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英語教學方法老師見解

語篇是國小生進行聽説讀寫的好材料,是學生獲取語言信息和運用語言的重要途徑。國小階段,步入五、六年級,課本的語篇較長,容量較大,語篇中涉及一定量的生詞、句型以及文化背景知識,因此,如何有效地開展語篇教學成為高年級教師共同關注的話題。

國小英語教學方法老師見解

  一、國小英語語篇教學的意義

語篇閲讀教學是目前國小英語教學中的重要部分,它直接作用於學生聽説讀寫及思維能力德生成,重在培養學生良好的綜合運用語言能力,提高外語應用能力。

《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指出,聽和讀是理解技能,説和寫是表達技能,這四種技能在語言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互相促進。開展語篇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獲取信息,開闊視野,吸收豐富的知識,還能鞏固和擴大詞彙量,促進聽、説、讀、寫能力的發展,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從而有效的提高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2 國小高年級學生在思維、認識、興趣愛好等方面日趨成熟,求知慾發展的很快,他們不滿足與低年級時的唱唱跳跳,甚至不喜歡太多的肢體動作,教師一定要把握好課堂的整體結構,優化教學手段,達到語言訓練和思維能力統一發展,最終養成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提高實際語言運用的能力。因此,語篇教學的開展尤為重要。

  二、 國小英語篇教學的策略

《牛津國小英語》是以英語課程標準規定的課程目標和教學要求為編寫指導思想的`。根據牛津國小英語教材的編排特點,A板塊是語言的功能,是語篇的整體呈現,B、C板塊是詞彙、句型,是語言的結構。功能在結構之前,語篇在詞彙、句型之前。教材是課堂教學的藍本,教和學的理念與手段主要依靠教材來體現。我們應順應教材的編排意圖。改變以前先教B、C部分,在解決A部分的教學思路,嘗試直接從A板塊切入,在語篇內容整體呈現的情境中學習語言的教學策略。

  一、閲讀前——鋪墊知識 介紹背景

現行教材中的語篇相對較長,涉及的詞組、句型、文化信息較豐富,如果教師在學生沒有準備的情況下直接切入,很多學習基礎一般的學生難以適應。會大大增加學習難度,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加強預習指導,佈置學生自主進行語篇分析,使學生有所瞭解、有所準備地進行語篇學習。例如:誰?什麼關係?什麼話題?在哪裏?什麼場合?教師上課時要從檢查預習作業開始。

教師可根據教材語篇的特點,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預習指導。對於一般性的文章,教師可讓學生聽錄音、跟讀語篇、適當翻譯中文意思,劃出自己不理解的詞組與句子,對於一些有趣味性、文化性較強的語篇,教師可先讓學生先了解相關文化。如6A‘Unit 6Holidays’是關於節日的語篇,讓學生對於節日的文化、節日的時間、節日的一些習俗與如何度過等進行相關的預習,學習時學生興趣盎然。

  二、閲讀中——任務驅動 理解文本

在過程中教學設計的成功與否將會直接影響到整節課的教學效率。語篇教學是一個以教材為載體,引導學生探索未知的過程,也是一個温故知新的過程,教師應運用有效的閲讀策略,培養學生英語閲讀的興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為以後的學習打好基礎。在這一環節教師可以通過略讀、尋讀、精讀、填寫表格、回答問題、排序等多種方式,引領學生整體感知語篇,瞭解文本大意,獲取具體信息,培養閲讀技巧,提高閲讀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