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吃作文集合八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吃作文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小吃作文集合八篇

小吃作文 篇1

俗話説“民以食為天”,幾乎是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北京的烤鴨,西安的羊肉泡饃、雲南的過橋米線、鄭州的燴麪等等,從正餐大菜到街頭的風味小吃,可以説是舉不勝數,這不,今天姑姑就帶我去吃了我最愛吃的小籠包子。

小籠包子的外形有點喝包子差不多,只是比包子小,皮也比自家包的皮薄,它同樣是白白的皮,隱約能看見裏面鮮嫩的肉。它那小巧玲瓏的模樣,你一看,便會“口水一下三千尺”,有一次,我無意發現小籠包在蒸籠裏就像幾個“小胖墩”,香香地睡在蒸籠裏。

小籠包不僅看相有趣,做法也很簡單,如果客人來了,就把已經拌好的肉餡放在擀好的皮上,然後,輕輕的合起來,捏一捏,再放在蒸籠裏,蒸上幾分鐘,香甜可口的小籠包就做好了。

吃小籠包也很講究,吃小籠包的時候,首先,將小籠包的側面咬上一個小口,略微吹涼一些,接着,吮吸其湯劑,然後連肉帶皮一起吃下去,當你吃完一個之後,你還會不由自主的再拿一個。

記得有一次,我吃小籠包因為心太急,湯汁都濺到我臉上了,燙的我哇哇大叫,以後,我吃小籠包的時候,再也不那麼心急了。小籠包讓我愛讓我急呀!

小吃作文 篇2

今天,媽媽帶我和表哥去吃玉溪風味小吃。雖然不像婚宴上那樣大魚大肉,但是它仍有一番獨特的風味。到了一個叫胡九小吃的地方我們點了一些特色風味,有涼米線、酸辣粉、牛肉雞湯米線、玫瑰涼糕和冰稀飯。小吃被一一的端上來了。

只見冰稀飯裏的米粒晶瑩剔透好像瑪瑙一般,並且周圍都被淋上了紅糖汁,還有像鑽石一樣的碎冰把稀飯和紅糖汁攪拌均勻,舀一勺放進嘴裏。嗯···甜絲絲的,滑滑的。不時還有冰粒和銀耳會連同稀飯一起送入嘴裏。

涼米線的佐料多的數也數不清,不只是韭菜、小葱、大蒜、雜醬,還有花生、芝麻。媽媽説:“因為他們放了自己的獨家醬料,所以吃涼米線的人才會這麼多。”酸辣粉又酸又辣,味道還不錯。牛肉雞湯米線比起來算很普通的了,是雞湯煮的,裏面的米線就像一些嫩白色的蟲子,在湯裏游泳,放上葱、姜、蒜,加上一勺牛肉就成了。

玫瑰涼糕是我最喜歡吃的小吃了。涼糕表面撒滿了芝麻,還有幾顆枸杞飄在紅糖水裏。白白的涼糕有兩層,在夾層的中間有一些紫紅紫紅的玫瑰豆沙醬。聞一聞,嗯···還帶有一股糯米、玫瑰和豆沙的清香。夾一塊放入嘴中,冰冰涼涼的,再嚼一嚼,糯糯的,既像是在嚼玫瑰豆沙味的口香糖又像是在嚼快要化了的麥芽糖。媽媽説:“吃的時候要蘸一點紅糖水,這樣味道才會更好。”

還有白中帶紅的銀耳大棗、像果凍一樣的木瓜水、黃白相間的洋芋燜飯、圓溜溜的豆末湯圓······都具有獨特的玉溪風味,怎麼樣足以讓你垂延三尺了吧?

小吃作文 篇3

我家的巷子門口新開張了一家小吃店,可跑火了。

早晨,小店經營早點。木桶裏裝着香噴噴的糯米飯,蒸籠裏的包子正冒着熱氣,油鍋裏炸着金黃的油條,烤爐裏貼着一個個燒餅,鐵盤裏裝着幾個圓溜溜的.麻圓……吃早點的人進進出出,有的從大老遠跑來吃東西,有的因為上班買了就放在公文包裏留在上班吃。買早點的人走了一批又一批,忙得店主都顧不上擦一擦臉上的汗珠了。

中午,小店經營麪條、米飯、細粉。麪條品種多樣,量足味鮮,來吃的都是住在這兒的居民。顧客絡繹不絕,他夫婦忙得不可開交。

晚上,小店經營米飯、炒菜。菜可豐富了,有紅燒牛肉、油淋青菜、酸辣湯、麻婆豆腐、水煮活魚、香辣雞翅……最好吃的就數麻婆豆腐了,它是成都有名的小吃,突出了麻、辣、鮮、香這四個特點。首先,我看見店主在豆腐上灑了許多辣椒粉和胡椒粉,然後倒入油鍋裏用微火燜。不一會兒,麻、辣、鮮、香的麻婆豆腐上桌了,我們全家吃得可開心、可滿意了。

聽説經營小店的是一對下崗的夫婦,他們以勤勞雙手和誠懇待人贏得了人們的信賴和佩服。

小吃作文 篇4

我是一個小吃貨,餓了的時候,看到磚頭也想咬一口。我有鋒利的牙齒,方便吞嚼食物;我還有鋭利的指甲,方便手撕剝食物。我姐姐總是説我胖死了。

有一次,奶奶煮了一盤五花肉,我拿起筷子,快速地把一碗飯和這盤五花肉飯給吃完了。我控制不住我自己,接着又吃……我就是從那時候變胖了!

我身上全是五花肉,體重從36斤升到了49斤,再升到了68斤。我總是看到美食就邁不開腿,無法抗拒它的誘惑,一開吃就停不下來。以前姐姐説我吃得慢,還在我的獎狀上寫上“老油條”,現在我變胖了,她又説我:“你三年級,就70斤了,我國中,才八九十斤。”我都無語了。

有一天,我和姐姐騎自行車出去買吃的,我剛坐下,座墊就塌了,而姐姐坐下,座墊紋絲未動。我又被打擊了。

我是個小吃貨,但是我希望自己可以瘦成一道閃電,脱下肥肥的外衣,變成一個人見人愛的小瘦子。

小吃作文 篇5

我的家鄉風味小吃眾多,最為突出的就數香糕與豆腐串了。

白象香糕

白象香糕,原名白象公記牌香糕,是樂清市北白象鎮公記南北貨商號所創,迄今已有50多年歷史。它以糯米粉為主料,芝麻、綿白糖、桂花作輔料,經蒸制而成,其特點是色白味甜、柔酥軟。

小時侯,我就對它垂涎三尺。我總是扯着媽媽的衣角,讓她帶我去買香糕,那裏的工人有時還會把香糕的整個加工過程介紹給我們聽,我總

是聽得津津有味的:只要先把糯米碾成粉,用水和好,不軟不硬。然後在揉好的糯米粉裏摻入芝麻,接着,把特製的平底大砂鍋用水蘸均勻。不看不知道,裏面竟佈滿了一個個“方窩”。最後,把糯米粉鋪上鍋,嵌上桂花,整個過程需要花上一個多小時,也可算是一項繁瑣的工程了。

蒸好後,稍稍晾會兒,把砂鍋倒扣在案板上,底上稍灑些水,一點點把砂鍋拿起來。眼看大功告成,在香糕表面抹一層香油封住,這樣,吃的時候裏面還熱乎乎。

白象香糕的味道是極香甜的,只覺得那糯米粉要把嘴粘住,那香甜可口之氣沁人心脾!!

豆腐串

説起豆腐串。其實!豆腐串和茶葉蛋是放在一起的,也委屈了茶葉蛋成配角嘍!也許你會問一個問題:茶葉蛋和豆腐串放一起煮起來成什麼樣子啊?不過,也就是兩者獨特的味道相結合,才稱的上是美味啊!我敢打包票,吃了這裏的豆腐串,保準把你攙得吃了還想吃。

國小時候,我有時會到豆腐串老店去吃豆腐串。我喜歡看着他們煮豆腐串,弄懂他們是怎麼把豆腐串煮得如此美味。首先,把滿乘着水的大鍋燒沸,等到水裏吐出大氣泡的時候,往裏面灌入大量的辣油、味精,繼續燒,使它們的味道充分與水混在一起。這時,把早在一旁等待的幹豆腐倒入辣湯裏,過會兒,把茶葉蛋也放進去,兩種味道就相融了。煮的時間越長,味道就越好(可以更加得入味)。客人一來,就用大湯勺舀起,給幾根竹棒,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可是媽媽總是説小孩子吃辣的不好,因此,我只能偶爾去吃。豆腐串色、香、味樣樣俱全,香、麻、辣、鮮等味味獨道。拿起一串來,又燙又辣,我總是舌頭舔嘴脣,嘴脣砸舌頭。

這裏的豆腐串遠近聞名,真不愧為家鄉風味一絕啊!

朋友,歡迎你來我家鄉做客,一品我家鄉的風味小吃。

小吃作文 篇6

説起家鄉的涼粉,那可謂美食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説到這兒,你一定知道我的家鄉。沒錯,我的家鄉就是涼份粉的“故里”——駐馬店。在家鄉中有好多著名的美食。有黃燜魚、確山風味芋頭糕、烙菜饃、粉漿麪條、賈灌湯包、豆渣玉米麪餅子,可這些都令人垂涎三尺,也足以讓許多人挪不開腳步了。可是在這些美食中,只有涼粉卻以獨特的形式吸引了我。早晨,我來到一條街。

突然,一陣陣香味就撲鼻而來,我立刻口水“直下三千尺”了。我喊到“來一份涼粉”。我等侍着,只見旁邊的顧客頭也不抬地吸溜吸溜着吃的。我也看着就眼饞。不一會,服務員將剛做好的涼粉端到桌上,白色的涼粉、綠色的黃瓜、紅色的辣椒油、土黃色的豆乾,這簡直是“色香味俱全”。我夾起一片涼粉放在嘴裏,涼盈盈的、美滋滋的,還沒有品出味哧溜一下滑進了嗓子眼裏。我嚐了一口湯,我不由得驚歎好喝,一股清涼已經傳遍全身。我又挑起一根涼粉放在嘴裏,這一次入口之後,原本看是勁道的粉一下融成了清涼的汁液,滑下食道:“真美味。”不知不覺中,滿滿一小碗涼粉已經見底了,有在一小口吮吸中消失不見了。

可是那個味道還是在我心裏,這個味讓我久久難以忘卻。可能到以後我就可能離開家鄉了,就可能再也嘗不到這個味道了。但是這個味卻讓我深深的難以忘懷。這就是我的家鄉小吃涼粉。

小吃作文 篇7

我看見幾個小籠包包圍着醋碟子轉圈圈,像一朵盛開的花。單看它,形狀像一座小山,上面的“洞”像剛剛火山爆發過一樣,上面的皮皺皺的,像老人的臉,底下的皮嫩嫩的,又如同嬰兒的肌膚。

我輕輕提起小籠包,撕開一個“火山口”,慢慢喝湯。哇!真香!甜甜的,油油的,滑入我的心田。再提起包子,蘸了醋,一口放入嘴中,酸溜溜的,真是妙不可言!我迫不及待地接二連三吃了起來。不一會兒,我已經把一籠小籠包都吃完了,還意猶未盡!

現在回味起來,就三個字:“還想吃!”

小吃作文 篇8

有道是:民以食為天,我們中國有着悠久的美食文化傳統,素有“美食大國”之稱。僅菜餚就有寧波菜、川菜、粵菜、本幫菜等幾十種菜系,點心類就更別提了,全國每個地方都有着自己的特色點心。星期天,我們一家三口來到了城隍廟,參加了第二屆全國傳統美食文化節,在那裏我們親身感受到了美食文化帶來的無窮魅力。

在城隍廟的中心廣場,人羣川流不息,人們臉帶笑容地品嚐着各地的小吃。來自全國各地的特色小吃琳琅滿目,有沿街叫賣的“糖粥”、“豆腐花”,有香味撲鼻的羊肉串,有朱家角特色棕子……我看着看着,口水都要掉下來了。

一陣風兒吹過,遠遠的,一股臭豆腐的味道撲鼻而來,順着長長的排隊人羣望去,原來是魯迅筆下曾描寫過的紹興油炸臭豆腐小吃。自然我也加入了排隊人羣之中,每當看到人們品嚐着金黃色的油炸臭豆腐時,我頓時感到肚子也在咕嚕嚕地叫着。好不容易到我了,只見金黃色的熱油在鍋裏跳躍着,一會兒,白色的臭豆腐身上穿上了金黃色的外衣,美麗極了。當營業員把一碗熱氣騰騰的油炸臭豆腐放在我面前時,一股香味撲鼻而來,我吃了一口臭豆腐,感覺脆脆的,滑滑的,嫩嫩的,香氣、熱氣隨着風兒冒了出來,白皙皙的豆腐露了出來,我還蘸了一點辣醬,鮮鮮的,簡直是絕配,怪不得人們到了紹興,都願意去嚐嚐這價廉物美的油炸臭豆腐,果然名不虛傳,真是味道好極了!

當我們離開城隍廟時,肚子已經吃得飽飽的了。望着這絡繹不絕的人羣時,我再次感受到了美食帶給人們的享受了。我覺得:任何看似普通的東西,只要我們願意用智慧去嘗試改變它、豐富它,就一定會給人們帶來驚喜和快樂。“聞聞臭,吃吃香,油炸臭豆腐——味道好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