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烏塔》讀後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烏塔》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烏塔》讀後感

《烏塔》讀後感1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給我留下了深深的感觸。課文講的是作者在旅行時認識了德國小姑娘烏塔,她獨自一個人遊歐洲的故事。

她的經歷讓我懂得了只有親身體驗,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家長還應該多給我們機會,讓我們學會獨立,在獨立中認識一些新知識;還要放手讓孩子做一些有益活動,而且,要有創新意識。

我非常慶幸,自己的媽媽和其他的中國媽媽不一樣。

小時候,媽媽經常帶我出去玩。讓我感受大自然,去幫助一些有困難的人,從中我結識了許多朋友。我還會在媽媽的引導下收集一些廢品,比如紙板、易拉罐、油桶等,我把它們送到廢品收購店去賣,自己掙得一些零花錢。

現在,我漸漸地長大了,媽媽發現我們的興趣愛好慢慢地不一樣了。所以,我們有時候一起出去玩,有時候讓我一個人出去玩,在獨立的過程中,我學會了辨別是非,認識美醜,結識了更多的新朋友,並且學會了如何處理朋友之間小矛盾的技巧。

我喜歡烏塔,因為她有自主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這天晚上,我夢見和烏塔結伴而行,開始了漫長的世界之旅……

《烏塔》讀後感2

《烏塔》這篇課文給我留下了很深得印象。烏塔是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獨自一人趁着放暑假的時候遊歷的整個歐洲。他並不害怕危險,為了這次旅行,他準備了整整三年的時間去計劃和規劃。每到一地便先查詢那裏警察局的電話,以便遇到困難時能夠請求幫助。再給家裏打個電話或郵遞明信片,讓家裏人知道自己的處境,從這裏,我看出了烏塔行為上的獨立和思想上的獨立。

最近,我看了一本20xx年第24期的《讀者》,上面有一篇題為“看看德國的富家子”的文章使我感動。主人公馬可的父親家產上億,他卻從不伸手要一分錢,他獨自打工求學,他自信,堅強,不向困難低頭,不因為家庭富裕就放棄對自己的要求和約束。

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遇上一些挫折和苦難,我們現在奮力的讀書,就是為了去克服它們,使你不要在生活中走彎路,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學習方法,通過這樣的學習,我們會有更多的收穫。

行萬里路需要堅強的意志,需要周密的計劃,還需要獨立性。而這些我一樣都不具備,假如我們都像烏塔一樣,那麼一切困難都休想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

《烏塔》讀後感3

今日,我學了《烏塔》這篇課文,感想很多.烏塔是德國的一位14歲的小姑娘,她用三年的時間做好充分的準備,三年裏,她設計好旅遊線路,閲讀有關書籍,瞭解每個旅遊城市特點,並且她利用週末和假期的時間發宣傳單,給人看小孩,自我掙夠錢了旅遊的錢,然後獨自一人遊歷歐洲.

跟烏塔比起來,我們中國的孩子可"幸福"多了!父母整天把我們關在家裏,不讓我們外出,總是擔心我們的安全.出去找同學玩也不放心,一會兒一個電話,弄得我們成了温室裏的花草!

是不是烏塔的父母不愛她,才忍心讓她自我去旅遊呢烏塔説,"我也是家裏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很愛我.愛孩子,為什麼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是啊!看看自我,此刻別説獨自去旅遊了,連上超市媽媽都不讓我自我去,如果整天這樣把我們關在温室裏,我們什麼時候才能長大爸爸媽媽,我已經長大了,給我鍛鍊的機會,我會更堅強!我們也會成為中國的"烏塔"!

《烏塔》讀後感4

我慢慢地讀完《烏塔》,課文中烏塔那麼熱情,開朗,自立能力強的好品質深深地感動了我。

課文主要講的是一個德國小女孩烏塔獨自一個人遊歷歐洲的故事。

當我讀到“這次趁暑假遊歷歐洲……當然。”她很自然的回答道。

烏塔的獨立自主的能力是多麼的強啊!再看看我,都上國小四年級了,還因為別人説:“一般鬼都是在晚上吃小孩。”而不敢單獨睡覺,都這麼大了還和爸爸媽媽一起睡。

説起來真是慚愧呀!

我從“她還是堅持:“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是不完美……”看出烏塔是多麼的注重實踐,可我呢?整天在家裏看書,

看了一本又一本的,彷彿我的世界裏只有看書,雖然看了這麼多的書,可到頭來卻沒能用學習來的東西去生活中好好實踐一番,都快變成書呆子了。

烏塔説:“她在家裏就設計好了旅遊路線和日程……”我覺得這是一個多麼有計劃性的小女孩,她每到一處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

以便遇到困難時請求幫助,為了不讓父母擔心,還給家了寄張明信片。

哪像我,星期五晚上的作業不能按時完成,經常星期天晚上“加班”。

我慢慢的讀完了烏塔,也一點點的經受着一場心靈的洗禮。

《烏塔》讀後感5

我閲讀了《烏塔》這篇文章。烏塔是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她通過自己的努力掙錢買票,獨自一人遊歐洲。她為這次旅行準備了三年,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滴水不漏。一個國小生,幾乎不要家長幫忙,與我們這些同齡人相比……

課文中我感受最深的還是烏塔與“我”的一番交談。她的話語無不折射出她邏輯嚴謹,條理清晰。“愛孩子,為什麼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這句話觀點鮮明,擁有獨特的見解,可見烏塔生活中的獨立源於思想上的獨立。當“我”告訴烏塔中國孩子可以從電視、兒童圖書、遊樂園獲得樂趣時,烏塔卻覺得親身經歷認識的世界才是最美的。這一點讓我心服口服,親自體驗才能感受到美。

我們中國像烏塔這麼大的孩子都是家裏的“小公主”、“小皇帝”,什麼事情都讓父母包辦,讓孩子養成了依賴他人的習慣。我們獨立生活能力上的欠缺,會使我們在以後的社會交往中適應能力差,容易收到挫折和打擊。我們應該擺脱依賴思想,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我們只有短暫的假期,但在這假期裏也報滿了興趣班,根本不能外出旅遊,而外國人卻有充足的假期去旅行,這是我們改變不了的現實。

但我還是想説:“爸爸媽媽,請你們放開手讓我們去鍛鍊,經歷挫折和困難,我們一定能更加獨立的!”

《烏塔》讀後感6

近期學了《烏塔》一課後練習,我感觸頗深。

課文內容敍述的的是一個叫烏塔的十四歲小姑娘獨自一人遊覽歐州,在羅馬帝國的青年旅館裏瞭解了旺曉潔的小故事。

小姑娘烏塔對旺曉潔説:我的名字叫烏塔,早已十四歲了。我是意大利人,住在漢堡包。此次趁暑期遊覽歐州,早已來到荷蘭、法國、德國,在西班牙來到水城威尼斯、馬德里、意大利羅馬,最終也要去古希臘。

中國的父母一定會禁不住詫異地問道:啊,你一個人嗎?你的父母不擔心?

大家看一下烏塔是如何迴應這個問題的:我在家裏就設計方案好啦旅遊線路和日程表,每到一地就應查公安局的聯繫電話,便於碰到風險和艱難時要求協助。再給家中撥個電話或寄張名信片。

你一定會想,那麼小的小孩獨自一人外出旅遊,旅費肯定是親人給的吧。但客觀事實卻並不是這樣,實際上就連旅費也是烏塔自身一點一點咱的。她用了三年的時間來提前準備此次旅遊,閲讀文章了許多 與這種相關法律法規的書本;為了更好地掙旅費,每一個禮拜天去幫餐飲店或百貨商店派發廣告宣傳單,暑假還到他人家中陪小朋友玩。

烏塔年紀輕輕卻這般獨立,回過頭看中國的小孩,她告訴我過一個那樣的小故事:一個學員考入了一所重點大學,可他卻由於不容易洗牀單、疊被,乃至不容易整理書包而迫不得已退學。

我想對中國的父母們説:請為小孩扛起一片自立自強的藍天白雲,請讓愛更極致,請讓愛更豐富!

《烏塔》讀後感7

學了《烏塔》這篇課文,我思緒萬千,想了許多,讀後感《烏塔讀後感》。這篇文章講述了12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的故事。烏塔為此做了3年準備,她一邊想盡辦法掙旅費,一邊閲讀和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為遊歷歐洲打下了堅實基礎,體現了一名外國小孩自立、自強的奮鬥精神。如果拿中國現代的小孩子和烏塔相比,中國孩子的自主能力遠遠比不上烏塔。中國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是封閉式的,只讓孩子讀課本上的知識,很少參加社會實踐。除學習外,其他事情都不用管,要吃的有吃的,要用的有用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漸漸失去了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小由父母“牽着走”,遇到一點點困難,首先想到的就是問父母,找大人。而國外的教育是開放式的,讓孩子既學習課本知識,又參加社會實踐,從小培養他們的自主意識和動手能力。烏塔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成長的。當她夢想遊歷歐洲時,不等不靠,完全靠自己動手籌資金,做準備,享受着生活的快樂,也展示着人生的意義。烏塔的故事象一面鏡子,啟迪了我在學好課本知識的同時,要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從小培養自己動腦動手能力,做一個自強不息的棟樑之才!

《烏塔》讀後感8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覺得文中的烏塔是一個自理能力強、細心周全且又活潑開朗的女孩。她僅僅14歲,就獨自一人遊歐洲,這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和膽量啊!更令我佩服的是,烏塔為了這次旅行,用了三年的時間閲讀了許多有關書籍,在週末還為自己 掙旅費!她從不依賴別人,做事有條理由計劃。烏塔還有責任心,每到一地就會給家中打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讓父母放心。

和烏塔比起來,我顯得十分渺小。在家中,我一直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更不用説自己動手做個菜或幹些家務了。每天早上起牀後,我連被子都不疊,就去刷牙洗臉了;吃完早飯後,都是爸爸叫我去漱的口;甚至有時紅領巾也是爸爸媽媽幫我掛的,時間一長我都忘了怎麼個掛法。記得在今年暑假,11歲的我才在父母的哄騙和千叮萬囑下,自己乘車去定海蔘加舞蹈補習班。乘車回來時,爸爸還不放心的開着摩托車跟在我所乘的公交車後面,等我下車後一起回家……

烏塔真是太了不起了!我要以她為榜樣,在以後的生活裏,女裏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讓父母少操點心!

《烏塔》讀後感9

看了Uta這篇文章,覺得Uta是個細心又大膽的德國女孩。每當她去一個地方,都會先查一下派出所的電話號碼,免得讓父母擔心,或者給父母打電話寄明信片。她很細心,願意學習。她花了三年時間準備去歐洲旅行。烏塔獨立自主,所有的路費都是自己打工掙來的,沒有花爸爸媽媽一分錢。她的父母讓烏塔親自去體驗生活,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我羨慕和佩服Uta 14歲就能一個人去歐洲旅行。

Uta利用暑假去了意大利的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準備去希臘。

我的暑假,時間一般都是父母安排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老師留下的無聊作業上,不能像烏塔一樣去旅遊。或者説,時間是花在舞蹈課上練習舞蹈。真的很希望一個人去玩,但是父母能支持嗎?當然不是。這就是為什麼我休假時缺乏自由。

為了實現自己的世界旅遊計劃,Uta花了三年時間做準備,閲讀這些國家的相關資料,努力賺錢支付差旅費。

我也去過很多地方旅行,當然是和父母一起旅行,旅行路線是父母安排的,旅費也是從父母口袋裏拿出來的。我在反思自己,也和父母一樣在反思中國教育。

《烏塔》讀後感10

今天,我讀完《烏塔》這篇課文,感慨萬分……

本文描述了14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用三年時間做好一定準備後,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為了不讓家人擔心,每到一地就給家裏打個電話,在旅程中,為了掙路費,每個週末去幫餐館分發廣告單。

我這兩年也去過不少地方,如北京、香港、澳門、武夷山……不過,我不用考慮什麼旅費、吃、住,只需瀟灑地跟父母踏上旅程。因為,父母已經安排得妥妥當當,自己不用擔心什麼。而烏塔只比我大三四歲,就獨自一人遊歐洲。而且父母不用擔心。媽媽跟我講,她上大學的時候要報什麼專業都不知道,就去問外婆,然而外婆報的專業她根本不喜歡,結果十分後悔。老師也説,有的人從小依賴父母,結婚的時候到什麼酒店也要問父母。所以,在獨立性這一方面,我和烏塔差遠了。我是被父母寵壞的、捧在手裏、膽小的孩子,沒有自己的主見。烏塔卻是個膽大、活潑開朗、很有獨立性的孩子。這也説明了中國教育和西方教育的不同,在西方,只要是16歲的孩子就要離開父母,獨立生活。

我已經10歲了,今後在生活中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依靠自己的雙手去解決,直到真的不會了才能問父母,報興趣班要有自己的主見,自己要培養獨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

《烏塔》讀後感11

在星期六早上,我讀了《烏塔》這篇課文,讀完後,我受益匪淺。

《烏塔》主要講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遊歐洲的故事,反映了外國兒童強大的獨立生活和和自立意識,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當我讀到“不知過了多久,“丁零丁零”的鬧鐘驚醒了我……她走了不久,我也出去了。”我的內心十分慚愧,因為我自強的力很差,而烏塔自強能力卻很強。

我每次寫完作業都出去看電視,從來不檢查作業,而且把書桌弄得亂七八糟,我總讓媽媽來善後。還有一次,學校舉行校運會,媽媽早早起來,煮好早餐,裝好水,叫我起牀,幫我把衣服穿上,疊好被子,拉起我的手陪我一起去學校,幾公里路程她都喋喋不休的説,讓我注意安全,跑步前要做熱身操……我總覺得媽媽就是我的女傭。另外我看到一張報紙,知道了中國人的父母太溺愛孩子,含在口裏怕化了,抱在手裏怕摔了,我們都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和小公主。而外國父母不是這樣教育的,他們是讓孩子從國小會獨立生活和技巧,我多麼希望我的媽媽也能像外國父母那樣教育孩子,相信孩子,放手讓我自己去面對生活的事情。

在這裏我呼籲,希望我們零零後不要再當父母的小皇帝和小公主,我們也要像烏塔那樣獨立自主,自立自強,做新時代的小主人。

《烏塔》讀後感12

今天看了一篇課文《烏塔》。遇到一個細心自強的小女孩。看了這篇課文,受益匪淺。

本文主要講:王曉節在羅馬遇到了一個獨自在歐洲旅行的14歲德國女孩—— Uta。為了準備這次旅行,她花了三年時間做了充分的準備。給我們展示了一個自力更生,細心的小女孩。

當我讀到“我花了三年時間和孩子們玩。”説這話的時候,我不禁被Uta的獨立感動了。突然意識到:Uta真的是個細心的小姑娘。旅遊的時候她可以自己賺路費。即使她用父母的錢去旅遊,她也是一個人去很遠的地方旅遊,這是我們中國孩子做不到的。和烏塔比起來,我們中國孩子太嬌嫩了。因為我們中國孩子在家裏一直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我覺得中國的孩子應該反思一下自己,深入思考一下:為什麼其他國家的孩子可以自己掙錢而我們不能?"

和Uta比起來,我一想到自己就忍不住感到羞愧。我記得那是一個週末的晚上。我正在悠閒地看電視。我媽讓我去超市買東西。我心想:你為什麼不去這個漆黑的夜晚?但我無法反駁,只好拿着媽媽給的一大筆錢去超市。然而,當我走到沒有幾盞燈的孤獨的路上時,我害怕得好像要爬上山頂,陷入火海。每當我看到路邊的一棵大樹像有牙齒和爪子的怪物一樣閃閃發光,我就害怕,毛骨悚然,害怕極了.如果我是烏塔,她一定會毫不猶豫,毫無畏懼地去超市。和Uta比起來,我太弱了。

看完《烏塔》,我決定做一個自立、有組織、有計劃、獨立的小女孩。

《烏塔》讀後感13

這是講述一位14歲的小女孩就能獨自一個人遊歷歐洲的故事。我被她這種獨立自主,熱愛生活的`精神所折服。

讀了這片文章,我產生了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10幾歲的孩子不能獨立?難道“安全”就是對孩子所有的愛?我的答案是中國的孩子好比是一羣小鳥,渴望着自由飛翔,可家長們總怕我們有這樣那樣的危險,於是就把我們“囚禁”在“鳥籠”之中,就像中國老話説的:“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

就像是我,我現在的衣服全都是媽媽在收拾,每次在我寫作業的時候都能看見媽媽忙碌的身影,洗衣服、做飯、收拾屋子、換洗被褥都是媽媽一個人來完成的。

記得上次我看見過一則新聞,説有一位名牌大學的高材生,因為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太差,自己的衣服、被子就連書包也不會整理,就這樣甚至被學校退了學。

我曾經聽説過這樣的名言:“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寬。”也聽過:“世界上最堅強的人就是獨立的人。”

我覺得烏塔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她既有豐富的知識,又能親自去實踐。利用自己廣博的學識,親自品嚐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我也是幸福的,但卻有遺憾,在我們這樣相當的年紀裏,我們的生活卻相差甚遠。在這裏我想對同齡的朋友們説:“請主動從父母溺愛的懷抱裏走出來,鍛鍊自己獨立生活的意志。”我也想對中國的父母説:“請給我們一片獨立的藍天,讓愛更完美。讓愛更充實!”

《烏塔》讀後感14

最近我們上了《烏塔》一課,課文中烏塔的禮貌、勇敢、聰明、自立使人拍手叫絕。

開始的時候,我認為這篇文章有點平平淡淡的,可讀到後來發現,我和烏塔有着很大的區別:我在家中是個懶惰的孩子,很少做家務,連被子都要讓父母幫我疊。烏塔僅比我大5歲,卻一個人漫遊歐洲,真是令人震驚!

其實,使我們變得懶惰的並不是我們自己,而是家長的溺愛,是他們把我們當作家裏的寶貝,温室裏的花朵,稍微遇到一點風雨就要為我們遮擋。我曾聽説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一個母親生了個可愛的孩子,然後讓人預測孩子的將來,有人説這孩子以後會遭受災難的,要小心。這位母親害怕極了,做了個大箱子,把孩子放進裏頭,每天把吃的、玩的東西放進去,從不輕易讓孩子出來。孩子慢慢長大了,有一次,孩子在爬回箱子的時候發生了意外,他的頭撞在了箱子的鎖上,血流如注,死了。這個不幸的母親萬萬沒有想到自己這麼小心,孩子還是出意外了。這讓我想起一個道理:要想孩子健康成長,就必須讓他在生活中學習生存的本領,從每一件事情做起,才能長成大樹。

家長們,請你們打開自由的大門,讓你的孩子在廣闊的天地中鍛鍊成長吧!

《烏塔》讀後感15

最近我們學了一篇課文叫《烏塔》。裏面講了一個14歲的外國小姑娘獨自遊歷歐洲的故事。在旅遊之前,小姑娘烏塔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才開始歐洲之旅,一路上小烏塔雖然遇到很多困難,但她沒有退縮,用她的機智勇敢一一解決困難。我被烏塔那善良、大膽、細心的品質所折服。讀完這篇文章後,我的心裏掀起了巨浪。同時也產生了疑問:為什麼中國孩子就不可以獨立自主呢?難道所謂的“安全”就是對我們全部的關愛嗎?我們是一羣渴望去窗外自由飛翔的小鳥。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溺愛是把我們捧在手裏怕掉了,含在嘴裏怕化了,不知怎樣才能把我們保護的更好。每次想幫家裏做點兒事,總是被媽媽拒絕,結果變成了不愛勞動,缺乏自理能力的孩子。

我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件事兒:一個學生,考上了一所很好的大學,我們大家都知道上大學要離開媽媽,還要自己住宿舍的,可是這個大學生生活不能自理,鋪被子不會鋪,衣服髒了不會洗,釦子掉了不會縫,所以,他在學校總被別人笑話,後來被迫離開了學校。你們看,一個人是多麼需要有生活經驗呀!如果我們什麼事都不會做,那你就不會有美好的人生。那些把孩子緊鎖着的家長們,快打開“溺愛之門”讓孩子們擁有一片自己的藍天吧!讓我們從籠子裏飛出來,讓我們自己去償試生活的酸、甜、苦、辣吧!讓我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再有生活的煩惱吧!

家長們請給我們撐起一片獨立自己的藍天,讓愛更充實,讓愛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