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幼師師德演講稿四篇

通過對演講稿語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語言的表現力,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在生活中,演講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相信寫演講稿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師師德演講稿4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幼師師德演講稿四篇

幼師師德演講稿 篇1

這幾天,一直在進行師德培訓,聆聽了著名教育家任小艾的報告,學習了“嘉興市中國小教師全員培訓輔導材料彙編”,觀看了抗震救災英模事蹟報告。學習了 “感悟教師人生”,“做一名有奮鬥感的教師”等文章。深感現代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而處於這個社會中的 孩子,他們的思想觀點也在日新月異地變化。要當好這些孩子的老師不容易,要做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師就更難了。學習下來,自己心中反思再反思,覺得要做好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教師要有豐富的知識。給孩子一杯水,你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所以,老師不但要有豐富的知識,上至天文地理,下至人文百科,都要略知一二。還要了解孩子的心裏、生理衞生,對一些常見病的現象、防治也要有初步瞭解。

其次:要尊重孩子。馬斯洛有一句著名的論斷:"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當之無愧的來自他人的尊重之上的。"尊重幼兒是幼兒心理健康成長的前提,是幼兒人格和諧發展的保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能隨意説出有傷幼兒自尊的話。要知道,老師是幼兒心目中最重要的人,老師的一個眼神,一句評價,都會對幼兒的情緒、情感造成很重要的影響。在活動中,要給孩子充分活動和自我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為孩子提供充滿生機的自然環境和自由活動的遊戲場所。讓孩子的個性得到自由、自主的發展。尊重每一個孩子的情感,滿足孩子的情感需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孩子,使孩子感到老師對每個孩子都是一樣的,使所有孩子在一起輕鬆、愉快地生活,使孩子們在充滿愛的氛圍中身心得到健康、快樂、和諧的發展。

第三:保持童心。都説幼兒園老師永遠年輕,永遠長不大。是的,和孩子在一起,心會更快樂,笑容會更燦爛。而永遠保持一顆童心,參與幼兒遊戲是幼兒教師最起碼的職業操守。幼兒園是一種特殊的生命圈,幼兒的生存發展需要特殊的環境,需要童心和童趣。身為幼教一線的教師都身有體會,如果你和孩子一起玩遊戲,他們的勁更充足,玩的更投入。如果説幼兒的童心是一種天真執著的純淨,那麼幼兒園教師的童心則是一種教育的智慧,一種理性的自覺,一種返樸歸真的本性。教師有了童心才能使自己年輕,變得活潑,使教學充滿了童趣;有了童心,才能走進孩子,理解孩子,體諒孩子;有了童心,才能想孩子所想;有了童心,才能和孩子打成一片,成為他們中的一員,才能和他們一起唱、一起跳、一起哭、一起笑。當幼兒有情感需求、生活需要時,你就是他們的媽媽;當遊戲、活動需要玩伴時,你就是他們的姐姐,是他們易於親近的朋友,這樣就會使幼兒感到老師像媽媽、像姐姐、像朋友。

第四:以愛為本。師愛是師德之魂,教師要以愛為本,以幼兒為本,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真心地呵護每一個幼兒。一名優秀的教師,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師,首先要做一個充滿愛心的人……羅素説過: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學生無論品德還是智慧都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教育是愛的事業,教師要熱愛學生。這些話,説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一時體現愛心,容易,長期永葆愛心,很難;愛優秀學生,容易,愛發展中有明顯缺陷的差生,很難。表達師愛,不是寫在紙上、説在嘴上的,真懂,要用自己的言行來實踐的;老師對學生要滿腔熱情滿腔愛,做到師愛盪漾。” 師愛盪漾,追求自然和諧,細雨潤物。講求真切、透徹、持久。

幼師師德演講稿 篇2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愛心,責任》。

雨果曾説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教師就像那默默奉獻的綠葉,時時刻刻襯托着鮮花的嬌豔。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品德和素養是教師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只有對“怎樣做一名好教師”這一問題有深刻的認識,才能對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

有人説:“教師是天底下最光榮的職業!”有人説:“教師是自我幸福的把握者,是學生幸福的引路人。”在每個孩子的心目中,老師是一個最親切,最智慧,最偉大的形象。我們也曾説,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履行自己的師德責任和義務,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謀求人生的幸福。

看到那麼多老師的付出後我明白了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話:“老師是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那麼教師職業是苦,是樂?它能給我們教師帶來幸福的體驗嗎?現在請大家把你的右手放在胸口,靜靜的閉上眼睛。感覺到了嗎?砰砰的心跳正是我們為教育事業奉獻後,收到的快樂的迴音,教育工作是辛苦的,那麼,是什麼構成了無數教師兢兢業業,勤於奉獻,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內動力呢?我想那一定是教師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的熱愛,是這種愛崗敬業的精神讓他們義務反顧地投身於教育事業,在簡單卻又偉大的教育工作中體驗人生價值的滿足。

除了師德,我們不得不提到師愛。作家冰心曾

經説過:“有了愛,便有了一切,有了愛,才有教育的先機”。師愛是學生樹立良好品質的奠基石,師德要求教師公平合理的善待每一個孩子,教師的愛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所有的孩子,無論是家庭條件好的還是家庭條件差的,無論是安靜聽話的還是調皮的,都十分需要教師的愛,教師的愛能照亮孩子的內心世界,教師的愛能使犯了錯誤的孩子振作起來,教師的愛能使孩子們健康地成長,人們常説:“沒有夢想的人生是乏味的,沒有創造的人生是平庸的”。

教師職業,有其苦,也有其樂,讓我們身在校園,心懷天下吧!以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身份,以人名教師的名義,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謝謝!我的演講完畢。

幼師師德演講稿 篇3

各位領導、同行姐妹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悟幼師的幸福》。時光飛逝,轉眼間,我已為人師將近十四年了。至今仍然時常想起少兒時期最喜歡的那首歌謠《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提起教師,人們總是冠以“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是自我幸福的把握者,是學生幸福的引路人!”如此高貴的讚譽,常常令少年時期的我對“教師”這一職業,產生一種深深的嚮往。可醉後方知酒味濃,為師方知為師難,真正進入這個行業,才知道其中的辛酸苦辣。當身邊永遠有不懂事的孩子,當手頭永遠是做不完的事情,當應付各種檢查加班加點,真的覺得當老師是那麼的枯燥乏味、平淡無奇,我彷徨過、困惑過、冷淡過、甚至想放棄過……

有一句諺語説:如果想要幾個小時的幸福,就去喝酒;如果想要幾年的幸福,就去結婚;如果想要一輩子的幸福,就去做老師。可是現實的反差怎麼如此巨大?教師的幸福在哪裏呢?我不只一次問自己。

正當我心存困惑時,有一件事改變了我的態度。那天我感冒了,嗓子很疼,頭也疼。看着孩子們亂哄哄,吵吵鬧鬧的,我心裏真的好煩,就大吼一聲:“別吵了,都給我安靜點兒”,孩子們被我的'吼聲給驚住了,呆呆的坐着,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接下來,我隱隱約約聽到幾個孩子在議論着什麼。到了明天,也是我最感動的一天,孩子們有的為我帶來了感冒藥,有的為我帶來了金嗓子,我一時心潮澎湃,眼眶漲起熱潮。雖然是孩子一個小小的舉動,在此時此刻卻包含了師生之間的深厚情誼。我已無法用言語形容那份感動是什麼,只知道當時心裏洋溢着滿滿的幸福感。

那一刻,我感受到的是隻有教師才能擁有的幸福。我終於明白:幸福的關鍵全在於個人的舒暢心境.身為幼兒教師的我,幸福就在於和孩子們相處的每一個細節.

幸福時刻陪我左右!

最後我只想説,各位同行、姐妹們,讓我們真心投入到這一份幸福的事業,讓我們用心去體驗做一個幼兒教師的幸福吧!

幼師師德演講稿 篇4

望着窗外與我做伴的遙遠的星星,我想起了小時候,從小,我就喜歡上幼兒園,喜歡幼兒園的老師,喜歡幼兒園的小朋友,喜歡和大家一起唱歌、畫畫、做遊戲……打那時起,我就夢想着,長大了,我還要來到幼兒園,做一位幼兒園老師,一位深受小朋友喜愛的老師。如今,我如願以償留在了幼兒園這塊芳草地上。

記得,剛剛踏上工作崗位時,一切都是那麼陌生而又熟悉。“老--師--好!”一聲聲稚嫩又悦耳的童音在耳邊響起,“哦,你們好!”我微笑着走到孩子中間,從好些友好和信任的目光中,我讀到了孩子們的心音:“老師,我們歡迎你!”我心中有些異樣,從今天起我就是老師了。

美好而充實的日子匆匆流逝着。每天清晨,我迎着美麗的朝霞走進幼兒園。在充滿歡歌笑語的幼兒園裏,孩子們有的拉着我的手,有的扯着我的衣服,有的女孩伸手撫弄我頭上和她們一樣的甚至更漂亮的花繩結,那是一種怎樣的親近啊!即使再累,心情再不好,煩惱再多,也會煙消雲散。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説過:“教育的奧祕在於熱愛孩子”是啊,有人曾經把教師的愛比作陽光、雨露;比作空氣、養料。教師的愛能打開孩子們心靈的窗户,照亮其人生的道路,愛孩子是教師的天職。教師的愛是博大的,是不求任何回報和補償的無私的愛。十多年來,我每天用微笑迎接孩子,用歡樂迎送孩子,用自己無私的愛奉獻給每個孩子。當孩子們不會穿脱衣服時,我就是他們的媽媽,手把手地教他們;當他們要聽故事,我就是他們的大姐姐,給他們講很多故事,同時不忘記在故事中培養他們如何做人;當他們要做遊戲了,我就是他們的好朋友,和他們盡情地玩。“老鷹捉小雞”,我就是雞媽媽,保護着我的雞寶寶;“大老虎”我就是大老虎,儘量逃脱小獵人的槍子。我們常常在一起看圖書、讀小青蛙報、説説報中的童話故事,討論報中的競猜題;我們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我們常常在一起討論為什麼要保護地球?為什麼植物會有根……

那時的我,就是童年的我,我的周圍成天是孩子們的吵鬧聲,可我覺得那是令人舒心的甜美的旋律,我用會説話的眼睛給孩子以鼓勵和暗示,教她們如何做一個好孩子,我用童話和詩歌,去開啟她們幼小心靈的窗户。與孩子在一起,一切都是那麼美好。於是我的心中裝滿了孩子,一切的工作是為了孩子。

在十幾年的教學生涯中,我逐漸摸索出教育孩子的"三心"規則,即"愛心、信心、耐心"。愛心就是熱愛自己的學生,關心愛護她們,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信心就是教師要有信心教育好每一個孩子,特別是一些特殊的的孩子;耐心就是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厭其煩地耐心教育。"教人者,成人之長,去人之短也。"我從不以個人的好惡,特別是孩子能力的高低來選擇對孩子的態度,相反的對於“差生”我更加關心照顧,無論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使他們覺得老師不僅不偏心,並且特別關愛他們。

記得有一年我教中班,班上有個叫禕禕的孩子,媽媽是醫生、爸爸是警察,由於工作需要,沒到預產期就要求剖腹產下了她。孩子先天發育不足,一個眼睛有些斜視、一條腿骨頭沒有長好、有點瘸,各方面發展明顯落後於同齡孩子。因此,家長將對孩子的愧疚轉化成對孩子過多的愛,事事包辦、代替,並且由奶奶專門照看,平時很少出去,怕外面環境對孩子造成不利,因此孩子依賴性強、膽怯怕生,不願與班裏的小朋友交往,做事缺乏獨立性,缺少孩子應有的活力。剛開學時,總是嚷嚷着要媽媽,要回家,我象媽媽一樣按撫她,抱抱她,給她講故事,帶她去認識新朋友,和別的孩子一起玩,發動班中的孩子要象哥哥姐姐般照顧好她,漸漸的,她開始喜歡幼兒園了,不再哭着要回家了,情緒穩定下來了。由於孩子的先天原因造成了孩子學習上的困難,因此,她害怕學習、對自己缺乏自信,於是,我將每天的學習內容以書面的形式告知家長,讓家長在家給予孩子個別的指導,孩子早操不會做,我把早操動作教給孩子的奶奶,讓奶奶回去幫助她複習鞏固。瞭解到孩子對畫畫有興趣,我經常利用雙休日、假期定時定點的給予指導,以小班的要求指導她,漸漸的,她的繪畫水平提高了,並且在班中受到老師的多次表揚,她覺得學習並不是那麼可怕了,對自己有了自信。在我悉心的教育與關懷下,禕禕小朋友在自理能力、學習能力上都有了明顯提高。一年後雖然不在我班上了,她還時常和奶奶來到我的班上來看看我,路上碰見,我還沒看清人影,老遠就聽見她在叫我了。

只有愛的播撒才會有愛的收穫,在我生病期間,好多小朋友、家長都打電話來問候我,希望我早些康復,就連已經畢業的小朋友知道我生病的消息後,也登門來看望,那時病牀上的我是無比的激動,孩子們對我的真情比醫生開給我的藥還管用,我開始急着要好起來,急着要回到孩子們的身邊。

回想起這些年來的生活和工作經歷,我從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姑娘變成了一個母親,我用我的勤奮和執着提升自我,用我的熱情和好學感染同事,用我的母性情懷慰籍童心。在幼教改革的洪流中,我更是知難而上、勤於研究、勇於實踐、樂於奉獻。我從20xx年春季開始參加華師大網絡學院“學前教育”大專班的培訓,在學習中,我正確處理好工作、學習、生活的關係,20xx---20xx年我參加了申花塊探索組活動,我設計的活動:“種子的祕密”、“有趣的根”等受到了曹榮珍老師及姐妹園老師們的好評。作為青年教師的我又積極投身到教育科研活動中去,20xx年我的課題“利用農村自然物,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以及20xx年的課題“探究農村自然資源奧祕,激發幼兒探索興趣”都被命名為區級課題,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這所有的一切更堅定了我對幼兒教育事業的無限執着,對身邊每一個孩子的無限熱愛,我願將我的青春歲月裝點的絢麗奪目、燦爛無比!

日出日落、春去秋來,歲月總在你漫不經意的呼吸間悄然溜走。與孩子們朝夕相處久了,便有了心靈的默契,我也似乎忘了自己已到了而立之年,竊竊自喜依舊有着孩子樣的心境。我願自己永遠保持這份心境,用心靈的清泉細心的澆灌青春的小苗,我願守着清貧遙

望明天;我願牽着孩子們的手邁向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