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凱勒的讀後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海倫凱勒的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海倫凱勒的讀後感

海倫凱勒的讀後感1

這本書講述的是美國盲聾女作家海倫·凱勒一生的經歷。海倫·凱勒出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裏,一歲半時突發一場大病使她不僅雙目失明,兩耳失聰,而且連話也不會説了。海倫是不幸的,在她的生活中失去了光明和聲音。海倫又是幸運的,她有疼她愛她的父母,更有一位願意為她付出畢生精力的好老師。在老師的教育和幫助下,海倫沒有選擇向命運屈服,而是勇於向命運挑戰,憑着驚人的毅力戰勝了病殘,學會了説話,並掌握了多種語言,一步步走向成功。

24歲時,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著名的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女子學院,成為人類克服自身缺陷的楷模。父母的愛、老師的愛、周圍所有人的愛陪伴着海倫成長為一位傑出的人才。“老師,我很想把人們給予我的愛播撒到全世界。”海倫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她一直到死都沒有停止為殘疾人的演説和募捐活動,她的努力使許許多多殘疾人獲得了受教育的'機會,被譽為“為殘疾人事業獻出自己一生的人類母親”。

讀了這本書,我被海倫不屈不撓勇於向命運挑戰的精神所折服,又被她那博大的愛心所感動。想想自己,我就覺得很慚愧。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一點困難就退縮不前,總是抱怨這抱怨那,而不是努力去做。今後我要向海倫學習,遇到困難不退縮,勇往直前!用自己的雙手描繪出人生最美麗的畫卷!也要像海倫那樣,感恩父母、感恩老師,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去回報整個社會!

海倫凱勒的讀後感2

希望,是一個美妙的詞語。莎士比亞曾説過:“無論黑夜多麼漫長,白晝也總會來臨。”在現實中,希望往往躲藏在絕望的背後。

海倫凱勒是個不幸的人,也是個幸運的人。她幼年時就雙眼失明,同時也失去了她的`聲音。但海倫不甘心,並沒有喪失對生活的熱愛,而是和她的老師莎莉文一起用希望戰勝了命運發出的挑戰,鼓起了生活的勇氣,成為了第一個完成大學教育的盲人,而且還日以繼夜地進行寫作,一心一意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希望,是在困境中人們生存的動力。正如海倫凱勒所説:“只要你肯去尋找,黑暗中總會有光芒。”人在生活中就像一艘小船,在成長的海上,總會面臨各種惡劣的天氣和高聳的礁石。這些困難看上去難以克服,但只要有希望,任何困難只會化作一縷清風。海倫不就是這樣的人嗎?她雖然遭受了失明,但她通過自己對自己的希望和她的努力,激起一朵又一朵絢麗的浪花。

想到這裏,我發現我有一個朋友也和海倫很像。他一年級的時候,因為一場大病而導致他的一隻眼睛失明。但他卻不放棄學習,不放棄希望,當人們都在休息的時候,他卻在奮筆疾書;當別人都在吃飯的時候,他也手不離書。果不其然,他在期末考試中獲得了他們班裏的前二名。他和海倫一樣,雖然身患疾病,但是他心存希望,沒有放棄自己。

有人曾説:“萬物皆希望。”是啊,只要你相信它,絕望後往往會有光明和希望。

海倫凱勒的讀後感3

1880年6月27日,海倫·凱勒誕生在美國阿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叫多斯康比亞的一個小鎮。出生不久的兩年後,她就因為得病致使雙目失明和聾啞。但幼小的她自己並不知道,以為人人都同她一樣,於是她沒有任何感知地活着。

自從她認識了她的啟蒙老師——安妮·莎麗文之後,老師才漸漸地告訴她世界是什麼樣的,有温暖的陽光,有五顏六色的花草,有小鳥在歌唱,而她卻什麼也看不到,聽不到。可是她並沒有灰心,仍然努力地去學習,用心去感受,積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最終成為了一位偉大的作家。寫出了舉世聞名的`一篇文章《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篇文章寫出了海倫·凱勒對光明的渴望。第一天,她要看那些可愛的朋友們,表示感謝。第二天,她要去看日出,並且用藝術來搜尋人類的靈魂。第三天,她要和人們一起度過平凡的一天。這些更突出了海倫·凱勒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讀完這本書以後,我認為海倫凱勒是一位樂觀堅強的人,遇到困難不被嚇倒,勇敢地去面對,最終取得了成功,戰勝了自我。我認為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學習她的精神,失敗時不氣餒,成功時不自傲。作為一個健全人,我更加欽佩她這種面臨困境,想辦法克服的精神。

失敗時不氣餒,成功時不自傲。只有做到了這兩點,你才可能戰勝一切困難!

海倫凱勒的讀後感4

讀了《海倫·凱勒》這篇課文,我深有感觸。文章以感人的筆觸像我們介紹了海倫·凱勒是如何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學會盲文、説話等本領的,表現了海倫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由於海倫是個盲人,所以她只能靠撫摸薩勒老師舌頭和嘴脣顫動的情況,以次體會怎樣發音。這是多麼艱鉅的'過程啊!而海倫卻以驚人的毅力和耐力,超乎常人的學會了説話。海倫曾經這樣説過“為使我的夥伴——即使是最親密的夥伴——能聽懂我的話,我夜以繼日地努力,反覆高聲朗讀某些單詞或句子,有時甚至要讀幾個小時,直到自己覺得讀對了為止。我每天堅持着練習,練習,練習……”海倫是這麼地如飢似渴,她把所以的精力都放在了練習説話上。為使她的親人能聽懂她的話,她不分晝夜。海倫的這種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如果大家仔細想想,難道不覺得慚愧嗎?我們是個健康的人。有眼睛來觀察世界,有嘴巴來傾訴要求,有耳朵來傾聽大自然……我們有着海倫沒有的,為什麼不懂得珍惜呢?海倫是個聾啞人,但她精通五種語言,而我們呢?甚至連就基本的英語都學不好,海倫靠着不懈的努力考入了哈佛大學,而我們呢?甚至連滿分都考不了。如果我們“換位思考”一下,那麼我們是多麼地幸福啊!一個人究竟該如何面對挫折,海倫·凱勒就是榜樣!的

海倫凱勒的讀後感5

這兩天,我讀完一本《誰是海倫·凱勒》這本書籍。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叫海倫·凱勒的女作家一生的故事。她是一位失明又失聰的女子,但是,她卻是世界著名的教育家、演説家、女作家、慈善家。她還獲得總統自由勛章,建立慈善機構等。

海倫·凱勒出生於亞拉巴馬州北部的一個小鎮——塔斯喀姆比亞。在一歲半時突患腦充血病,導致她眼睛瞎了,耳朵聾了,嘴巴也不會説話了。她從小就自信的説:“有朝一日,我要上大學讀書!我要去哈佛大學。”為了要把她老師給她的愛發揚光大,她立志服務殘障人士,把愛散播給所有不幸的人,帶給他們光明和希望。她為了能清楚的發音,用一根小繩系在金屬棒上,叼在口中,另一端拿在手上,練習手口一心,每寫一個字,都會念一聲;為了使寫出來的字不歪歪扭扭,還自制了一個木框,裝配了一個滑輪練習寫字。在她堅強、勇敢、不怕苦的努力下,她寫了《我的生活》、《我的老師》、《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十四部著作,廣為流傳。不止如此,還被稱為“世界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傑作”,出版的版本超過百餘種,在世界上產生了巨大影響。

在她身上,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她看不見、聽不見的'時候,她還那麼堅強勇敢的學會了説話和寫字,完成了自己的理想。我們還是正常的人,更要努力學習。我要學習她身上的這些高貴品質。假如時空之門打開,我想和她一起學習寫作,和她一起努力完成一本廣為流傳的著作。

海倫凱勒的讀後感6

《海倫凱勒》這篇文章是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我讀完這篇文章,受益匪淺。

故事講述了美國的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海倫。海倫1880年出生在美國,不幸的海倫,在生了一場重病之後,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凱勒的一生坎坷。在海倫一歲半時,一場飛來橫禍使她喪失了人的本能,從此,小海倫與有聲有色的世界隔絕了,在這樣的.處境下,我不禁產生了疑問,生命的奇蹟是從何而來的?但她沒有向命運而屈服。她拼命地摸讀盲文,不停地書寫單詞和句子,她是這樣的如飢似渴,以至小小的指頭都摸出了血,那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啊!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她學會了用手指“説話”,並且還掌握了五種文字。24歲時的她又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是著名的哈佛大學得克利好學院。我們都是一個健全的人,或許海倫的身體不如我們健康,可是,她的心靈卻是十分堅強,如果你是海倫,你能像她那樣堅強嗎?

一個盲人盡有這麼大的成就是何等令人驚訝!她沒有向命運低頭,她以驚人的爆發力,頑強的精神,走完了人生的道路,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成為一個知識廣博,令天下人尊敬的人。海倫的一生是不平凡的,她給予人們極大的鼓舞,使那些虛度光陰的人萬分悔恨。人生就像一個蘋果,每個人都會被上帝咬上一口,或許,對於海倫來説,上帝咬的這一口太重了些,但是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必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感謝大自然、父母對我們的恩賜吧,有了感恩,生活會變得更美好。

海倫凱勒的讀後感7

這些天,我把《海倫凱勒》這本書看完了。看後,我便被故事裏的主人公海倫凱勒的堅定信心和堅強的意志所震撼了。

海倫,雖是一個失聰、失明的重度殘疾兒童,但父母並沒有因此遺棄她,而是細心照料了她六年。

該上學了,父母為了解決海倫的學習問題,四處奔波,終於找到了盲童學校的蘇利文小姐。蘇利文從此便挑起了教育海倫重擔,這一挑,竟是14年。

她們從早忙到晚,早晨6點開始一直學到午夜12點。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老師沒有一點怨言,而海倫更是力求上進、奮發圖強。

11年過去了,海倫該上大學了,你可知道,海倫為了這11年,曾付出了多少汗水和淚水。為了能讓海倫更方便的學習,蘇利文小姐把所有的書本都改成了凸字板。三年過去了,當海倫捧着燙金的大學畢業證書站到蘇利文面前時,她第一次流出了辛酸的淚水。

讀到這裏,我再次被海倫這種堅強的意志和奮發向上的'精神所感動。我想:海倫忍受的不僅僅是與病魔的抗爭,更重要的是與命運之神的較量!

請想一想,一個看不見、聽不見的兒童竟然能成功地上完大學。這是何等的艱難,又是何等的困苦,何等的偉大啊!

雖然她視覺和聽覺都沒有了,但她有一顆堅強的心,只要她的心還在跳動,她就能用心靈去感受一切。即使在她的人生道路上有許多坎坷,但她也能堅強地去面對一切。

而我們有些健全人呢,卻總以條件差呀困難多啊作為沒有取得成就的理由。但是和海倫相比,這些困難是多麼微不足道啊!

海倫凱勒的讀後感8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瞭解了你的87個春秋生活在黑暗的世界中的不易,《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讓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你知道嗎?當我合上這本書時,心中的千言萬語便成了千絲萬緒的歡樂與悲傷。就是因為那場災難無情地落在你身上,所以是你雙目失明、雙耳失聰,這樣想想蒼天是如此的不公平,竟然擊碎了你的人生夢想。正當你想重新振作起來,打開説話的天窗時,上帝卻來了個雪上加霜。從此以後,聾啞又成了您人生路上的一堵牆。而你卻並未向世界屈服,你努力地練習發音,難度是可想而知的,它真是比天高比海深。就是因為莎莉文老師讓你認識且明白了生命是什麼,所以你能發現我們所體會不到的事物,而我這個四肢健全的人卻常常忽略生活中的美,漠視生活中的那些稀奇事兒。讀了你的書後,你讓我懂得了,人要勇敢地去面對和接受生活中不幸的事,即使它沒有任何的希望。你用行動證明了勇氣可以戰勝命運,給我留下了永遠不忘的.凱歌。

我們是在蜜罐里長大的,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父母把我們當成掌上明珠,捨不得我們去冒險;捨不得我們接受風雨的考驗;擔心我們受傷;怕我們受欺負。我們沒有親身體驗過失明的感覺,更感受不了你那孤單的生活。我們生活中有許多的事,為什麼等到失去時才醒悟?才去歎息;才會覺得生命如此寶貴?我們要好好珍惜我們擁有的!你曾説過:知識給人以愛,以人給以光明,給人以智慧。的確,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是你創造了世界的奇蹟!

假如我們每個人都能像海倫凱勒一樣,努力追求人生,每天都懷着渴望與信心去生活,就一定能成功!

海倫凱勒的讀後感9

1880年,又是一個小生命降落在這個多姿多彩,神祕有趣的世界上。這的確是一個普通至極的事,但當你知道她是誰了,你一定就覺得不那麼普通了。她!就是————海倫·凱勒,這位在逆流中努力前行的偉大人物。

小海倫,是那麼的不幸。在她19個月大時,一場大病讓小海倫失去了視力和聽力。她面對的是無邊無際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的脾氣越來越壞。直到那一天……

那一天,安妮莎莉文老師來到了海倫的身邊。莎莉文老師開始教誨海倫摸盲文,拼單詞。一次,他們路過水井房時,莎莉文老師把海倫的小手放在流水下。這時,一股清涼的水在海倫手上流過,莎莉文老師在海倫的另一隻手上拼寫了“水”這個單詞。海倫猛然醒悟,原來水就是這清涼而奇妙的東西呀!

……

我們和小海倫相比是多麼的幸福,多麼的幸運啊!當我們想要表達一句話,只要拿起筆或者張開口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做到,而小海倫需要在打字機上艱難地分辨出每個字母,再用十指的.指肚用力地敲擊突起的鍵盤。

而我們卻經常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在學校上課,卻經常想着偷偷玩。而小海倫想去上學卻沒有這條件,儘管這樣,她還是在這種困難的情形下繼續學習,我們還有什麼理由能不好好學習呢?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讓我們珍惜當下的時光,從現在開始好好學習吧!你要記住“不管什麼時候開始,都不算晚。”

海倫凱勒的讀後感10

《海倫凱勒》這是一篇真實的感人肺腑的故事,當我讀完這篇文章,被海倫的毅力深深震撼了。

這個故事講述了美國的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的一生坎坷。在海倫一歲半時,一場飛來橫禍使她喪失了健全的身體。從此,小海倫與有聲有色的世界隔絕了,但她沒有向命運而屈服。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她學會了用手指“説話”,並且還掌握了五種文字。24歲時的她又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是著名的哈佛大學得克利好學院……從那以後,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到了世界盲人,還獲得許多政府以及高等學院的讚揚和嘉獎。一個盲人取得這麼大的成就是何等令人驚訝!如果海倫屈服於不幸的命運,那麼她將成為一個可憐而又愚昧的寄生者。然而她沒有向命運低頭,她以驚人的爆發力,頑強的精神,走完了人生的道路,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成為一個知識廣博,令天下人尊敬的人。

看完海倫的`故事感到她真是個了不起的人。海倫的一生是不平凡的,她給予人們極大的鼓舞,使那些虛度光陰的人萬分悔恨。記得海倫曾提出這樣一來的問題:“假如你的眼睛明天將要失明,你今天要看什麼?”所以我們應該學習海倫凱勒的那種珍惜時間的精神。不管而你有任何困難,不可以退縮,要勇往直前,你的前途就是光明的。我的身體健康,比海倫幸運,我要向學習海倫的,不怕任何困難,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海倫凱勒的讀後感11

《海倫·凱勒》這個故事講述了美國的盲聾女作家、寫的是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我讀完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本書的主人公是海倫·凱勒,她這個故事講述了美國的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海倫是一個雙目失明,雙耳失聰的殘疾人。以前,我總是認為殘疾人不如正常人,認為殘疾人有生理上的缺陷,難以有所作為。只會成為社會中沒有價值的人,然而讀完這本書後,我徹底改變了對殘疾人的看法。這本書寫的是海倫·凱勒的一生。當小凱倫一歲半的時候,一場大病使她變成了一個又聾、又啞、又瞎的小孩,從此她進入了一個黑暗、沉寂的世界。

面對如此大的打擊,天啊。誰能想象,當時她才是一個一歲半的嬰兒。我對小凱倫的遭遇而感到深深的同情和惋惜。一想到她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只有黑暗和寂寞,我不禁為她的遭遇而感到不幸。但失聰失明的小凱倫並沒有因此而放棄生命,她頑強地活了下來。後來,一位家庭教師打開了小海倫的心靈窗户。海倫·凱勒非常熱愛學習,為了獲取更多的知識,她常常要付出比別人多十倍、二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為了學習他不分晝夜的在練習的文字,直到把手指磨出血。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她學會了用手指“説話”,並且還掌握了五種文字。24歲時的她又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是著名的哈佛大學得克利好學院。海倫·凱勒,你不愧是人們的驕傲。

你雖然是一個殘疾人,但是你有這勇敢的精神和毅志。克服了生理上的障礙,登上了成功事業的頂峯。這使我懂得一個道理:我們健康人,不能遲疑,不能虛度光陰,應該珍惜這美好的時光,珍惜這美好的生活。

海倫凱勒的讀後感12

你們知道被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的人是誰嗎?你們知道一出生就患了重病,最後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卻憑着不屈不撓的精神寫了14部著作的人是誰嗎?她就是海倫·凱勒。

海倫一出生就患了嚴重的疾病,後來,她因為這場重病而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天啊!誰能想到,那時她才是一個一歲半的娃娃呀!從此,小海倫與有聲有色的世界隔絕了,她面對着的是無邊無際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就在這時,家庭教師安妮·沙莉文老師來到的海倫身邊,她開始教海倫摸盲文,拼單詞,她像一塊乾燥的海綿吮吸着知識的甘霖。海倫十歲的時候,父母為她請來了盲啞學校的薩勒老師,海倫夜以繼日地練習,練習,練習,長大了,她通過自己的努力畢業於哈佛大學。

海倫·凱勒.她是一個盲啞人,她憑着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寫了14部著作,我們是四肢健全的人,卻寫不出14部著作,海倫看不見,聽不到,卻做出了我們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我們應該向她學習,學習她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

當我讀到“她是這樣的如飢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都磨出了血”心裏感到非常慚愧,跟海倫比起來真是太渺小了。記得有一次,我因為有一道題不會寫,做了好幾遍都不對,所以急得亂髮脾氣,把一本本書往地上摔,媽媽走過來對我説:“你們不是剛學過《海倫·凱勒》嗎?你要學學裏面的海倫,她是盲啞人,但是通過努力,學會了説話,你怎麼連一點小困難都克服不了呢?”我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把地上的書撿起來,重新做題目。

我們遇到困難要勇敢去面對,這樣才會取得成功。

海倫凱勒的讀後感13

今天,我們學習了《海倫·凱勒》這篇文章,它讓我深有感觸。

當海倫·凱勒還是小孩子人時候,他便生了一場重病,導致雙目失明,雙耳失聰,誰能想到她當時還是個一歲半的娃娃呀!

但在這時,沙利文老師來到了海倫身邊,她開始教海倫摸盲文,拼章詞。海倫也不怕困難,她就像一塊乾燥的海綿吮吸着知識的甘霖,她拼命摸着盲文,以至手指頭都摸出血,就是這樣勤奮學習,才令她學會了寫自己的名字,還有“泥土”、“種子”等單詞,並日日夜夜學習着,終於學會了用手指説話。

在海倫十歲時,爸爸媽媽便送她去學説話,老師説話時,要海倫用手把在她臉上,用感覺來判斷怎樣發音,其艱難程度是可想而知。為了讀對單詞句子,海倫不分晝夜地練習、練習、練習……到了夏天,海倫的説話能力也是和一般人差不多了。

後來,海倫於哈佛大學畢業,也像沙利文老師那樣去幫助別人,還被評為20世紀的十大英雄偶像。

海倫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永遠被世人銘記。可我們呢,有眼睛有耳朵完好無缺,可仍然説上帝對自己不公,可瞧瞧海倫,她遭到了如此不幸,還頑強地活了下去,我們是不是該學學她呢?記得有一次,我學騎自行車,但是怎樣都學不好,反而每次都翻個屁股朝天,我覺得勝利無望氣餒了,但後來在爸的鼓勵以及激將法下,我才堅持下去,終於成為了騎自行車高手。這也不是通過堅持不懈才得到的?還有某些同學,整天想着該如何偷懶,對學習不用功,考試考砸之後便放棄了,不但不上進,還抱怨試卷太難,像這種沒有上進心的.同學是永遠成不了事的,他們應該多學學海倫那厄運打不垮的信念。

有志者,事竟成,我們一定要學習海倫·凱勒那永不放棄、不屈不撓的精神。

海倫凱勒的讀後感14

書是一把鑰匙,幫我開啟了成功的大門;書是一架雲梯,讓我攀登到知識的頂峯……自從學習《海倫.凱勒》這篇文章後,我的內心就久久不能平靜,深深感受到海倫的艱辛。

海倫.凱勒原先是一個正常孩子,在她一歲時,一場大病奪走了她的聽力和視覺。就在海倫一家人一籌莫展時,莎莉文小姐—海倫的家庭教師到來了。莎莉文小姐就像一顆啟明星,為海倫指明瞭人生道路。在老師的幫助下,這個生活在無光、無聲、無語世界的殘疾孩子,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成功地從哈佛大學畢業。而且她還建立了一座又一座的慈善機構,將自己的畢生心血全部傾注在殘疾人事業上,幫助了許許多多的人,被評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到底是什麼樣的動力使海倫創造了一個個令人驚歎的奇蹟呢?是海倫那一顆不屈不撓的心。海倫接受了命運的挑戰,用愛心擁抱世界,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最終在無邊無際的黑暗中找到人生的光明面,同時又將慈善的雙手伸向全世界。

海倫.凱勒,一個又瞎又聾又啞的.人,在面對困難時都沒有輕言放棄,而我們這些身體健康的人又是怎樣做的呢?很多人做事虎頭蛇尾,常常因為一點點小挫折小困難就半途而廢,當然就更談不上持之以恆了。

一次,我正做着家庭作業,忽然遇到了一隻“攔路虎”。我急得抓耳撓腮,十分鐘過去了,二十分鐘過去了,我依然想不出解決的方法,就在我快要放棄時,想到了海倫的事蹟,於是我重拾信心,調整思路,努力思考,終於將這隻“攔路虎”解決掉了。

從此,海倫.凱勒那不屈不撓、堅持不懈的精神,時時刻刻激勵着我,讓我遇到任何困難都不輕言放棄。

海倫凱勒的讀後感15

我拉開櫥窗,再一次抽出語文書,翻到第8課——《海倫凱勒》。再一次細細品讀她的傳奇經歷。

這篇課文講了海倫凱勒在生了一種重病後,雙目失明,雙耳失聰,但是卻沒有向命運低頭,她努力學習,最終以優異的成績畢業與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學院,並被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

當我讀到“她拼命摸讀盲文,不停地寫單詞和句子。她是這樣如飢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都摸出了血。”時,我震撼了。她是個殘疾人,但是卻擁有健康人都沒有的不屈不撓,就算她的手指在滴血,她也是堅持學習,想到這兒我就十分慚愧,我的學習環境比她好多了,有先進的儀器、整潔的書桌,最重要的我是個健健康康的人,可是我是怎麼對待學習的呢?面對學習,我一點都沒興趣,總是等到電視放完了,課外書看完了,才不情不願地拿起書本,但是沒寫上幾個字又下樓玩去了。看來,我真的應該向他學習,過去的時光,還真是浪費在玩上了呢。

當我讀到“海倫回到家裏,大聲地喊道:“爸爸,媽媽,我回來了!”時,我不禁流下了淚水,我又彷彿看到海倫一家幸福地擁抱在一起,這是一副多温馨的畫面啊,我的`臉上掛滿了笑意,我也好像對海倫説“我真替你高興,你以往的努力沒有白費,相信這一刻就是你最想要的回報吧。”想到這兒,我不由得歎了口氣,真是太可惜了,如果能跟她見上一面多好啊,心中充滿了惋惜。

合上書本,我的腦海中依然存留着書中的畫面,而海倫將會在我心中永遠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