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醫生個人實習小結

口腔科醫生個人實習小結1

時間稍縱即逝,轉眼已是四月,實習快接近尾聲。回顧這一路走來,心裏滿滿豐收的喜悦,每天都在進步中,日子過得安靜又實在。想起剛來時候的自己,帶着對實習生活美好憧憬和期待來到實習醫院,心中懷揣着滿滿的激情;不覺十個月都快結束,收穫頗豐,下面我對自己的實習生活做個總結。

口腔科醫生個人實習小結

在這充實而辛苦的十個月裏,我學到了很多臨牀知識,掌握了一定的臨牀操作技能,同時也發現自己懂的專業知識是如此之少,要學習的知識還有很多很多,希望在今後工作過程中不斷汲取新的知識,鞏固已學的知識,能夠成為一名合格的口腔科醫生。

想起自己從實習室在仿頭模上練習一下子過渡到在病人口中操作,從一名醫學生一下子成為坐在病人面前的口腔科醫生,剛開始有些興奮,又有些忐忑不安,還記得第一次接診病人時的緊張,還記得第一次聽到病人感謝時的欣慰感覺,還有出現錯誤時的挫敗感,這些都是我人生的寶貴經驗,是我人生的寶貴財富。在進入口腔科的第一週,帶教老師就帶我對口腔的一些器材設備及操作工具和材料進行了解和熟悉,記得剛開始接觸這些東西,心情總是格外的激動和歡喜,對這些設備總是不停的觀察。然後才開始實習工作,開始的幾天帶教老師也沒有讓我動手工作,只是讓我在旁邊學習,做助手調材料等,有什麼不懂的就向他請教,他每次都會幫助我講解,閒下來的時候還會跟我講一些工作方面的經驗和技巧,慢慢的我對工作上的流程也熟悉了,對動手工作也有信心了,在帶教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我也開始動手實踐工作。開始的時候最經常就是幫小朋友們拔乳牙,每逢週六週日就超多小朋友過來門診拔乳牙,我認為,拔乳牙也是一件十分困難的工作,因為很多時候小朋友們都是扭扭捏捏的不讓拔,後來哄了好久他們才張開口讓我們動手。接下來較經常做的就是潔治,醫生們都不愛潔牙,老是推來推去的,我覺得潔牙對我們這種剛上臨牀實習的準醫生來説這是最好的機會,因為可以掌握到基本東西,對以後操作上也有很大幫助,但是同時也要改變一下我們觀點,潔牙不難,但要基本上潔淨牙齒就難,所以我們潔治的時候就要細心認真,要給病人最好的服務,讓他們放心。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我對一些口腔常見疾病的治療在我的帶教老師的指導下也一一上手。

在我實習的十個月時間裏,我所接診的病人中的大多數都是十分配合的,我對他們認真服務,態度熱情而誠懇。我覺得自己治療完一個病人,就像是完成一件藝術品一樣,精雕細琢,過程有可能很漫長很耗費時間和心思,但是最後看着做出來的成品,自己心裏卻體會到了最大的喜悦。當看到患者治療結束後露出滿意的笑容時,當患者對我的服務給予中肯的評價時,喜悦之情油然而生,伴隨着的還有沉重的責任感。

實習期間,我除了在門診接診一些口腔常見病例外,我還會跟着口腔外科的老師們上手術室做助手學習一些口腔外科的常見疾病的手術(如:上、下頜骨骨折,囊腫,外傷清創等),我覺得,我們不應該只是熟悉門診常見病例,我們還要接觸一些的特殊病例,這樣,我們以後遇上了也知道應該如何處理。

在實習的時候,我們應該多看、多問、多記、多做。這樣才會提高我們的工作能力,在學校都學到的是理論上的東西,到臨牀上要多看。各種病例、症狀、體徵、鑑別診斷,有些和書本上可能還有些不一樣,口腔科醫生不僅是學習口腔這個範疇,因為一個人不光患有口腔疾病,其全身還可能有其他疾病,有些和口腔疾病是相互聯繫的,要有一個整體觀念,所以在實習中應該認真的觀察和學習。所以想要學到更多的東西,那麼就只有自己動手實踐,這樣自己才會印象深刻,而且工作時也會有很大的把握和信心。畢竟經驗都是慢慢的積累而來,工作時,寧願慢一點,不怕反覆,足夠耐心,把病例做好,完成以後自己總結一下,還有哪些做的不滿意的地方,下次改進措施,不斷地總結經驗,我們的動手能力和工作經驗才會不斷的提高。

口腔科醫生個人實習小結2

短暫而又緊張的牙科實習暫時告一段落,在這充實而辛苦的十週時間裏,我們學到了很多臨牀知識,掌握了一定的臨牀操作技能,同時也發現我們懂的專業知識是如此之少,要學習的知識還有很多很多,希望在今後的實習過程中不斷汲取新的知識,鞏固已學的知識,能夠儘快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口腔科醫生。

對於我們來説,牙科實習首先進入的就是修復科,從實習室在仿頭模上練習一下子過渡到在病人口中操作,從一名醫學生一下子成為坐在病人面前的口腔科醫生,剛開始大家都有些興奮,又有些忐忑不安,幸好我們有一位既認真負責嚴格要求又平易近人的`好老師張蘋老師始終在我們身邊,不斷鼓勵我們,不斷幫助我們,從接診病人到操作的每一步都給予細緻的指導,我們的每一分進步都包涵着老師的心血。

還記得第一次接診病人時的緊張,還記得第一次聽到病人感謝時的欣慰感覺,還有出現錯誤時的挫敗感,這些都是我人生的寶貴經驗,是我人生的寶貴財富。在進入修復科的第一週,老師們就對我們灌輸“服務患者,將患者視為自己親人”的服務理念,同時也教導我們作為一名醫生,同樣也要有自我保護的意識與技巧。總的來説,大多數患者對於醫生仍然抱着尊敬或者説敬畏的態度,醫生將患者從疾苦中解救出來,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滿足患者的生存需求,而患者因此也對醫生心懷感激。在我接診病人的十週時間裏,我所接診的病人中的大多數都是十分配合的,我對他們認真服務,態度熱情而誠懇。當看到患者戴上我製作的義齒露出滿意的笑容時;當患者對我的服務給予中肯的評價時,喜悦之情油然而生,伴隨着的還有沉重的責任感。由於時間和椅位的限制,我們接診病人的數量有限,所接觸到的病種類型也是各有偏重,有的同學總是接到活動的活兒,有的同學總是接到固定的活兒,於是同學們之間戲稱是“固定組”或是“活動組”。由於修復工作本身的一些特點,很多病人首先需要牙周或者牙體的治療,所以很多病人只是檢查一下就轉走了,這對只有9周時間的我們來説,的確是不利條件。如果在今後的實習中能夠增加門診時間和椅位是再好不過的了。在三小組的輪轉中,我們每一天半就有一天的時間在技工室,為病人制作義齒。由於以前實習時時間有限,基本都是點到為止,掌握基本製作程序,但要做的好還得要付出更多得努力,每當我們遇到問題時樑徵老師總是不厭其煩地為我們講解,經常加班,只是為了讓我們的義齒做的更出色,讓我們進步地更快。即使生病發燒也堅持工作,我們非常感謝他。在技工室的時間裏,大家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在第一週和第二週時,同學們基本沒有接到活兒,相對時間比較寬裕,如果能利用這段時間安排同學去門診參觀,看示教,相信會有更大的收穫。從進入修復的第一天開始,我們就開始面對挑戰,每天都有新的收穫,每天也會發現新的問題,於是我們積極總結,同學之間互相交流,讓經驗共有,彼此共勉。在總結性小講課上同學就已出現的問題和老師共同探討;在病例討論的課堂上,同學們對於複雜病情查資料,談觀點,教學相長。如果能夠增加小講課的次數,每次不用很長的時間,十到十五分鐘就好,對每天出現的問題及時總結,同學們的進步會更迅速。

我在這五週的修復實習期間,感觸最深的就是,臨牀操作與書本上的知識還是有很大距離的,如何將書本知識與臨牀操作融會貫通起來,做到活學活用,還需要很長的學習過程,老師就是我們的引路人,老師們的操作經驗是我們的寶貴財富,在臨牀上善於向老師學習是我們迅速成長的不二法門。

五週的牙科實習只是我們實習的開始。我們還很不成熟,我們需要老師的提點與引導,但我們有一顆堅定的心,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我們都會沿着前人的腳印,一步一步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