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人生》讀後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生》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薦】《人生》讀後感

《人生》讀後感1

假期裏帶着無奈的心情打開乳白色封面的《好教育,好人生》,原因是以往也曾看過類似的教育類書籍,可看得越多越覺得失望、無奈。這一次完全是帶着完成任務的態度拿起肖川先生的這本書。拜讀後輕輕合上,我的心卻不能隨書頁的合攏而平靜,我的腦海中彷彿是一片寬闊的海洋,彷彿作者在平靜的心湖上投入一塊石頭,擊起了層層漣漪,向外擴展久久不能平息,尤其那一句樸素而真切的話語“受過教育的人,是這樣一個人:他(她)嚴正而又寬容,深邃而又單純;執着而又瀟灑,真誠而又練達;他(她)勤勉而又從容,剛毅而又柔情;豪放而又儒雅,平實而又不斷地追求人生更高的生命境界。”這是肖川教授對於什麼樣的人是受過教育的人的一段解釋,他清晰地告訴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這裏的受教育不僅僅指上過學,獲得了某個學位或某種文憑。可現實生活中我們“太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卻忽略了教育對學生幸福人生的奠基和對完整的人的成全”,其實這個任務需要我們全社會給予關注。

我是一名家長,同時我又慶幸我是一名教師。同許多家長一樣我渴望我的孩子能成為受過好教育有好人生的人,但現實生活中有些家長的做法又讓我不解:公然教孩子用武力解決問題的家長;在大街上一邊聲如洪鐘呵斥孩子、一邊吐痰的家長;逼着孩子現在吃苦上苦將來作人上人的家長,埋頭苦讀“我送兒子上哈佛”和“天才兒子學習經”然後在自家試驗田裏耕耘不息的家長,為了給孩子搶時間而插隊、闖紅燈的家長,……他們總讓我心驚肉跳。他們的做法與他們對孩子的教育初衷完全背離,有太多的父母(包括我),自己尚需成長,卻被上蒼和社會賦予了培育和監護孩子成長的特權。怎樣給孩子提供好的教育,這恐怕是我們很多中國家長要補的一課。肖川教授的《好教育,好人生》這本書對原來我們固有的思維和做法進行了批判,也給我們今後如何更好地從事教育指明瞭方向。

其實我們經常可以在各類電視中發現中外孩子在行為舉止、思想品質上的巨大差異:很多外國的孩子能獨立的面對世界,自信樂觀,膽識過人;能獨立思考——不輕信、不盲從,理性地思考問題,自主判斷;能充分體面的表達自我,衣着得體,言行彬彬有禮;尊重他人,守時守信。我想有了這些教養他們在今後的生活中定會受益無窮,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也一定會強與其他人。但再讓我們看看我們的有些大學生,作為同齡人他們很多人身上所缺少的恰恰是這些。社會上的“啃老族”即使是工作以後還離不開父母的庇護;我們很容易人云亦云,在大家的共識中我們往往很少有人能堅持自我;我們很多孩子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不懂得去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甚至包括自己父母的血汗也無動於衷;每一次集體活動總有人不守時守信,但他們毫不羞愧,還為自己的行為編制這樣那樣的理由。對照這些,我不禁汗顏,我們在責怪他們的同時,我們的家長,我們的教育者是不是也該反省?仔細研讀肖川的書,他讓我清楚地認識到:

作為家長,我們不該只關注孩子今天考了幾分,我們還要教給他們獨立的意識和健康的人格,以自己模範的行動引導孩子,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要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到孩子頭上,更不能體罰,要給孩子成熟的,無條件的愛。適當的放手,給孩子空間讓他們能自我發展。在此,我佩服國外的家長,他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更像一個朋友,而不是一個權威,這恐怕是我們很多中國家長一時無法適應的角色,但為了孩子獨立的人格和自主的發展,我們為什麼不可以轉換一下自己的角色呢?

作為教師,我們不能僅限於教給學生文化知識,還要教給學生“良好的教養——內心純正、舉止文明、注重細節,又葆有生命的靈動與自由的天性——不畏首畏尾、患得患失,也不過多的講究城府、深藏不露”。在此,我更願意做學生的朋友,和他們一起體驗成長的煩惱、快樂、激動、感傷。給他們幫助,讓他們獲得更多的美感陶冶,擁有更多的被人欣賞、被人關愛的温暖與幸福。

這本書中肖川呼喚我們用生命教育和公民教育“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為自由社會培養人”。肩負着家長與教師的雙重身份,我深深感覺生養一個孩子的不容易,可是,有什麼事業能比把孩子培養成幸福和成功的人、充分展現出自己的能力的人更為偉大的呢?那些成功地培養了孩子的父母和老師,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

《人生》讀後感2

國中讀過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大概因年少,到底未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

想來有些書,需要閲歷,讀起來才有滋有味。

早有耳聞《人生》是路遙的成名作,但一直未拜讀。

故事概括起來很簡單,主角高加林從教師被擼成了農民,又從農民成了幹部,最後又回到農民身份,以及與巧珍、黃亞萍間愛情糾葛的故事。

我認為,所有的書,説成了這樣的梗概都是沒意思的。

聽説有人讀了此書後,如醍醐灌頂,以後成了成功人士。我這普通人,不想那麼多,但翻開後,竟也放不下,或感動、或惋惜、或憤憤,百般滋味湧上心頭。

看過一句話,大體意思是,看書時要將自己代入角色,在那些境況下,主角怎麼做,若是自己又會怎麼做。思考得多了,也就成長了。

這話很有道理。以前看書缺少思考,所以走馬觀花,了無痕。

1

App上看的此書,(這樣的好書是值得反覆閲讀的,因此已加入購物車,準備買紙質書。)很多人寫想法,掃了幾眼許多人不喜歡高加林,氣憤嘲諷。

可我發現,只要將自己代入他的位置,就再難開口譏諷。

從一個體面的教師,被走後門的擠下成了落魄農民。(從不識字的巧珍刷牙被圍觀、嘲笑事件就可看出當時農民地位。)

巨大身份轉變下,失魂落魄、頹廢沮喪。因年輕,未經歷過生活的大錘打擊,像極了每個普通人。

一個月後,出門賣白蒸饃那段,張不開口吆喝,躲躲閃閃,偏又遇到同學,覺得難堪,自尊心作祟下找藉口遮掩,一整天未賣出一個白蒸饃,現實得扎心。

此種絕望下,漂亮善良的巧珍,勇敢表白,噴湧的熱烈真摯的愛,感動了他,成了他的救贖。

雖然他以往瞧不起不識字的村姑。

一方愛得全心全意,一方開始於感動。正是這份差異,為分離埋下了伏筆。

我想在人生低潮時,收到如此熱情可愛的姑娘的示好,大部分男士哪怕知道自己不愛,也會接受,就如高加林。

哪怕很多人在評論裏鄙視高加林高升後,選了家境好,有助他前途,與他有共同語言的黃亞萍,棄了巧珍。

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當然可以理直氣壯展現道德,自己面臨那樣選擇時,又有幾個人能做得比高加林好?

所以越發覺得糟糠之妻不下堂的人難得。

2

高玉德叮囑高加林,人活低了,就要按低的來。對把他兒子擼了的高明樓,要笑臉相迎。

有人説這是農村人的懦弱,可我覺得很有生活智慧。尤其當時背景下,為官一方的簡直是土皇帝,想整個小老百姓,太簡單了。

哪怕現在,脾氣比本事大,也成不了事。

對農民的身份,從抗拒鄙視到接受,也只是因生活二字沉甸甸,只能勇敢面對,才能從深淵走出。

誰知柳暗花明又一村。高加林當官的叔叔回來了,馬佔勝變了嘴臉,和高明樓商量,又走起了後門,只是此次受益者成了高加林。

正是春風得意馬蹄疾。高加林去了縣城,當記者,出盡風頭。

身份不再是農民的他,黃亞萍覺得配得上自己了。

在確認過能和自己愛的高加林開始後,甩了對她掏心掏肺好,且雙方家長基本達成統一意見的結婚對象,張克南。

被出局的巧珍,分手那刻的話,更襯托了高加林的不堪。

兩人理所當然戀愛了,時潮又高調。

然而,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張克南媽媽舉報高加林,哪怕高加林有真才實學,在職期間可圈可點,也被清算處分,又成了農民。

高加林年紀輕輕,已起起伏伏,還是老光棍德順有先見之明。

是的,內心有温度,做事有原則,就是極好的普通人了。

3

高加林和巧珍的愛情,從一開始就註定悲劇。

一方覺得自己卑微,又全心愛着那個自己覺得高攀的對象。

而高加林,感情起於感動,未入心。成了幹部的他和巧珍沒了共同語言。

雖然門當户對是老調,但我一直覺得有一定道理。

在處於戀愛關係時,尚且可以説沒共同語言、自由、找真愛,都結了婚,對方又無錯的情況下,就為了遇到的“真愛”,而離婚,就不可原諒了。

因很多人結婚後,總會遇到另外的“真愛”,還美其名曰愛情,曰自由,太諷刺。

在談到婚姻時,想到愛情的同時還應該想起責任。論人的自私,哪個朝代比得上現代?

巧珍是金子,純粹又善良,生活中幾不可見,而黃亞萍生活中見得多。

巧珍當然比黃亞萍討人喜歡。

可實際上,哪怕嘴上罵咧咧,多數人選擇時,都會偏向黃亞萍。

4

極喜歡路遙筆下的景色描寫。

因一直在農村長到15歲,雖然南北有所不同,但作者的描寫輕易能將人拉回那個時候。

那場“糞架”,看得人既好笑又心酸。

當初在村裏時,爺爺連上廁所都要特意去叔叔家的。

感覺過去很久,原來回首也只是十幾年,生活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作者筆下所有的人物都立體,沒有絕對壞的,哪怕是那個舉報高加林的尖鋭媽媽,也可看做是出自對兒子的打抱不平。

每個的細節描寫,都深入人心。

沒有英雄人物,充滿現實的生活氣息,因此越發發人深省。

《人生》讀後感3

英國前首相有句經典的話:"我這一生都在關我身後的門,當你關門時,也將過去一切留在身後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還是讓人懊惱的失誤,然後,你重新開始。"是啊,從昨天風雨裏走過來,身上難免沾染一些塵土和晦氣,心中多少留下一些酸楚的記憶,這是不能完全抹掉的。我們需要總結昨天的失誤,但我們不能對過去的失誤和不愉快耿耿於懷。傷感也罷,悔恨也罷,都不能改變過去,不能使你更聰明更完美。而果總是揹着沉重的懷舊包袱,為過去的流年感傷不已,那隻會白白耗費眼前的大好時光,就等於放棄了現在;失掉現在,哪有未來!正如俗話説的好:"為誤了頭一班火車而懊悔不已的人肯定還會錯過下一班車",想成為一個快樂成功的人最重要一點就是記得隨手關上身後的門,學會將過去的錯誤、失誤通通忘記,一直往前走。

人這一生是很矛盾的,很無奈地跟着人家往前走,這叫隨大流。要是你逆着走,很可能被人譏諷為"另類"。所以我想,咱們或許是芸芸眾生,隨大流,別人怎麼走就怎麼走,不走就不行。一個人實在太渺小了,不説對大自然而言他是渺小的,而是説能力極其有限的。在這個世界上,你想做什麼事,單靠自身力量是不成的,必須跟別人一道友好合作,才能完成。這一點不僅平凡人如此,就連世界上偉大的人物也同樣需要眾人的強力支持,才能成就事業,而且其一生也就幹成一兩件大事,更多的人則是一件大事也幹不成。即使你的能力再強,要想做成某事,同樣需要眾人的支持和幫助才能成功。所以那種能力強不需要與人為伍的人,實在是驕傲自大型,終究一事無成。往往成就一定事業的人,無不是謙虛謹慎、虛懷若谷、待人誠懇、友好合作。

人作為一個個體生命來講,每個人都是悲劇,不管他當年多顯赫,多麼了不起,多麼不可一世。他在其位置上的時候,人們把他當成偉人,了不起,有自覺地附庸者,也有自覺地與其拉開距離者。一旦他離開那個位置,就與芸芸眾生的你我是一樣的,都很可悲、淒涼!對這樣的問題,不同的人自有各自的看法且會採用各自的方法應對;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有的人當他通過"努力"獲取某種位置時,就極力展現自己並獲取自己想得到的東西。這類人在眼下很有市場,不少人競相效仿。與之相反的人,因其看到人生髮展全過程,尤其是結果,於是在自己的現在位置上竭盡自己的全部能力,在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同時,努力做些為他人有益的事。一旦離開其位他就顯得坦坦蕩蕩,自覺沒有虛度這段時光,沒有因為自己不盡力而延誤事業的發展或事業受損;自覺對得起組織、對得起自己、對得起任何人,而前一種人雖然在他在位獲利頗豐,卻心靈難有安寧,時時懷有對組織對某人深深的歉疚感,尤其是到了垂暮之年,急想懺悔,否則難以消融那種歉疚感甚或負罪感。

在甜蜜的夢鄉里,人人都是平等的。但當太陽升起,生存的鬥爭重新開始時,人與人之間又是多麼不平等,要知道,人們一般都認為在肉體與幻想允許的範圍內,能獲得最大限度的真誠與信任,然而現實中人與人之間,最可痛心的是莫過於在你認為理應獲得真誠和信任的地方,卻遭到了損害,不過也不要灰心世界上有這樣一些幸福的人,他把自己的痛苦化作他人的幸福;他們揮淚埋葬了自己在塵世間的希望,它卻變成了種子長出鮮花為孤苦伶仃的苦命人醫治創傷。

如今很多人對"做人"的技巧非常熱衷。不過在世俗的濁浪中,有一類人卻不以面具示人,不消日夜琢磨如何討好別人喜歡,更不會去騙人去害人,總是以真誠待人,寬容他人,扶助他人。我以為這類人仍然是大多數,那種"小人"畢竟是少數。因為騙人者的騙術是有限的,不會持久;害人的人終究要受到懲罰的,真誠雖是人人呼喚的、期待的,然而真誠的呈現與獲取要經歷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往往沒有注意到,有些人喜歡真誠,只是為了讓他好看穿你。一旦你真誠到説話行事一無顧忌,損害到他的"自尊",利益時,他馬上變臉。

人們常常發現:依照道德規範的行為準則做人處事,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極了,除非自己不斷修養。然而生活要靠真才能支撐下去,一個人有心向善,那麼在生活中就不會世故、圓滑,就不會以面具示人,那他的生活始終擁有更多的春天與陽光。如果人世間沒有"虛偽"二字,那我們的日子自然愜意;如果沒有"虛偽",我們就會象小鳥一樣,盡情享受自由的快樂。

人的內心就是最大的戰場,我們時時刻刻都在與自己賽跑,贏了自己的缺陷與不足,也就贏得真正的幸福快樂。那就象你獲得某個運動項目的金牌,是自己人生的無價之寶。這個世界是多麼的可愛,因為還有寬容和欣賞。別人的好其實就是自己的好,別人的完美無缺就是自己心靈的完美無缺。換句話説,如果你能將愛作為一種心境,那麼,你就有福了,而且所有的刻薄和淡漠都將漸行漸遠,留給你的永遠是一顆濕潤的靈魂。

作者'宜景'的這篇文章抄完了,我覺得並不"閒話",他給人心靈的共鳴和震撼。文章首先要求忘掉自己的過去,把握自己的現在;接着闡明"跟隨大流"的無奈和必須;再談如何守住人性的底線,實現人生的價值;如何摘下面具,真誠做人;如何將愛作為一種心境,以寬容和欣賞之心待人。我都記下了,這篇人生修養的範文。

人生不只有"寬容",還要有奮鬥。不然就成"阿彌陀佛"了。只有在奮鬥中修養,才能修成正果。這是我的發揮罷。

《人生》讀後感4

“一個人在最初的時候應該為自己,在為自己有餘的時候,就該為別人,而且不可不為別人”,胡適是這麼説的。這使我想起孔子的“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治理名言。那麼照胡適的角度這就可以解了。先“齊家”,也就是為自己,把自己的步子紮實了,而後“平天下”,“平天下”可為,並且不可不為。這樣把“為自己”和“齊家”等同起來,“為自己”的內涵就變得深刻了。它不再是簡單的為自己的利益考慮,還要發展自己,提高自己,使自己成為對他人有用的人。對他人有益處不就也是增加自身的利益嗎?所以這裏的“為自己”是以變成有益於自己與他人為目標而奮鬥的。在達到“為自己有餘”的這段期間,也就是為他人創造益處的準備時間。之後,就自發地為他人着想,為他人造福,這哪裏是什麼有點逼迫的“不可不”啊?這是心靈至善的自認而然。所以,我可以對一種人説:“儘量使自己快樂吧,因為你的快樂可以使別人快樂,儘量為自己吧,因為為自己就是為他人”。“這種人”心裏面有一杆秤,一端載着自己,一端載着他人。每逢選擇的時候,他的感覺便會無意識地傾向於他人。這種跟着感覺走的自我主宰感覺,使他本人快樂,又為他人奉獻,當真是為自己、為他人。

所以,在當今自私自利橫行的物慾世界已經失去了原本的光彩,但是從上面提到的新角度看這句話,我們是應該大力提倡的:為他人,所以要為自己;為自己,所以要把自己提高到一定的精神水平上,使自己自覺的“齊家,治國,平天下”。

“我認為最值得與年輕人談的便是知識的快樂”。時下,最流行的莫過於提醒快樂。一堆堆着有怎樣快樂的書本,一樣樣透着放縱快樂的極致誘惑,我們置身於其中,早已被迷得忘記什麼才是真正的快樂。也有某某學者呼籲:“讀書使人快樂”。一樣的話語,胡適先生的建議卻突破當年世俗的藩籬,經過時間的洗練和沉澱使人更加信服。

那時候,胡適是為了告訴大家所還未認識到的真理,而今,則是我們這些所謂的現代人大刺刺地把真理“瀟灑”一拋,快速令自己遺忘。每個人都記得這句話,都會説會解釋,但真要做的時候為什麼就止步了呢?又或者,在讀書的時候,你真能感到快樂嗎?有一種現象;你感受不到,但你在與別人交談或寫報告的時候勢必要把“知識”、“快樂”、“力量”有機地聯繫在一起,相當詭異。説實在的,我已經感受不到那份快樂,又或者它已經渺小到我無法察覺。但我很確定的是:書永遠永遠不會背叛你,它會永遠永遠陪着你。真的,也許你做什麼事都會有阻礙,但看書一直都是暢通無阻。舉個例子:最近我一直在註冊各大網站帳號,不停地填寫相同的信息,填完了網頁系統還不一定能登進去,費了大量時間,那時候想:還不如拿那時間看書呢。可也只是想想。是的,只是想想而已。也許偉人和凡人的區別就在於是否能發現讀書的樂趣。有一天你發現了,你也就偉大了。

“社會即是我們的上帝,我們的制裁者”。這句話出現即合理。在我們看來,我們為什麼要信奉宗教,無非相信它有懲惡揚善,有保佑自己的神祕力量。這和社會有點相似。一個人必定生活在社會裏,會與社會裏的種種元素相交往,這時他自己特有的個性就必然與社會相互接觸併產生摩擦,社會根據其是否適應來施以他作用和影響。一般情況下,就是壞、惡受社會懲罰,善、好受社會表彰。它是我們的制裁者。可為什麼沒有人會把社會當作制裁者?我想有一下幾個原因:1等不及。社會的作用是一個漫長的、漸進的、以肉眼的變壞在進行的發展,他們等不及,迫不及待地在自己的想象裏主觀臆想,並把這些歸結於宗教的神祕,把自己的惡撇得清白,是神做的,與我無關,典型符合一看客心理;2差太遠。太多的因素綜合,社會的作用和我們原本想象的不一樣。大部分都是“這罪受得太輕了”。這是不行的,所以他們又只好在自己的想象裏主觀臆想加重其罪,求心裏舒坦,可這是犯罪,所以又歸結於宗教懲惡揚善的神祕力量;3有例外。社會裏並不總是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的。這種例外使人們覺得社會不那麼公平,更甚者,一點也不公平。所以,又要寄託於神了,神怎麼會不公平呢?他們都是這麼覺得的。也對,神怎麼會不公平,從沒出現過,審判過什麼,何謂公平。這般看來,人們信仰宗教而非社會是有一定道理的,拿這道理反觀胡適先生的觀點,會發現他的觀點並不盡然全對。但在那個迷信的年代,確實有敲山震虎之效。

《人生》讀後感5

《文化與人生》這本書是由賀麟先生編纂完成。賀麟先生是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哲學家和翻譯家。我國的哲學教授張祥龍曾這樣説;“賀麟先生是引導我走上哲學之路的恩師,他的學識和人品是我所崇敬和終生感懷的。”並表示賀麟先生在他那個時代的哲學界中屬於出色之列。

坦然的説,作為一名習慣了快餐式閲讀的90後,《文化與人生》是我讀過的第一部涉及到哲學,倫理,文化和文化與文化與人生等方面的著作。也是我讀過的最有深度的一本書,在閲讀的過程中,它更需要的是讀者的深度思考和對中華文化與歷史的縱向理解與把握,此外它也要求我們對西方哲學和文明進程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當然也正因為它的深度與難度讓我認識到文化的深厚意藴,文明的偉大魅力與自己的淺薄。而這,也正是我的收穫之一。

書中每一篇文字都是為中國當前迫切的文化問題、倫理問題和文化與文化與人生問題所引起,並且根據個人讀書思想和生活體驗所得去加以適當的解答。這些解答所取的途徑,似科比較接近中國的儒家思想,和西洋康德、費希特、黑格爾所代表的理想主義。篇中大都親切地自道所思所感和所體察到的新意思,以及與青年朋友們談心論學的觀點。寓個人的哲學見解以淺近的方式於各篇中,並希望引起讀者的哲學興趣進而啟發他的哲學思想。當然,他也成功了。

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講,感受較為深刻的當屬文化與文化與人生問題及其引發的其他問題。賀麟先生在論人的使命,信仰與生活,理想與現實,樂觀與悲觀,自然與文化與文化與人生觀念與行動等數篇文章中着重與剖析文化與文化與人生問題,並寓文化與文化與人生問題於大的人類文明發展和文化差異之中,且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使文章有了更廣闊的視角和深度。在信仰與生活中,他剖開政治經濟道德,對信仰進行客觀研究得出客觀原則,進而才通過信仰的功用種類過渡到文化與政治,在文章的最後則自然的談起青年的政治信仰問題並明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凡是學者專家以及有知識的青年,均應該有政治信仰,或均應該培養成健全的政治信仰和正常的政治興趣。足以表明他對青年的關愛和對祖國的赤子之心。也正是這點,改變了我以往對哲學家的憑空的印象,哲學家並不是空想家,他也是根植於生活,發現與生活,同時深深的思考和關心着生活和偉大祖國的命運。

在文化方面,可以説賀麟先生是學貫中西。可以説文化問題及這本書所透露出的文化的巨大張力與底藴正是此書的精華所在。儒家思想的新發展,學術建國與抗戰建國,法治的類型,基督教與政治,納粹滅亡與德國文化,諸葛亮與道家,學術與政治,政治與修養,從看外國電影談到文化文化異同,認識西洋文化的新努力,文化,武化與商化等多篇文章均深深的打着文化的烙印。同時這些文章從始至終所傳遞和表達的一個思想也就是政治經濟文化三方面是不分家的,不能獨立存在,而是彼此影響互相扶持的。在文化,武化與工商化中,賀麟這樣説:要搞政治,必須先有基礎。政治的基礎最初是武力,後來是財力。武力的政治產生霸道,工商業的政治產生資本家。以後必須加上一個“文化”。此外,賀麟先生所涉及到的純正的文化知識則通過王安石的哲學思想,王船山的歷史哲學陸象山與王安石等篇章表現出來,也着實讓知識貧乏的我開了眼界。古人都已經做出了那番驚天大事與成就,而我們作為後人竟然還不知,不知也就算了,如果知道了還不知進取,那我們在自歎不如的同時,也該暗自羞愧了吧。

説起倫理,其主題對象當然也還是人。也因此個人認為倫理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文化與文化與人生問題。在五倫觀念的新檢討這篇文章中,作者詳細分析了五倫的四層

要義。他講道,在種種價值中,五倫説特別注重道德價值,而不甚注重宗教,藝術,科學的價值。希臘精神注重自然,故希臘是科學藝術的發祥地。中國的儒家注重人倫,形成了偏重道德生活的禮教。我也曾對中西方文化科技與藝術的不同發展甚至教育方式而深感疑惑,而賀麟先生的這番話也真是讓我豁然開朗了。不再為阿基米德,麥克斯韋,伽利略,摩爾,牛頓等等的一大批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均出自於西方而暗自困惑了。此外,更重要的是讓我明白三綱五常,五倫即為五常的意思。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婦婦。而三綱是由五常進化而來,它是五常的發展與補充,提倡的是絕對,片面之愛用以補救五常相對關係的不安定。它成立於西漢,而儒教也是在西漢正式成為中國的禮教。一個偉大的帝國需要一個偉大的有組織的禮教,以嚴密有力的三綱説為核心的儒教自然因其優勝條件在那個恰當時候成為中國的禮教了。當然,它曾桎梏人心,束縛個性,妨礙進步達數千年之久,但是我們也要明白,三綱作為五常的必然發展,它也盡了自己的歷史使命。現在,我們應該做的是對三綱五常加以新的解釋與發揮,以建設新的規範和準則。實際上,中華文化與文明也正是因為與時俱進的嗎特型而源遠流長的。

以上這些也只是我個人對賀老先生著作的淺薄理解。出生於上個世紀初的他,可以説是看着祖國受盡屈辱,也看着他流血流淚,看着他反抗,也是看着他一天天康復成長起來。同時他也花費畢生精力在研究着他的歷史與現在。他豐富的閲歷皆匯聚成深刻的文字,這些通古融今,縱橫中西的學術性文字,又豈是我輩靠着二十載象牙塔的生活感悟所能理解的。唯可以做的是儲備,儲備知識,在以後的文化與文化與人生路途中去體會,吸收,消化。

《人生》讀後感6

“報紙上説,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這是《人生海海》裏的句子,把它用在書中的上校身上再合適不過。下面我想從幾個方面來説一説這本書中引起我思考的內容。

(一)上校-----全書的主角?

上校是本書所探討的一箇中心人物,説他是全書的主角應該大多數人都認同。

本書從尊嚴,愛情,友情等多方面來描述他的故事,試圖探討人性的多面,發生在他身上的事可謂光怪陸離,而帶着我們走進故事的,卻是個孩子。

在本書中,以孩子的目光來講述這個大時代裏的小世界,它摻雜着對事物的好奇,也摻雜着周圍人的想法對他的影響。

在故事開頭就以看似散漫的語言描述這個村莊裏的一草一木,看似無目的的介紹村子裏的老老少少,在讀者稍有艱難而無頭緒的閲讀完這些句子之後,聚光燈才開始慢慢打到上校的身上,接下來,圍繞他的故事這才慢慢展開。

上校在故事開始的描寫十分負面,被人叫太監,被比喻成猴子,整個人十分古怪。

這些都是“我”的感受,因為周圍人特別是爺爺總愛説上校的不好,這讓我想到東野圭吾的《惡意》,人們總擺脱不了先入為主的想法,不管你知不知道真相,只要人們都這樣説,就不免會受到影響。

很多人都認為上校是全書的主角,畢竟從故事開始的指向到故事結尾,都在從側面描寫上校的各種事跡,而那個一直吊着讀者胃口的祕密也和上校有關。

很多人都認為“人生海海”,講的就是上校的起伏人生,卻忽略了“我”的人生同樣跌宕。

麥家老師説,“我想寫的是在絕望中誕生的幸運,在艱苦卓絕中的道德。”這足以説明,上校不是重點,書中的每個人的“人生”才是重點。

(二)父子關係-----孰是孰非?

瞭解麥家的人都知道他與父親的關係並不融洽,原生家庭的陰影一直都擺脱不掉,甚至至今都對麥家有所影響。

而在本書中出現了多對父子,如爺爺和父親,父親和“我”,瞎佬和小瞎子等。就連上校和兩隻貓也可以算的上是父子了,畢竟上校看似放蕩不羈,而貓則是他表達愛的唯一突破口。當然,這有些扯遠了,但從人類父子中觀察,就會發現這些父子中的父親對兒子的態度各不相同,自身的人物形象也千差萬別,可在對於保護兒子這一點上卻都做了想同的決定:

爺爺不顧道德批判去揭發他人以保護爸爸不受流言蜚語的傷害;爸爸寧願“我”漂泊異鄉來免受“鬼怪”糾纏;瞎佬則在祠堂長跪三日來換取村民對小瞎子的一絲同情,上校更是為了貓而錯過投誠的機會。這大概就是作者想要表達的,不管有無違背道德,父親想救兒子的心總是不變的。我們沒有立場去評判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愛的表達,畢竟父子關係就是那樣複雜又簡單,神奇又微妙。

從這些描寫不難看出,麥家也許是真的放下了,畢竟“人生無路可逃,只有握手言和。”這也許稱不上原諒,只能説是放過自己。

(三)“我”-----是否真的握手言和?

相比於上校,“我”是另一個重點,畢竟書中的很多想法都來自“我”的內心。“生活不是你活過的樣子,而是你記住的樣子。”

書中的“我”在家庭處於危機之時被送去異鄉,在之後更是經歷了一段十分痛苦的歲月,在終於如願回鄉後,卻發現家裏早已物是人非。

在“我”看來,這麼多年來自己經歷的苦難,親人遭遇的不幸以及上校最後的結局,都是一個人導致的,若沒有他,也許生活能一如從前。

我們身為局外人自然看的清些,但如果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或者當面對你我此是正在經歷的挫折,我們又是否能看清呢?我們是把這都歸結為一個人或一件事的錯,還是會覺得這是人生必經的挫折呢?

“這就是命,事先講不清,事後都講的清。”書中在多年以後,“我”最終選擇與人生握手言和,在每每看到那個人的落魄以後,“我”竟產生一絲憐憫之心,甚至還接濟他。

這不是什麼聖母的表現,而是在經歷無數次憎惡之後,選擇放下,就是放過自己,“人生海海,潮起後是潮落。”不要因為上一個潮落而錯過下一個潮起。

四,強烈推薦

現在的你是否也在經歷挫折,是否也陷入了泥潭而失了方向?

《向遙遠的自己説你好》作者:從來

如果是,那不妨花些時間走入書中各色人物的人生,與他們一起經歷一次苦難,與他們一起思考一下人生,與他們一起品味這世間百態,與他們一起感受這潮起潮落,與他們一起狠狠的憎恨他人,再與他們一起好好的放下。

放過他人,就是放過自己,我始終堅信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道理,所以,你怎麼知道你此時的困境不會成為以後的基石呢,只要,你能挺過去。

《人生》讀後感7

路遙靠長篇大論的三部曲才描繪出一個“平凡的世界”,卻僅以中篇小説的篇幅詮釋了“人生”。書的開篇引用柳青的話説到“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作者正是借主人公的這幾步“緊要處”展現了人生。

高加林本是高家村的民辦教師,卻被村中領導高明樓的兒子靠後門擠下了位。這個不曾下地勞動的文化人,也不得不成為了地地道道的農民。他選擇最苦最累的活,與全村人賭氣,想以一手鮮血來證明自己,憑身體的疼痛來發泄自己的不滿,從而獲取些許精神上的歡愉。其實上天對高加林不薄,在他遭遇了生活的不幸時,也讓他嚐到了愛情的甜蜜。他與劉巧珍相愛,巧珍是個勤勞能幹·善良樸實的姑娘,恰似降到高加林心頭旱地的甘霖,在高加林苦悶時給予他安慰。正當高加林開始心平氣和地面對生活時,上天又與他開了個玩笑,他的叔父回到地方做局長,連害他失去工作的高明樓也來巴結他家,高加林憑今非昔比的“地位”,又在縣城“謀得”了好差事。

高加林因後門失去了民辦教師的職位,又因後門當上了縣裏的新聞記者。再次回到縣城的他,不僅不再痛恨走後門,還開始理所應當地享受起後門的優待,有些飄飄然的他也不禁感歎道:“後門,可真比前面的威力大啊!”滿腹經綸的他,不久便在縣上大放光彩,高加林的一腔熱血也全注入了充滿希望的新生活中,許多姑娘千方百計地接近他,他的高中同學黃亞萍也三番五次地上門暗示愛慕之情,高加林也漸漸發現他與巧珍的共同語言越來越少了。而當黃亞萍暗示高加林與她在一起會有更好的前途後,權衡利弊,一心想進更大的世界,想登上更大的舞台的高加林便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黃亞萍。此時的他,一心想向外闖蕩,卻丟失了在內之本。高加林拋棄了劉巧珍,正式於黃亞萍交往,儘管心有愧疚,但他已被事業愛情雙收的喜悦衝昏了頭腦。可好景不長,高加林走後門的事情被揭發,生他養他的山川土地又把他召了回去。

對於曾立誓再也不離開的縣城,原來他高加林只是其中的匆匆過客;面對新收穫的愛情,他也因身份差別不得不與之了斷。此時的巧珍已穿上了別人的嫁衣,做了別家的新娘,高加林已沒有了退路。高加林失魂落魄地回到村,他熟悉的黃土,碧綠的莊稼,清晨的紅日並未抹去他內心的灰暗。他以為自己會被譏諷和嘲笑包圍,卻未想到這些純樸的莊稼人給予了他無限的關懷與安慰。在德順爺爺的指點下,高加林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他的人生道路,還很漫長。在得知德順爺爺和巧珍為自己説情,幫助自己後,高加林“一下子撲倒在德順爺爺的腳下,兩隻手緊緊抓着兩把黃土,沉痛地呻吟着,喊叫了一聲:‘我的親人哪……’”

最後的喊叫,高加林叫的是“我的親人”,那麼這親人是誰呢?是德順爺爺?是劉巧珍?還是他的父母?我覺得都不是。他呼喚的是他手中那兩把黃土,是他賴以生存的山川大地。土地,就是他的至親,是他的生存之本,也是他的做人之本。

作為讀過書的文化人,高加林不滿足於生活現狀,渴望到外面的大世界去施展才華,這沒錯,他希望上進,抓住機遇,這也沒錯。可高加林最有遠大的抱負,有不凡的才華,但也有自負自大的一面,這也正是因為他忘了自己的本,是土地。黃亞萍給高加林寫的小詩中,她希望高加林是自由的大雁,可以飛到更適合他生存的土地,但她的立場畢竟與高加林不同。實際上,高加林不是她所願的大雁,而是像德順老漢口中所説,是紮根在土地的一棵苗,他可以生長,將自己的莖葉散到四面八方去,但他的根在土地,離開了土地,便不能生存。即使這片土地再貧瘠,他也不能脱離,不可能懸空飛起,即使能做到脱離土地,根浮着,是站不住腳的。如果高加林在面對一切抉擇時,能想到土地是自己的做人之本,以此來判斷選擇,或許他的選擇會更慎重些,他能思考地更透徹些,也不會過於急功近利。

也因高加林並未記得自己的本在土地,一旦有不如意,踏遍輕易地自暴自棄自卑。巧珍被他拋棄,但看到她生活和勞作過的土地,看到她所耕耘的一切,便對生活重拾了希望。德順爺爺做了一輩子光棍,無依無靠,但也從未輕生,依舊靠勞作來為村裏貢獻。這兩人與高加林相比,都更堅強,也更踏實,他們也不會像高加林那樣虛華、浮誇,因為他們都記得,土地是自己的生存之本,沒有土地就什麼都不會有,但只要有土地在,一切都能通過勤勞耕作得到;他們也明白,土地是自己的做人之本,腳踏黃土,就能播種下生活的希望。而高加林僅僅因為再次丟了工作,要再次當農民,心愛的人離他而去,就覺得活着沒意思,他不僅輕視了生命,還輕視了土地。最後的一聲吶喊,我相信他已明白了土地才是他的根本,我也相信他會重新振作,開始嶄新的生活。

女媧用黃泥捏人,上帝也用塵土造出了亞當,這些古老的神話不謀而合,都認為人類的血肉之軀都是由土地塑成的。我們靠土地生存,人類文明的起源便是農耕文明,最初人類社會的風俗習慣、思想文化都在日常耕作中產生。土地不僅給了人們安身立命的基本條件,還教給了人們勤勞、踏實、淳樸的本質。從某種角度來説,土地便是我們的根本。

人生總是戲劇性的,在生活中,你時而佔上風,時而處下風。但無論處於何種境遇,或喜或憂,或風光或潦倒,人,都不能忘本。

《人生》讀後感8

吸引我看這本書的很重要一個原因是,這本書的介紹中寫了這本書對動畫大師宮崎駿的影響,當然還有入選日本國小教科書。而我家毅哥剛好國小一年級,我覺得有必要好好看看,裏面可能有很棒的內容,將來分享給他看。

這個想法在我看書的過程中,不斷的被驗證,真的是一本很適合給孩子看的書,當然孩子的家長更應該提前看看。

“當你懷疑和迷茫時,這部經典小説一定可以幫到你””無論世界變得如何混亂與殘酷,我們也能決定以怎樣的姿態好好活着”如介紹這本書的賣點所講,這本書真的很贊。

書裏面主要是介紹主人公小哥白尼上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事情,引發的他的所思所想,裏面涉及到舅舅和媽媽的引導,涉及和同學的友誼,涉及貧富差距階級的看法,涉及高年級欺負低年級學生孩子角度的正確思考……由故事展開,一層層的揭露出真理,真正的善惡,勇氣,從而告訴小哥白尼以及讀者們,請獨立思考,認真的想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成為一個高尚的人,做好世界的一份子。

這本書一共十章,算上目錄前言等等一共261頁。十章中有六章都是小哥白尼的角度介紹故事,然後加上舅舅的筆記。章章精彩,沒有廢話,看到最後,你就是看到小哥白尼從一個懵懂少年逐漸變得成熟。就是長大的過程。

比如,第一章,小哥白尼一年級,主要講的就是看待事物的方法。實際根本就是獨立的角度獨立的視覺可以看待這個世界。

比如,勇敢的朋友一章,講的是同學之間一個孩子欺負另外一個,然後有個同學站出來制止,然後制止的同學和欺負人的同學打了起來。老師進來看到兩個孩子打架,問原因。制止的同學沒有告訴老師,因為不能告密。最後是班長跟老師説了情況,欺負人的同學被老師批評了。這個過程,就是即便自己站在正義的一方,依然沒有告訴老師,這種勇氣,是正面並且充滿力量的,讓人敬佩。

比如,牛頓和奶粉,講的是牛頓被蘋果砸到頭,為什麼可以可以把地球引力、天體物理,萬有引力這些聯想到一起。一些理所當然顯而易見的現象實際並沒有那麼簡單,這一章闡述的這個觀點是從小哥白尼的角度自己去領悟的。在這一章,我也深有感觸。就是蘋果會落到地上,如果100米、1000米呢,1萬米呢都會落到地上,抬頭看看月亮,月亮為啥掛在天上呢。一切的思考都是從這裏開始的。

書中的奶粉,是小哥白尼想到自己喝的奶粉從奶牛的飼養員開始,一直到接奶製作殺菌出廠運輸然後到小賣店這一系列多少人經手,最後才能到自己的桌子上。就是也思考出,每個人在這個世界都不能完全獨立的,都是活在一張網裏。

比如:有一張講的是貧窮的朋友。就是講小哥白尼的同學有三天沒有上學,他就去看望這位同學。這位同學家裏是做豆腐的,和同學們生活條件看就是家裏屬於貧窮的。原來是這家的一個工人生病,爸爸又出門,媽媽一個人忙不過來,所以這位同學就沒有去上學。生活原來還有這樣的一面,小哥白尼的思索認識了這個世界並不都是美好的一樣的。

舅舅給小哥白尼的筆記中也説到,貧窮的人自卑的來源是襤褸的衣服,單一的食物,糟糕的住所等等。因為生活水平所限制,所以不能很方便的在日常生活中那麼自由。世界上這樣的人很多,因為生活條件差,什麼都缺,,連生病可能都無法得到充分治療,就別説學習學問和藝術,欣賞繪畫和音樂了。

不一樣就擺在那裏,保持什麼樣的態度去對待這些不一樣,更多的結論是要小哥白尼去自己思考。實際上就是都活在網絡中,誰也不能獨立存在,在各自的位置上努力向上,高尚的情懷不管怎麼樣都會受人尊敬。

這本書有很多這種價值觀的考量,比如後面有一章是説幾個小夥伴有個誓言要一起面對高年級同學的欺負。結果等到了這一時刻小哥白尼膽怯了。就是可能在那種危險的時刻,大部分都會膽怯,但是因為退縮的後悔是無以復加的。小哥白尼就被折磨了好幾天,覺得失去了友誼,再也沒有臉見自己的好友了。

最後,是媽媽和舅舅共同開導了他。就是總要面對,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哪怕是他們最後還是不原諒你,你也要先努力道歉。媽媽講了一個故事,就是她小時候在一個高高的台階下,想要幫助一個老人,但是直到老人到台階頂端,自己也沒有出手。就是這麼一個場景,讓媽媽時常想起,即便每每想起都後悔,實際上也不是什麼損失。

“就算髮生了那種事,也絕不是什麼損失,如果你只考慮那件事,那麼確實無法挽回,但是如果你後悔了,而且因此明白了做人重要的道理,就不枉費你有那樣的經歷,之後的生活也會比以前更好、更加深刻,因為你會成為比以前更成熟的人。所以無論何時,你都不能對自己感到絕望,如果你能振作起來,那就太了不起了,肯定有人會明白的”媽媽的這對話,道理深刻又容易懂,對於一個學生面對的那種壓力來説,非常有效。

小哥白尼最後寫信表達了自己的歉意,他的好朋友們最後也原諒了他。更重要的是欺負人的高年級同學得到了懲罰。

很喜歡這本書,值得每一個人看。

《人生》讀後感9

好久沒更文了,但我還想為我那僅有的一百幾十個粉絲一直寫下去,感謝可愛的你還沒有取關我。順便和大家説一下,我已經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份實習,回到學校裏上課了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剛讀的一本書,路遙的《人生》,是我離職前公司小編送我的一本書。讓最近意志消沉的我重新找到了奮鬥的理由。

先給大家梳理一下書中人物的主要關係和性格特點:

01 高加林

書中的男主人公,有文化有報復,不願意做農民,高中畢業後沒考上大學,在村子裏當民辦教師的他剛發表了幾個散文詩等文學作品,覺得離自己理想的生活又靠近一點之後。

被村裏第一能人高明樓的兒子三星頂替了民辦教師的職位,他又變成了農民,並與大字不識的巧珍相愛。

在經歷一段時間的農民生活和體驗到愛情的滋味後,他在新疆當軍官的叔父回來了,成了他們地區的勞動局長,是村裏第一能人高明樓的上級。高明樓怕加林和叔父告狀,就夥同馬屁精馬佔勝走後門,把加林弄成了縣裏的通訊幹事,成了國家的正式工人。

高加林利用自己在文學方面的優勢和打籃球方面的精湛技術,迅速成了小城裏的明星人物,並且受到了高中時期互生好感的黃亞萍的青睞。

當亞萍要隨父母遷回南京後,和加林表明愛意,並承諾自己的父親可以幫助加林在南京的大城市幫他在《新華日報》等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時。高加林猶豫了,為了自己的前途,也想和有文化的人生活在一起,他放棄了和巧珍的感情,與亞萍談起了戀愛。

後受到亞萍原來男朋友母親的報復,加林找工作走後門的事情被揭發,使他失去了工作、城市户口、還失去了亞萍,同時他最愛的巧珍也嫁給

別人,他又變成了農民……

02 巧珍

村裏第二能人劉立本(和高明樓是親家關係)的二女兒,由於劉立本先前的自私,為了攢錢,沒讓大女兒和二女兒讀書,導致巧珍成了文盲,但巧珍卻喜歡讀書,並喜歡上了有文化的高加林。

她真誠地愛着高加林,懂他的所有心思,並主動向加林表達愛意,幫他賣白麪饃,給他買好煙,穿他喜歡的黃色的確良襯衣,還因為他説:“以後,你要刷牙。”

就不顧全村人的眼光每天刷牙。甚至等到加林去縣城裏工作後還怕加林在城裏消費高,把自己在地裏幹活拿公分換的錢都給加林。

當加林為了前途要和巧珍分手時,巧珍就放手讓他走,還讓他再找個更好的對象。

這個勤勞善良的女孩子失戀後也沒放棄對生活的熱愛,繼續勞動,嫁給了一直追求她的馬栓。

而且在加林被舉報失去工作回家當農民時,還央求姐姐不要羞辱加林,甚至請求姐姐的公公——高明樓,幫他找一份民辦教師的工作,好讓他不那麼受苦受累。

03 黃亞萍

博學多才還關注各國大事,父親是縣武裝部長,母親也有着體面工作,由於能説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高中畢業後當上了縣裏的廣播播音員。高中的時候與加林互生情愫,但因為加林最終回了老家當農民就不了了之。後來與高中就開始喜歡亞萍的克南(門當户對)在一起了。

因為加林當時通訊幹事來到城裏工作時,又想起高中的時候兩個在一起談論詩詞歌賦那種美妙的感覺,意識到克南在她心裏的分量沒有加林重的時候,決然放棄和克南的感情,選擇和加林在一起。

她是自私的,但她真誠地愛着加林,把她所有的工資都用來打扮加林,給加林買沒吃過的東西。同時她也真誠地不情願加林是個農民。

04 順德老漢

有一顆及其善良的`心,熱愛着村裏的每一個娃娃,有點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都會分給娃娃們,從小就很照顧加林。

當加林失去民辦教師的工作,只能回家但農民下地幹活磨得滿手是血泡的時候,他心疼,勸他慢慢來。並且細膩地發現了他和巧珍的愛情,支持他鼓勵他。

在加林拋棄巧珍時,他還勸説加林不能忘本,不能輕浮;在加林最後失去城市工作回家又當農民時,開導加林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甚至怕明樓打壓報復,去敲點明樓。

總結

讀完這本書給我的感慨是,人在做任何選擇的時候都不要忘本,如果高加林不為了自己的前途,和亞萍在一起而拋棄巧珍,也不會受到克南媽媽的舉報,也不會剛剛好起來的生活又變回了從前,又成了農民,也失去了最愛他的巧珍。

人生啊,有很多岔路口,總聽別人説,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但其實是,選擇一個正確的方向並堅持下去才重要!

20多歲的你馬上就要面臨人生最重要的岔路了,你會怎樣選擇你的學業,家庭呢?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最近選擇方面的困惑,我們一起幫助你吧!

《人生》讀後感10

活出自己,才算不枉此生。

怎樣活出自己?武志紅老師在《擁有一個你説了算的人生》序言中列舉了一些名人。股神巴菲特説:“別人貪婪的時候我恐懼,別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動漫之王宮崎駿説:“我從來不考慮觀眾。”德川幕府的開創者德川家康説:“過於揣測別人的想法,就會失去自己的立場。”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不太在乎他人的想法,有“強烈的自我意識”。

但什麼是“強烈的自我意識”?序言中沒有作詳細回答。

1.能發現自我、認識自我,形成一定的自我覺知

喜好什麼、追求什麼、人生價值和目標是什麼、怎樣做才能實現目標?對於這些認識越清晰,自我意識就越強烈。然而認識自我,説來易,做來難,很多人沒有勇氣去面對那個不好的自己:開會、上學遲到,給出的理由不是家住的遠、就是歸咎堵車或者天氣。總之,他絕對不會説:“經常遲到是由於自己對學習和工作不夠重視,不夠自律,沒有養成守時的好習慣。”——承認這些就等於承認自己是不好的,這種不好會給自我帶來不適。為了避免這種不適,人們寧願從自身之外尋找原因,即所謂的“外部歸因”。外部歸因能讓人一時爽,但不能讓人一直爽。總是向外尋找原因而忽視自身問題,會讓我們一次次錯過認識和改變自我的機會。久而久之,你避開不僅是責備,更是自我。

2.能區分是“自己想要的”還是“別人想要的”

一件事背後的動機,往往既受內部因素影響,又受外部因素影響。大學生尋找伴侶,動機可能是遇到了心儀的對象,也可能是出於跟風或攀比心理:看到室友都出雙入對,自己也不甘落後;室友對象是高富帥,自己也相應提高了擇偶標準。顯然,前者主要滿足了自己的心理需求,後者則更多為了維護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生活中,如果我們花大量時間和精力去維護別人眼中那個“精緻的自己”,必然會覺得很累,因為評判的那根標尺始終在別人手中。自我意識強烈的人,能夠區分內部的需求和外部的標準,並且在兩者發生衝突時合理地進行權衡。

3.相信身體的感受

想必你有過這樣的體驗:有些事做起來特別容易疲乏和無聊,做完毫無成就感,反而有些空虛。長期處於這種狀態容易讓人覺得生活無趣,甚至有一種停滯感。反之,有些事明知做了也沒什麼好處和利益,甚至可能會帶來麻煩,但總感覺冥冥中有股力量在推動自己去完成。是的,對自己是否有價值,是不是自己想要的,身體會告訴你答案。你能説服自己的理智,但不能欺騙自己的感受。

4.有堅強的意志

自我,僅僅認識還不夠,還要能夠保持。我們不妨把自己的理想、信念、興趣等各方面想象成一個球形空間,稱之為“自我空間”——它就像一個肥皂泡,很容易感受到內外的壓力,無時無刻都在變化。在外界的高壓下,它可能會縮小乃至破滅。因此我們可以將在外界壓力下保持自我空間的能力理解為意志。

心理學中對意志的定義是:有意識地支配、調節行為,去克服困難從而實現預定目的心理過程。其中,獨立性和堅定性是它的兩個重要品質。獨立性指的是不屈服於周圍人的壓力、不隨波逐流,而是根據自己的認識和信念,獨立採取決定並執行決定的品質。獨立性強的人既不容易受他人暗示,也不會獨斷專行。堅定性指的是長時間堅信自己決定的合理性,並堅持不懈地執行決定的品質。堅定性強的人不會輕易動搖,也不會固執己。可見堅強的意志是強烈自我意識的必要組成部分。俗話説:“槍打出頭鳥。”你連飛的勇氣都沒有,還怎麼出頭?所以,你敢出頭嗎?

值得注意的是,在強調“自我”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將自我過度延伸,錯認為世界必須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來運行,一旦世界違逆了我,就對外界產生憤怒或敵意。“活出自己”不是“隨心所欲”。試想,上課時想喝奶茶就出去買、排隊時不願等就插個隊、看某人不順眼就讓他滾蛋…這將是一個怎麼樣的世界?社會是無數自我的有機結合,所謂的有機,體現在個體不僅能意識到自己的自我,還能意識到他人的自我,並且找到方法使兩者共存,否則人和人之間將無時無刻充滿着矛盾和鬥爭。因此,強者,既能玩轉社會規則,又能充分發揮自我。

生活,就像一幅清明上河圖,我們,只是其中的無名小卒。上帝在創作時,只為每個人勾勒出了大致輪廓,但我們被賦予了自我描繪的能力。所以,我們需要窮盡一生,去刻畫只屬於自己的容顏,既是給別人看,也是給自己看。

《人生》讀後感11

《寫在人生邊上》是錢鍾書的散文集,共收入《魔鬼夜訪錢鍾書先生》《窗》《論快樂》等十篇作品。作者以淡泊從容的旁觀者的姿態對世間的種種現象發表看法,旁徵博引,睿智幽默,舉重若輕,詼諧有趣,給我以眾多的人生啟迪。

這些文章給我最大的感受,是錢鍾書先生的冷嘲熱諷,是那種辛辣的諷刺。這樣的例子在書中比比皆是,可惜我學識淺薄,對這樣的諷刺懂得並不多。我曾看到有人這樣評價錢鍾書先生的諷刺和魯迅先生的諷刺,他説錢鍾書先生的諷刺與幽默中沒有熱情、沒有痛苦,這一點和魯迅先生有非常大的不同。魯迅先生是戰士,是在人生之中感受人生、解剖人生;而錢鍾書先生是學者,是在人生之外眺望人生、分析人生。我想,錢鍾書先生的這一特點在《寫在人生邊上》這一書中表現得淋漓盡致。接下來,便是我對《寫在人生邊上》這一文章的心得體會。

首先,文章的開篇是《魔鬼夜訪錢鍾書先生》。初讀《魔鬼夜訪錢鍾書先生》,便覺得十分有趣。陰間的魔鬼與陽間的作者竟然對起話來,不得不説怪誕之餘還會覺得有那麼點新奇。這個機緣巧合下進錯作者屋子的魔鬼,飽經滄桑,表面上是邪惡勢力的代表,其實卻是“否定精神”的化身。其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魔鬼説的一句話,“即使有一兩個給上帝挑剩的靈魂,往往又臭又髒,不是帶着實驗室裏的藥味,就是罩了一層書的灰塵,再不然還有刺鼻的銅臭,我有愛潔的脾氣,不願意撿破爛。”錢先生此文的寫作時間正是國難當頭的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期,錢先生此時剛剛從國外學成回國。有人説,三四十年代錢先生不向惡勢力低頭,用文學作品辛辣地嘲弄了那個黑暗的社會,這的確可以從魔鬼的話中找到蛛絲馬跡。我也認為錢鍾書先生在借魔鬼之口剖析世情,感歎人生,宣愁泄憤,意在揭露與諷刺。

文章的第二篇是《窗》。我也曾經注意過窗,當時覺得窗太普通了,普通到人們會忽視它的存在。但讀了錢鍾書的《窗》後,我才漸漸發現了窗裏面有另外一個世界。人是有私心的,想待在屋子裏也能感受到外面的自由,所以用窗暗地裏呼吸“自由”的氣味,調劑苦悶的生活。因為得不到,屋裏的人對窗外的自由總充滿嚮往。

同時,不容置疑的是,窗外的確是喚醒生命的境地。窗外的一切,特別是在春天,總是生機勃勃的。而窗子,也將美景同屋內者共同分享。就像《窗》中寫到:門許我們追求,表示慾望,窗許我們佔領,表示享受。是的,窗打開了大自然與人的隔膜,我們可以從窗中體會到時間和空間的無窮,通過窗詩意地把握世界。即使足不出户,也能透過窗感受自然,感受生活。窗,讓我們與自然更近一些。同時,窗也讓我們敞開心扉與人溝通。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好比開窗和關窗,就那麼小小的一扇窗,卻象徵着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溝通。生活中需要理解和溝通,我們也不妨敞開心中的那扇窗,讓理解走進來,讓誤會走出去。所以説,錢鍾書先生的《窗》,讓我知道窗並不是形同虛設的,它可以讓我們離自然更近一些,讓我學會了敞開心扉與人溝通。錢鍾書先生的《窗》也讓我知道原來窗裏也有哲理。

《寫在人生邊上》中還有一篇讓我印象較為深刻的文章便是《論快樂》了。文中對快樂從幾個方面進行了詮釋。首先説它是易逝的,再説“永遠的快樂不但是渺茫地不能實現,並且荒謬地不能成立”,接下來又向讀者闡明快樂是人生存下來的催化劑,然後又説明快樂其實是精神層次上的感受,最後作者堅定地認為“人生雖不快樂,但仍能樂觀”。的確,錢鍾書先生説得沒錯,精神上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在我們當今時代,物質生活基本得到了滿足,甚至有些人可以説是吃穿不愁,還有大把的錢可以揮霍,但他們就真的快樂嗎?或許,他們的生活過得很瀟灑,但不能否認他們中的一些人並沒有從這種生活中找到快樂。相反,物質上不夠富裕的人,卻往往能夠從普通的小事中體會到精神上的快樂。所以,布雷默才會説:“真正的快樂是內在的,它只有在人類的心靈裏才能發現”。我認為,錢鍾書先生還有一句話説得特別地對,那就是“人生雖不快樂,但仍能樂觀”。每個人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但我們可以選擇樂觀地面對生活,對生活採取積極的態度。所以我不得不説,錢鍾書先生的《寫在人生邊上》真是在人生邊上看人生啊!

捧讀此書,心中無限感慨。身為作者的錢鍾書先生,曾謙虛地説他這幾篇散文,不過是如同中國舊書上的眉批,補的是人生這部大書的空白。而實際上,在人生邊上看人生的錢鍾書,把人生看得更真切、更清晰。更令人深刻地感受到錢鍾書先生的曠世才華和熱愛生活的坦誠情懷。

《人生》讀後感12

路遙的《人生》:環境在變,感情在變,人生也在變。那天到朋友家裏溜達,偶然看到路遙的《人生》,很早之前就聽説過這本書,一直沒時間買回來看看。機緣巧合,讀完這本書。

《人生》講的是農村孩子高加林的人生,成績好,愛看書,剛出來時當民辦教師,3年後,被關係户頂替。他接受命運的安排,當農民,種地,失意的階段有善良的巧珍的陪伴,當他憑藉着叔父的關係,到縣城裏做起記者時,又與曾經有着好感的漂亮女同學相好,狠心與農村姑娘巧珍分手,不曾想命運再一次捉弄,清查關係户,他又被打回原形,當農民。

我感觸挺深,可能因為我是農村的孩子,才如此理解高加林的擇偶觀。先説説我父母。我爸讀過國中,我媽不識字,熟人介紹認識的。我外公看我爸人高馬大,做事勤快,便應允了這件親事。我媽説不喜歡我爸,最初的幾年,窮,日子不好過。

在一起30多年,我爸説一直很喜歡我媽,不管我媽脾氣怎麼壞,對他怎麼罵。

以前不能理解,他們沒有共同愛好,我爸喜歡看小説看電視劇,跟我媽沒共同語言,可是他就是順着我媽,賺的錢也都給我媽。在看完《人生》後突然理解了,年代不一樣,他們所追求的婚姻和愛情是不一樣的。

大環境下的趨同形式,到了適婚年紀,找到喜歡的人,過一輩子。感情不合?磨合,調整,容忍,包容,慢慢地就是一輩子。擇偶觀是個人意識問題,但在身邊的環境裏容易受到改變。

在《人生》裏,高加林的擇偶觀很有主見,畢竟他讀過那麼多書,算是知識分子。不同環境下,心境發生改變,懂得取捨,更懂得自己想要的什麼。他飛黃騰達時,拋棄農村姑娘巧珍,肯定很多人認為他不識好歹,忘恩負義。如果換做是你呢?你會怎麼辦呢?

1、高加林追求的是與自己心靈合一、志同道合、合拍的伴侶。

高加林讀過高中,有知識,有文化,巧珍,農村姑娘,斗大的字不識一個,善良,純真,一心愛着他,願意付出一腔熱情,她的愛很純粹,不求回報,只要他好就行。

兩個人距離相差太大,可是在情感上卻也產生過共鳴。在他失意落魄的時候,有這樣一個姑娘投來一顆熱忱的心,讓他心動不已。他訊速地與她在一起,甚至接吻。黑夜裏,躲在在草垛裏看星星,接吻,做着談戀愛應該做的事。

這是年輕人荷爾蒙的作用。這時候,我們不講究讀沒讀書,是因為處於那個環境,情不自禁。後來,他做了記者,發現自己的身份不一樣了,似乎與巧珍的關係不再親密,似乎一夜之間,她便不再懂得自己。

他在繁華里,在虛榮裏,在自我感覺裏,與高中同學黃亞萍速度升温,確立關係。他們有着共同的愛好,有着談不完的對生活的熱愛,有着更美好的憧憬。雖然好景不長,在得知高加林被查,回老家當農民時,她也猶豫着,同時也想不顧一切的跟着他去。

幾分真情,幾分世俗。

在農村,這樣的事再正常不過。就拿現在女孩擇偶標準來説,得有車有房有存款有工作吧。可是如果沒有感情,有這些也同樣過不好日子。找一個喜歡的,合拍的,説什麼他都懂的人該多好。你彈琴,他唱歌,高山流水難遇知音。

2、工作發生變化時,擇偶觀也發生改變。

如果高加林是農民,他就會接受命運的安排,和巧珍走在一起。但是他踏上當記者的路,改變了人生軌跡,那麼在相對應的環境裏,他便有權利換一種擇偶觀念。

不同環境裏,不同選擇。

比如暴發户,曾經過着很苦的日子,突然有錢了,看着家裏的老婆又醜又老,他肯定會在外面找個年輕漂亮的。小説裏經常看到是有錢人士三妻四妾,朝三暮四,不過就是因為自己所處的環境不一樣。這是人性。

但是人的感情是真的,無論怎麼變,曾經在一起時説過的話,做過的事,都是真心的為對方付出。這些經歷是無法抹滅的。就算是假的,是欺騙,終究存在過。

3、婚姻與愛情的不同之處,愛情是兩個人的感覺,婚姻是家庭的磨合,父母的認可。

高加林的父母得知他與巧珍在一起時,告誡他,他們門不當户不對,不要在一起。黃亞萍的父母得知高加林要回去當農民時,也是勸他們分手。父母所考慮的都是門當户對。

父母觀念認為家庭環境相差太大,在一起不會幸福。

不無道理,兩個人身份懸殊,經濟不同,價值觀不一樣,生活在一起的有着無盡的矛盾。曾經看過一個故事,城裏兒媳婦給農村的婆婆買200的衣服,農村婆婆嫌貴捨不得穿,給自己親爸買20xx的羊毛衫,她老公看不慣,説她為什麼區別對待。關鍵是城裏的岳父是領導人物,平時都穿這個價位的,跟農村的婆婆的肯定不同待遇。

男人卻認為是媳婦不懂事。他看不到自己的地位和角色,看不到自己的差距,一味指責媳婦兒,能有什麼好結果嗎?高加林深知世俗的眼光,他立馬與黃亞萍提出分手。他要斬斷曾經的情投意合,斬斷不可跨越的父母的在意。他是一個明白角色,他知道自己在什麼地方,該想些什麼,該得到些什麼。

總結:選擇一個你喜歡的,你配得上的伴侶過一生。人貴在有自知之明。無論環境怎麼變,身邊的人説什麼,唯有面對真實的內心,才能得到解脱與釋然。

愛情,是有的,是一種説不清道不明的情緒,互相吸引,在一起的歡喜與悲傷,離別時的淒涼,過程中包含的體諒與驚喜,證明曾經來過的情緒,慢慢都會消融在現實生活裏。

人生起落,唯有以平靜的心態面對,不管是擇偶,還是工作,順逆終有時。

《人生》讀後感13

《我的人生感悟》裏所收的都是季羨林先生有感而發所寫的具有文學性的文章,應歸入散文類。這些文人散文無論是回憶往事、記述師友,還是寫物抒情、感時言志,篇篇都洋溢着至深的真情,字字都流露出推敲的匠心,因此感人肺腑。而行文之優美、運筆之輕鬆,又令人愛不釋手。這些以真人真事為題材,以真情真意為藴涵的散文並不刻意追求情節的完整與結構的清晰,而以篇幅不等、形式自由,表現出不拘一格的靈性,彰顯季先生的精神人格。

《我的人生感悟》裏的散文不僅讓人看到了作為散文家的季羨林,而且也讓人發現了一個學者活的靈魂。這些散文思想厚重而文字輕靈,集史、識、才、情於一體,堪稱“老生派”散文的傑作。他以自身親歷過的事情,感受過的情愫,高度概括與濃縮了自己九十餘年漫長的人生苦旅中,那些最為刻骨銘心的生存體驗與人生感悟。由於他的學者經歷,這部散文集超越了個人生活史記錄,具有對人生、社會深度思考後的一種人文精神,表現出20世紀一代知識分子生存檔案的性質。從一個學者的人生個案,人們發現的是具有代表性的一批老知識分子的心靈史。

《我的人生感悟》中的這些散文不僅表達了季先生學者型散文家的思想探索,也反映出一個智者那種寄情明志的磊落,那種以史為鑑的達觀。散文中含蓄深邃的哲理思辨、無窮的韻味,都使人感到一種睿智的生命律動和歷史滄桑所引起的感動。它來自散文中那些豐富人生感受所給人的啟迪與開悟,來自個人傳奇性的曲折生命史與人民苦難史重合的驚訝,更來自面對逆境、直麪人生的那種浹於骨髓的精神高度與人格魅力。季先生的生命意識由於雜糅了民族的基因而表現出如此強烈的韌性,其思維方式也因為融入了智慧而形成一種對生命追求的執著,他的散文寫作不會缺少睿智的思考。

季先生散文中流露出不少的智者之思,悟者之思。他自身修行歷練成一種智者的思想方法和文化底藴,他經常從細微之處入手,以獨特的視角評析、判斷現實生活細節中的是與非,其所用之筆是如此的輕快準確,如此的駕輕就熟。恰到好處、實事求是的判斷使他能以一個普通人難以覺察到的角度去審視現實中的細部,使人們通過他的智慧之筆發現生活之美,觸摸鮮活的靈魂。身為智者的季先生在當前文化快餐充斥的情況下,敢為天下先,於默默無聞中,用如椽之筆為人們開啟了一扇扇智慧之窗,從中透出的使人駐足觀望、凝神思考的聖潔之光,毫無折射地射入人們的心田。

《我的人生感悟》有不少自己的人生體驗,寫出來頗似老人的諄諄教誨,不温不火,一派仁者風範,因此又可説是仁者的散文。仁者似的評價對季先生而言頗為恰當。他的散文具有“老生派”性格化散文的特點,雖處塵世,但充滿了寧靜、淡泊、肅穆、安詳的氣氛。散文中既沒有顯山露水的抒情言志,也沒有劍拔弩張的激動情懷,只有光風霽月般的温柔,在温文爾雅中流露出明辨是非的骨耿與率直。他竭力以一顆對生活無比虔誠的心在當下環境中去尋覓那些被時間、世俗磨損而且遮蔽了的生命美感和生活詩意,以明察秋毫的目光去審視歷史的瞬間所呈現的彩虹之美,這種寬廣的胸懷,超脱的精神,鑄就了仁者的大仁大義,一派長者之風。

《我的人生感悟》中的散文有優美的抒情,有舒緩的敍述,娓娓道來的隨意性卻頗具匠心。作者的寫作心態平和,寓含褒貶卻不直言,形成含而不露、婉而多諷、皮裏陽秋的寫作特色。季先生散文的抒情性源於文中所藴涵的深邃思想和老道的語言表達。無論是散文的內容和形式都給人一種隨手拈來,天然去雕飾之美,因此頗有隨筆特色,信筆而寫,不拘一格。這種作者個體的思想以反思、記憶方式表達出來,會形成當前文壇一種社會集體記憶、敍述的方式。隨筆的隨意、漫不經心,實則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它雖然是作者心靈最大限度的敞開,但卻構築在社會公眾的認同與共鳴上。它依賴於個體生命的張力自由閉合,卻延伸至芸芸眾生可能生活的各個領域,將個體記憶碎片連綴成社會全景。季先生所顯示的個人人生蹤跡,通過春秋筆法將自己的判斷播揚給他人,調動起廣泛的社會記憶。人們從這種隨意敍述中感受到被引領而進入審美層次的喜怒哀樂。

“大象無形,大音稀聲”,雖然只是一己的人生感悟、小小悲歡,作為讀者的我依然被籠罩在作家本身所散發出的温柔的精神光芒之中,並且從中體驗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這樣一種震顫靈魂的生命感動,不禁讓人想起千年之前范仲淹的那句慨歎:噫! 微斯人, 吾誰與歸!

《人生》讀後感14

第二章闡述了第一種分類——人的自身,是全文的一個核心章節,佔據了相當多的內容。作者首先論述了“愉快”這一人類感覺。他認為人如果愉快,原因是其自身是一個愉快的人;追求愉快是正當的,人們不應該猶豫不決地接受愉快的心情,因為生活的真實性就體現在此時此刻——它無法割裂地連接無盡的過去和將來——此時此刻的愉快。作者認為應把把獲得和促進愉快的心情放在各種追求的首位,而增進愉快心情的莫過於健康——避免縱慾放蕩的行為、令人不快和劇烈的情緒動盪,以及長時間、緊張的精神勞累;每天至少在户外進行兩個小時的身體快速運動(生命在於運動);勤洗冷水浴,飲食有節。相比較而言金錢財富對於愉快心情的貢獻最小。

這裏作者又出現了一個問題,即妄圖給“愉快”這一極度主觀的感覺一個定義。首先,每個人的愉快都是有其限度的,一個相對總是心情愉快的人,我們只能説能夠使他愉快的事物範圍比其他人大,但不能説他是一個“愉快的人”,否則讓他遭受各種病痛的折磨,讓他經受各種非人的待遇甚至死亡,“愉快的人”還會愉快,這不是很荒謬嗎?愉快的對象總是有下限的。否則不分具體對象的“愉快”犯了形而上的錯誤,或者説這裏的“愉快”其實翻譯有誤。其次,作者認為一個人追求當下的愉快是正當合理的,那麼有些愉快當下讓人舒服一時,過後卻造成了長遠的痛苦;有些事情完成的過程中沒有一刻是愉快的,完成後卻帶來了長久的愉快,那麼眼前的愉快還有那麼重要嗎?並且作者所反對的縱慾放蕩、飲食無節,在進行的那一刻帶來的肯定是極大的愉快,否則人們就不會去幹這件事。只是因為伴隨着這些極大的愉快的,是極大的空虛與痛苦,所以作者才反對它,那麼追求這些愉快的人難道不是在追求此時此刻的愉快嗎?作者的説法前後矛盾。我們只能説,有些愉快持續的時間較短,有些愉快持續的時間較長,我們出於利益最大化的考慮,應追求長遠的愉快,除此之外,沒有什麼愉快是應當規定崇尚和禁止的,只有當獲得愉快的途徑違反了社會規則時,才會去懲罰這種行為。但問題又來了,長遠的愉快,其愉快的感覺固然長久,但也必定不那麼明顯,不那麼強烈,那麼這種愉快與其稱其為愉快,不如説是平和,已經脱離了一般感覺的範疇;而短時間的愉快,其感覺必然是強烈、深刻的,那麼我們又憑什麼認為前一種愉快就是真的愉快,後一種愉快就是假的愉快?綜上所述,如果有人認為自己能夠規定他人的愉快,那麼這個人就是荒謬的,愚蠢的。他可以説,人為了自身長遠的發展,或為了其他特定的目標,應該追求怎樣的愉快。但單獨拿“愉快”出來説事是形而上的,是違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

接着,作者認為:

1、幸福取決於愉快情緒,愉快情緒取決於身體健康;

2、但身體健康的人如有天生超常的感覺能力也會產生憂鬱情緒(天才是憂鬱的)——人有愉快型和鬱悶型(兩者各有利弊);不滿情緒越厲害,自殺所需的誘因就越小;愉快情緒越強烈,自殺的誘因就必須越大。這裏的見解可謂深刻,以個人之淺薄閲歷,實不足以妄加評論。

作者認為幸福有兩個死敵:

1、痛苦;

2、無聊。兩者在外在和內在兩重含義上對立:外在:生活的艱辛和匱乏產生出痛苦——豐裕和安定產生無聊;內在:一個人對痛苦的感受能力與對無聊的感受能力成反比。每當我們遠離上述的一個敵人的時候,也就接近了另一個敵人。這裏實在是指出了人生不幸的根源。

作者認為精神富有的人會尋求沒有痛苦、沒有煩惱的狀態,追求寧靜和閒暇,思想深遠者甚至會選擇獨處。因為一個人自身擁有越豐富,對身外之物的需求也就越少,別人對他來説就越不重要。人要麼選擇獨處,要麼選擇庸俗。人最終只能訴求於自身,不應向自身之外期望太多。此處實屬不刊之論,個人感同身受,是作者真正令我讚歎之處。到始信峯始信黃山之美,見此語方信叔本華之偉。人類的絕大多數痛苦,都是因為把期望放在了外界的事物身上。

作者認為閒暇被偉大人物視為最可寶貴的東西,因為閒暇之於每個人的價值是和這個人自身的價值對等的——“幸福好像就等同於閒暇。”個人贊同叔本華的觀點,但是有必要指出,也許有一部分人會將忙碌視為一種幸福。因為我們無法確切得知每個人對自己所忙碌的事物的情感態度。有些人可能終日忙碌,卻也感覺到幸福。有些人可能終日清閒,但卻感覺痛苦。也許這裏的“閒暇”特指的便是那種有益的不為俗務所累的狀態,那麼這裏的思考又純屬累贅了。

叔本華列舉了很多哲人的觀點,説明智慧是矛盾的:愚人可能比智者更愉快。這裏個人還是持上文的觀點:離開特定的目標或實際情況討論“愉快”,是形而上的,是對世界的多樣性和個體的獨特性的蔑視,容易陷入臆斷的錯誤之中。如果人人都認為自己連愉快這一再主觀不過的情感都不能掌控在自己手裏,而要隨意地評價他人和受制於他人的評價,那麼這個世界就會變得可怕。

《人生》讀後感15

故事的開始在一個風嘯雷吼的夜晚,這樣壓抑的環境無疑與剛剛被下崗的主人公高加林的心情相適應。三年前,沒考到大學,他已經很崩潰了,現在的處境無疑讓他感到絕望:他想逃離被捆綁在土地上的命運,而今卻也只能被捆綁在土地上。渴望外面新世界的高加林很痛苦,他想利用他的學識大顯身手,可在高家村這片土地上,他拼盡全力能得到的也只會是和勤勞的莊稼人一樣的滿工分。他看不見人生的希望。

頹廢地過完一個月,在瞧得滿頭銀髮的母親後,他自責起來,他決心改變。可能真如中庸之道一般,命運不會給太好的也不會給你太差的。他遇到了他的愛情,遇到了可愛的劉巧珍。巧珍是村中“二能人”的二女兒,家境殷實的她卻由於封建思想而沒有上過學。她羨慕那些文化人,她的內心渴望能有一個有文化有氣質的人當她的家。在四鄰八村,她唯一能看見的就是肚子裏有墨水的教書先生高加林。她很早就愛戀着加林,但由於二人學識的差距,她很自卑,一直不敢有所接近。如今,高加林回到農村了,看來只能是在農村了。她沒那麼自卑,鼓起了勇氣,向加林坦露了心聲。

加林萬萬沒想到,愛情會在他最失意、落魄的時候到來。起初他很驚慌,但很快巧珍的愛撫平了他受傷的心靈,再次讓他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但這自由的愛情,在這新文明春風尚未吹到的高家村無疑是不被允許的,不被人接受理解的。在旁人看來,這二人竟然敢在外面偷偷約會,親嘴,呵!多麼敗壞風氣啊!村農民的議論無疑激怒了高加林,他想破除高家村的封建禮教:他故意與巧珍在太陽底下,人多的地方向眾人展示他們的愛戀,捍衞他們的愛情。

所謂欲揚必先抑,前期種種的挫折與不幸,鋪墊來了高加林“逃離”農村的機會。加林在外從軍多年的叔父回到了當地,成了當地的勞動局局長,他也由此去了縣城。有抱負、有鋭氣的新青年高加林很快嶄頭露角:跟着去抗洪救災,熬夜寫下新聞稿;帶着相機,報導縣城內的各大會議;籃球場上,身披11號球衣精準灌籃。他很快成了小縣城的風雲人物,人們都在打探着這個出色的年輕人。他也迎來了生命中的另一個女人。

黃亞萍是幹部子女,在上學時她被這個雖然來自農村但卻學識過人、談吐不凡的年輕人所吸引。但他是個農村人,她們斷然不會有所結果。而如今,加林來縣城了,在事業單位工作,有了編制,並且如此耀眼奪目、引人注意。她沒有顧慮了,勇敢地向加林坦露了心聲。加林知道後,先是驚喜,又是驚慌。他已經有了巧珍了,但巧珍的談吐永遠是農村的幾隻鴨,幾隻豬仔。與他想要求知的國際問題截然相反,他們無疑是沒有共同語言的。而亞萍卻是能給他講美國政治、十二種新能源的存在。一番思量與掙扎,他選擇了與有共同語言的亞萍在一起。可憐的巧珍,知道他的心思,成全了他,不再黏着加林,傷心地回到了農村,嫁給了一直愛着他的莊稼人馬拴。

命運總是這麼出其不意,剛給你一段好的光景,又立馬讓你有了一河灘的愁事:加林走後門的事被人舉報了,他要被送回農村。這無疑是晴天霹靂,痛苦萬分的他,在長夜思考中明白了真正愛的人是巧珍。然而卻是他親手拋棄了視她如命的巧珍,他很冷靜地和亞萍分手,在一個天亮回到了生養他的高家村……

讀罷整篇小説,高加林短暫卻坎坷的人生命運令人吹噓、令人感慨。他滿懷希望去外求學,想要“逃離”農村;大學聯考落榜,“回到”農村。叔父原因,到了縣城有了編制,“逃離”農村;被人舉報,“回到”農村。在這“逃離”與“迴歸”的過程中,他擁有了愛情,錯過了愛情,懂得了愛情,最後也懂得了熱愛腳下這片土地。

再回到文章的伊始,柳青先生的序“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要緊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人生。”我想,它無疑是對《人生》最好的概括了:在人生的旅途中,每個人都會面對許多個岔路口,或悲或喜,或酸或甜。在這樣的旅途中,我們經歷了許多許多,同樣也失去了很多,人生就是這樣一場玩笑。但是有時我又會去想,人活着是為了什麼,沒有人想象笑話一樣度過一生,然而人生永遠不會是一帆風順,它充滿了挑戰,充滿了困難。沒有筆直的人生,更沒有缺少岔道的人生,而關鍵就在於我們自己如何去選擇,去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