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九年級語文作文十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九年級語文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選】九年級語文作文十篇

九年級語文作文 篇1

歲月如梭,光陰荏苒,我的國中生活已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19年,我永遠不會忘記那揹着煎餅上學走過的小路,永遠不會忘記那一起學習一起玩耍的夥伴,永遠不會忘記那串澀澀的桑葚……

我上國中是1983年,那時我家人口少,在生產隊掙的工分少,我清楚的記得有一年我家只分了60斤小麥。在如此貧困的情況下,父親還是毅然讓我上了當時縣裏的最好的國中——寧陽一中。那時,沒有錢買自行車,十及里路來回跑着,身後揹着兩個包,一個包裏裝着課本,一個包裏裝着煎餅。一個宿舍裏如果有同學帶了豆子鹹菜,那是最大的奢侈,舍友會很快一齊分光,然後帶着十分的滿足討論起學習問題。那時,每個星期能吃上一頓5分錢一碗的大白菜就是很好的牙祭了!很多時候我都在想能吃上頓飽飯多好啊!

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些學識淵博、人格高尚的老師。他們都很喜歡我這個苦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對我格外關心。記得語文老師靳老師多次找我談心,鼓勵我學好語文,這使我終於也走上了語文教學這條路。班主任寧老師觀察到我着迷於象,就教導我:“有好的愛好很好,但不能沉湎於其中。使我明白了萬物喪志、智勇多困於所溺的道理,這之後,我努力學習,終於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寧陽一中的高中。現在回想起來,我真的很感謝老師們,是他們指引我走上了人生的正確之途。

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串澀澀的桑葚。寧陽一中的西邊是洸河,河東岸有一片桑樹林,下午我們同學經常去讀書。那是五月的一個下午,我們發現有些桑葚開始紅了,青裏透着紅,我們饞涎欲滴,馬上採取行動,摘下來便大把的塞進嘴裏。“哇,太澀了,還沒熟透呢!我們不約而同的大喊。“不好,看林的老大爺來了!不知誰一聲喊,我們不顧一切的飛奔起來,我竟然跑掉了一隻鞋。沒想到,第二天,那老大爺竟拎着一隻鞋子,挨個教室詢問,最後終於找到了我。我當時心裏非常感動,可一句感謝的話也沒有説出口。現在想起這件事,心中還十分的內疚,老大爺,您能原諒當時一個無知的孩子嗎?

現今32歲的我,回想起國中生活,真的是百感交集,既有美好快樂的幸福時光,也有生活困難的澀澀酸楚,但我終生不會忘記那段時光,它在我的人生歲月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跡……

九年級語文作文 篇2

憤怒地甩門而出後才驚覺,走出這個曾以為是一生避風港的家,偌大的世界竟無我容身之處。惶惑中,我想起了母親,迎着黑暗,頂着悲風冷雪,踉蹌的我敲開了母親的門。

穿着母親的睡衣,依偎在母親身邊,一種久違的温暖與安寧緩緩流遍全身。"你好久沒跟我這麼親了。"母親的一句話使我泣不成聲。我就像一隻小鳥,翅膀硬了就迫不及待地飛向更為廣闊的天空,受到傷害才記起母親的好。我愧疚地摟着母親的腰,兒時的記憶像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在我很小的時候,父親遠在新疆,母親帶着體弱多病的我艱難度日,那時候,我常常會不爭氣地半夜發起高燒來,母親就要揹我到幾裏外的診所看病。記憶中有一段路是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周圍是空曠的農田,偶爾冒出一兩個插着白幡的墳頭,在黑夜裏顯得更為陰森恐怖。也許是感應到了母親的緊張,每走到此,熟睡的我都會被驚醒。母親就唱兒歌、講故事來分散我的注意力。我緊緊摟着母親的脖子,在晃晃悠悠中再次進入夢鄉。

看病回來,無論是半夜幾點鐘,母親都不睡了,她把温度表一直夾在我的腋下,每隔幾分鐘拿出來看一下,直到我完全退燒,她懸着的心才稍稍放下。天剛放亮時,母親就起來熬米粥,不知過了多久,朦朧中聽到有人在耳邊輕聲喚我,接着感覺自己被輕輕抱起。我睜開眼,看到母親一手攬着我端了碗,一手拿着勺子,舀了一勺粥在脣邊吹了吹,送到了我的嘴邊。時至今日,我都忘不了那碗粥的味道,更忘不了漆黑的夜裏蜷在母親背上的感覺,那是我童年最依戀的地方。

第一次離家讀書,是在百十里之外的寄宿學校。記得開學那天,母親細心地幫我打理一切,當她含淚離去後,我所有的堅強頃刻間土崩瓦解,無助的我跑到校園外的圍牆下痛哭流涕。那時,我天天盼着過大星期,回家的行李幾天前就收拾妥當。後來才知道,期待那天的不止我一人--母親早把我的歸期用紅筆醒目地圈在掛曆上,很早就去趕集,買菜、割肉,做很多我最愛吃的,牀鋪也曬得暖暖的。可惜,我那時還不能體會母親的心情,只想着家裏的伙食比學校好,我心裏還很不平衡呢。事實上,母親一個月不見一點暈腥,才省下了那一天的伙食費。一旦想起這些,我就覺得自己是個十惡不赦的'罪人,深深的愧疚積在心底形成淤血,至今不散。

隨後的我參加工作,為人妻,為人母,一切都那麼順理成章,羽翼漸豐的我只顧追求自己的愛情和嚮往的生活,絲毫沒有想起去安慰母親的不捨和痛楚,可寬容的母親仍一如既往地待我。我過月子時,十月的天,風已涼得刺骨,不會騎車的母親早上步行來我家,晚上再離去,三十天沒有一天間斷。洗衣做飯、洗尿布、烤尿布、抱孩子、照顧我,母親忙得像個陀螺,在我整個月子裏她沒有安安穩穩吃上一頓熱飯。現在想來,讓雙鬢斑白的母親如此勞累,如此牽掛,我於心何忍。為了不讓母親看到我的淚眼,我把自己更深地埋進母親懷中,小小的心裏除了感動與自責,生平第一次懂得了心疼的滋味。

九年級語文作文 篇3

大家好,你們知不知道我以前小時候是一個怎麼樣的孩子;你們知不知道小時候。客人來我家對我的評價如何?老實説,以前小時候,我是一個不會尊重別人的孩子,客人對我的評價就是:不禮貌。以前小時候,我是一個唯我獨尊,不會尊重別人的孩子。

在我四歲時,有一次,阿姨來我家,當時,我正在津津有味地喝着冷飲,美美地看着電視。當時,那位阿姨正在和我媽媽聊天,我把電視聲開得老大,媽媽氣得火冒三丈,大聲叫道:“智海,你課文還沒背呢!還敢出來看電視,去房間背課文。”於是,我非常痛恨阿姨,因為:在她還沒有來我家時,我和媽媽正在津津有味地看電視呢,可現卻是因她而害了我。我用異樣的目光瞪了阿姨一眼。此時,我並不知道,我給別人的印象是:你是一個不會尊重客人,對客人不禮貌的孩子。

我漸漸地長大了,現在,客人來我家,我都會很有禮貌地招待人家,而且我也會很尊重客人的意見,不會再向以前那樣不懂事了。

有一次,我姨媽來我家做客,當時我正用心地嚼着那美味的口香糖,姨媽看了,走了過來,説:“我的小心肝嗎!能給姨媽一塊口香糖枱球?”我看了,立刻把口香糖拿給姨媽,説:“姨媽,別客氣,要吃多少儘管拿。”姨媽看了,臉上露出了笑容,彷彿在説:“我的外甥終於會尊重別人了!”

我真高興,因為我學會了尊重別人。

九年級語文作文 篇4

詩。是唐朝的一株柳,搖盪在古風河畔;詩,是宋時的一尾魚,遊弋於清澈柔波;詩,是元時的一首曲,傳頌在天山草原;詩,是清時的浣紗女,在河邊唱着絕代的歌……

——題記

中國歷史博大精深,人才輩出驚世絕,諸子百家齊爭鳴。詩歌是萬古不倒的青松,是萬千瑰麗的亮點,長存於世,永不消逝……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詩中的春景,詩中的紅杏,在葉紹翁的筆下閃爍出點點星光,這是春的詩篇,這是春的韻味,詩中的意,詩中的奇,詩一樣的春意盎然!

“水光漣漪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詩中的綠水,詩中的青山,在蘇軾的筆下盪漾着層層波紋,這是夏的標牌,這是夏的希望,詩中的水,詩中的山,詩一樣的燕語鶯啼!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詩中的紅霞,詩中的孤鶩,在王勃的筆下散落出淡淡憂傷,這是秋的世界,這是秋的天籟,詩中的霞,詩中的鶩,詩一樣的落葉蕭蕭!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詩中的雲朵,詩中的冬雪,在高適的筆下飄落出片片雪花,這是冬的豪邁,這是冬的樂章,詩中的雪,詩中的雲;詩一樣的塞外雪天!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詩中有雨,雨中有詩,雨劃過了詩,詩輕撫着雨!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詩中有風,風中有詩,風吹動着詩,詩輕揚着風。

“高閣佳人吹玉笛,笛邊鸞線掛絲絛。”詩中有佳人,佳人如詩賦,佳人的芳容如詩般秀美,詩中的意境如佳人般絕麗!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詩中有奇景,奇景如詩秀,奇景的風光如詩般清澈,詩中的淡雅如奇景般低調!

詩,是中國流傳華夏千年的不老傳説。讓我們走進詩仙的世界,走進中國文化的巔峯之作!

九年級語文作文 篇5

春讀雪萊,夏讀拜倫,秋讀波德萊爾,冬讀艾略特。讀美國書宜隨隨便便,讀德國書宜正正經經,讀法國書宜情感豐沛,讀俄國書宜思慮清淅。哪個男子不鍾情,哪個女子不懷春。晨與妻子宜讀紀伯倫,暮與情人宜讀泰戈爾。少年戀愛讀《維特》,中年情外讀《廊橋》,老年多情讀《歌德傳》。讀萊蒙托夫要喝酒,讀海涅宜高歌。讀海明威宜舞劍,讀卡夫卡宜流淚。讀雨果宜沉思,讀凡高須流血。黑格爾宜讀精要,尼采宜誦全文。大仲馬宜一目十行,昆德拉宜反覆回味。讀茨威格宜一氣呵成,並馬上重讀一遍,讀陀氏宜心智平衡,並每三年讀一遍。忙裏偷閒略讀華萊士,閒來無事細讀託翁。催眠宜讀海德格爾,失眠宜讀福爾摩斯。講課前宜讀培根,講演前宜讀沙翁。峯會前宜讀杜拉克,總結後宜讀韋爾奇。回首往事宜讀《懺悔錄》,展望未來宜讀托夫勒。研究世界文明宜讀亨廷頓,反思中國精神宜讀費正清。歷史入門宜讀湯因比,哲學入門宜羅素。藝術入門宜讀丹納,文學

評論入門宜讀韋克勒,美學入門宜讀鮑葵爾,戲劇入門宜讀布萊希特,經濟入門必須讀凱恩斯,軍事入門宜讀《戰爭論》,計算機入門宜讀比爾蓋茨。瞭解資本主義宜讀布羅代爾。解剖自我宜讀弗羅依德,磋磨他人宜讀弗洛姆。分析羣體宜讀榮格,現代禪學宜讀鈴木大拙,認知人類宜讀列維--斯特勞斯。受傷後讀毛姆,得意處讀惠特曼。憂鬱時讀川端康成,寂寞時讀《魯賓遜》。清理思路宜讀維特根斯坦,智力訓練宜讀波普爾。玄之又玄讀胡塞爾,清之又清讀德里達。如想做世界第七讀《相對論》,愛因斯坦説:懂得它的只有六人。如還不滿意,宜讀霍金。如想試試能否成為作家,宜讀《百年孤獨》。兩種結論:一是“我也能這麼寫”,一是“算了,讓老馬獨步”。與女學生談話,宜談《簡愛》,如她不知,正好講與她聽,以示多情;與男青年談話,宜談希羅多德,這是唯一機會,以炫博學。三歲宜鸚鵡學舌ABC,七歲宜讀《數碼寶貝》,十歲宜讀《哈利-波特》,二十歲宜讀《喪鐘為誰而鳴》,三十歲宜讀《存在與虛無》,四十歲宜讀〈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五十歲宜讀《戰爭與和平》,六十歲宜讀《追憶似水流年》,七十歲宜讀《聖經》。

九年級語文作文 篇6

桃花夢裏,一曲終了,那來自於心靈深處的歎息,是陶潛自己的心靈叩問,他的靈魂中伴生着另一個自己,是他一生的夢想,人格精神的縮影,最後呈現出一個桃花嬉落的島,一個世界,這是陶潛與自己的對話,只想為自己而做的——雕欄空閣。

窗外的夜色濃濃的,靜靜的,是個可以好好思考的時間,再明白一點,可以好好和自己,心中的那位,來一次對話。

多看看窗外,可以與世界多幾份親密接觸,但也要看看身旁的鏡子。

有沒有那麼一刻?因巧合下記憶中掉下一張畫,上面的臉真的好熟悉,但就想不起來他的名字,也許這個人在過去的時光中並不重要,但偏偏自己就是拼命地要從記憶中摸索,

迫切地回想,想到自己坐不住,來回徘徊在房間中,口中不斷嘗試着每一個似是而非的名字。或是倔強,或是執着,就是放不下,總感覺想不起來的話,哪一塊自己心中找不到的地方就缺失了一塊,哪怕是一粒不見了的沙。

忘記,是一隻噬心的怪獸,她走得無聲無息,卻留下痛徹心扉。

有沒有做過這樣的夢?自己身處在一座很大很高的城市中,沿着路不知道去往哪裏,就那麼走着,看着紅黃光芒融在一起,面對着温暖迷人的夕陽,很安心的感覺。

醒來後,發現自己仍然記得那個夢,還是説,那是真實的深處的記憶,那個走過的地方又在哪裏,三番五次地做同樣的夢,那種安穩如家的感覺又從何處而來?

和自己的對話,是對自己的一份交待,是對以後生活道路的指明燈。

自己,這麼多個日日夜夜努力的來源,是夢吧?是為了什麼而夢呢?夢在我心中的一座殿堂中,可以模糊地感受到,但不清晰。沒關係,多離它近一點,不就越真切一些嗎?況且還有愛在推動我們前行,朋友的、老師的、父母的愛是我們奮鬥的動力與永不放棄的希望,是我們高飛的翅膀。

面對着鏡子時,鏡子中是另一個自己,心中的自己,又不只是自己,還存在着很多人的縮影,每當想起一個人的名字時便是一份慰籍;還有看到過的很多個地方,還有曾經眼中的城市,迎着夕陽歸家,而肩膀上是父母堅定温暖的力量。

在我們摸索着去往夢裝載的殿堂路上,要不時抬起頭看看自己周圍的寄託着愛的笑容與地方,那是心中的自己累了,乏了的時候,心靈去流浪的地方。

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那便是回憶。

多與自己對話,與自己説嗨。

九年級語文作文 篇7

又是一年大學聯考時。我曾經有幸成為一名聯絡員,為參加大學聯考的考生們做後勤服務工作。我想利用這次機會,提前感受大學聯考的氛圍,也順便回憶一下我參加人生中第一次大考的場景。

記得國小畢業時,我選報了兩所學校——實驗中學和外國語學校。而它們恰巧安排在同一天考試,一個上午,一個下午。媽媽要參加監考,所以我打算自己單槍匹馬去應戰。因為家離學校很近,我拒絕了爸爸送我的一番好意。因為那天是“秀才趕考”的好日子,路上車水馬龍,十分擁擠。家長們在校門口千叮囑萬吩咐自己的孩子應該怎麼做,唯恐漏掉一些重要的細節。我看了看,頗覺好笑,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不就是一場考試嗎?何必全家總動員?何必低估自己孩子的能力?我對實驗中學比較熟悉,所以很快找到考場,自如地等待考試。

坐在教室裏,周圍一切安靜,可以清晰地聽見自己的心跳聲,“咚咚咚”的心跳速度都讓我驚訝。只見監考老師麻利地打開試卷袋,試卷到手後,只有“沙沙”的寫字聲。漸漸地,緊張的情緒也慢慢消退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實驗中學的入學考試隨着鈴聲的到來而宣告結束。

樓梯上擠滿了剛走出考場的學生們,或興奮,或垂頭喪氣,或面無表情。一出校門,家長們蜂擁而上,或急切,或觀察,或無語。大多數的家長見到孩子,第一件事就是問考得如何;然後帶着孩子匆忙離去,準備下一個學校的考試。當然,我也不例外。真是一羣累壞的孩子,一羣忙壞了的家長!

寫到這裏,我想我的考試經歷也結束了。看了看錶,考場內的考生們離交卷的時間也只有40分鐘了。對於每一個參加過大型考試的人來説,這都是一段難忘的人生經歷。它帶給我們的不論是欣喜、驕傲,還是沮喪、失望,都是那麼刻骨銘心。而它對於我們的影響,不僅在於當時的成敗,更在於今後漫長的人生過程中反覆回味時的各種滋味。

我猜想,此刻仍有不少家長透過那堵開滿夾竹桃的校園的圍牆,翹首等待,默默祈禱。真可謂是:“年年大學聯考題不同,歲歲父母心相似”啊。

九年級語文作文 篇8

同學們好!”“老師好!”這樣的一段對話司空見慣,但是在我們班就大不相同了。

我的這位新老師是既嚴厲又幽默,既平易近人又讓同學們望而生畏。是正宗的四面派。

平易近人派

“孩子們,這幾天天氣不好,要多吃水果,多喝水,不要太勞累。”聽到這樣的話,你一定以為是哪位家長在囑咐自己的孩子,你錯了。這是我的新老師在安頓同學們季節變換,要注意身體,預防傳染病。是的,老師對我們如同關心自己的孩子一樣,無微不至、噓寒問暖。下課了也常把你叫到身邊:“孩子,學習要認真,不能馬虎,也不能三心二意。好好努力吧。”

嚴厲又望而生畏派

“這幾天,咱班同學太不象話了。考試考不好,紀律鬆散,衞生更差。年級裏數咱班最差……,張偉把手放下。”這時,全班同學頓時變成了一尊尊臘像,一動也不敢動。因為老師那明察秋毫的眼睛正在注視着你的一舉一動。一不小心就有“驚喜大獎”―――免費辦公室一日遊。看!老師就像變臉師一樣,剛才還如同母親一般,眨眼間就成了令同學們望而生畏的角色。

幽默派

“許多同學喜歡聽流行歌曲,比如什麼十三棍兒啊,頭髮如血啊,那些歌曲只聽見聲音,聽不懂詞兒。嗚嚕嗚嚕瞎唱一氣,有什麼好。我就喜歡刀郎,人家那歌一句頂一句……。”下面同學一陣大笑。有同學站起來説:“老師不是十三棍兒,是雙節棍;那個是發如雪。”老師噗哧笑了。還有的時候她愛打比方,那貼切的比喻、風趣的話語總會把枯燥的課堂氣氛活躍起來。

看了我的介紹,你應該已經認識我的新老師了吧。也許你還會提一個問題:“為什麼那一段對話與眾不同呢?”那就聽我細細道來。

如果老師今天是幽默派,那段對話就是笑引子;如果老師今天是平易近人派,那段對話就是問候語;如果老師今天是嚴厲又望而生畏派,那段話就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美好的人生有很大的因素在於啟蒙老師。我愛我的老師 。

九年級語文作文 篇9

遊覽名山大川間,徜徉小橋流水畔,放眼茫茫世界,關注美好人生,是她,給了我這一切的體驗,她是舉世聞名的著作,她是浪漫精彩的詩篇,她像“隨風潛入夜”的春雨,滋潤心田。她從我身邊走過,留下縷縷墨香。她,是我一直深愛的語文。

數不盡風流人物

曾幾何時,我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孩子,不知道人外有人,自以為是。是她,以母親般的細心,父親般的威嚴,開化我的愚昧,帶我穿越時空,與李白共飲杯中酒,與曹雪琴共嘗夢中淚;是她,讓我和笛福筆下的魯濱遜交談,與高爾基促膝,與雄才大略的曹操“煮酒”,還是她……民族的歷史像書頁一樣在我眼前翻動,是她讓我記住了中國曾經的恥辱和今天的振興,數不盡的風流人物,在她的心扉娓娓道來。

看不盡絕世美景

曾幾何時,我還是一個井底之蛙,不知天外有天。

英國的倫敦鐵塔,法國巴黎的盧浮宮,印度的泰姬陵……是她帶我一一走過,使我不再是“兩耳只聞玩耍聲,一心只捧可樂瓶”的小孩子了。我隨她看到了“接天荷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婀娜畫卷;岳陽樓前,我與她共賞“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的無限壯觀;滕王閣上,我又和她一同品嚐了“秋水共長天一色”的韻味……語文像我展示着絕世美景、廣闊天地。

道不盡人間真情

曾幾何時,我只是不知天高地厚的莽撞少年。

親情、友情、愛情,在語文中無不得以淋漓盡致地體現,“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道不完的人間真情,語文帶我一一品味。

我曾經羨慕劍客執一柄長劍遊歷名川大山的自由,曾經羨慕釣者攜一支長杆獨享“一蓑一笠一扁舟”的意境,但此時此刻,我,不再羨慕,因為我知道語文在我身邊,只要她在,我就會無所不獲,無其不有。

她從我身邊走過,數不盡的風流人物在招手,看不盡的絕世美景在微笑點頭,道不盡的人間真情輕撫我額頭,她走過,墨香縈繞我心頭,久久……

九年級語文作文 篇10

其實,從小到大我已流過無數次淚,記不清是摔了一跤還是因為爸媽不給零食吃了。但我卻真真切切記得那一次流淚。

到了國中,學校要開運動會,我竟出人意料地報了名。我選了一項相對於自己而言比較拿手的項目——跳遠。

於是,我便忙乎起來了,不分白天夜晚地在沙池邊試跳,可是老天似乎不大關照我,結果總是差強人意。但我從來都不在乎,還一直天真地認為我這樣努力,好歹也能撈個名次。所以,在練習中也不惜把腳扭傷。於是,日子一天天地在汗水的浸泡下,發黃了,溜走了。

比賽的那天早晨,我滿懷信心地走上戰場,面對一個個比我高半個腦袋的對手也是嗤之以鼻。當見識到了他們的真功夫後,我開始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但是無論當時情況是多麼嚴峻,我還是有一絲曙光。

當我進入總決賽後,情況更是惡劣。雙腳不再當我是主人,開始不聽使喚。奢望到的距離總是與現實的腳印遙遙不可及,差點兒把它們害得得相思病。結果自然是不言而喻。在眾目睽睽之下,我傷痕累累地回到看台上。只見那些獲獎者春風滿面,我深知“飛到枝頭成鳳凰”的夢早已破滅。見大家的表情平淡,也只好抑制自己的感情。

回到家後,終於發泄出來了。我的努力,我的汗水成了歷史,再也沒有什麼價值了。又回想起賽場上的窘樣,宣佈成績後的失落,淚水一瀉千里。

但哭着哭着,我便停止了。因為,我好像從來沒有聽誰説過100%的努力就能得到100%的收穫,是我自己太單純,把努力看作是劑神丹妙藥,百試百靈。卻毫不顧及其它原因,讓“努力”二字揹負着太大的壓力,自然失落時會更加傷心。我終於懂了,其實,你的努力的多少並不能判定你一定可以獲得多少回報。有時它是需要你的積攢與耐心,我也相信在黑暗中無論多久,還是能待到黎明的曙光!而且更要學會“只顧耕耘,不問收穫。”

我想,這次我是真正的哭了,哭得有價值,並在哭泣中獲得了真理。

這是我第一次用淚水換來的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