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心理問題的表現和預防措施

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

產生心理問題的表現和預防措施

健康包括什麼呢?在《幼兒園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要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所以,健康應該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而當今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卻有所忽視,比如目前馬加爵的例子,堂堂一名大學生應該為自己的來來充滿理想,但他們會有如此的做法,不得不令我們教育界人士的深思。造成一些心理弊病除了自身以外,還與社會環境、家庭、學校有密切的關係。有些人可能認為這離現實很遠,那麼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事例:

舞蹈班剛剛下課,5歲的丫丫就興沖沖地跑到媽媽跟前,對媽媽說:“媽媽,我跳地好嗎?”媽媽看了看她說:“是不錯,就是那個動作做得不好看,瞧!你們班的某某某就做得比你好。”丫丫一聽馬上跳了起來,氣急敗壞地說:“我就這樣,不行啊”說完頭也不回走了,媽媽只是給丫丫提點意見,給她的結果竟是這樣,此時媽媽心裡非常難過。其實象這樣的例子很多。就象去年大學聯考一樣,一位考生在考完數學的時候,感覺自己考的極差於是第二天就選擇了了跳樓一一自殺了。其實去年大學聯考數學就比較難考,考生心理素質極差心裡承受能力小,以至選擇了自殺,這何等的可悲!

一、產生心理問題的表現

據有關幼兒園的調查顯示,很多幼兒自私、自負、任性、脾氣暴躁、感情脆弱、心裡承受小等不良個性特徵。這些可能成為他們產生心理問題的隱患。幼兒時期是人生髮展的重要時期,個性和很多心理品質都是在這個時期形成,心理學定義為人生髮展的關鍵期。如何把握好這個關鍵期?這主要取決於教師與家長的正確引導。在有的家長看來,家長的任務是讓幼兒吃好、穿好、不生病,家長對幼兒的衣食及身體保健捨得投資,卻忽視了幼兒的心理健康,認為教孩子是幼兒 園的事。現代家庭中,存在重健康知識灌輸,輕行為習慣培養,重飲食營養攝入,輕情感需要的滿足:重成人包辦代替,輕幼兒獨曳性培養,獨生子女現象造成對孩子溺愛非常普及,如有一位小女孩兒的裙子被別人擺了一下,她衝上去抓別人的臉,老師剛要準備和她談談,她就大聲哭著說:“我爸爸知道你批評我,會心疼的,”而家長知道這件事後,卻一笑了之。另外一些父母媽媽忙於工作無法全身心照顧孩子,必然會請老人或保姆幫忙照顧孩子。一方面祖輩和保姆的知識水 平通常叫父母要低,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看管孩子而不是教育孩子,所以他們對給孩子心理成長上的幫助遠不如父母;另一方面祖輩和保姆為避免孩子受傷,總是限制孩子的活動,或嚇唬孩子有危險,這也使孩子的生理、心理髮展受到影響。

二、重視幼兒心理健康必須要做到的幾點

未來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存競爭的加劇,要求未來的人才除具備良好的智力、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有實踐證明,心理健康的孩子學習輕鬆,愉快,成績好,心理健康也影響著一個人能否成功,有才華而事業未能成功不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心理因素影響其才華的發揮。聯合國專家預言說:“從現在到21世紀中葉,沒有任何一種災堆象心理危機那樣帶給人們持續而深刻的痛苦。”由此可見,心理健康是多麼的重要,應從小培養孩子具有健康的心理,增強其對心理疾病的“免疫力氣”。

首先,應重視孩子心理健康的思想意識,從一點一滴做起。我曾經看到這樣一份資料:寫了一位美國心理學博士對其女兒心理關照的事例,很是感人。有一天早上這位心理學博士媽媽送3歲的女兒上託兒所,卻怎麼也找不到鑰匙,女兒也幫忙找,但還是沒找到了。沒辦法,她倆沒鎖門就去了託兒所,送了女兒回來,她有接著找,最後終於找到了。她想剛才自己又急又燥又擔心,這情緒會不會影響女兒呢?於是她就拿著要是又去了託兒所,告訴女兒要是找到了,女兒一聽就抱著媽媽的脖子哭了起來,果然女兒還在擔心鑰匙的事。我非常佩服這位母親的細心和周到。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又有多少人這麼細心地關照過孩子的心理感受呢?雖然有些事情那麼微小,但給孩子卻會留下深刻烙印,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作為長輩應該懂得如何正確地愛孩子,否則會適得其反:過度的溺愛,是孩子無愛;過度的縱容,使孩子對人無情;過度的保護,使孩子無膽:過度的替代,使孩子做事無能;過度的強制,使孩子被動無志;過度的挑剔,使孩子無路可走;過度的超量加壓,使孩子精神崩潰。 這一切不得不令我們警惕和重視。

其次,要尊重孩子,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新《綱要》指出:“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孩子雖小,但也是一個獨立個體的人,有他自己的願望、要求、興趣和愛好,成人應當尊重孩子的個性,換句話說越小的孩子也有他的自尊心,我們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從而扼殺孩子的天性,要允許孩子失敗。孩子是按照一定的客觀規律生長髮育的,在生長過程中,有他自己的需要。由於每位孩子是不同的,所以每位孩子又有自己的不同於其他孩子的特點和需要,孩子的成長經歷也是不同的。在孩子的嘗試行為中,失敗挫折是免不了的,我們不能一味地指責與批評,打擊他的自尊,這時候就需要成人多給予孩子心靈支援與愛護。多注意孩子過去和現在的行為變化,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給予鼓勵,增強信心,保護其自尊心。

最後,重視孩子生活的獨立性和活潑開朗性格的培養。 幼兒階段是獨立性開始發展,初步具備了獨立行為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在當今的社會中孩子個個是家長的寵兒,更是家長的希望。所以許多家長盲目的溺愛自己的孩子,寵信自己的孩子事事包辦,剝奪了孩子的自主、獨立活動的機會在新《綱要》中指出:“兒童是獨立、發展的個體,只有在自由活動過程中,兒童才能充分的體驗到自身的存在與價值,更好的獲得發展。”因此我們要更注重孩子的素質培養,抓住關鍵期,提高孩子的獨立能力。培養孩子生活的獨立性實際上不僅直接影響孩子的健康,還有利於孩子勞動習慣和文明行為的形成,也是知道技能學習的基礎。因此,父母要該放手是就該放手,培養孩子獨立的生活能力。現在有的孩子因為性格的缺陷,如孤僻,不合群等直接影響其與同伴交往,影響其健康及才能的發揮,有的父母或老師的批評過重而離家出走,甚至做出過激行為,其實這些都是我們重視的不夠而造成的。作為長輩是直接影響孩子的,要想改變孩子的性格首先要改變自己,多多的帶領孩子出去參加社交活動,多結識一些朋友,與孩子經常的交流,樹立孩子的信心。因此,要從小培養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是關鍵。

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僅是孩子自己本身的事,也是家長和數師的事。讓我們共同攜起雙手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孩子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家教中培養幼兒獨立性

任何一個孩子,都是由於父母的教育和環境的影響,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質和能力的。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期心理活動的主動性明顯增加,喜歡自己去嘗試體驗。家長可以因勢利導,把握孩子這個時期的心理特點,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讓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在日常生活中,本著“大人放手,孩子動手”的原則,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

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些家長怕累著孩子,怕孩子做不好,自己重新再做太麻煩,因而不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還有一些家長認為,吃飯、穿脫衣服等生活技能是不用訓練的,因為小孩長大自然就會。其實這些觀念都是不正確的。從兒童發展的觀點來看,不給予孩子鍛鍊的機會,就等於剝奪了孩子自理能力發展的機會,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喪失了獨立能力。所以我們要本著“大人放手,孩子動手”的原則,讓幼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家裡,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和能力因勢利導,通過具體、細緻的示範,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難,教給幼兒一些自我服務的技能,如學習自己擦嘴、擦鼻涕、洗手、刷牙、洗臉、穿衣服、整理床鋪等。這些看上去雖是很小的事,但實際上給幼兒創造了很好的鍛鍊機會,無形中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當孩子完成一項工作後,作父母的要給以適當的肯定和讚賞,當孩子的存在價值被肯定,自己的工作能力被肯定,他們也會感到無比的興奮和快樂,在很大程度上增進孩子的自信心。

二、適應幼兒發展的需要,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培養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

自我服務是幼兒發自內心的需要。對幼兒進行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是為了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我們培養的是未來這會的建設者,他不不應光有淵博的知識,更應熱愛勞動,具有一定的勞動技能。在幼兒期對他們進行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正是為他們對未來的勞動奠定心理基礎和物質基礎。幼兒手部肌肉發育不完善,動作不靈活,影響了他們的認識和探索,有目的、有計劃地對他們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不僅可以有效地促進了幼兒肌肉的發育和完善,促進他們動作的協調發展,而且由於手部肌肉活動越多,越豐富,就越能開發幼兒大腦的潛能,促進智力的發展。孩子在“我自己做”的過程中,能不斷增強自信心,提高獨立思、獨立做事或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有助於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

三、尊重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培養幼兒獨立思考的能力。

眾所周知,獨生子女普遍存在著一個不良的性格特徵,其中之一就是懶惰。由於成人過分的包辦代替,長此以往,幼兒懶於動手動腦,不願獨立思考。所以,成人要培養幼兒的獨立性,教育他們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難要想辦法自己去解決,學會獨立思考。只有這樣,幼兒在獨立的基礎上創造能力才會不斷髮展。我國著名的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說:“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情應該讓孩子自己做,不要替代他。”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是不僅要孩子自己獨立動手去做事,還要孩子獨立的動腦去想問題。獨立思考能力強的孩子,往往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千萬不要因為孩子提的問題過於幼稚而加以嘲笑,以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隨著家教觀念的更新,有一些具有現代家教觀、教子有方的家長,注意創造機會,從小培養孩子獨立生活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家長可以給孩子講一些科學家、發明家成長的故事,以激勵孩子從小立志,培養孩子對學習新知識、探索新問題的興趣。

四、創造機會,感受挫折,培養幼兒自我抉擇、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有的家長經常說孩子主意不好,應該聽大人的,實際上孩子有主意是件好事,他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認識,應該給孩子創造機會培養他自己拿主意。我們的教育常常是注意培養孩子順從聽話,不大注意去傾聽孩子的需要,從生活小事一直到孩子的發展方面都由家長一手包辦了,因此我們的孩子缺乏自己做決定的機會和權利,就很難培養孩子自我解決問題能力。獨立生活能力差的孩子依賴性強,缺乏進取心和毅力,遇事容易打退堂鼓或把任務轉給成人。這大多是成人嬌慣、包辦代替的結果。那麼孩子的成長也是一樣,大人應給孩子創造機會,培養孩子自己做選擇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讓他在嘗試的過程中感受失敗,碰釘子,這樣孩子就會從失敗中記取教訓而成長起來。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有成功,也有失敗和失誤。而且通常是經過無數次的失敗,才能獲得較大的成功。在生活中,要培養孩子的自我完善能力,要讓幼兒學會自我觀察、自我體驗、自我批評、自我控制,培養孩子的自我抉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給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

家長要給孩子一個獨立自主的好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果你自己就是一個處處依賴他人,對什麼事都拿不定主意、動不動就尋求幫助的人,那你不要指望你的孩子能夠獨立自主。你的一舉一動,還有你的品質,都是孩子模仿和學習的榜樣。所以,先從你自己獨立自主做。

精心養護孩子的探究習慣

星期六的中午,媽媽見小米端著一杯熱水走向陽臺,“你要做什麼?”“給花澆水。”“不能澆熱水,要澆涼水。”“喝涼水會拉肚子的。”“花不會拉肚子,不許澆熱水。如果花死了,媽媽就不給你買了。”聽到媽媽這麼說,小米聽話地把熱水端了回去。

花活了,孩子的探究火苗卻熄滅了。其實,如果家長注意培養孩子的探究習慣,既可以讓花活下來,也可以滿足孩子的探究慾望。

探究是小孩子最有價值的學習方式

孩子的學習方式有很多種,例如模仿他人、成人強化訓練、自主探究等等,這些方式都可以讓孩子獲得相應的知識和技能,但是自主探究對孩子的長遠發展是最有價值的。因為模仿和訓練都是成人的單向灌輸,孩子處於被動接受和服從的地位,他學習的內在動機沒有激發出來,自願學習的習慣沒有培養出來,但是因為這兩種方法簡單易行、見效快,所以成人對它們容易形成依賴。

自主探究以好奇心為驅動,孩子在探究中會自覺地產生很多問題,並主動想辦法解決問題,因而孩子愛動腦、愛動手,這對他以後形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很重要。但是因為孩子在動手嘗試中會出錯,學習結果見效慢,家長認為問題很容易,沒必要探索,就直接給孩子提供答案,忽略為孩子提供探究的環境和材料,長久下去,孩子就會養成思維惰性,凡事依賴大人給出現成答案,主動探究的習慣也就越來越弱了。

探究習慣需要家長的精心養護

◆接納探究中的嘗試錯誤

孩子對事物的認識比較表面和膚淺,常常抓不住事物之間的本質聯絡,所以他們在嘗試中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小米在探索行為中出現的錯誤就很常見和典型,她以為植物與人的生理和生命現象是一樣的,但是媽媽沒有接納小米的嘗試錯誤,她不但直接告訴孩子正確答案,並警告錯誤行為將導致的嚴重後果,結果孩子嚇得不敢探究了,其實正確答案並沒有經過她的觀察、操作和思考,只是書本知識經過媽媽的口授直接搬進她的記憶裡,孩子的思維並沒有得到發展。

想想看,你是不是經常責怪孩子把環境弄亂了、把衣服弄髒了、把玩具弄壞了、把物品弄破了?這些都是拒絕孩子嘗試錯誤的教育行為。

◆為孩子提供探究的環境

探究需要一定的“研究經費”,而孩子的“研究經費”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通常成本很低,關鍵是家長沒有意識到怎樣為孩子提供探究的環境。

小米的媽媽可以與孩子一起做個小實驗:一盆花澆涼水,一盆花澆熱水。每天用相機把兩盆花的長勢拍下來,或讓小米畫下來,經過比較,小米就會發現兩盆花的不同結果。這個科學現象很簡單,卻是孩子自己的觀察、發現和總結,她從中獲得的探索素養比生活常識本身更有價值。

再比如,一個孩子把花盆裡剛種的幾顆蒜頭連根拔了起來,他想看一看蒜頭長大沒有,希望它們長得快一點。這時候,媽媽不要用“拔苗助長”的故事警告孩子,而是為他提供相應的實驗環境,讓他比較是“拔苗助長”還是“拔苗助死”,相信孩子從中獲得的收益要比干巴巴地聽故事好得多。

◆為孩子提供探究的材料

孩子的探究物件無所不在,生活和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孩子都喜歡把玩,包括花草樹木、蟲蟲鳥鳥以及日常生活用品。有的家長認為現在既然有現成的高科技玩具,就應該讓孩子玩,這樣孩子的起點更高。高科技的電動玩具確實比較安全,富有童趣,但是它除了比較昂貴外,孩子的操作和參與空間比較少,所以很多高科技玩具不能長時間吸引孩子,很快就被孩子玩膩了而被家長束之高閣。

可見,家長不要為孩子提供太多的現成玩具,可以為孩子提供一些需要動手動腦的玩具或材料,例如七巧板、積木、拆裝和拼插玩具、橡皮泥等,還有水、沙、泥、土、石子、樹枝、樹葉等自然物,以及鍋碗瓢盆等生活用品,這些玩具和材料沒有固定的玩法,孩子需要探索研究才能玩出花樣來,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由探索精神。

◆做孩子探究活動的配角

探究活動是不斷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需要孩子具有不斷追問的思維連貫性和克服困難、動手嘗試的意志,有的孩子常常堅持不下去而中途放棄。孩子這時候不但需要家長的鼓勵,還需要家長提供一定的支援和幫助,讓孩子把探究活動進行到底。

例如,孩子想用積木搭一座高樓,搭到一定高度以後,沒有足夠的合適木塊充當“棟樑”了,拆了重新搭建,孩子又不樂意,於是有的孩子就放棄了,留下一座沒有完工的“爛尾樓”。這時候家長就可以過來鼓勵孩子:“工程沒有完工就不幹了,多浪費呀,我們想想辦法吧。”接著家長啟發孩子在家裡找一找有沒有木塊的替代品,怎樣保持高樓的平衡,還可以做什麼“裝飾”或者“裝修”,支援孩子完成一個小建築師的作品。

◆媽媽要避免女性思維偏好

大多數孩子由媽媽教養的時間比較多。長期以來,人們認為男性擅長理性思維,女性擅長形象思維。孩子的探索行為主要發生在動植物、風、光、水、沙土等自然現象領域,而媽媽們大多對社會現象感興趣,不太喜歡探究自然現象。當孩子對一些自然科學現象感興趣並求助媽媽的時候,有的媽媽卻對此不以為然,有的媽媽甚至看見小蟲子就會嚇得失聲尖叫,這樣當然不能給孩子提供及時的鼓勵、支援和幫助,以至孩子坐失發展的機會,所以,媽媽要克服自己的不足,與孩子一起欣賞與研究瓶瓶罐罐和飛禽走獸,和他一起愛科學、“玩”科學、學科學,發展孩子主動探究的好習慣。

◆探究行為要文明

探究雖然是孩子最有價值的學習方式,但是它也不能特立獨行地不顧他人的利益或破壞公共環境。

有一個小男孩,思維特別活躍,但他經常把自己的探索發現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他把口香糖粘在女孩子的頭髮上,老師批評他,他說:“我是想研究口香糖粘不粘頭髮。”卻不承認這給同伴帶來不便。他的不文明探究行為平時得到了媽媽的無原則保護,一次他把沙包扔到別的小朋友身上,人家哭了,媽媽解釋說:“他在研究拋物線,不是故意砸你,別哭了。”還有一次,廣場上擺放了一些新穎的展板,他很好奇,拿起手中的筆在上面畫,媽媽在旁邊視而不見。

其實,不僅是孩子的探究行為,即使是成人的科學研究行為,也都要遵守一定的倫理規範,以不侵犯他人和公共環境的利益為前提,這才符合科學探索是為人類謀福祉的崇高願望,所以家長要培養孩子文明探索的好習慣。

試談幼兒園教師該怎樣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保護幼兒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是幼兒園工作的主要任務,正確的健康觀念包括幼兒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然而大多數幼兒教師和家長對幼兒的身體健康十分重視,而對幼兒的心理健康,卻考慮不多,甚至忽略。健康的心理不僅是孩子智力的發展,健康成長的需要,更是他日後生存和發展所必須的素質。那麼,如何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呢??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時間,談談這個問題。

一、 培養幼兒良好的道德品質

(一)教幼兒學會尊重別人

讓幼兒學會尊重別人,是良好道德品質形成的首要條件。尊重孩子是教育孩子學會尊重別人良方。教師和家長應尊重孩子,作孩子的'表率,讓孩子長在天長日久的受尊重的潛移默化中養成尊重別人的好習慣。

(二)教幼兒學會愛、學會關心他人

孩子的愛心不是靠強行管束而在一夜之間培養出來的,更不是沒有原則,失去理智的溺愛換來的,它是通過自然而然的模仿,潛移默化的滲透而逐漸形成的。

1、注重自己的言行,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教師和家長應從自身做起,在有意識地對哈子進行愛心教育時,要以身作則,通過自己的言行來感染孩子。作為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工作,關心愛護每一個孩子,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幼兒,教師之間也應該互相關心和尊重 ,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幼兒之間、家長與幼兒之間、幼兒與幼兒之間多使用愛的語言。

2、培養幼兒形成助人為樂、關心社會、熱愛公益事業的良好思想品質。如組織幼兒給災區小朋友捐獻衣服、圖書、玩具等物品,組織幼兒想希望工程捐款活動,參加為殘疾兒童獻愛心等媒體力量引導幼兒觀看以關愛、善良、正義等內容為主題的作品把民主管理在身邊相互友愛的事蹟講給幼兒聽,培養孩子的愛心,從小給孩子的心靈撥下愛的種子,是良好道德品質形成的關鍵。

(三)教幼兒學會禮貌待人禮貌是人們的道德準則,是人與人相處的規矩。可從一個人說話用詞、語調口氣、 止態度上反映出他的道德修養、思想面貌。文化水平、社會身份。如謙遜文明的語言、恭敬有禮、落落大方的舉止能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因此,禮貌教育呀從小抓起,教師要為幼兒創造使用禮貌用語的重要條件的環境,使孩子從小就學會禮貌待人。對幼兒進行禮貌教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教育孩子尊敬長輩承認。能禮貌語言主動、熱情、大方得打招呼、稱呼人,會問早、問好、道別。

2、教育孩子當自己不注

意影響別人時,會主動誠懇的道歉,當別人影響了自己時能剋制、諒解別人,會說“沒關係、不要緊。”

3、教育孩子當別人在談話時,不插嘴、不妨礙,成人對自己講話時,要專心聽,不要打斷別人說話。總之,教師和家長要做到孩子的模範,處處以身作則,說話要做到溫和有禮貌。

(四)讓幼兒養成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

一個人有無勞動的興趣和習慣,將影響自己的一生。無數事實證明,事業上有成就的人無一不是熱愛勞動、勤奮好學者。相反,懶惰往往使人愚昧無知而無所作為,熱愛勞動,不僅使幼兒掌握一些生活技能,培養幼兒獨立生活的能力,而且培養了幼兒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為幼兒今後的學習、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樹立了幼兒自信、自立,敢於克服困難的精神。

對幼兒進行熱愛勞動教育,還可以從培養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開始。如自己穿脫衣服、鞋襪、自己洗手、洗臉刷牙等讓幼兒體驗到勞動的艱辛和快樂,明白了勞動是光榮的,從而學會尊重自己和別人的勞動成果。

孩子嬰兒期後的智力發展離不開父親

兒童智力的發展既有遺傳因素的作用,也有後天各種環境因素的作用。父親作為影響兒童智力的環境因素之一,他對兒童智力的發展所做的貢獻不僅僅表現在孩子的嬰兒期。在孩子嬰兒期後的智力發展中,父親的作用更是不可或缺的。

專家從兩方面來研究父親對孩子嬰兒期後的智力發展的影響。一方面,觀察失父的影響;另一方面,直接觀察父親對孩子認知發展的影響。這兩方面的研究結果表明,如同嬰兒期一樣,父親對男孩和女孩的認知發展都產生影響,只是影響的方式不一樣而已。

一、 失父的影響與認知發展

失父通常有兩種情況,一是父親由於死亡、離異或遺棄而永遠離開了家;二是即便父親仍是家庭成員,也可能由於工作、旅行或缺乏興趣而不在孩子身邊。

根據亨利.比勒的意見,與兒子經常待在一起的父親有助於開發兒子的智力潛能,能夠成為孩子堅毅和成就的動力。有才能且成功的父親,如果與兒子經常在一起,使男孩經常有機會觀察並模仿父親,對於他全面發展工具效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極為有利。不過,假如父親不能經常在男孩身邊,或者假如父子關係消極,則即便擁有一名頗具才能的父親,也不一定會促進男孩的智力發展。

同時,當研究者對一些女孩進行觀察時,發現她們的認知發展似乎也由於父親不在而受到一定的影響。瑪麗貝斯·辛發現,雙親家庭的兒童和失父家庭的兒童在認識上存在相當大的差異,這些差異反映在測驗得分和智商分數上。

為什麼失父家庭的孩子在學業成績和智力測驗上表現均差呢 我們知道,兒童的認知發展取決於注意、鼓勵和刺激,尤其是在兒童的成就、能力和技能需要反饋的時候。對於單親家庭孩子認知能力水平較低的一種解釋是,他們與雙親家庭的孩子相比,很少得到成人的注意,與成人的交往也較少。離異的母親不大可能在孩子就寢之前給孩子講故事,也不大可能以遊戲方式拓展孩子的日常照料,甚至很少跟孩子一起用餐。同樣,單親家庭的孩子不大可能從母親或繼父那裡得到學業上的幫助。

當然,一些最新的社會學和人口學的研究結果也表明,父親不在改變了兒童的認知發展這一結論,似乎沒有明確而肯定的證據。儘管這樣,父親在兒童認知發展的過程中仍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父子的交往和認知能力

評價父親影響孩子智力發展的較好方法是直接觀察父子交往。專家的研究結果發現,與那些不被父親重視(冷漠、事不關己)的男孩相比,凡被父親重視(仁慈、讚揚、幫助)的男孩,在智力測驗和詞彙測驗中的得分較高。與此相似的是,父親的限制行為往往與男孩認知得分較低相關。

父親與孩子交往的風格對孩子以後的歲月也有影響。如果父親對子女取得的成就及時加以讚揚和表示喜悅,那麼孩子就會把自己的教育目標定得較高。儘管母親的認可不如父親的認可,但是父母的教育水平與兒童的教育期望是有聯絡的。其他一些研究也證實了父親風格的重要性。

有關觀察表明,就家庭內解決問題和討論任務而言,凡是實施適當控制的父親(例如,既維持適當的家庭限制,又允許孩子擁有一定的自主權),凡是不抱敵對態度的父親(例如,對孩子的言行較少諷刺、挖苦等),他們的兒子往往成就較高。與此對照,如果父母之間相互敵視,那麼男孩的成就就較低。

父親的影響,以及婚姻關係,是通過對兒子自控能力的間接影響(而非直接影響)而發揮作用的。父親的行為影響男孩的自控能力,從而影響他們的成就水平。有趣的是,母親的控制和婚姻的不和,會對兒子的成就願望產生直接的影響。一項研究發現,父親在紀律要求上的粗暴態度,以及前後不一的命令,是與兒子的成就水平下降聯絡在一起的。而且通過這一中介,影響兒子的情感調節(焦慮、抑鬱.自尊等)和自控能力。倘若父親的要求不能一致,它有可能成為4年以後男孩中學成績的預兆。但是,這種影響是通過對男孩自控能力的影響起作用的。

父母雙方都對兒童的學業成績作出貢獻,而且母親的榜樣要比父親的榜樣更具預言作用,但也許父親對兒子的成就具有更重要的影響。

三、父子和父女

父親以不同的方式,通過不同的途徑,對子女的智力和教育做出貢獻。然而,父親也可能通過妻子對女兒施加間接影響。

有關研究發現,父親對母親持友好態度會促進女孩的智力成長。也許,在父親對妻子持支援態度的家庭中,女孩有可能把母親作為一個角色典範。

其他一些研究者指出,父親對女兒的認知發展雖然產生影響,但是這種影晌並不總是積極的。父親甚至比母親更傾向於用性別定型方式對孩子作出反應,並且鼓勵兒子追求男性特徵,鼓勵女兒追求女性特徵。由於某些父親仍把智力成就視作一種男性的活動,因此父親可能忽略和淡化女兒的智力進步,因為他們把學業上的成就看做是非女性化的。

男孩和女孩從父母那裡接受十分不同的資訊,尤其從父親那裡接受十分不同的資訊。對於男孩來說,該資訊是要“幹得出色”;而對女孩子來說,該資訊是要“玩得開心”。正如我們在嬰兒期見到的那樣,這些不同的經驗很可能削弱女孩的下述信念:“世界對我的行為作出反應”;“只要有所作為,世界就能改變”。這些觀點對發展堅持性和控制力是重要的,它們是成功的重要組成成分。

同樣的情況也反映在父母對兒子和女兒的教育期望和職業期望方面。父母雙方,尤其是父親對兒子很可能強調職業和職業成功的重要性,而對女兒就不那麼強調了。父親不僅關心兒子職業的成功,而且,希望兒子能吃苦、有志向的父母是希望女兒能吃苦、有志向的父母的兩倍。父母還希望兒子擁有其他的品質,例如智慧、自立、負責和意志堅強等,並把注意力集中在增強男孩的職業成就上。可是,對女孩是否在工作和職業中幹得出色,就不那麼重視。父母對女孩的希望是心地好,不自私,有愛心,誘人,有禮貌,成為賢妻良母等。這些期望在女孩後來的發展中會起作用。

當然,對於男孩和女孩的不同期望模式也有例外。

父親在家並非惟一的決定因素,父親與兒子和女兒的交往方式也有關係。據研究,凡在女兒童年時期和青少年時期,鼓勵她們進行體質運動的父親,其女兒往往具有教育的可塑性。此外,具有上進心的婦女往往可以從她們在青少年時期與父親的密切關係中覓得根源。凡對女兒的自主性和競爭性既支援又培養的父親,其女兒到了成年期最具教育的可塑性。

父親以獨特的方式幫助兒子和女兒實現獨立的、與眾不同的身份。對男孩來說,目標是實現符合父親要求的一定程度的獨立性;對女孩來說,目標則是實現符合母親要求的一定程度的獨立性。

那些事業成功的婦女們,在某種程度上,與她們的父親有著異乎尋常的密切的關係。最近的一些研究發現,某些職業婦女,從父親那裡接受許多競爭性的鼓勵,而她們的母親則向她們強調女性價值觀。看來,為了破除傳統的職業期望,婦女既需要父親的鼓勵,又需要母親的鼓勵。

幫乖寶貝走出嫉妒的圈子

和大人們一樣,孩子也會妒嫉,而且他們的妒嫉心理往往更加強烈且奇特。當孩子發現別人那兒有自己想要的東西的時候,無論是相貌、玩具、老師的表揚,甚至是家長的關注,他們的內心就會有一種小小的嫉妒油然而生。怎樣幫助孩子克服這種衝動呢?

由於家裡還有個哥哥,九歲的虎虎總覺得爸爸媽媽不喜歡自己。無論是外出遊玩、生日派對還是跟媽媽在一起的時候,他老是抱怨爸爸媽媽偏心。當媽媽解釋自己花了很多時間和他一起玩或者他做了哪些錯事而哥哥卻沒有的時候,虎虎就撅著嘴說哥哥有的玩具自己卻沒有或者強調哥哥曾經犯的錯而自己卻很乖。

很多孩子都有虎虎這樣的心理,當他們看到別人有自己所沒有的東西,包括衣服、能力、受歡迎程度和玩具等等,甚至有些大人意想不到的東西都可能誘發他們的妒嫉心理。有些家長認為這種表現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自然消失,但專家指出,過分的妒嫉會影響孩子正常的心理髮育,使他們在自己與別人的對比中感到自卑,妨礙孩子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建立,因此家長應該在孩子達到上學年齡之前教會他們如何克服這種情緒。下面就讓我們來學習如何幫助孩子減少妒嫉心理,以及當孩子的小腦瓜被妒嫉所佔據的時候如何平復他們的情緒。

注意孩子的暗示,並表示同情

孩子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但對於家長們來說,觀察孩子的行為方式、掌握孩子的情緒趨向卻並不難。當孩子妒嫉心理爆發的時候,他們的行為經常會出現相應變化,比如搞破壞、哭泣或者說妒嫉物件的壞話等等。有時候,妒嫉心理也會反映在孩子的心理和身體方面,如胃疼、難過、焦躁、情緒低落或者沒有幹勁。這時候,家長需要對孩子表示同情和理解,並幫孩子把他們的想法說出來。比如,爸爸帶著5歲的女兒玩鞦韆,站在一邊的3歲的兒子委屈地要哭,這時候媽媽就可以說,“看,爸爸一直陪著姐姐玩,把我們都冷落在一邊了,這真不公平,對不對?”如果孩子表示同意,家長就可以告訴他這種感覺就叫做“妒嫉”——“我知道你覺得妒嫉,是不是?不過這沒什麼的。”家長的理解可以安撫孩子的情緒,因為這種時候,孩子們更需要的往往不是慾望的滿足,而是家長耐心的傾聽,以及對他們內心感受的肯定。

讓孩子知道大人也會妒嫉

顯然,妒嫉是一種負面情緒,但我們有必要讓孩子們瞭解,即使是他們尊敬的爸爸媽媽也會有妒嫉的感受。我們可以告訴孩子,當寶寶和爸爸在一起親親熱熱的時候,媽媽也會妒嫉爸爸,但是媽媽不會因此而亂髮脾氣或者感到難過。或者舉出自己小時候的故事,告訴寶寶自己也有過同樣的心情。比如,當虎虎抱怨自己不能和哥哥一樣參加跆拳道班的時候,媽媽就告訴他自己小時候也有過同樣的經歷,但是這種情緒是可以克服的。“知道嗎?我上國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從來不准我在街上玩,但鄰居家的姐姐卻可以在外面一直跳皮筋到天黑!你說多不公平!”這個故事讓虎虎明白原來媽媽也妒嫉。隨後媽媽告訴,任何一個孩子都不可能得到和別人完全相同的待遇,因此必須學會接受。

不要過分強調負面的東西

孩子會通過觀察大人的做法來塑造自己的行為方式,因此當你發覺孩子感到嫉妒的時候,在表示同情的同時,不要過多強調孩子的立場,更不要指責受到妒嫉的物件,否則不但會進一步刺激孩子的妒嫉情緒,還會導致孩子養成動輒歸咎於他人的壞習慣。假如你的孩子發現自己的同桌被邀請參加同學的生日派隊,而自己卻沒有被邀請。這時候我們決不能指責那個過生日的孩子“不夠意思”,而應該告訴孩子,媽媽理解你的委屈,但是別難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朋友,自己過生日的時候不是也不可能把自己認識的所有人都請來嗎?這樣,孩子就會理解並不是因為自己不受歡迎而未受邀請,也不會因此而記恨那個過生日的同學。

幫助孩子找到一種可行的解決辦法

感到嫉妒的孩子總是希望自己得到和他人同樣的待遇,假如此時家長能夠誘導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但能夠緩解嫉妒的心理,還有助於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假如孩子覺得球隊一個隊友比自己上場的時間長,我們可以問他,如果你加強練習的話,情況會不會有所改變呢?這時,孩子會發現,雖然自己控制不了教練的選擇,卻可以控制自己的選擇——通過聯絡提高自己的球技,上場的機會自然就多了。或者,當孩子對別人父母對子女所傾注的重視感到嫉妒的時候,我們應該採取行動消除孩子的誤會。5歲的美美因為媽媽錯過了自己在學校演出中的表演而非常不滿,“別人的媽媽都來了!”於是,媽媽就讓美美在家裡面給自己開了一個專場晚會。這樣一來,美美明白了媽媽其實很關注自己,便不再失望或者妒嫉別的同學了。

儘量不要拿孩子與別人對比

你可能注意不到,在談論其他孩子時一句無心的“婷婷越來越可愛了”,或者只是一個微笑、一個聳肩的動作,甚至抬一抬眉毛都可能被孩子解讀為“比較”。尤其是當你的孩子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好的時候,他們更容易對那些有能力做好的孩子感到嫉妒。有一次,美美的媽媽跟一位阿姨說,鄰家女孩的捲髮很可愛,可惜自己女兒的頭髮卻是直的。沒想到,第二天,美美就要求媽媽帶自己去美髮廳要把頭髮燙成捲髮!美美媽媽一下子就意識到是自己的評價引發了女兒的嫉妒心理,從此之後,她再也沒有評價過女兒的頭髮,同時非常注意不拿女兒和別的孩子作無意義的比較。

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長處

缺乏自信心的孩子總喜歡強調自己的弱點,而且那種低人一等的感覺更容易刺激他們的妒嫉心理。因此,父母必須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讓他知道自己也有優點,也有為自己而驕傲的資本。假如孩子在畫畫方面有天賦,家長就應該多多鼓勵。每當孩子自己解決了一個問題或者取得了一點進步,哪怕只是一道算術題,也應該讓他知道爸爸媽媽注意到了,並且為他而驕傲。專家指出,當孩子為自己感到驕傲的時候,他們就更容易接受別人在某方面得到比自己更多的關注。這種自信不但可以幫助孩子克服自己的妒嫉心理,更有利於他們塑造自我,這才是真正值得別人豔羨的本領。

寶寶生病了還要去幼兒園嗎

最近,兩歲多的寶寶接二連三地生了幾次病,病倒是不太嚴重,一週左右也就好了。在生病期間,寶寶自然就不去幼兒園了。而且,全家人都圍著寶寶轉,對他的照顧真是細緻周到、呵護備至。寶寶身體康復後,媽媽打算讓他繼續上幼兒園的託班,可是寶寶卻不答應了,他大聲說:“我不去!我要在家!媽媽陪我玩!”媽媽好說歹說,寶寶就是不同意。

畢竟,爸爸媽媽要上班,寶寶一個人怎麼能待在家裡呢?寶寶以後再生病的話,是不是也可以不去幼兒園、不去學校呢?這可愁煞了爸爸媽媽。

冬春季節,氣候多變,3歲以下的寶寶由於自身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所以容易生病。寶寶生病時得到了全家人細緻周到的照顧,這意味著寶寶成為全家人關注的焦點,更意味著寶寶能享受到平時享受不到的待遇,不管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要求都能得到滿足。這與平時的反差如此之大,寶寶立刻就能察覺出來。所以,寶寶病好後很明確地要求:“我要在家!”寶寶生病了,那麼在什麼情況下要讓寶寶堅持去幼兒園,什麼情況下可以不去幼兒園呢?如果寶寶精神狀態不錯、不發燒或者發燒體溫在38.5℃以下,只是有些流鼻涕、咳嗽等輕微的症狀,那麼爸爸媽媽可以讓寶寶繼續上幼兒園,但是一定要向老師說明寶寶的情況,請老師隨時觀察。如果寶寶的精神狀態比較萎靡,發燒且體溫在38.5℃以上,那麼應該讓寶寶待在家裡。

切記,一定要把去幼兒園與不去幼兒園的原因告訴寶寶,讓他明白什麼情況下應堅持去幼兒園,什麼情況下可以不去幼兒園。如果寶寶待在家裡養病,爸爸媽媽則有必要向寶寶說明自己是暫時放棄其他事情,特意留在家裡照顧寶寶的。“因為,我們愛你!等你病好了,我們要工作,你也要去幼兒園。”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寶寶明白:爸爸媽媽除了陪寶寶之外,還有其他重要的事情。同時讓寶寶放棄依賴爸爸媽媽一直待在家裡的念頭。

寶寶的病一天一天地好起來,父母就應該鼓勵寶寶繼續去幼兒園。千萬不要給寶寶造成有一點原因就可以不去幼兒園的印象。否則的話,寶寶以後適應幼兒園和學校的生活就有可能遇到麻煩。什麼樣的寶寶才是健康的寶寶?大多數父母首先想到的是營養均衡、身體棒棒,但他們都忽略了寶寶的心理健康。如果說孩子的身體發育是“硬體”的話,那麼,心理髮育則是“軟體”,只有把兩者完美地結合,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孩子的潛能。正如孩子的身體在發育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疾病一樣,孩子的心理同樣也會發生某些偏差,這完全是正常現象。社會發展的加速,生活節奏的加快,一個人面臨的壓力和困擾越來越多。

現在,有心理問題的兒童已佔有相當的比例,而且呈現出明顯的低齡化趨勢。很多大孩子的心理偏差都是始於寶寶階段(0~4歲)。如果父母認為寶寶年齡尚小,對他們的心理偏差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和及時的治療,那麼這些心理偏差會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而日趨嚴重,而且會不斷出現新的心理偏差,從而失去治療的大好時機。

幼兒心理醫生醫學碩士金利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