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孟子思想的作文1200字

戰國時期,各國忙於開拓疆域,戰爭頻繁,民不聊生。而在當時的思想界卻呈現出歷史上少有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當時流傳最廣泛的是儒家和墨家,社會上流傳着“非儒即墨”的俗語。那麼,為什麼法家後來居上,成為了統治者所推崇的學説呢?孟子殫精竭慮,為勞苦大眾奔走呼喊,為什麼沒有人響應呢?是什麼樣的原因讓法家從百家中脱穎而出,成為在中國佔有統治地位的思想呢?原因之一:法家的思想不符合當時的社會需求。

關於孟子思想的作文1200字

我們都知道,能否實現儒家“仁政”和墨家“兼愛,非攻”的主張,關鍵是要看當時的社會環境如何。換言之,儒家之所以沒有被當時被各國統治階級接受,關鍵是當時的社會情況不允許。

當時的孟子,奔走於各諸侯國之間,他深切的感受到了廣大百姓的痛苦,面對民不聊生的現實,他批判道:“攻城之戰,殺人盈城。掠地之戰,殺人盈野。”面對那些不顧人民死活,縱情聲色的昏君,他的批判更是犀利無比,毫不留情:“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路有餓殍。”這在當時的社會是普遍存在的,絕非孟子無的放矢。

孟子認為,當時的`統治者沒有一個不嗜好殺人的,因此才不能把國家治理好。

孟子的觀點很主觀。事實上,所有的諸侯王都有仁愛之心,但那都是在把天下變成自己的家後才會表露出來的。在當時動盪的社會,根本不可能有這樣的環境,也就是説沒有這樣的“仁政”社會基礎。既然沒有社會基礎,實行“仁政”也就無從談起了。

原因之二:統治者不重視當時的封建專制,説白了就是人治。一個政策能否實施,完全要看大王的臉色。如果你碰上了“唐太宗”那樣的君主,算你運氣好,你的才華就會有所展現。如果你碰上的是個暴君,那麼,縱有昭昭若明星之德,與日月齊輝之才,要你怎樣,你就得怎樣。當時的統治者都恨不得把天下的人都變成自己控制下的奴隸,誰會實施孟子那套“民貴君輕”的主張呢?他們不過是把這當做一個笑話聽,孟子也不過是他們眼下一個酸味橫溢的腐儒。孟子四處碰壁,是各國的領導們都用心打仗的緣故。寫到這裏不由得為孟子惋惜,真是生不逢時啊。

原因之三:當時的社會需要法治任何統治者在採納建議的時候都是有針對性的,就是要看這個學説能否為自己的統治而服務。當時的韓非子所推崇的嚴刑峻法,在社會動盪,政局不穩的戰國時期是適用的。這也就是法家最終傲視百家的關鍵。

儘管孟子心裏也知道,當時的君王很難聽進他的苦勸,但他還是懷着一顆仁愛的心,懷着對天下子民的憐憫奔走於各國之間,疾呼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年近古稀的他,仍然奢望樑襄王能夠實行他的主張,實現他心中的夢想.當他看到樑王迷茫,冷漠的表情時,他的內心當然是極其痛苦的。但他仍然不肯低下他高傲的頭,而是選擇了離開,奔走到齊國。

當他痛苦的發現,沒有人對他的學説感興趣的時候,他回家了,就像一個勞累了的人一樣,在對心中的藍圖無限的渴望中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今天我們品味着孟子的時候,我們似乎看到了孟子那顆永遠屬於人民的紅心在散發着墨香的書頁上跳動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