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家鄉的山歌的作文(精選9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家鄉的山歌的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家鄉的山歌的作文(精選9篇)

家鄉的山歌的作文 1

家鄉的土家山歌,質樸,純情,自然。那旋律,猶如吹過林梢的習習山風,輕盈流暢;那韻味,恰似不經雕琢裝飾的土家妹子,清純誘人。

我愛家鄉的土家山歌。一旦哼唱起或聆聽到那自然流暢的旋律,心中就感到無比甜美,無比温馨,油然而起的鄉情如暖暖春水,將我包圍,將我輕擁,令我沉醉,令我忘情……

我的家鄉,坐落在渝鄂邊區的七躍山、方斗山之間,被一條名叫官渡河的河流劈為兩半。官渡河谷深水洌,流水潺潺;河岸青山連綿,林木茂密,沿河而建的土家山寨,錯落有致的吊腳樓,倒映河中,盪漾着,流淌着,如詩如畫,如夢似幻。

我們的祖先是何時進入這片神奇土地的?不知道;他們是沿河溯流而上,還是順着那七躍山或方斗山的一道道山樑、一條條峽谷,一步一步地走來?不知道。如今,很難想象他們當初遷徙的情形,也無法知道他們定居後是怎樣砍伐林木,修建吊腳樓,開墾土地,種植五穀的。但他們在一邊勞作,一邊用歌喉吟唱的那些淳樸的山歌,那些在揮鋤勞作間款款流淌的旋律,如湧出土層或巖縫的山泉,卻在山林中、田地裏低吟淺唱,縱使歲月更迭,時光流逝,仍口口相傳,縈迴不絕。

唱山歌,是家鄉土家山民生活的一部分,悠悠山歌如山泉,融入了山民的生命長河。勞動的時候,他們唱歌;休閒的時候,他們唱歌。高興的`時候,他們縱情歌唱;痛苦的時候,他們又用低沉、憂怨的歌唱來抒發內心深處的情懷。

孩子一出生,父輩們就唱着歌來給他祝福。歌聲中,孩子漸漸張開好奇的眼睛。那甜美如乳汁的歌謠,把孩子哺育成長,當孩子們長大成人,他們也學會了歌唱,他們就唱着歌謠去尋找他們的夢想與愛情。男女戀愛,唱情歌,甚至男女互相火辣辣地對唱;女子出嫁,唱哭嫁歌,甚至唱得眼睛紅腫;親人去世唱哭喪歌,甚至唱得死去活來。而在秋收時節,在一個個豐收與悠閒的日子裏,大家更要舉起碗,一邊暢飲着自己精心釀造的甜美瓊漿,一邊沉着自豪地唱起歌謠,那歌是那樣的醇厚,那樣的優美,又那樣的動人。你聽,一人起了頭,眾人隨聲和,宏大的共鳴從山寨中湧起,大家都沉醉在豐收與喜慶之中。那時,你只覺得整個山寨都沉浸在歌聲之中,徜徉在高粱、玉米酒的醇香裏。

家鄉的土家族沒有自己的文字,據説,僅有的幾顆文字也只是刻在了先人的墓碑上,至今無人能夠讀懂。你若想從墓碑上那僅有的文字中,去了解考究土家族的歷史,十分困難,也根本不現實。但如果你能坐下來,聽聽從老人們那牙齒脱落的脣齒間流瀉而出的山歌,你就會明白,這些山寨曾經有過的喜悦與歡樂;你就會了解到這個民族的變遷與追求。你不得不讚歎,土家人感情世界與精神生活的廣博與豐富。

不論是僻居家鄉務農,還是在天涯海角打工,我都忘不了家鄉的土家山歌。每當我吟唱起家鄉的土家山歌,那些熟悉的山水、風物、人情,就會一幕幕展現出來。春天那萬山吐綠,萬樹爭榮,陽光明媚,鳥語花香的山寨,父老鄉親們那藹然的神情,勤勞的身影,便燦爛鮮明地浮現在腦際,使我感到無限的温馨與甜蜜。在這喧囂的塵世間,人生是那麼渺小,那麼卑微,又是那樣的難以把握,家鄉的土家山歌,卻總能使我浮躁不安的心靈得到沉靜,唱起那古樸的曲調,自己彷彿才有了寄託,才有了依靠,才明白了自己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遺憾的是,曾在家鄉風靡一千多年的土家山歌,已經不再風靡,家鄉熱愛土家山歌、會唱土家山歌的人逐年減少。自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從遙遠的都市伸進深山古寨,自電視尤其是網絡信號透過密集的樹葉穿進吊腳樓的窗櫺,那如風一般自由、如水一般流暢的山歌聲,就越來越少了。如今,只有在政府或旅遊部門組織的文藝演出活動中,在電視台特意錄製播出的有關專題節目中,才能偶爾聽到土家山歌聲,但那已經算不上原汁原味的土家山歌了。平時裏,家鄉男女老少口裏呤唱的,耳邊迴盪的,幾乎都是時下甚至最新的流行歌曲。這到底是一種進步呢?還是一種倒退……我不知道,並因此感到糾結和困惑。

但無論如何,家鄉的土家山歌,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仍然是我心中最美的絕唱,它從過去到現在再到將來,都會在我的心空和耳旁迴盪,也會不時從我的口中呤唱出來,我要讓土家山歌引領着我,去回憶家鄉曾經有過的悠悠歲月,去品味家鄉曾經有過的獨特的民族風情。

家鄉的山歌的作文 2

昨天的音樂課上,我們學了一首《什麼結籽高又高》的歌。這首曲子感覺上特別像大山裏的人們對唱的山歌,獨特的唱腔超有味。今天,我們班的陳家琪同學居然將這如山歌的唱法結合的生活裏。

讀過我的隨筆的人都知道,我是班裏釣東西的能手,誰的東西一不小心掉到北窗外空調道板上,我總能想方設法“釣”上來。這不,今天又做了一次釣手。陳同學不知為何將英語老師送的.筆掉到了空調道板裏,取筆的人自然非我莫屬,但身邊沒有可供“釣”的工具——透明膠。咋辦?借!怎麼借?陳同學自有妙招。只見她輕輕將右手抬到嘴邊攏成喇叭狀,張口唱道:“哎——,我沒有帶透明膠哎,哎透明膠……”結果這一唱,就停不下來。那樣子可愛極了,嘴巴張得像銅鑼,身邊人明明在眼前,她卻偏偏扯着喉嚨在高歌。周圍的人立馬哈哈大笑起來。我呢?在這個可愛人兒的歌唱裏等到了透明膠。同時,又在她的歌聲中發揮了高超的釣東西技術,順利地取出了筆。

之後的空閒時間裏,山歌的旋律總不經意從我的嘴裏流出。看來,我中了陳同學唱山歌的“毒”!

家鄉的山歌的作文 3

“這裏的山路十八彎,這裏的水路九連環……”這是一首土家族山歌--《山路十八彎》。要唱好這首難度大的歌曲,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可就有一位小女孩卻憑着紮實的基本功和敢於挑戰高難度的精神唱響了這一首歌曲,還多次參加了各類比賽。每次比賽,她那高亢的歌聲,那圓潤的歌喉,博得了在場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贏得了評委們的一致認可,取得了一次又一次令人矚目的成績。辛勤的汗水換來了累累碩果,2006年8月她參加了“廣東省中國小生藝術展演”獲得了聲樂類一等獎,2007年5月參加了白俄羅斯第七屆“小蜜蜂”國際兒童藝術節獲得一等獎,2007年8月,獲得了第十八屆“潮汕星河獎文藝一等獎”。這個小女孩就是趙晗。

古人説得好:“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別看趙晗取得了這麼優異的成績,那可是她苦練了六、七年才得來的啊!她從5歲就開始跟着爺爺這位音樂老師練唱歌。練習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難免會遇到一些挫折。例如為了克服“破嗓”(“破嗓”是在唱高音的時候支持不住掉下來)這一難題,不知費了多少功夫。在爺爺的指導下,她一次又一次地練唱,練到嗓子發炎,聲音沙啞,可她還不放棄,直到唱好為止。在唱歌的道路中類似這樣的困難數不勝數,可趙晗卻憑着一股永不放棄的精神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

現在,趙晗已經升上五年級了,學習任務也變重了,但她依然每天在下午放學後練習唱歌,她已把唱歌當成一門必修課而用功學習。雖然她成了學校的“小名人”,但她一點也不驕傲,他説將以宋祖英、湯燦”等歌唱家為榜樣,一如既往地練習唱歌。在這裏我代表全校同學祝願她在歌唱的道路上越走越寬廣。

家鄉的山歌的作文 4

看着窗外那淅淅瀝瀝的小雨,我又想起那個山裏娃,這件事還得從今年暑假説起。

暑假裏,我跟爸爸的同事一起去張家界去旅遊,我們登過黃石寨,準備下山,有幾個阿姨走不動了,坐索道下山,爸爸徵求我的'意見,我儘管腿有點酸,但想想自己是男子漢,還是跑下山吧。

我們在濛濛小雨中沿着山間小道向山下走去,走到一半時,有一個小孩跟着我們跑,問我們要不要聽山歌,開始我們沒有答應,他就跟着我們跑,他長得比我矮一點點,臉黑黑的,光着上身,赤着腳,一看就知道是個山裏娃,我邊跑邊和他聊起天,知道他叫吳樾,土家族人,他爸爸出去打工了,媽媽生病在家,自己想在暑假裏為自己賺點學費錢,每天在山道上為遊人唱山歌,同時再賣一些山裏人自己製作的土產品……我不禁肅然起敬。這時爸爸讓他來一首,他就唱了起來,儘管我聽不懂他的每一個字,但是他唱的悠揚蜿轉,娓娓動聽,一連唱了好幾首……爸爸給了他5元錢,我也把準備用來買紀念品的錢也給了他,他送給我一個土家人自制的竹蕭。

回到賓館,我看着這把做工不算精緻的竹蕭,沉思了許久。山裏的條件雖趕不上我們,但他那一顆炙熱的心卻遠遠超過了我們,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家鄉的山歌的作文 5

歲月易逝,年華輾轉。記憶的長河流淌,水花沖走了沉重的石塊,而那最輕盈的沙,卻在心河中沉澱下來,成了難以忘懷的民族情誼。

兒時的西昌,青青山岡,悠悠山歌,放學路上,總聽見從家前的小土坡上傳來長長的吆喝,聲調高亢而渾厚,充滿着飽滿的熱情,只聽聲音,卻不見着人。不一會兒,炊煙伴着的夕陽染紅,那純粹的鄉音便也西下了。

西昌是涼山彝族自治區的首府,大約有着1/3還多的彝人。漢、彝兩族人雖文化不同,但在這樣一個四季如春的地方,大家都和諧共處,同時也都被對方的文化深深感染了。那彝族的`山歌,漢人聽不懂,卻如此熱衷天開口哼唱,伴歌起舞。歡快的節奏,唱響的是同為西昌人的協心。

西昌最富民族特色的就是八月的火把節,當夕陽西下——8點鐘起,漢人、彝人都湧向街道,搭起巨大的火把,每人手裏也拿着小火把,這無數的火把同一時刻瞬間點燃,照耀黑夜,大家都唱起歌來了。

伴隨着歡快的節奏,熱情的火焰,我也擠到了人羣中去,拉起彼此陌生卻倍感親切的雙手,跟着山歌的節奏,跳起熟悉的“達體舞”。一瞬間,幸福便洋溢跳躍,隨着那火紅的篝焰,歡騰起來。每個人的臉都在火光的籠罩下,顯得緋紅。對面的彝族姑娘,盤着頭,一身黑紅的民族服裝。一個個黝黑的面容,一個個亮麗的歌喉,健康而清麗之中藴藏着無窮的力量。旋轉的節拍,閃爍的音符,都在一瞬間綻放。那歌聲如篝火,熱情抒寫出無窮的歡欣;那聲音似黃鸝,婉轉唱出希望的光芒。那山歌,是青春的釋放;是普通勞動人民藝術的結晶;是民族的靈魂。我們這一羣人被深深地感染,彷彿在無休無止的歡騰之中沉醉。

然而,這樣的山歌終也只能停留在記憶和電視裏了,離開西昌的時候,還在聽着家鄉的山歌,那好像一聲聲呼喚,呼喚着內心的潺潺鄉情,又好像一絲絲思念,思念那純潔的民族情誼。

那時,那山歌,是我童年的伴侶。

那時,那山歌,是我記憶深處的彝胞熱情。

山歌起,家鄉情。

高一:陶柔柯

家鄉的山歌的作文 6

歌,大家都會唱,但山歌的聯對聯不但動聽優美,還能考大人。我就親身享受過這麼一回。

有一天雙休日,我和爸爸到象州玩。這天,人們都穿着盛裝,金光閃爍,每個人都歡聲笑語,笑逐顏開,興高采烈地向同一目的地走走去,笑聲一下傳了很遠很遠……爸爸告訴我説這是象州縣隆重舉辦的山歌大賽。我也迫不及待地叫爸爸帶我去看看。

我和爸爸剛走到了比賽的場到了比賽的場地,就聽到主持人大聲叫到:“今天,我們的山歌大賽開始了!”大家聽了,都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我登上高處,只見人山人海,參加比賽的有青年,有老人,個個精神飽滿、興高采烈。看得出,他們都想一展自己的.歌喉。

之後,主持有唱到:“象州河水清悠悠,四方歌手會象州;三姐傳下山歌種,山歌不斷水長流。”歌聲剛停,人羣中突然擠進了一個圓鼻子、眼睛是一個十字架、嘴巴扁扁的“怪物”。主持人馬上用山歌問那“怪物”:“獨根木柴怎麼燒?獨個石頭怎樣挑?獨木架橋怎麼過?獨生子女怎樣教?”只見那“怪物”不假思索地唱到:“獨根木柴破開燒,獨個石頭打爛挑;獨木架橋小心過,獨生子女耐心教。”大家聽了,都哈哈大笑起來。原來,那個“怪物”是一個年輕人打扮成的,他發出細細的聲音,每唱一句都點一下頭,怪不得大家那麼好笑。正在歡喜之中,突然從笑聲中傳來一陣動聽的歌聲,我回頭一看,原來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姑娘。她扎着小辮,身穿樸素的衣服。小姑娘放開嗓子唱道:“嶺對嶺來坡對坡,壯家山歌實在多;你唱黨的領導好,我唱家鄉豐收歌。”“好!”大家一邊笑一邊讚揚小姑娘。大家都被小姑娘的歌聲陶醉了。最後,小姑娘以優美的歌喉奪冠。

這次山歌比賽讓我大開了眼界,我祝願家鄉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家鄉的山歌的作文 7

我的家鄉在廣西,這裏的人特別愛唱山歌,這裏是山歌的世界,也是歌仙劉三姐的故鄉。有人説“如今廣西成歌海,都是宜州三姐傳”,而這裏的生活,便也多了些放歌山水的逍遙自在。

家鄉的.山歌,是用壯話來唱,我雖然不能完全聽懂,但也能品味出一種農家特有的韻味。附近有人唱山歌,村裏的人便拿着椅子説説笑笑成羣結隊地一塊步行去聽山歌。青竹下,既涼爽又幽靜,山歌手便在這擺起了歌台,用動聽的山歌訴説着身邊的事。山歌手唱得可好聽了!時而嘻嘻哈哈,觀眾都被感染了;時而滿腔憤怒,觀眾都為歌中的主人公鳴不平;時而唉聲歎氣,讓人忍不住流下淚水……微風吹過,竹葉發出“沙沙”聲,似乎在為山歌手伴奏。人們聽着這美妙的歌聲,度過了一春又一春。

人們愛聽山歌,但不喜歡單獨一個人聽,喜歡和同伴一起聽。如果有一人知道某處有山歌手擺歌台,就會通知村裏所有的人和鄰村的人,邀請他們一起聽山歌,因為他們知道,好東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動聽的山歌呀!你像百靈鳥那婉轉的歌聲越飛越遠。這山歌,洪亮動聽;這山歌,娓娓訴情;這山歌,樸實無華。這是普通的山歌嗎?不,不是!這是人們的“精神糧食”。動聽的山歌呀!你記載了壯鄉五千年的傳統文化,促進了社會和諧生活的發展。

家鄉的山歌的作文 8

1930年10月24日,楊開慧被反動派逮捕,11月14日英勇就義。1945年7月26日,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一百年來在反對外國侵略者的鬥爭中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2001年6月29日,穿越世界的青藏鐵路正式開工……書上的每一個字都烙在我的心頭。在六十幾年裏,我國科技日益發達,人民都過上了安定的'生活。街上行走的人們,哪個臉上沒有洋溢着幸福?城市逐漸變得繁華,林立的高樓,哪個不是經過建設者的雙手而建立起來的?

有一次,我坐在公交車的座位上,在到一個站的時候,上來了幾個強壯的男人。“什麼嘛,喝個酒也不能如意。”“今天真背,才剛上街,身上的錢包就被偷了。這個邵陽,還真亂呢!”“就是,真不知道管理人哪去了!”……“夠了!”一個柔弱的聲音在我身後響起。我回頭看了看,只見一個小男孩堅定地站在我身後。“不准你侮辱我的家鄉!”其中一個男人的眉毛擰在了一起:“你這小子——算你走運,我們到站了。”説完,便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小男孩則笑開了花。

“唱支山歌給黨聽……”歌聲越發動聽了。

家鄉的山歌的作文 9

過去有位山歌王,名叫何樹二。他做牛生意,走南闖北,見多識廣,常常以歌會友,肚子裏裝了好多古怪山歌。

一日,何樹二做買賣來到西河。他聽説當地有一名年輕的'女歌手,口齒伶俐,性格潑辣,人稱“尖尾剪”。何樹二喉嚨發癢,特地登門拜訪,要試試她到底有多大本事。

見面後,何樹二擺出一副山歌王的架勢,多次“激”尖尾剪,而尖尾剪卻一再謙讓,婉言推辭,還笑吟吟道:“老伯一心來考歌,應該出個題目,哪有我先開頭的道理?”何樹二被尖尾剪“剪”了一下,便咳了兩聲,開喉唱道:“牛角唔尖就唔敢出村,唔系惡蛇就唔敢路下蹲,二伯涯今相似鵲角仔,繞過兩轉阿妹你會頭腦昏。”

歌聲剛落,只聽尖尾剪接着唱道:“牛角再尖涯敢剁,你係惡蛇阿妹涯有藥,二伯你係鵲角仔,銃子一響你就會跌落。”

何樹二見尖尾剪一句駁一句,句句對得絕妙,暗自吃驚。他皺了皺眉頭,想再唱一首將尖尾剪難住。誰知尖尾剪見何樹二呆了許久都沒有接唱,又脱口而出唱道:“何樹二伯何必愁,涯每朝早起磨斧頭,斧頭磨利無事做,專門來打荷樹頭。”

聽罷此歌,何樹二方才曉得尖尾剪確實才思敏捷,出口成歌,而且比喻恰切,幽默風趣,只得暗暗服輸,連茶也不敢多喝一杯,就匆匆回客棧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