生波瀾壯闊呢?

總之,本次活動總體上來説是一次成功的、務實有效的活動。通過這樣的活動,既提升了我校教研水平,又提高了課堂效率,促進了我校青年教師的成長。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希望老師們繼續發揚本次活動所取得的成績,同時有針對性地彌補自己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不足和問題,努力開創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新局面!

課堂教學總結 篇6

學校的教學工作要想有一個長足的發展,沒有一支過硬的教師隊伍是不行的;而要使教學經驗相對欠缺的教師儘快成長,就必須有骨幹教師的引領。本學期,根據學校教師的構成情況,學校延續“薪火相傳、同伴互助”系列活動。共有6位青年教師與6位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結為師徒。徒弟和師傅同時承擔同學科教學工作,工作內容和工作性質比較相似,這樣安排的目的是希望在平時教育教學工作中,師徒雙方能夠做到一起研究教材和教法,共同商討問題,為隨時交流提供可能。在學校的統一安排下,師徒雙方明確了各自的職責和任務,便於整個幫扶工作的順利進行。

一、規範常規工作:

為了瞭解新教師的日常工作情況,以便於及時的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學校制定了常規工作跟蹤制度,要求師傅對徒弟的備課、上課、作業及其聽評課等方面給予關注和指導,無論從數量、質量還是改進的地方都要細緻地瞭解並且提出合理的建議,以幫助這些新手教師能儘快勝任教育教學崗位,在日常工作中能規範操作,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完成,也使他們儘快成長起來。從收交回來的跟蹤表可以看到各位新教師成長的足跡,看到了師傅幫助他們的點點滴滴,確實為她們的成長起到了促進作用。

在今後的日常教學工作中,要求徒弟繼續做到:多學、多練、多問、多想、多聽、多評。主動學習、虛心學習,不斷地努力,加快成長步伐。

二、課堂教學展示

學期臨近結束,為了瞭解帶教工作的成效,在本月21日到23日,我們舉行了新教師課堂教學展示活動。共6節課,分別是語文2節(王星星、田媛)、數學1節(趙飛霞)、英語一節(張敬敏)、音樂一節(李寧)、體育一節(張愷)。這是他們日常工作積澱的一次集中體現,也是學校督促檢測帶教活動成果的一次重要依據。

在本次活動中,教學部門的人員以及各學科特約評委全程參與了講課説課、評課活動。程序如下:首先是課堂教學,然後結合實際教學進行説課,最後與所有聽課人員進行教研。

1.積極性高,教研氛圍濃

自通知下發後,各位教師認真備課,精心選課題,做到以新課標為綱,查閲各類資料,向師傅和同組的教師請教,制定出切實適合自己的教學設計,有的老師犧牲休息時間,晚上加班加點備課,製作課件,為設計一個教學環節不知請教了幾位教師,不知花費了幾個晚上的時間,講課前在本年級進行了多次試講,不斷地修改教學設計,做了一系列大量工作,各年級的老師也積極配合他們進行試講。這種虛心好學、刻苦鑽研的精神值得稱讚。上完課後有關人員與新教師面對面進行教研,大家認真負責,教研氛圍濃,所有評課教師都以科學、公正,以對自己對執教人負責的態度,既肯定優點又指出不足,毫無保留地談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值得發揚。不僅是青年教師得到鍛鍊,凡參與本次活動的教師均有所提升,這是此次活動的根本目的。

2、成長足跡: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看到了這幾位青年教師的基本功日益紮實,這並不是一節課就可以練就的,而是平時點點滴滴的積累。

3.不足之處:

當然,通過課堂展示也暴露了一些問題。例如教材挖掘不夠或者太深,教學目標把握不到位;創新意識不強,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不能充分體現,教師講的多,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少;學生參與意識不強,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投入;教師不能做到關注全體學生,忽視了師生互動;課堂的預設與生成處理欠妥當,不能很好的抓住課堂生成的教學資源等等。我們不迴避問題,在教研時都面對面提出了每個人存在的不足和今後努力的方向。

三、進一步思考:

講課結束了,但師徒共進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在於一節公開課的展示,而最重要的在於師徒之間的隨時交流與切磋。所以,我們的思考還要延續:

1.作為指導教師,傳什麼、幫什麼、帶什麼。根據青年教師和教育教學實際需要,指導教師一要帶德,二要帶才,三要帶教,四要帶研。

2. 做為年輕教師要老老實實做“徒弟”,認認真真學習,紮紮實實工作。要多聽課、多思考、多改進,要處理好繼承與發展的關係,對指導教師的工作不能照搬照抄,要學會揚棄,在繼承老教師豐富教學經驗的基礎上,根據自己條件創造性實施教育教學,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思路、教學特色和教學風格,努力追求自身教學的高品位。

最後,希望師傅們“傾真情,授真經,甘為人梯”,

希望徒弟們“揚師德,承師範,虛心好學”。

攜手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