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漪教育魅力優秀讀後感(通用21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於漪教育魅力優秀讀後感(通用21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於漪教育魅力優秀讀後感(通用21篇)

於漪教育魅力優秀讀後感 1

在這個很忙碌的假期中,幾乎每一天都擠出了點時間,即便是在旅途中,飛機上、大巴上、火車上,我都會讀幾頁於漪老師主編的《教育魅力》這本書的。之所以從幾十本書目中選擇了這本書,是因為連着兩年在上海培訓學習都聆聽過於漪老師的教誨,感受過這位教育前輩的思想滋養。每天幾分鐘的閲讀,更讓我覺得是在和於漪老師對話,也更讓我堅定了自己的教育之路。

書中有很多話是值得細細品讀的:

教育的魅力不只是要求好教師,而是每個教師都要堅信自己所從事的事業要求你去創造。教育的魅力是創造的魅力,是創造生命發展的魅力。

教師應該是一個持續發展的人,他對這個世界永遠有一種好奇,保持着發現的眼光,每逢遇到一個新的領域,他不是畏縮後退,而是積極地進入,去了解更多,包括他周圍的世界也要去發現。這樣的教師一定會讓學生感到很有魅力,因為他經常會跟學生交流自己的研究和發現。

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而且是道德的引領者,思想的啟迪者,心靈世界的開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造者,教師不僅需要知道傳遞什麼知識,而且需要知道怎樣傳授知識,知道針對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學策略。

教師要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教師如果沒有“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怎麼能要求我們的學生呢?要使學生有文化,教師首先是文化人,從民族優秀文化和人類進步文化中吮吸養料,不斷增強文化自覺。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感染學生,以平等態度對待學生,以高尚情操薰陶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書育人方能如春風化雨,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教師,是一種職業,是一種專業,從事的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唯有創造,才能適應新世紀的新挑戰,創出素質教育的新路子;唯有創造,才能真正體現人生的價值,領悟教師的真諦。

教師的教育魅力中,形象魅力是表面的,初步的;情感魅力能使學生受感化;學識魅力能使學生真正信服;才敢魅力則有利於凝聚學生;品格魅力既影響學生的品質,還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

品讀《教育魅力》,讓我認識到,教育魅力是一種使命,是一種擔當,更是一種精神。就如同於漪老師説的那樣,“生命與使命同行”。作為教師,我應該做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讓我的教育魅力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引領着我的學生,散發恆久的光輝。因此,在工作之餘,更要不斷提高自己、充實自己,讓自己真正成為有着人格和學術魅力的教育者,我的生命也將在三尺講台上一直延伸……

於漪教育魅力優秀讀後感 2

品讀了《教育魅力——青年教師成長鑰匙》這本書,我感到受益匪淺。其中於漪老師那句——“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深深觸動了我。

如果要問一個接受過學校教育的人,你曾經的老師身上有什麼最讓你受益以至終身的,多數人可能會想到“人格”而非知識。而教師人格的魅力是影響學生人格形成和學業成績的重要因素,是一種特殊的教育力量。那麼作為一名中國的現代教師我們又應該具備哪些人格魅力呢?

首先現代教師人格魅力應是對教育的熱忱,於漪老師之所以成為深受人們愛戴的一代師表,就是因為她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和挫折,都微笑着傾其一生的心血、智慧和愛,在三尺講台上,用生命歌唱?這與她對學生,對教育,對生活的無限熱忱是分不開的。教師對學生,對教育充滿熱忱,學生就會喜歡教師,喜歡她教的課,取得好成績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靠什麼讓學生“親”?靠的就是,滿腔的.熱忱,一個充滿魅力的教師應該用自己開放、開朗、陽光的心態來感染影響學生,帶領學生同享現代文明的美好。

其次,現代教師人格魅力應是關愛每一位學生。教育,從本質上説,就是人類之愛的代代相傳。所以説“愛是教育的原動力”。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和本分,愛一個優秀的學生,是老師情不自禁的行為,但愛一個生理上有缺陷,行為習慣上有毛病,和學習成績給老師拖後腿的學生則是一個教師良知和責任的體現,每個學生有他自己的獨特性,不要説是長相,他們的稟賦、性格、文化基礎、興趣愛好等都有所不同。因而,必須熱愛每一個學生,每個學生的生命都值得尊重,都必須關心。教育無選擇性,只有生長在這塊熱土上的孩子,我們作為教師都要真心實意,全心全力的愛他們,培養他們。

最後作為一名有教育魅力的現代教師,就應當具有兩袖清風,一身正氣的峻傑人格。而要保有這樣的人格就要守志,教師之“志”就是教師的心態,教師的信仰。守志就是守住教師的心志,守住教師的信仰,不被污染,永葆情懷,在當今物慾橫流的時代,熙來攘往,守住教師之“志”並非易事。有機會追逐名利,卻不為所動,有資本改變處境,卻能紮根農村,心中放不下的是需要他的學生,是鄉村教育事業的牽繫和召喚,這就是人格力量使然。我們的教師更多的是默默耕耘在平凡崗位上的園丁,大師的稱謂離我們很遙遠,同樣我們的學生也更多是工作在平凡崗位上的勞動者,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堅守自己的心志,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摒棄一切世俗的干擾,永遠以清明純淨的內心來面對紛繁的外部世界。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懷着對教育事業的熱忱,帶着人格的魅力和靈性去關愛我們身邊每一位學生,在每個孩子心中撒下愛的種子,用自身良好的品格去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讓我們自身的魅力,再教育實踐中綻放異彩。

於漪教育魅力優秀讀後感 3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如果説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石,教師就是基石的奠基者。國家的興衰、國家的發展繫於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設一流的國家。這便要求教師提高自身文化素養,擴展自身知識面,真正的用自身的魅力感染學生,投身於教育改革,做教育教學的開拓創新者。

那麼,魅力是什麼呢?如何提升自身魅力呢?漢語詞典解釋魅力是自然流露出來的令人喜歡的感覺。極能吸引人的力量。魅力是一種教育狀態,不是每個人都有美麗的外表,但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魅力。在教育過程中,美麗經不起太多的`風吹雨打,只有魅力之花才能永遠盛開!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教學工作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所以在很多方面,我們要學會借鑑前人的經驗,多讀書,讀好書,並好讀書。讀罷,再將自己零碎的小感想寫一寫,並應用於實際。《教育魅力》中指出:“教育工作要遵循教育教學的一般規律、原則,但不能千篇一律按固定的方式辦事,這就需要極大的創造性。”確實如此,教師有了知識,還必須具有創造性,創新開拓視角是超越自我的一種境界。這就要求教師在讀書的基礎上,做教育教學的開拓創新者,做一個聰明的教師。

本真是育人,然而當今教育卻出現一些亂象,譬如“綠領巾”、體罰、利用考試成績排位……在種種負能量層出不窮的同時,作為教師更應該堅守陣地,做一個真性情的教師。絕不把素質教育當口號,開拓創新。也許老師的一個擁抱,老師的一次鼓勵,一個眼神,就能帶給孩子無窮的力量。與孩子廝打吵鬧過是一天,温馨和諧也是一天,何樂而不為呢!所以我想,聰明的教師一定懂得帶給學生力量,讓學生會愛,愛學,學做真人!

最後,我認為有魅力的教師應該極早的着手於教育教學科研活動。英國著名教育學家斯滕豪斯提出“沒有教師發展,就沒有課程發展”。教育科研是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的重要途徑。積極參加教育科研有助於教師提高能力,使教師感受到幸福。更主要的是,教師與學生間接性的關係決定,教師的成長也就是學生的成長。

《教育魅力》中説:“這些教師身上,已經幾乎沒有教育魅力可言,難以使學生受到感染,這就必然導致學生學習熱情的衰竭、進步變慢。”可見教師的魅力直接影響孩子,因此這個過程是一個由內到外的過程,是一個內在美與外在美統一的過程,是一個將個人幸福與集體幸福密切相連的過程!

於漪教育魅力優秀讀後感 4

《教育魅力》一書是教育界名聲赫赫的於漪老師一生的經驗總結,也是年輕教師成長的鑰匙。

於漪老師在書中説:“我愛學生,愛生活,愛未來,愛藴含着燦爛中華文明的語文。教課不是當旁觀的評論員,只有用生命編織的、從心底裏流出來的歌,才動聽,才感人,才會如清澈明淨的泉水叮叮咚咚流入學生的心田。”書中於漪老師和一系列教育大師散發出的'迷人的教育魅力的動人故事以及一大批活躍在教育一線的普通教師關愛學生、投入教育的感人事蹟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切地體味到教育是愛的感化,是真心換真心的過程,它是由愛衍生的。教師的教育過程是一種以人格培育人格,以靈魂來塑造靈魂的過程。

書中給我衝擊力最大的是該書對教師教育魅力的現狀調查。在上海學生心目中,人格魅力是教師教育魅力的首要條件,遠遠超過師愛、學識魅力和形象魅力。何謂人格魅力,用葉瀾教授的話來説,就是真誠。“真誠是人格魅力的基礎”。即使面對天真爛漫的國小生,也應該真誠對待。對待學生,不敷衍,坦坦蕩蕩,想盡一切辦法去發展他們,讓學生感受到你對他滿腔真誠。於漪老師對教育的經久不息,長久不衰的熱烈的情感,正是她的人格魅力所在。

讀罷此書,作為一名教師,我更要堅守住那份教育理想,永葆對教育的那份熱情,用教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響學生。

於漪教育魅力優秀讀後感 5

草長鶯飛四月天,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拘囿於高樓林立的城市宅家生活已有2月有餘,行動處處受限,內心卻一點點地淡然、平靜。“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有這麼多零碎的時間可以暢快地讀一讀平時裏無暇閲讀的經典書籍,這並不比外出踏春歡樂少,真是,沒有比讀書更好的娛樂更持久的滿足了。

4月,我們研修共同體開啟了“同讀一本書”活動,教育大家於漪老師主編的《教育魅力》就這樣如約而來。從教8年了,我好像從來就沒有考慮過自己是否具有教育魅力這個問題,當然,對教育魅力的內涵也是懵懵懂懂。不過在看書的過程中,隨着自己對教育魅力的瞭解越來越多,也越發地勾起自己很多教育回憶。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這是初入教壇的我對教育魅力的理解。當時的我認為,學識魅力就是教育魅力,一名優秀的老師就是一名學識淵博的人,她的魅力的實現就是育分,老師的價值通過學生的分值得以實現。上班第一年,受校長賞識,前腳剛踏出象牙塔,後腳直接踩進本校唯一一個重點班,“不知天高地厚”的我認為自己專業第一,降服這些高中生還是綽綽有餘的,沒想到,第一個月的課堂教學就讓我如坐鍼氈。語文課上,我精心備的專業知識沒有機會講,整節課大段的時間都周旋於學生的語文知識之外的問題解答上,學生上問天文,下問地理,憑着着自己多年的文學基本功,堂堂課好在有驚無險,直到有一天有個學生在語文課上問了一個化學題,還高聲説“我們化學老師都沒解出來,老師,你一研究生再説不出來可就丟人了”,直到這一刻,學生的“挑釁”如一盆冷水把我澆醒,光有學識是無法贏得學生的尊重和喜愛的'。不記得自己是怎麼走出教室的,雖然有一萬次想衝進校長辦公室辭教,但這懦弱的想法又被不服輸的自己掐滅。怎麼才能降服這些故意發難的孩子?在與班主任、我的帶教老師交流之後,我實施了我的計劃,與這幫熊孩子鬥智鬥勇。

第一步:搞清楚他們朝我發難的原因。我私下找了幾個愛上課、愛攀談的學生聊天,從他們口中我得知帶了他們三年的語文老師解老師是一位知識淵博、見多識廣的老教師,學生們很喜歡上他那趣味多多的語文課,原以為高一還是這位有趣的解老師帶,沒想到殺出一個剛畢業的年輕教師,學生們一不捨陪伴自己三年的解老師,二不服我這新手,所以才在語文課上上演各種問答場景來“試水”,原來學生排斥我,不僅因為學識,更出於情感。本書當中提到了這兩種魅力—情感魅力。教師的情感魅力是指教師用高尚的情懷去關心、愛護學生。教師的情感魅力表現在尊重學生的人格、關心學生的疾苦、寬容、諒解學生的過失、平易近人等;學識魅力。主要包括學識淵博,見多識廣,講授知識得法。學生接受教育,就會被教師的博學所折服,進而對教師產生學識魅力。在瞭解了原因後,我與學生的相處改變了很多,課堂上,我仍舊留5分鐘時間讓學生“發難”,只不過規則改成了我解答成功學生必須反答一個課堂問題,師生互問互答,不僅削弱了學生對我的抵抗情緒,調動了他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而且也讓學生看到了我的學識,讓他們由衷地説了“你的地盤你做主”。課堂下,我經常找那些課堂不主動發言、近來課堂表現起伏較大的同學聊天,有時候還會跟他們分享自己上學期間遇到類似問題時摸索的經驗,漸漸地,我發現這幫孩子跟我越發親近了,甚至有的孩子還跟我開玩笑“狄姐姐,你這小身材裏寶藏不少呀”,現在我知道了,這就是書裏説的魅力—才幹魅力。包括對事物的敏鋭觀察力、對學生有感召力、有清晰的語言表達力等;品格魅力。包括教師的信仰、追求、德行、人格、作風等因素。

這幫孩子我只帶了他們一年,但這一年的淚水和歡笑卻改變了我對優秀教師的認知,尤其是後來的班主任+任課教師的職業生涯裏,我更懂得教師的教育魅力對學生的重要,育分,重要;育人,更必要。教學相長,唯有踐行—反思—再踐行,才能讓我們越來越有魅力。

於漪教育魅力優秀讀後感 6

最近品讀了於漪老師所著的《教育魅力——青年教師成長鑰匙》這本書,我感到受益匪淺。所謂魅力,就是對人的吸引力。文章有魅力,讀者就願意多讀;人有魅力,別人就願意與之交往。一個教師擁有魅力,學生就喜歡多親近,聆聽其教誨,正如《學記》所云:“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

教育魅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蹴而就、輕易達成的,它需要經久的修養和鍛鍊。教育魅力的形成和提升,不是“能不能”的問題,而是“願不願意”的問題。儒家説:人人皆可為聖賢;佛家説:明心見性,自行成佛。那就是説,每一位教師都可以成為魅力教師,都可以擁有一份獨具鮮明個性的教育魅力。

如何成為一個有魅力的教師,在品讀《教育魅力》後我總結出了以下幾點:

(一)一個有魅力的教師應該是睿智、幽默的。其表現在老師自身應該有豐富的語言和很好的表達能力,富有詩情畫意,在學習與生活中能引領學生去感受生活與學習中的美,使學生能快樂、幸福地在你所教的學科裏學習、生活、成長。正如書中學生所説“幽默的老師會帶來歡樂,使課堂不致單調”。

(二)一個有魅力的教師應該是寬容的,他能和孩子們心貼心,善於鼓勵賞識學生,在對學生的教育教學中善於循循善誘,在和學生的交談的過程中能不斷地啟發、引導學生,他應富有責任感,能給學生創造一個安全、和諧的學習生活環境。《教育魅力》一書中有一段美國學者威帝以學生口所吻闡述的教師的'寬容標準:“她裝作不知道我的愚蠢,將來也是這樣”“我相信她像其他人一樣會發脾氣,不過我從未見過”。教師們要以寬容的心對待所有學生,要知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教師不應該因為他們一方面的缺點而全盤否定他們。

(三)一個有魅力的教師應該擁有淵博的學識。博學的老師能讓孩子們不斷地拓展自己的知識視野,不斷地全面發展自己的學習能力,提高文化素養。跟着這樣的老師學習,學生們會不斷地進步。大量的事實證明,現代學生不喜歡那種古板、單調的老師,而是喜歡多才多藝、興趣廣泛的老師。這樣的老師會像一塊磁石一樣把學生吸引住,成為學生效仿的榜樣。

教師的教育魅力在於教育實踐,在於與學生朝夕相處、春風化雨的過程中。從教師教育魅力中啟發:教師要關心學生,嚴謹篤學,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教師的魅力不僅僅來自豐富的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來自人格魅力,正如書中的一句話:先器識而後文藝。孔子説:士先器識,而後文藝。意思是説個做個知識分子,先要有器度有見識,而後再談文學與藝術的創作。倘若沒有器識,無論技術是何等的精通嫻熟,亦不足道,因此要做一個好的知識分子,必先做一個好人。

在一個教師給予學生的教育中,什麼關係着他的生命質量,不是“文藝”,而是“器識”。器識“是人格修養、視野情操、志趣品位等隱性內涵,但卻是它們無形中影響着你一生的幸福質量。

當今社會,大家太熱衷於具體知識的學習,熱衷於專業能力的培養,卻忽視了最關鍵的器識的培養。“文藝”好比是帆,處在顯赫醒目的地位,是人生之舟前行的驅動;但“器識”是舵,隱在水下,看不見,卻決定了生命的走向。現代人更多的是看到顯形的帆,而忽略了隱形的舵,所以人生飄忽,彷徨迷茫,幸福自然無從談起,哪怕走得再遠,事業再輝煌。

我們做學問、做教師,首先要用“先器識而後文藝”誡勉自己,再通過言傳和身教將其傳遞給學生。

於漪教育魅力優秀讀後感 7

人類社會已經走過了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21世紀是一個開放的、多元的、充滿矛盾和變化的世紀,是一個高科技迅速發展的世紀,是一個知識層出不窮的世紀,是一個以和平發展為主題、合作與激烈競爭並存的世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及面臨挑戰又存在重大機遇、成為世界強國的世紀。

民族復興的基礎在於教育,教育發展的關鍵在於教師。教育魅力是一種感染力、影響力。古往今來,從孔聖人到蔡元培、陶行知,再到當代難以計數的優秀教師,無不具有獨特的教育魅力———大愛無言,人格高尚,治學嚴謹,學識淵博,親切善誘,富於創新,深受學生喜愛、給學生巨大的感染力,讓學生印象深刻,受益終身。

教師這個職業、醫生與建築師、律師、工程師不一樣,前兩者與人有關,後三種與物質有關。而教師和醫生,雖然都與人打交道,但是更多的醫生的對象是人的身體與心理的健康,而教師,他關注的是兒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及其整個生命的發展。我們常説學生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德是首要。

按照當今學生的生活規律來看,每週五天都需要上課,而每天他們在學校都要花上近10個小時的時間,佔據了一天當中的5/12,去掉每天的.睡眠時間等,學校在我們的生活中就佔據了很大的比例。儘管學生不完全被教師左右,但教師的教育會成為一種力量,可引導人前進和向上。對於上學中的我們來説,學校和老師影響着我們的成長,有好也有壞。這種結果的體現或許是教師的人格魅力影響,也或者是學生的適應度。

在中國古代,教師受到敬重,排位在天地君親之後,也是屬於“聖”的行列。在教師被敬重,被仰視的同時,也強調了一點,那就是“為人師表”。現在很多人都認為教師是知識的傳遞者,但教師也是創造者,在為着學生的未來生活做創造。教師在學生面前呈現的不僅僅是他的專業知識,還有他的全部人格。當然,沒有專業是不行的,但僅僅有專業,肯定也是不夠的,重要的是教師作為整體的人的發展。

教師從事的是育人的事業,作為教師,首先是要自己像個人一樣地活着,他才能對別人產生影響,一種使其成人的影響。自己活得像人,並不是説像聖人,而是説你很真實、很努力、有信仰,你在為這個信仰踐行。

曾經作為一個學生,我對於教師有着很多的想法,希望自己也可以做一個好的老師。而現在看來,作為一個好的老師,我還是需要繼續努力的。我相信我可以做到更好。

於漪教育魅力優秀讀後感 8

美國自白派詩人西爾維婭普拉斯説:魅力有一種能使人開顏、消怒,並且悦人和迷人的神祕品質。它不像水龍頭那樣隨開隨關,突然迸發。它像根絲巧妙地編織在性格里,它閃閃發光,光明燦爛,經久不滅。

教育閃閃發光的魅力,不體現在高樓大廈和現代化設施,而主要體現為人的魅力、教師的魅力。

於漪老師説:我愛學生,愛生活,愛未來,愛藴含着燦爛中華文明的語文。教課不是當旁觀的評論員,只有用生命編織的、從心底裏流出來的歌,才動聽,才感人,才會如清澈明淨的泉水叮叮咚咚流入學生的心田。

品讀《教育魅力》,使我意識到,教育的魅力首先在於教育是一種生活,是一種蓬勃向上、鍥而不捨的精神。一個教師如果認定自己的職責是教書育人,認定教師這個職業,其出發點與歸宿都是學生的成長,能夠像於漪老師那樣把學生放在自己心中,能夠使自己教師職業的價值與樂趣體現在教師也生活在學生心中,那就真能夠像她那樣魅力無窮,在教育中用生命歌唱。

除了於漪老師的教育故事之外,書中還講了一系列教育大師散發出迷人教育魅力的'動人故事,古代的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董仲舒、鄭玄、顏之推、韓愈、柳宗元、朱熹、王守仁、黃宗羲、王夫之等,近現代的有蔡元培、陶行知、馬寅初、錢夢龍等等,以及一大批活躍在教育一線的普通教師關愛學生、投入教育的感人事蹟。這麼多的教育故事鋪排開來,我們似乎真的看到了教育魅力閃閃發光,光明燦爛,經久不滅。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帶着對生命的洞察和至愛,帶着人格的魅力和靈性,像尋找珍貴的金子一樣去發現和喚醒生命的潛能,激發生命的活力。潛移默化,潤物無聲,讓教育淋漓盡致地展示人性的魅力,散發出迷人的光輝。

於漪教育魅力優秀讀後感 9

在這個特殊的假期裏,我靜下心拜讀了葉瀾和張汝倫寫給老師們的通識教育叢書《教育魅力》在這裏我找到了青年教師成長的鑰匙。

一、教師的使命,應從責任中擔當。

幼兒教師從事的就是為一個民族“護根”的事業,要有使命意識,不僅要看到當下,更應看到未來。

有人説幼兒教師是個清苦的行業,但我們卻在清苦中保持冷靜,堅守一種超越感,因為我們每天都能體會到這份職業的喜悦和快樂。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我想只有我們勇於將責任抗在肩上,勇於擔當,才能讓孩子們以我們為榜樣,學會了自己在社會中應該幹什麼,該怎麼做人。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可能點亮和啟迪孩子的心靈。我們為自己的言行負責,也就是為孩子們將來的行為負責。抱着一顆責任心去工作,我們就能把工作做得更細、更好、更出色。

二、教師的魅力,應從創造中尋找。

新時代的幼兒教師不僅是孩子們的貼身保姆、知心大姐姐、遊戲大玩伴、行為養成的引導者,更是一位和孩子們整天在幼兒園的每處角落、每個場景、每件細微的小事,大膽創造快樂的`創造者。因為只有一個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合理融入了自己的創造性和個性,才能使自己及受教育者在完成教育過程的同時享受教育的美好。

我認為幼教事業和教師的魅力一定要與創造聯繫起來。和孩子們在一起,老師們也變得越來越像“大孩子”,他們力求自己變成一個女超人,無所不能;他們力求自己變成一個魔術師,百變戲法;他們力求自己變成一位藝術家,德藝雙馨;通過不懈的勤奮和努力,將自己出神入化的扮演成多種角色,用一種創造的智慧去鼓勵自己,即使在這個特殊的假期,也能宅在家裏創造十八般武藝,開起直播,通過線上遊戲,指導家長激發孩子心中的創造潛力,活生生將一份平凡的工作做得風生水起。

三、教師的發展,應從自我中定位。

每個人都有積極向上的價值取向。作為教學管理者,若能敏鋭地理解一線老師們表達的思想並按照他們本來面目接納他們,會發現他們往往會朝着積極的、建設性的、自我實現的、成熟成長的方向發展。個人要發展,首先要成為一個真實的人,突破防禦層,回到真我層,允許波動,允許節奏不同,允許差異,最終不忘自我定位,卓越發展。

幼兒教師青春活力、陽光自信,但如果想要自己成為一個有魅力的幼兒教師,就應該是個真誠、有責任、有目標,願意發現和創造的人。這樣的你,一定會有魅力。

於漪教育魅力優秀讀後感 10

“教育魅力”一詞,是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第一次在國家文件層面提出的。與國家教育規劃不謀而合的,還有首批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於漪老師。於漪老師的《教育魅力》,就像一面透亮的鏡子,照出了我平時教育教學工作中的諸多瑕疵,鞭笞我為做一名更有“教育魅力”的教師而修煉自己。

一、做善於反思的教師

讀《教育魅力》一書,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做一名有“教育魅力”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追求持續發展的人。教師應對這個世界永遠有一種好奇,保持着發現的眼光,每逢遇到一個新的領域,不是畏縮後退,而是積極地進入,去了解更多,包括對周圍世界也要經常去發現。這是一個不斷追求自己生命的發展和完善的過程,在幫助別人完善的同時不斷髮展和完善自己。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要追求持續發展,善於思考必定受益無窮,教師應該每天進行自我反思,直面教育的現場,做到:愛心和責任心在撒播中閃光,無私的品格在奉獻中發揚,恪盡職守的精神在堅守中凝聚,精益求精的品質在鑽研中提升。

二、做有親和力的教師

做一個有親和力的教師,深入到學生的內心去,才能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在教育中,親和的語言就如春風化雨,細細密密潤禾苗,如清泉小溪涓涓入心田。課堂上和學生進行知識和思想的交流,語言要自然親切,熱情明快,對學生的提問、輔導解答要不厭其煩;課後更要融入到學生中去,和學生進行無拘無束的交談。人無完人,學生在學習上難免有失誤,或做了錯事,這時教師也要能夠循循善誘給予正確指導。學生生活中有苦惱或痛苦,要給予關愛,即使是一句温暖的話語,也會讓學生心中燃起暖暖的愛意。

三、做有個性化的教師

“教無定法”,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不同的教師在課堂上會演繹出不同的感染力和藝術效果,儘管有規定的教材和相應的教學內容及要求,卻沒有固定的台詞,課堂教學給予了教師充分的空間,可以自由馳,自由探索。教師應根據自身的特色尋找適合的教育教學方法,有的教師學識淵博,課堂上旁徵博引,征服了無數的學生;有的教師性格温柔,對學生有耐心有愛心,調皮的學生被收得服服帖帖;有的教師興趣愛好廣泛,能和學生打成一片,是學生的良師益友。這些都是有自己特色教育風格。在教學中,更應該設計獨樹一幟的個性化教學思路、尋求與眾不同的個性化教學藝術、塑造別具一格的個性化教學風格、展現略高一籌的個性化教學品位。

四、做有魅力的'教師

學校是孩子生活的重要場所,學校裏教師的言行舉止都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教師自身的魅力與其教育教學的成敗是成正比的,只有教師自身有了教育的魅力,學生才會更加盼望與之交往學習,教育效果也才會更加有效。我覺得教師首先要有對學生的尊重、友善的態度和自身的幽默感等人格魅力,其次要具備視同仁、愛崗敬業的師德魅力,還得有淵博的學科知識、嫻熟的教學技法和對學生認知的瞭解這樣的學識魅力。做教師要對學生的一生負責,要傳遞、並且始終傳遞給學生“正能量”,做好學生的引路人。

讀罷此書,我更加堅信自己要做有“教育魅力”的教師,讓教育成為一種力量,引導學生前進和向上!

於漪教育魅力優秀讀後感 11

讀了於漪老師的《教師魅力》這本書,感受受益匪淺,在讀書的過程中我不斷感受着什麼是教師的魅力,同時也被書裏的魅力文字深深吸引。這本書中有太多的藝術需要我去慢慢領會、反思,它就像一面鏡子,讓我看到我身上還有哪些不足。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讀書體會:如果你想讓一個孩子的生命有所不同,成為一位教師吧!

拿到於漪老師的《教師魅力》這本書,這行小字吸引了我的注意。這句話在我的心中激起了層層波瀾,此刻我才真正體會到教師對孩子的巨大影響。每天和孩子們在一起,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無不在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學生,這種影響可能我們沒有察覺到,但卻是真真實實存在的,而且這種力量也是巨大的。經常聽家長説:老師我們管不住,小孩只聽老師的,你幫我們説説。一開始聽的時候,我為家長的不作為生氣,現在想來也足見我們在孩子心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更應該以身作則。

以身作則,除了言教更應該身教。以班級中的餐巾紙使用為例,班級裏餐巾紙用的特別浪費,每次快用完的時候,我都會老生常談:“餐巾紙用的省一點。”甚至也在班級裏利用班會課開展討論“從節省餐巾紙到保護環境”的話題,但是從餐巾紙的使用量上來説收效甚微,雖然一包小小的餐巾紙,但是卻困擾了我很久。後來我看到一個學生到講台上來拿餐巾紙擦嘴,她抽出一張餐巾紙之後,沒有馬上用來擦嘴,而是分出半張給旁邊的同學一起用。原來是以前的班主任就這樣做的,所以孩子們就養成了這個習慣。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無論我説多少次“節省餐巾紙的使用”,只要我在學生面前浪費餐巾紙,學生都會模仿學習,甚至在心裏認為老師言行不一。心理學認為,模仿是動物界一種最基本的學習方式,也是人類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手段。因此模仿是學生品德形成和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那麼作為老師,我更應該言行一致,給學生一個好的榜樣。

有一階段的訓練常規都與隊列有關,因此在上操下操的時候,我更加有意識的去訓練學生的隊列,“手臂擺直一點”“腳抬高一點”“手臂擺動幅度要適當,45讀角”“左腳踩在重音上”,每天上下操,我都會一遍又一遍重複這些話,但是總是有那麼幾個同學,要麼手擺的太高,要麼腿抬的.不高。“為什麼我不做給他們看呢?”我走到那個手臂擺的不好的同學面前,“看着陸老師擺,擺到這個位置,用大手臂發力,手臂伸直,放下來也要有力,不要太隨意”,邊做示範邊講解,如此示範了幾次之後,學生都有了很大的改進。短短的一句話,讓我領悟到了許多道理,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説過:“教育者的關注和愛護在學生的心靈上會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也希望我自己能讓每一個孩子都能綻放生命之花,成為孩子生命中的“貴人”。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的美是一種舒緩的美,不見立竿見影之效,卻在靜守花落花開之時享有淡淡的幸福。然後,教育的過程並不會一帆風順,遭遇“卡殼”的時候。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教師應不斷錘鍊自己的勇氣和耐心,讓學生得以揚帆遠航。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雕塑作品,藝術家經常要用一二十年完成;歐洲有些著名的教堂,建造期長達一二百年。現今的“中國速度”,三天建一層樓,百層高樓一年完工的新聞,也常能看到,而這些建築再過五百年能不能成為經典之作,就很難説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每個人的學習過程都很長,成長環境也不盡相同,面對孩子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智慧,不斷錘鍊自己。

一天早上,我發現學生小G在補作業,我把他叫到我跟前質問他為什麼沒有交作業,想狠狠地訓他一頓,讓他知道老師的厲害,同時達到殺雞儆猴的作用。可當我看到他無助地站在我面前,眼裏帶着幾分愧疚,嘴裏似乎想解釋什麼,但不敢説出來的樣子,我內心原有的那份對學生的寬容油然而生,我壓住了想訓斥他的話語,給孩子一次解釋的機會。他説:“我週日下午想寫週五佈置的作業時才發現我的作業沒帶,所以我今天早上老早就來補作業,可是沒補完……”他的聲音越説越小,這時我已經體會到了他的愧疚,他已經完全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他也只是偶爾犯了一次錯,而且他也並不是故意不寫作業,難道就那麼不可饒恕嗎?所以當聽完他的解釋我已經完全沒有氣了,我只是温和地提醒他,以後要養成細心的好習慣,在家時要儘量先寫完作業再去玩,那樣玩得不是更安心嗎?他聽了我的話,用信任感激的目光看着我,這時我覺得我們的心靠得是那麼近。他很快地把作業補上了,而且在他身上再也沒有發生這樣的事情。這也許就是耐心與傾聽的力量,它給了孩子一個解釋的機會,也給了我自己一個放棄誤傷孩子的機會。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會碰到各種各樣“卡殼”的情況,但是隻要我帶着一顆真心,我相信學生也會感受到。閲讀這本書時,我感受到於漪老師對教育的滿腔熱情,書中系統地闡述了時代呼喚現代教師具有教育魅力、國內外教師教育魅力文獻綜述、教師教育魅力現狀調查、教師教育魅力探源與代際傳承、現代教師教育魅力的基本構成、現代教師教育魅力的功能價值、現代教師教育魅力的彰顯形式和教師教育魅力的修養鍛鍊,讀完這本書,我第一次具體詳細地瞭解教師教育魅力的意義,希望自己能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魅力,最後也借用書中的一句話來鼓勵自己:不信東風喚不回。

於漪教育魅力優秀讀後感 12

自從看了於漪老師的這本《教育魅力》,不由得想去深入地瞭解她的優秀事蹟,學習她對教育的痴心不改、對民族的堅定信仰,用柔弱的身體迸發出旺盛的生命力。

初為人師,她就為自己準備了“兩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別人的優點,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白天,她站在教室窗外,看別的教師怎麼上課;晚上,對着參考書仔細琢磨。精彩的'思考,成為教學中的新養分,逐步克服自身的缺點,教學育人漸入佳境。她對教學的執著和刻苦鑽研的精神,時刻提醒我作為一個教師的本分,需要靜下心來,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修為。

她被譽為一代中國教師的靈魂與脊樑。她説:“教育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線,教育質量不是分數,而是我們培養的人的質量。教育質量的核心就是教育的價值取向。”她一輩子奉行的是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人始終是第一位的。她提出教學要“德智融合”,充分挖掘學科內在的育人價值,將其與知識傳授能力的培養相融合,立體化施教、全方位育人,真正將立德樹人落實到學科主渠道、課堂主陣地。

這裏讓我想到,當前我們所提倡的“立德樹人”不正是如此?自古以來,教師就是“傳道、授業、解惑”的領路人,“傳道”是第一位,教師既要精於授業解惑,更要以傳道為己任,既是經師,更是人師。

教師要做大先生,就要不斷提高專業水平,嚴謹治學,深耕科研,研究真問題,總結鮮活的經驗,提升到理論高度,同時提升自己的思政修養,樹立高尚的師德師風,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榜樣,成為學生樹立理想信念、刻苦學習、奉獻祖國的引路人,真正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於漪老師説:“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這一份追求與熱愛,將引領我今後發展的方向,幫助我修煉教學魅力,促使我的教育教學更加有魅力。

於漪教育魅力優秀讀後感 13

假期讀了於漪老師的《教育魅力》這本書,感受受益匪淺。有很多的感動值得我去追逐,去領會,去品悟。人格魅力是教師教育魅力的首要條件,遠遠超過師愛、學識魅力和形象魅力。何謂人格魅力,用葉瀾教授的話來説,就是真誠。一些優秀教師有數不清的感人故事所藴含的引人深思、激人奮進的精神力量,就像他們人生經歷一樣,各不相同。但是作為“教書育人楷模”,他們又具有一種共同的精神,那就是實踐精神。

他們中有些人不見得從理論上充分認識到實踐隊一個教室人格、學識等各方面魅力形成的重要性,看是他們卻都在各自的教育教學崗位上,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一步步堅實地行走,講述了一個個樸實無華而又恢弘壯麗的現代教師魅力故事,書寫一步鮮活而又雋永的現代教室魅力詩篇。

一、教師在教學中要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課堂教學時一門藝術,不同的教師在課堂上會演繹出不同的感染力和藝術效果,儘管有規定的教材和相應的教學內容及要求,卻沒有固定的台詞,課堂教學給予了教師成分的.空間,可以自由馳騁,自由探索。從書上的例子可以得出這點必須要求自己:設計適合自己個性化教學思路、教學風格,展現教學品位。

二、教師的人格力量

教育家烏申斯基講過,在教育工作當中,一切是以教師的人格為依據的,因為我們的教育力量,它只能是從教師的活的人格源泉當中來。這是特殊的教育力量。教師的人格魅力是指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職業活動中所產生和體現出來的人格美,其核心是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有使命感和責任心。

三、教師的形象魅力

教師的外在形象指的是教師的儀表風度,言談舉止、姿態表情等給人的印象,它是一名教師道德修養、文化素養、審美情趣、精神面貌的外在顯現。當教師在塑造自身人格的內在素質時,同時必須注重自身人格的外化行為。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優美的外部形象會對學生的心靈產生“潤物細無聲”的影響,使培養出來的學生也變得謙遜敦厚、温文爾雅。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正在成長着的生命個體,教育需要心靈的溝通,需要情感的交流,需要智慧的火花。因此,教師的人格、教師的學識和氣質是教育的載體和風帆,教育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本身所攜帶的課程資源是否豐富,是否有魅力。教師以其獨特的魅力支撐着教育這座千秋大廈。

於漪教育魅力優秀讀後感 14

細細品讀《教育魅力》,於漪老師的話一直縈繞在耳旁。她説:“三尺講台無限愛,愛生活、愛學生、愛未來,愛藴含着燦爛中華文明的語文。教育不是當旁觀的評論員,只有用生命編織的,從心底裏流出來的歌,才動聽,才感人,才會如清澈透明的泉水叮叮咚咚流入學生的心田。”是啊,做老師不只是“賴以生活”,它更應該是“用心歌唱”。

教育這首歌有很多音符,我要談的第一個音符就是責任。當絕大多數受迫害者還在為過去的苦難唏噓不已時,於漪老師選擇面對鏡頭,為全上海的人民上一堂公開課《海燕》,她將自己全部生命的激情融入這隻自由飛翔、勇敢搏擊的精靈,自信、豪邁、歡樂洋溢在課堂上,剛剛從磨難中掙脱出來的人們對新生活的希望被鼓舞起來了。

我要談的另外一個音符就是堅持。於漪老師帶過一個行為偏差很厲害的學生,逃學兩年、打羣架、偷竊、抽煙,兩年過去了,這個學生還是沒大的'改變,他説:“於老師我也曉得你管我累死了,我也累死了,我這個人就是個槍斃鬼,管不好的。”於漪老師卻説:“我還沒失去信心,你倒失去信心了,你知道你不好,就是可以改好的起點。”後來,於漪老師生病住院,那個學生看到她躺在病牀上輸液,就哭着説:“於老師,您會不會死啊,你不要死啊。”看到這個片段,我感動不已,我不禁想,如果對那些不聽話的學生,我們都能夠做到一直不放棄,堅持教育,也許轉變的機會就很大。反思我自己的教育,對有些行為習慣極差的學生,我對他們的教育最終沒能堅持下來,在以後的日子裏,我要儘量避免這樣的遺憾。

我要談的還有一個音符就是學習。於漪老師常説:“一輩子做老師,一輩子學做老師。”一開始聽這樣的話,我不禁想,於老師學富五車、教學經驗極其豐富,還需要學習嗎?後來讀到一個章節,80多歲高齡的於老師對於新出版的教育著作,第一時間買來閲讀,而且做上了滿滿的批註。反思我自己,已經從教七、八年,雖然也閲讀一點教育類書籍,參加一些教育類的培訓,但是學習的勁頭和次數還是遠遠不夠,導致自己的教學有時就是按以往的思路,或者按別人的路子,缺少個性的創新的東西。再比如跟學生交流時,打開學生心門的辦法不多,有時經常用管上一屆學生的老辦法來管這一屆新的學生。以後還是要堅持向書本、他人多學習,在學做老師的路上永不停步。

有人説:教師的擔子很重,一頭挑着學生的明天,一頭跳着祖國的未來。我雖然成不了像於漪老師那樣的教育大家,但我也不想只做一個任務觀點的教書匠。我的教師生涯已經過去了七八年,從現在起我要更珍惜時間,準備着,努力着,只為唱響心底裏那首教育的歌。

於漪教育魅力優秀讀後感 15

案頭上的這本《教育魅力》是我在2014年學校讀書節活動中得到的戰利品。起初封面上“青年教師成長”幾個字比較扎眼,想想自己都快從教20年了,“青春”難再,談何“成長”,翻看的念頭猶如缺水的崖壁上的芊草,乾枯瘦小。加之當時職稱上不了;一把年紀還要繼續擔任班主任工作;常常為了準備第二天的課,朋友聚會時歉意實足地提前退場,聽着身後“教了幾十年書還要備課”的質疑調侃聲越發覺得無奈。那一段時間前途寡淡現實忙亂,倦怠感如潮水般湧來。網絡上有一則傳瘋了的短文《我只是個老師》,乍看起來還真能慰藉在現實的困境中掙扎的靈魂,但是短暫麻木之後仍會騰起深深地不安,因為教師並不是一個普通的職業。

人生行途路遇霧靄幽惑時,亟需提燈導行的前路人。《教育魅力》一書,尤其是“葉瀾、張汝倫的高端訪談”部分正如穿雲透霧的霞光,在我漸趨迷茫的職業生涯裏漾開了絢爛的圖景。在這裏,我遇到了一個詞,充滿誘惑和使命感的一個詞:“創造”!縱“魅力”之説各家萬千,但在我眼中都不及它:“你問我教師的魅力在哪裏?就在於創造”,“他不是一個簡單的傳遞者,他跟孩子一起創造他和他們的每一天的學校生活,也為學生的未來生活作創造”(葉瀾)。為什麼會覺得“創造”契合於心?彷彿找尋已久的新知,初相遇卻覺長相識。也常常問詢自己:“憑藉什麼站住講台,讓學生‘讀你’千天不厭倦?”回答當然可以冠冕堂皇地説每一課都有新知識!然後就心安地做一名勤勤懇懇的知識搬運工,這樣真能撐住場面麼?而今獲取新知識的渠道是多元而暢通的,見多識廣的高中生足以用他的不屑不耐煩來消費我的每一堂課。

馬克思講得深刻,只有創造性的工作才會有尊嚴。葉瀾先生則直接指明瞭教育魅力的生命之源——創造!“教師的創造跟工程師的創造不一樣,跟建築師的創造不一樣,跟作家也不一樣,它是一種為了和直麪人的生命發展的創造。”這令我想到黃克劍先生説的,要“以生命治學,為生命立教”,當初覺得這是大情懷師者的教育誓詞,直到讀了葉瀾先生的“創造”之説後,頓悟,這也是平凡教師應有的追求。從教以來對教師工作性質一直缺乏清晰的認識,幡然醒悟之際,細品韓愈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再讀《師説》,才明白韓退之早已為師者立了高標,“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傳道解惑意在為生命成長除荊斬棘引領牽行。“為生命立教”,先秦諸子教師在獨創與借鑑中出彩,魏晉教師於無為世界裏務實報國,隋唐教師勇為風氣先,宋代教師居敬持志,沿此以往,代代出新,魅力無絕,師古變今、務本求實、教育圖存、兼容幷包,教育魅力留芳千古、遺韻流轉,傳承發展中締造了民族生命。

收穫“創造”魅力,心念之,且為人師的每一天裏如何與孩子們一起創造他們的也創造自己的生活?我和我的學生,這樣的創造主體是獨一無二的;我和我的“這一屆”也是不可複製的,我與全班跟我與某一個也是不能等同的,我們的今天與昨天明天還是有區別的,細細想來,真真是創意無限。如何“創造生命發展”,呈現教育魅力,摸索實踐也許才能貼近那樣恆久的幸福。慶幸自己還擔任着班主任,之前的牢騷在一段時間的改變中顯得可笑了。我通過QQ創立班級家長羣,建設班級空間,隨拍學生在校生活的鏡頭,與家長分享轉瞬即逝的動人表情。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用心關注學生在校的諸多活動,從早讀開始,琅琅的書聲裏是否有疲倦無力的雜音;端正坐姿中是否有倦意未開的疲憊身影;整潔課桌上是否有放着口服的藥未吃完的早餐。看着看着,能分明察覺到他們在負重前行時不同的狀態,一改以往例行公事到班點名後萬事大吉的粗糙,才明白教室裏坐着51位為了成長而努力的個體,每一天,缺一不可。班會課成了分享日常點滴的寶貴時間,那些被相機定格的瞬間,拼接起隨時間流逝不可再現的影像:為什麼那時我在微笑?為什麼那時我眉頭緊鎖?原來我和他可以這麼美好地並肩站立……原來我們會忘了這麼多優雅的時刻,蹉跎這麼精彩的瞬間,原來看似重複單調兩點一線的生活裏充盈着美好!就如葉瀾先生關注自家的那株白玉蘭一般,一個階段又一個階段,一點細節又一點細節,原來每一個生命都如每一朵花,從孕育到綻放要經歷很長的過程,而我們都習慣聚焦那盛放的時刻,生命慢慢積攢滋味的`過程就這樣被觀念的定式遮蔽了。通過半年時間的刺激、喚醒、交流,原本對周遭許多現象漠視麻木的學生也常常有發自內心的小激動,班級順勢開展“曬曬我的小確幸”活動以及2015年元旦送祝福活動,當時温馨的話語伴隨朵朵幸福之花開滿心田,往日揹負着的理科實驗班壓力也似乎得以化解,整個班級如冰雪消融後的春山,生機騰騰。

“創造”的魅力究竟有多大?對於普通教師而言,該如何保持不竭的“創造力”?目前班級面貌的變化究竟是不是理想中的“創造”出來的我和他們每一天的校園生活?除了班級管理,那專業課堂又該如何駕馭呢?“恆久魅力”是否有保鮮妙招?“教育的魅力恐怕不僅僅限於教師已形成的人格和學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教師應是不斷追求自己生命的發展和完善的人,在幫助別人完善的同時不斷髮展和完善自己。”“追求自己生命的發展和完善”,這才是魅力創造的關鍵。如何堅定地行進下去呢?很慶幸有温暖的團隊在引領——“福州1+1讀書俱樂部”、“李華政治德育工作室”,一路走來,鍾情教育魅力打造的老師們通過讀書、思考、交流、實踐,相互欣賞彼此鼓勵,在最為便捷最為寧靜的方式中為心靈驅散迷霧迎向光明。“迷戀學生成長”的李華前輩於我啟發甚多:勤勉地讀書,以微小之力帶起閲讀大節奏;熱切地生活,無論晨曦暮雲、山花野草、郊田江海、都市新貌、古巷庭院在她鏡頭裏無不成畫,這是一個與生命同在的無止境的過程。大家之言與名師之舉恰好在我心裏為教師的“創造”下了最美最真實的註腳。

努力做一個時光雖老,生命長青的富有創造力的教師,發展生命、完善生命,願一直奔走在路上!

於漪教育魅力優秀讀後感 16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第一次在國家文件層面上提出了“魅力”這個詞。今年暑假,在全縣教師讀書活動中,有幸拜讀了於漪老師主編的《教育魅力——青年教師成長鑰匙》一書,才對教師教育魅力有了一些瞭解。

《教育魅力》是一本給教師的通識教育書籍,系統的闡述了時代呼喚教育魅力,國內外教育魅力文獻,教師教育魅力的現狀調查、探源與代際傳承,以及現代教師教育魅力的構成、功能、彰顯和修養鍛鍊。此書是於老師一生的經驗總結,也是對年輕教師的引領。

教師教育魅力可以分為四個部分,其中以人格魅力為首,接下來是師德魅力,學識魅力和形象魅力。古往今來,從孔夫子到現代教育家蔡元培、陶行知,直到當代難以計數的優秀教師,無不具有獨特的教育魅力,讓學生收益終身。但我認為真正形成教育魅力的教師絕不是隻具備一種魅力,而應是多種魅力的綜合體。正如於漪老師所説:“教師應是不斷追求自己生命的發展和完善的人,在幫助別人完善的同時,不斷髮展和完善自己。

讀完全書,我的心靈受到震撼,想想二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不禁汗顏。從本書中我提煉了幾個關鍵詞,來談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真實:

教書的目的是為了育人,育一個真實的人,如蕭功秦教授的歷史課縮影,於漪老師對學生真實的回答等等,引起了我的思索。做一個真實的自己,説起來簡單,做起來難。想想我們在教學中為了老師所謂的“尊嚴”,有過多少真實的自我,在生活中多重角色的我們,又有過多少真實的自我,要做真實的人是需要勇氣的。

就説生活中常見的動物烏鴉吧,長期以來我們對它就有很多偏見,來源於我們小時候就聽説過它的許多不好的信息,所以對它有敵意。其實我們現在都知道它是益鳥,而且在它身上還有許多美德,如烏鴉反哺、烏鴉喝水等寓言,都證明它是益鳥,而且很聰明。可在我們心中總有根深蒂固的影響,所以反感它。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的教學中,類似的現象很多,總有一些矇蔽我們雙眼、矇蔽我們心靈的東西,讓我們對真實視而不見,亦或是置之不理,那我們又怎樣對學生進行求知精神的培育呢?從“曾子殺豬”到陶行知的“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我們知道的太多,做到的太少。

包容:

還記得書中比較有趣的故事——“包容”中的那道選擇題嗎?羅斯福、丘吉爾、希特勒和普京,按照給出的每個人的評價來看,希特勒是最好的,可他卻成了全世界的罪人,這説明了一個道理:沒有人會在你的評價中盡善盡美,你也無法預知他將來的人生,即使是偉人。那麼作為教師的我們,能做到的就只有以包容之心來看待他們曾有的或正在由的缺點,把它們向更好的人生境地引導。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特別是我們教育的對象“國小生”,教師在對待他們的“錯”上更應包容一些,也許有些時候恰恰是我們理解錯了,我們小題大做了,以至於給出了不恰當的評價,甚至是扼殺了學生的未來。這絕不是危言聳聽,記得有個電視劇裏的劇情,兩個二年級的國小生,被老師叫來了家長,原因是男孩兒給女孩兒傳紙條了,上面畫了女孩兒的像,告訴家長要教育,年齡這麼小就處對象了。家長在回家的路上,無意中聽兩個孩子的對話才瞭解了真相,原來男孩兒畫的是母親,他們在比誰的媽媽化粧後更漂亮。老師的武斷多麼可笑,可是為什麼學生不跟老師説明白呢?想想這跟我們老師有沒有關係呢?我們總是憑自己的理解來評價自己的學生,動不動就下結論,導致了學生不敢跟老師説實話,這還談什麼教育的公平?

學習:

終身學習早就寫入了師德標準中,現代教師要有教育魅力,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永葆青春的朝氣,而不能呈現出衰老的'暮氣,學習就是永葆青春活力和朝氣的重要法寶。從古至今,凡成功者無不是愛學者。從孔子的不恥下問,到於漪老師已是耄耋之年仍是勤讀不輟,其實作為教師的我們對這些道理再熟悉不過了,讓我們對學生講道理,恐怕鮮有人能超越老師,可是我們自己又是那麼不愛學習,更別談向他人學習了,我們寧可抱着手機刷朋友圈,寧可在酒桌上應酬,也不願意靜下心來讀書,更別談寫作了。好在國培計劃使我們搭上了學習和使用計算機技術輔助教學的高速列車;近幾年全縣開展的師生讀書活動——書香校園給了我們很大的舞台,逼着我們讀書,也許能把某些人“逼上良山”,那麼成功就會屬於這些人;全民閲讀早就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書香中國也許會成為另外一種風景。

實踐:

教育魅力的修養與鍛鍊歸根結底要立足於教育教學實踐,只有在實踐的土壤中才能發揮它的教育價值和教育功能。姜伯駒院士説:“我首先是一名教師,其次才搞一些研究。”錢偉長先生離世前説:“你不上課,就不是老師。”於漪老師説:“要做一輩子老師,一輩子學做老師。”她的2000節公開課是她教育教學的見證。魏書生老師即便是當上了校長,仍然沒有離開課堂,還兼任着班主任工作,近來的職稱評聘也對任課提出了要求,這些足以證明教師不應離開課堂,離開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教師的本職工作就是教書育人,教師的教育魅力在於教育實踐,在於與學生朝夕相處、春風化雨的過程中,懷着對教書育人事業執着追求的精神,不停行走、用心體驗。

反思: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現代教師教育魅力的修養與鍛鍊,同樣要把思考與學習、思索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這樣才能不斷提升教育教學的境界。希臘神廟鐫刻着五個字“認識你自己”,人正是在這種對自己的叩問中成熟起來的。作為一名現代教師,在思考求索的道路上應努力探求教育教學的本源和真諦,只有反思才能讓教師超越平庸,實現突破,向更高的目標努力。魏書生先生每晚一篇日記,日積月累形成了寶貴的財富,其實這就是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祕訣所在。如果你能認真對待教育教學中的每一次反思,你也會不斷超越自我,走向成功。

“一所好學校,應是學生夢開始的地方,為人生指明前進方向的地方。”教育是一門藝術,孕育的是美好的心靈,澆灌的是希望的花蕾,教師的教育智慧和教育魅力將引導學生全面發展。如果你選擇了這一職業,就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平凡才能彰顯偉大,當你把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做到極致,你才會展現出自己的魅力。讓我們懷揣着夢想,早日實現中國夢。願教育因我們而精彩,願學生因我們而幸福!作者:董京吏

於漪教育魅力優秀讀後感 17

《學習,別聽學校的!》,這本書的作者是德國教育家菲拉.費.畢爾肯比爾,他本人説這本書是寫給兩種人讀的,一是抵學校之前的學生父母,二是思想開放的教育工作者。我自認自己教育思想比較開放,自然成為名正言順的讀者。

只看了一眼,《學習,別聽學校的》就緊緊地抓住了我的眼球。但我並不驚詫,德國人以嚴謹而著稱於世,更何況,菲拉·費·畢爾肯比爾是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管理人才培訓者和著名作家,她絕沒有鳳姐那種恬不知恥炒作的勇氣。她所説的,定能反映德國學校教育的一些現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聯想到我們國家的教育現實,真的叫人汗顏。我們可以驕傲地説,我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國,但如此泱泱大國卻沒有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但卻有外籍華人獲此殊榮,真的是在淮南為橘,淮北為枳,歸根結底還是我們的教育問題。

肯比爾認為:“學習等於遊戲”。它的意思是説:為了孩子們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我們要讓孩子游戲般地學到東西。要使學習過程重新成為一個有趣的、令人着迷的經歷,而且要為孩子創造成功的經歷。學習是遊戲,而遊戲同時也是學習。學習應該是快樂的,讓學生樂此不疲的,但隨便問我們的一些學生,有幾個是願意自覺主動學習的。太多的條條框框,太多的要求,扼殺了孩子的天性,也磨滅了孩子的一點點的學習興趣。老師累,學生苦。

肯比爾還主張 “適時合作、討論”、“深入淺出、簡化知識”、“孩子教孩子”、“非教育者到學校”等等。肯比爾也主張,孩子應該走出去,這與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是一致的。但如今,在安全第一的情況下,孩子一年一度的春遊也成了奢望。孩子就如囚禁在籠子中的小鳥,縛了翅膀的籠中小鳥。趙德成教授曾講了小雞學飛的故事,其實,有時並不是小雞不想飛,而是小雞被縛的太重。

肯比爾特別向我們介紹了瑪麗亞·蒙特索利寫過一本題為《孩子不是這樣的》,書中有這樣一段內容:“孩子……想要完整和獨立地完成自己的任務……大人……阻礙他的工作……(大人)什麼事都不讓孩子做,因為他完全沉浸在他自己的工作法則裏,這些法則不允許他……浪費一丁點兒時間,像例行公事一樣,他給孩子洗澡穿衣,抱在懷裏或者放在車裏,收拾孩子周圍所有的東西,而不讓孩子參與這些事兒……” 的確是這樣的,老師替孩子做的太多,我們大人往往忘記了孩子對他們周圍的世界的基本要求,那就是“幫助我自己去做事”,而不是替孩子做事。我們應該思考這樣一句話“人們越是阻礙孩子按照他的方式學習並練習他所學到的東西,這個孩子在他的環境裏就越顯得‘不健全’”。反思我們的學校教育,阻礙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學習的太多了,所有的'學校、班級都普遍存在,從這一點上,我們的課堂中不健全的孩子的確是很多的。

讓孩子在家裏自由地學東西 。為什麼?肯比爾説:“孩子在家裏學東西越是自由,他將來在學校裏的壓力就越小。而一個孩子在家裏學習自己動手的機會越少,他日後在學校感到的學習壓力就越大,而且是不由自主的。換句話説:在您幫助您的孩子儘量地自己動手時,您就為您孩子的未來奠定了一個極重要的基礎,這事兒從鈕釦開始,而到學校的家庭作業也還遠遠尚未結束!”

“沒有自由就沒有知識”這句話對於任何人來説,都是句教師一定要還給孩子自由。但自由不是放任,自由不是替代,自由不是讓他們在家中是皇帝、公主。學校整體來説真的是不自由的,學校不可能讓全體學生那樣地自由,班級授課制自創辦之日起,其實在某些方面就限制了學生的自由。所以,如果我們一味相信學校,孩子將會忘記自由,忘記了自由,就會把自己的人性忘記,就會做出許多極端的事了。

以上幾個片段,只是書中的一小部分,之所以喜歡這本書還有以下幾個原因:一、這本書只有126頁,我一直認為教育名著應該薄一點,這本書的後面標的是10.2萬字,其實讀下來最多不過七萬字。如果我們目前的教育名著也能夠這樣,那就好了。二、這本書的插圖非常多,讀起來非常輕鬆。三、這是一本操作性非常強的書,只要讀了就想行動起來。四、這本書可以改變我們許多舊有的觀念,讓我們的思考更全面一些。總之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專著,這是一本老師與學生父母都應儘量提前閲讀的一本書。

於漪教育魅力優秀讀後感 18

教育的魅力首先在於教育是一種生活,是一種蓬勃向上、鍥而不捨的精神。一個教師如果認定自己的職責是“教書育人”,認定教師這個職業,其出發點與歸宿都是“學生的成長”,能夠像於漪老師那樣“把學生放在自己心中”,能夠使自己教師職業的價值與樂趣體現在“教師也生活在學生心中”,那就真能夠像她那樣“魅力無窮”,在教育中“用生命歌唱”。

教師的教育魅力給予學生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如積澱知識、發展思維、形成人格等等,都有極大的意義。但與傳統教師相比,現代教師教育魅力給予學生的影響,最為獨特之處則應當是激發他們探求真知的熱情,培育他們探求真知的精神。 每個人都有好奇心,都有求知慾。教育不僅要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更要保護、發展這種好奇心與求知慾。如果這種好奇心與求知慾已沉睡,就應喚醒、激發學生求知的熱情。這是現代教育的重要思想,這種教育思想是現代也只有在現代才普及的。

中國傳統教育中,雖也倡導“格物致知”,但總的來説這方面是非常欠缺的,特別是進入科舉時代,只為聖人立言,基本沒有了“致知”。現代教育一百年,從學習西方分科教育開始,到今天基礎教育要求全面落實基礎型、拓展型、研究型課程,這裏就隱含了“激發學生求知熱情”這個現代教育主題。從這個角度説,所有的現代教師,他們的課堂都散發着“激發學生求知熱情”的教育魅力。確實,在今天,即使是一位普通教師的普通課堂,也散發着這樣的魅力。

熱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與毀壞一個學生。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花十年的時間將一個有偷竊習慣的學生培養成一名成功的農莊主席。尤其是那些家庭有特殊變故的學生,我們要用真誠的交流,熱情的鼓勵,耐心的幫助,讓這些孩子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作為一名教師,的確要有一種高度的責任感。一名優秀的教師,應該是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之外,更多些再多些愛心、熱情、信心、勤奮和責任。

我知道我不僅肩負着每一個學生學習的責任,在學習態度及他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方面也需要我不停的引導。生活上學生喜歡問老師各式各樣的問題,不僅是學習上的,生活上的還是課外知識方面的,因為學生是最信任老師的,所以教師更要做到細心、耐心,因為我們在平時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將直接影響他們的行為。教師工作具有很強的示範性,而學生又有一種特殊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由此我們老師的責任和使命就要建立在自身的一言一行中。我們老師要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小至辦公桌上一本書的放置,教室內書寫完畢的一個小粉筆頭的處理,大到對社會對國家的態度和言語都會影響的學生,所以我們要以高尚的師德感染學生;以豐富的學識引導學生;以博大的胸懷愛護學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親其師而信其道。

教師的工作是有不同的應對能力的,班級裏學生的性格不同,學習方法不同,老師教育的方法也不一致,對待性格比較膽小靦腆的學生,就應該多給他們一些表揚和鼓勵,讓他們積極參與班集體裏的活動,多給他們展現自我的機會,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與恆心。對學生的關注要持之以恆,對做得好的要給予恰如其分的表揚和鼓勵。要有耐心,不要怕反覆,作為老師要有一股韌勁,要有恆心。要在老師的期待中讓學生學會自愛,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對自己充滿希望讓他們走出自卑,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能力,變得有自信,那麼從任何事情上就會積極主動起來,就會表現的大膽,敢説敢做了。

只有以深沉之博愛和負責之態度來面對工作,才會將教師做到極致,教師就不僅是一個職業,也不僅僅是一門專業,而是充滿樂趣和藝術的'事業。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還要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教師要走在學生的前面,努力學習,儘快適應時代發展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此外好要努力創新,有自己的教學風格。在短時間內出高效率。只有不斷地創新,才能找到適合於每個班級、每個教師、每個學生的最優教學方法,並形成自己的特色與風格。

教師肩負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教書育人是我崇高的使命,一直以來,人們對教師的評價都很高,有人説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有人説教師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有人説教師甘為人梯,默默耕耘;有人説教師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還有人説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在職業,我對這份職業有極高的熱情,真正的愛學生,喜歡傾聽學生。 “責任”就是要做分內應做的事。不同的崗位具有不同的責任。教師的“責任”就是要在各自的崗位上盡心盡力地做每一件分內事。所謂“使命”就是派人辦事的命令。教師的“使命”就是要“千教萬教教人成真,千育萬育育做真人”。教師雖然有分工的不同,責任的不同,但承擔的使命是相同的,都是為了培養好祖國的花朵。

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的讀書風氣最能影響學生和社會的風尚。只有熱愛讀書的教師,才能培養出熱愛讀書的學生,才能營造出整個社會熱愛讀書的良好氛圍。熱愛讀書的教師,是社會的一筆無形資產。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如果你的學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斷地豐富着,如果學生深信你今天所講的不是重複昨天講過的話,那麼,閲讀就會成為你的學生的精神需要。”教師,要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首先要做個真正的讀書人。教師,需要理想。一個沒有理想的教師,終究不能培養出有理想的學生。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自己對自己的談話,訴諸自己的良心,這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只有那希望從這些財富中為自己的心靈吸取最寶貴的東西的人,才通達到思想和生活的崇高境界。我以為,只有當每一個青年都找到一本在他的一生中留下很深的痕跡的書時,才算達到教育的目的。”書是心靈尋找寧靜的階梯,不讀書,我們的心靈就會積滿灰塵、脆弱無比。讀書,應該成為學習型教師的生活方式。惟其如此,教師才能以自己的書卷之氣,去薰陶學生,使之熱愛讀書,與書為伴,成為未來書香社會的“讀書人口”。

作為青年教師,我們要多學習多實踐,在工作之餘要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

於漪教育魅力優秀讀後感 19

寒假裏,我再一次翻閲了於漪老師的《教育魅力》一書,書中就如何修養鍛鍊現代教師的教育魅力提出了很多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讀了受益匪淺。現代教師要想具有教育魅力,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永葆青春的“朝氣”,而不能呈現出衰老的“暮氣”。學習就是永葆青春活力和朝氣的的重要法寶,而不願學習就會讓人感到蒼老衰朽、暮氣沉沉。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經常性的會碰到許多小朋友用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方式問老師一些問題,有時候也確實回答不出來,因此需要讓自己桶裏的水深一些,讀書、學習是一條捷徑。蘇霍姆林斯基説:“如果你的學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斷地豐富着,如果學生深信你今天所講的不是重複昨天講過的話,那麼,閲讀就會成為你的學生的精神需要。”讓學生感受到你知識增長的途徑來自於你閲讀的書籍,這比直接佈置他們去讀書有用的多。

陶行知先生給正之先生的信中也提到:大凡生而好學為上,薰染而學次之,督促而學又次之,最下者雖督促不學。生而好學與督促不學的人究屬少數,大多數得到相當薰染、督促就肯學了。好學是可以傳染的,一人好學,可以感染旁邊的人好學。就現階段的學生來説,老師是他們的榜樣,是他們學習的'模範,就地位論,好學的教師最為重要,想有好學的學生,須有好學的先生。換句話説,要想學生學好,必須先生學好。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引導學生努力求學的關鍵在於教師的好學。

不管是為了鍛鍊自己的教育魅力還是為了孩子,做一個愛學習的老師,是我始終要追求的。

於漪教育魅力優秀讀後感 20

炎炎夏日,捧着著名教育家於漪老師主編的《教育魅力》,我開始重新審視做了二十四年的教師職業。

衝擊力最強的是該書對教師教育魅力的現狀調查,在上海中學生心目中,人格魅力是教師教育魅力的首要條件,遠遠超過師愛、學識魅力和形象魅力。何謂人格魅力,用葉瀾教授的話來説,就是真誠。真誠是人格魅力的基礎。即使面對天真爛漫的國小生,也應該真誠對待。一次,我所辦的《作文月報》馬上要印刷了,由於版面問題,一位男生的習作推遲至下一期刊發。週五課間休息時,他詢問報紙何時印出,因為他爸爸下週一要過生日,他希望將這份印有他的作文的《作文月報》作為生日禮物送給爸爸,給他一個驚喜。一份《作文月報》在孩子心中如此重要,我怎能慢待?於是,我臨時調整了版面,將他的作文如期刊發。教室裏,當大家捧着散發着油墨香的《作文月報》,我看到了他眼中的`欣喜,也看到了同學們的羨慕,更享受着成全孩子後的那份滿足。對待學生,不敷衍,坦坦蕩蕩,想盡一切辦法去發展他們,這就是真誠。

和許多青年教師一樣,我十分景仰於漪老師對教育的滿腔熱忱。1977年,《海燕》向全上海直播,於漪老師的愛人看完直播後説道,你哪裏是上課?你是用生命在歌唱。於老師對教育的長久不衰的熱烈的情感,正是她的人格魅力所在。曾有位作家將教師職業設定為打磨螺絲釘的計件工,在我身邊,不乏計件工式的教師。的確,教師這個職業做久了,常常會有職業倦怠,常常會生出很多無奈:很多事情,明知違背了教育規律,但依然要去做;很多事情,明知即使做了,也無甚效果,但依然要去做;很多事情,初衷常常是好的,但做着做着,就事與願違,但依然要去做既要讓學生和家長滿意,也要讓上級領導滿意,教師常常在讓他人滿意和讓自己滿意之間戴着鐐銬跳舞。然而,教師是塑造心靈的職業,不是計件工。做教師的人,內心深處必須得堅守住那份教育理想,必須永葆對教育的那份熱情,因為,對於中國小生來講,教師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燦爛的陽光。

於漪教育魅力優秀讀後感 21

教育是一項偉大的事業,教育的發展與完善凝聚着教育者的熱情與愛,見證着不斷的探索和實踐。教育是愛的感化,是真心換真心的過程,教育是一項建立在深厚感情基礎上的事業,它不機械,更不冷血,它是由愛衍生的。教育不挑剔對象,每個孩子都應該是教育的受益者,教育不是針對任何人的,它是普羅大眾的,每個人都有接受它的權利,每個教育者要對被教育者一視同仁。每個教育改革者都會面臨阻礙,經歷挫折,所以,每個成功的`教育者,都是有膽量,有見識,有恆心的,因為他必須勇於改變,承擔壓力,砥柱中流。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要履行好這項職責,首先政治素質要高,並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教師的職業勞動是一種以人格培育人格,以靈魂來塑造靈魂的勞動。因此,與其它行業的職業道德相比較,教師職業道德在內容上更加具有豐富性,深刻性和全面性的特點。我在認真讀了於漪的《教育魅力》這本書後對教育教學有了新的認識,不在是以前盲目的認知教育只是一項工作而已,他是一種責任,是一種愛。

一個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面對學生的不應該是一張面孔,而應該集多種角色於一身。有時,他應該是學生的嚴師,這樣能讓學生們知道做人的準則;有時,他應該是孩子的慈母,這樣能讓學生們感受到你心中那份濃濃的愛;有時,他又得成為學生們的摯友,這樣能讓他們敞開心胸,暢所欲言。而這三種角色,又必須根據不同的情況,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對象,進行合理的轉換。

當你是嚴師時,你能讓學生們知道做人的準則;當你是慈母時,你能讓學生們感受到你心中那份濃濃的愛;當你是學生的摯友時,你能讓他們敞開心扉,暢所欲言一個教師的魅力,就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