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題海夯實基礎國旗下講話稿

高三的同學們,我在這裏先給大家讀一段話:

跳出題海夯實基礎國旗下講話稿

“課堂是主陣地,你如果把主陣地丟了,課後花多少時間都補不回來。立足教材很重要,不要盲目地花大量時間做難題。做題要有反思,有總結,有計劃,有效果。”這是上屆高三以677分考入清華大學的356班賈石同學寫給母校信中的一段話。它沒有澎湃的激情,沒有玄妙的哲理,但卻是值得我們每個同學警覺的經驗之談,它道出的只是我們複習過程中的一個常識:立足課本,夯實基礎,做題是手段,知識才是目的。

其實,我們做的題已經很多了,每天三個考練自習,每週近15份試卷,每月就是近60份試卷,加上拉練考試,加上月考,想想我們做了多少題?這些當然是必要的,也的確是在這樣的錘鍊中我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凡事都有限度,真理再往前跨越一步就是謬誤,凡事都要區分手段和目的,本末倒置,必然事倍功半,甚至南轅北轍。升入高三,不少同學在單做現有的資料已經很充足的情況下,自行盲目購買大量的資料,在題海中苦苦掙扎,但成績卻不很理想,甚至很不理想,這就是因為把做題當做目的了,每天往前做題以為就是收穫了。我們語文閲讀題上曾經有過台灣作家林清玄的一段文字,他從“農民倒着身彎腰插秧”的畫面中悟出一個道理,只有倒着走才能看到你做過的事怎樣,走過的路怎樣,這跟賈石同學説的是一個道理。古人云温故必能知新,我想説糾錯就是獲得新知,因此,我們的功夫不僅要下在做題的過程中,更要下在做題之後的糾錯反思之中,考練題最重要的功能不是為你提供會做題的快感,而是讓你暴露出不會做的盲點、斷層,然後你再掃清盲點、續上斷層,因此同學們一定要不斷重温課本,不斷反思總結,對試卷進行二次使用甚至多次使用,把做題當做手段,真正把獲取知識技能當做目的。

高三的老師們,為了一份責任,為了一份收穫,我們不要簡單地往學生身上壓題,題山會壓彎學生,題海會淹沒學生,我們多一份對試題的篩選提煉,學生就會少一份做題的`盲目和無序,我們多一份考後分析的細心嚴謹,學生就少一份下次做題犯錯的機率,當然,我們更不能將題一發了之,將答案一貼了之,知道答案不是目的,讓學生真正瞭解和掌握為什麼這是答案,如何得出這樣的答案才是我們的目的。

高三的老師們,同學們,跳出題海形式上是簡單的,教師不盲目發題,學生不盲目買題,也容易做到,但跳出題海後怎樣做,這才是最重要的,跳出不是為了輕鬆,跳出同樣不是目的,跳出以後我們要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梳理知識體系,查補知識漏洞,發現答題誤區,提高複習效率。它需要老師們的嚴謹認真,艱辛付出,需要同學們的刻苦鑽研,堅持不懈,與我們在題海里搏擊相比,它同樣需要毅力勇氣,只是方向更明確,效果更顯著!

是的,跳出題海,不是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如果同學們仍然是週日混出校門進網吧,考試用手機羣發短信傳答案,教師私自隨意讓人替課,監考對作弊現象熟視無睹,那麼我們即使跳出題海,也還會陷入泥潭,即使我們尋找到正確方向,也到達不了既定目標。

高三的老師們,同學們,2011年即將過去,大學聯考已經進入倒計時,留給我們的時間和機會已經不多,我們要警覺,我們要驚醒,讓我們以下面這四句話共勉:

端正教風,改變作風;嚴肅考風,強化學風;跳出題海,做精海題;夯實基礎,水到渠成!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