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情況彙報

各位主任、各位委員:

科技工作情況彙報

市十六屆人大棠委會第22次會議,通過了市人大棠委會對市政府關於貫徹執行科技進步法及科技工作情況彙報的審議意見,對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指出了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並提出4條意見、建議。市政府及科技局對棠委會提出的審議意見高度重視,專門研究貫徹落實措施,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多措並舉,強化宣傳,全民科技首位意識得到提高。市科技局創新宣傳形式,豐富宣傳內容,在專博會、科技下鄉、科技活動周、智慧財產權宣傳日、防災減災日期間,多角度、多形式、全方位、立體化的宣傳科技進步法以及國家、盛市有關科技方針政策,通過《曲阜科技資訊》、《曲阜科技》、《曲阜科技網》及時將有關科技資訊、科技動態和工作亮點宣傳報道出去。6月份為配合專博會的籌辦,市科技局積極向科技日報、省創新週刊、濟寧日報、濟寧廣播電視臺等多家媒體投稿,宣傳我市高新技術企業和專博會籌備情況。在曲阜廣播電視臺開設了專題欄目,並打出了專博會開幕倒計時牌,同時策劃拍攝的專博會專題片《科技引領曲阜未來》,配合綜合特裝展廳進行宣傳展示,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專博會期間,科技日報、省創新週刊分別刊登了《曲阜市“儒學精神”的現代演繹》、《科技興曲阜、創新促發展》、《特種電纜、鋪向世界》等5篇新聞稿件,市科技局出版了2期曲阜科技資訊專博會彩色專刊,濟寧曲阜兩級廣播電視臺對曲阜的參展情況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宣傳報道。上半年,全市科技系統共有122條資訊被曲阜市級以上媒體刊發,其中濟寧市級22條,省級9條,國家級4條。曲阜市科技局上報濟寧市科技局科技資訊總數在12個縣市區中名列前茅。

二、以專案帶動為抓手,高新技術產業得到有力推進。圍繞生物技術、電子資訊、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四大領域,抓好研究、開發、產業化的緊密銜接,全力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傳統產業高新化。今年上半年,共協助企業申報濟寧市級以上各級各類科技專案12項,其中國家級2項,省級4項,濟寧市級6項,爭取無償資金200多萬元。山東聖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新藥金絲桃素國際聯合開發與研究”專案列入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國撥經費預算158萬元,申報的國家級高新技術已通過初審。曲阜天博公司申報的山東省汽車感溫元件重點實驗室已通過濟寧市推薦,報送省科技廳審定。曲阜東巨集實業有限公司申報的山東省高分子材料複合管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材料已籌備完畢,準備申報。今年1-6月份,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28.28億元,同比增長18.7%,佔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達到27.19%。

三、以服務“三農”為核心,大力實施科技興農與民生科技工程。市科技局不斷創新農業科技推廣普及機制,積極引導科技要素和現代化生產經營要素向農村一線集聚。一是加強科技示範園、示範村建設。5月初,對《曲阜市農業科技示範園認定管理辦法》和《曲阜市科技示範村認定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完善。對擬新認定12個農業科技示範園,24個科技示範村進行了實地考察。重點扶持了樂義曲阜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一期建設規模513畝,建設高標準大棚110個,年產量2000噸以上,實現銷售收入400—460萬元,成為全市產業化結構調整的典範。目前,姚村、王莊、董莊、息陬四個鄉鎮的冬暖式大棚建設也已全面啟動,正在積極興建中。二是加強農業科技隊伍建設和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利用科技資訊村村通網路平臺,通過專家講座和視訊教學的`形式對農業新技術進行推廣。5月份以來,根據三夏生產的實際,新增涉及良種選育、配方施肥、農機維修等方面的農業實用技術視訊講座80餘個,視訊點選率超過一萬人次。同時,利用科技培訓平臺,開展了機械操作、肥料加工、麥田管理等農業實用技術培訓60餘次,培訓農業科技人員近2000人。

四、以舉辦第十屆專博會為契機,產學研合作層次和水平得到提升。第十屆中國專利高新技術產品博覽會於6月23日-25日在曲阜孔子文化會展中心成功舉辦。本屆專博會是歷屆以來規模最大、層次最高、來賓最多、影響最廣的科技盛會。我市各項參展準備工作紮實細緻,共製作特裝展位3個,標準展位12個,懸掛燈杆道旗近600幅。專博會期間,我市共組織5300餘人到會參觀,組織5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參會參展,展出專利產品200餘項,共簽訂技術專案合同21項,技術成交額1300萬元,專案投資額3.6億元。6月24日,中國工程院方家熊院士到曲阜電纜有限公司調研指導工作,就企業下一步如何抓住機遇,做大做強通訊電纜行業,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7月8日,曲阜金皇活塞股份有限公司與山東理工大學教學科研實踐基地建立,此次校企合作必將有效地促進科技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為企業自主創新注入了新的活力。截至目前,全市已有40多家企業與80餘所高校和科研單位建立了穩定的科技合作關係,累計開發新產品、新技術30餘項,其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5項,國內先進水平20餘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