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近視的全方位解析

兒童近視的患病率不斷上升,嚴重威脅了孩子的健康。同時,一些家長缺乏科學的眼科知識,盲目輕信廣告,致使花費了許多時間和金錢,也沒有使孩子的眼睛得到有效的治療。記者近期採訪了兩位眼科專家,他們全面、科學和客觀地介紹了近視眼的成因和防治,並且澄清了人們日常生活中有關近視問題的一些模糊認識。

兒童近視的全方位解析

長期近距離地使用眼睛是造成近視的原因

讓孩子一生遠離眼鏡的說法是不科學的,現在,學生當中近視的越來越多,從醫生的角度怎麼看待這種現象?

現在眼睛的負擔的確太重了,如果不考慮遺傳的因素,和整體的生活環境相關。明顯的例子就是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近視的發病很高。二次大戰期間,很多人都外出參戰了,近視眼的人就很少。戰爭結束後,國家發展教育,近視眼的人又增加了。

眼睛就像一部照像機,假定一個自動相機常規設定的是看距離5米物體時的成像最清楚。讓它看距離3米的物體時,相機就自動調焦,以便看清這個近距離的物體。之後,它又回到常規的焦距。如果我們總讓它看近處的物體,這個相機索性就不再調整焦距了,只是固定在看3米時最清楚。眼睛的道理和相機一樣。現在的孩子一生下來,大多看的都是近距離的東西,包括看書,上網,看電視。雖然人在生下來時,眼睛處於一個遠視的狀況,但人總是近距離使用眼睛,它必然會自動把焦距放到近處。怎麼才能調到近處呢?只有眼軸加長。人的正常眼軸,也就是前後徑是24毫米。眼軸加長1毫米,相當有300度的近視。這就是為什麼現在近視眼越來越多的原因。

孩子成為近視眼,有的父母滿不在乎,有的父母是特別焦慮,讓孩子不斷嘗試各種儀器和藥物。近視眼是一件那麼可怕的事情嗎?

一般把300度以下的稱為輕度近視。父母不必過於擔心,這並不算一種病態的狀況。事實上,高度近視,也就是600度以上的人,在整個近視人群當中也就1-2%。大多數是中度和低度的近視眼。有的廣告說,讓孩子永遠拒絕眼鏡。這種說法並不科學。一個人這輩子不可能拒絕眼鏡。小時候,正視眼(也就是正常視力,醫學上稱正視眼),或輕度遠視眼,到青年、中年時,都可以不用戴眼鏡,但是老了以後,就離不開老花鏡了。

發生近視,我們要引起重視,但沒有必要過度緊張。人是在不斷地進化,近視也屬於人眼睛進化的一種狀態。如果我是一個正視眼的人,看33釐米距離的物體,需要的調節是3個屈光度的調節。一般看1個小時就會感到疲勞了。如果我有100度的近視同樣看33釐米的物體,它只要有一個屈光度的調節。相對來說,你看一個小時累了,我看三個小時才累。如果我有300度近視,我的焦點正好就是33釐米,從理論上講,我看多長時間都不累,因為沒有調節。

現在,我們研究屈光學的人經常呼籲,在升學時,除去特殊職業的要求,不要太苛求孩子的視力問題,只要矯正視力達到要求就可以,不一定非要不戴眼鏡的視力必須到什麼標準。因為,現在大多數人從事的都是近距離的工作,有一定度數的近視,對人的眼睛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家長不要以為近視一點就不得了,其實沒必要。

如果孩子在整個學習階段只保持有200度左右的近視眼,成年以後是好事。因為如果沒有近視的話,人到40多歲就開始老花眼了。如果有100多度近視的人,花眼的情況就會比視力好的人延後10年。如果有300度近視,可能到七八十歲才老花眼。所以沒有必要把近視看得過於嚴重。現在的問題是社會的一些宣傳,為了推銷某種產品,把近視的危害說得很可怕。當然,為了避免近視程度不斷加深,日常的衛生保健是必要的。

遺傳是影響視力的重要因素,高度近視的危害很大

生活中常見的情況是:父母近視,孩子也很容易成為近視眼。遺傳對孩子眼睛的影響到底有多少呢?

在近視眼的問題上,遺傳佔有很重要的作用,環境的因素只有40%。而且,某個孩子到底有沒有近視遺傳的因素,這種情況很難說。因為父母雖然不戴眼鏡,但是祖輩有可能近視,或者有這個因素,沒有顯現出來。在對遺傳的理解上,一般人都能明白,孩子哪部分長得像爸爸,哪部分像媽媽。其實,在眼睛這種具體器官上也是如此的。眼睛是一個非常精巧的東西,它的每一部分單獨的結構是否正常,各部分的搭配是否合理,也是接受父母的遺傳影響的。雖然這種結構上的差異非常細微,但的確對眼睛有影響。因此,我們只能從後天方面做些努力。比如我曾對一些朋友建議,兩個高度近視眼的人結婚肯定對後代不利。而且,高度近視眼的危害也是很大的。

在研究當中,要找到一個足夠的樣本做近視眼是否遺傳的研究是很難的。目前,最多的研究樣本是幾百個病人。這樣的研究結果表明,近視眼是會遺傳的。這種遺傳多指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如果父母雙方都是高度近視,下一代近視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如果父母有一方為高度近視,孩子近視的可能性為57%。如果父母都沒有高度近視,下一代得高度近視的可能為20%。這個結果並沒有更大範圍的驗證,只是作為參考。從我們實際接觸的病人來看,遺傳的作用是很明顯的。

到底什麼樣的情況下容易發展為高度近視呢?高度近視的危害是什麼?

人的發育是有階段性的,到了一定年齡,怎麼用眼,也不會特別發展了。7歲以後,人的眼睛的發育已經到了一個緩慢的時期。絕大部分的孩子是不會發展為高度近視的。因為高度近視的人當中90%是遺傳來的。而且,這種狀況很難控制,它的基因就這樣。如果單純靠疲勞,使眼球變得特別長,而造成高度近視,實際上是很難的。尤其是孩子越大,眼睛的可變性也就越小。

我們把近視眼分為一般的近視和高度的近視,以600度為界限,一般近視不會造成病變。眼睛分為三層結構,外層有角膜和鞏膜,中間是葡萄膜組織,裡面是視網膜。眼睛好比一個球,高度近視的人眼球外層的組織在變大,裡面的組織不變大,而這兩層組織是粘在一起的。其結果必然是外層的組織是把裡面的組織拉薄了。這樣,視網膜就變形了。再拉就可能撐出一個洞,最嚴重的就是拉得脫落了。從這個原理出發,我們就容易理解,近視程度越深的人,發生病變的可能性越大。

高度近視可能會造成的危害,一種是反映在視網膜方面,有視網膜的變形、裂孔、脫離。還有一種反映在玻璃體方面,就是飛蚊症。它的表現是,如果人在看一種有比較亮的背景的物體時,會感到眼前有像蚊子一樣的東西飛來飛去。再有一種就是青光眼。絕大部分的人是不會因為近視眼而導致失明的。以上情況的發生,在高度近視眼的人群中發生的比例要比低、中度近視眼的人要高一些。

預防近視的關鍵時期是,孩子上學之前一定要做全面的視力檢查

從很多報道得知,孩子上學以後,近視的比例不斷增加。是不是說,學齡的孩子最容易得近視眼?

剛出生的孩子,大多是遠視眼。隨著年齡的增長,遠視的度數逐漸減少,醫學上稱它為“正視化”。大部分孩子在9歲~10歲之前完成這個正視化的過程。如果再向前發展,眼球繼續拉長,就是向近視眼的情況發展了。不是每個孩子必然都會從正視眼向近視眼發展,要看它的基礎的狀態。這個工作實際上應該從幼兒園抓起,應該瞭解孩子在學齡前的基礎屈光是多少。大多數新生兒是遠視眼的200度~300度。到了四五歲時,還有200度左右的遠視,這是大多數孩子的正常狀況。如果這個年齡的孩子沒有遠視,或者說只有50度的遠視,那麼這個孩子將來就會是近視眼,或者說可能性非常大。5歲的孩子如果有150-200的遠視眼,這很好。因為它的調節功能,晶狀體改變形狀的能力強,看近、看遠都不困難。這時注意用眼衛生,很可能將來不是近視眼。從預防近視角度講,學齡前就應該有視力檢查和屈光檢查,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驗光,以便及時發現孩子是否有近視眼的傾向。這樣在上學時就要特別注意,字寫得大一些,注意光線、距離和姿勢,多做戶外活動

目前,驗光的工作還沒有普及,但從兒童眼科的角度看,學齡前有一次驗光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孩子已經上學了,在一年級時一定查一次視力,並且散瞳驗光。當然在國小低年級,最常見的眼睛問題,不是近視,而是遠視和散光等,這些都可以在視力檢查中確診治療。

有人說10歲~13歲是近視眼發病的高峰期。這樣看來,是不是因為學習負擔的逐漸加重,使得孩子們成為近視眼的越來越多?

有關近視高峰期的問題,有人說是10歲~13歲,這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實際上,人生下來都是遠視眼,除了個別的發育不好是近視之外。為什麼是遠視呢?因為眼球小和短。0歲~3歲的時候,人的眼睛發育是最快的,但並沒有長到正視眼的情況。3歲~7歲,眼睛還在發育,但是比之前要緩慢。大部分人在7歲時,眼睛是正常視力。7歲到青春期這一階段又接著發育。在從遠視到正視眼的過程中,有一些人長過了,超過正常視力的界限,變成近視了。其實,這時的發育反而慢了,只是眼睛還在繼續長,很容易就長過了。換句話說,到7歲時,大多數人的眼睛已經長到頭了,也就是我們認為的正常視力的範圍。隨著年齡的增長,有的人就長過了,只要長過一個,就出現一個近視眼的人。這樣給人的感覺是7歲以後,近視眼越來越多。

父母總不去考慮以前的問題,總是考慮後面的問題。因此,對近視的重視,在7歲之前關注,比在7歲之後關注更有意義。一些父母在孩子3歲時就讓他讀書認字。這個階段眼睛發育本身就快,再增加這樣的負擔,顯然是催化,一定是加速了眼睛的發育。直到孩子7歲左右,父母可能也還看不出來孩子眼睛存在問題,因為這期間眼睛一直在長,是個遠視狀態,沒有達到正視眼。等孩子八九歲時,父母突然發現他近視眼已經有些晚了。實際上,他在三四歲時,眼睛不好的結果已經造成了,只不過看不出來,父母也不知道罷了。我用舉例說明,假設男孩的身高1.5米是正常,超過1.5米就是有問題。在3歲前,他怎麼長也不可能長到1.5米。可是到了一定年齡,他很容易就長到,甚至超過1.5米。因此,要想控制孩子不超過這個限度,小時候就要控制飲食。到了一定年齡,他自然就不會超過1.5米了。現在父母在認識上的誤區是,以為是由於上國小以後,孩子得近視眼才越來越多。實際上這都是以前積累的結果,到一定的年齡就顯現出來而已。

因此,那種幾歲到幾歲是最容易近視,或者說是高發期的說法是不科學的。應該是到這樣的年齡,近視眼的問題逐漸爆發出來了,而孩子會不會近視,在7歲之前已經埋伏下隱患。當然,如果我們重視用眼衛生,合理配戴眼鏡,仍然可以控制近視眼的發展速度。

什麼是假性近視?它一定會發展為真性近視嗎?而且眼睛不好,是不是一定都要配眼鏡?

小孩經常表現的是視力波動,這幾天看電視特別多,如果查視力,就會差一些。家長帶孩子旅遊,多玩幾天視力又好了。這些都是因為眼睛調節功能的不穩定造成的。

我們有時會採用一種輔助的辦法,滴一種叫快速散瞳劑的眼藥水,幫助孩子的眼睛休息。比如,今天的作業都做完了,臨睡覺前點一下,讓睫狀肌放鬆了,瞳孔也放大一點。這時再看東西是看不清的了,4-8個小時,藥物的作用也就過了,對第二天的學習不影響。我們只是對某些最近視力才下降,視力一向很好,近期有考試,無法進行散瞳驗光的孩子給他臨時用這種藥,也不長期用。。

假性近視是什麼?用藥物散瞳驗光,使肌肉放鬆下來,假性近視驗光出來是遠視眼或正視眼。他根本不應該戴近視眼鏡。但如果是假性近視就指導孩子放鬆調節,勞逸結合,散瞳本身就有治療的作用,散瞳驗光後沒有度數,眼睛反而就好了。如果戴近視眼鏡,眼睛就要適應近視造成的聚焦狀態,最後就真正成為近視眼了。

假性近視無須戴眼鏡,如果孩子坐在後面看不見黑板,可以跟老師說一說,調到前面去。現在有爭論,近視眼是不是一定都是從假性變成真性,還是從來沒表現出假性,一下子就是真性。有很多孩子突然視力下降,一驗光,他已經是二三百度了,所以並不是人人都經過假性到真性的階段。大多數人不經過這個階段,要近視就真的近視了,所以一定要到正規醫院驗光確定,

真性近視的孩子需要戴眼鏡,他們是應該一直戴著,還是時摘時戴?

如果孩子是真的近視了,可以根據孩子近視的程度確定戴的情況。如果300多度了,對面的人走過來,都看不清,老師說孩子沒禮貌,生活不方便,就應該戴。如果是150度以下,視力可能是0.4或0.5,是個中等視力,走路,坐車,遊戲,都不受影響,就沒必要戴,而且看書寫字正好。所以,我就告訴孩子,你看黑板或者遠處的東西時,再戴眼鏡。玩和寫作業時可以不戴。如果孩子有散光,應該戴,因為散光容易發生近視,而且近視發展得快。眼球要經常適應一個模糊影象的刺激時,非常容易變長,所以要經常戴為好。總之,應針對不同情況分別對待,不能一概而論。

配不配眼鏡在於是否用到這個眼鏡。如果眼睛看不見遠處的東西,可以戴眼鏡。這個眼鏡只是用於看遠,千萬不要用於看近。為什麼呢?從屈光學上講,我們的眼睛千辛萬苦地把焦距調到適合看近的物體,也就是一個最好的狀態,看近的時候不累了,但看遠看不見。配眼鏡後,變成一個正視眼。如果用這個眼鏡看近的東西,眼睛必然回重複最初的調節過程,眼睛又會不舒服,這等於把近視眼的意義取消了。於是,眼睛又要增加度數,使看近也能舒服。這樣反覆,度數就會不斷增加。只要戴上眼鏡,近視的程度要比不戴眼鏡快得多。

配戴眼鏡,科學驗光最重要,眼鏡的度數一定要低於眼睛的近視度數。

有的父母認為驗光太麻煩,散瞳也會影響孩子學習,所以只是到眼鏡店插片驗光確定度數,這樣做有什麼不好嗎?

對家長最大的意見就是隨便到外面驗光,用插鏡片的方法驗光對孩子不好。因為其中可能有假性近視的干擾,調節的干擾。直接插片子,不是近視眼可以變成近視眼。低度近視的孩子可能戴上度數高的眼鏡。因為小孩有時會緊張,總想看得特別清楚。適應超度數的近視眼鏡後,近視發展的度數更快,所以合理的戴眼鏡必須要有科學的診斷,散瞳驗光是十分必要的。

有很多家長怕散瞳影響孩子學習。散瞳的時候,充分放鬆睫狀肌,通俗的說法就是用藥物人為把孩子變成老花眼了。看遠處影響不太大,主要是影響看書和寫字。上學的孩子有顧慮,甚至學前班的孩子都說沒時間。我有時和父母開玩笑說:你什麼時候有時間,只有退休以後有時間。所以,父母不應怕麻煩,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做散瞳檢查。

散瞳不可怕,如果是正視眼,或有300-400度的近視,散瞳後看書正合適。倒是遠視眼散瞳以後看不清楚,可以借花鏡對付一陣。好多家長的顧慮是在這裡,他不知道這是必要的診斷。而且,除了近視,孩子可能還有別的眼睛問題呢。

有的父母發現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看電視,或者在貨架前看價格時,喜歡歪頭眯著眼睛,但是沒有在行動上重視,總覺得平時上課學習緊張,以後有時間再說吧。

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有的父母拖了一兩年才帶孩子來看眼睛,孩子的視力都0.4了,家長也不著急。他們就怕散瞳驗光影響孩子學習,半天的假都不願意請,更別說看病一次,驗光一次,還有散瞳在學習的上的困難。一二年級的孩子,學習不太緊張,這個事情不會影響什麼學習的。對於3年級以上的孩子,我們作為醫生會主動照顧的,比如五一節驗光,等放完假,眼睛也不會對學習有影響了。或者快放寒暑假的時候來驗光,不然等到正式放假,來看病的孩子就特別多。

孩子配眼鏡後的矯正視力是看東西越清楚越好嗎?

如果真的配眼鏡,一定要欠一點,不用配得那麼清楚,看黑板夠用就行。這也是眼鏡店和醫院的重要不同。比如,一個人驗光是200度,配250度的近視,孩子會看到1.5。眼睛店就是這樣做,什麼都看清楚,孩子家長都高興。而我們經常是給175度,甚至是孩子能看到0.8或0.9就可以了,不要讓他看到更好。當然我們在此之前要確定他戴眼鏡是能夠看到1.0以上的,這說明他只是近視,並沒有其他的疾病。

如果孩子個子高,坐在教室後面,可以讓他達到1.0,以看清黑板。如果孩子坐在前面或中間,讓他看到0.8或0.9就可以了。大多數人還是認可使用一副眼鏡的,而不是我們說的多焦鏡,因此,度數欠一點更有助減輕眼睛看書寫字時的負擔。

戴老花鏡治療近視有道理嗎?

有一定道理。因為有一部分近視眼是因為看近的細小目標的時候,晶狀體用調節用多了,睫狀肌,也就是支配調節的肌肉高度緊張,又沒有適當地及時地放鬆,肌肉就處於痙攣狀態,形成假性近視狀態。一般來說,一個是正視眼的人閱讀距離33釐米的文字,需要用300度的調節,如果戴150-200度的老花鏡讀書寫字,就少用調節。本來用300度調節,有了200度的眼鏡,就只用100度的調節,這樣肌肉就得到休息,睫狀肌就不像原來那麼緊張。通過低度老花鏡,準確地叫凸透鏡,來放鬆看書寫字時睫狀肌的緊張程度。久而久之,避免假性近視造成的影響,是有效的。眼睛好的人也可以用這種方法預防近視,但是許多人都不願意戴,覺得麻煩。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們比用這種方式做過實驗。一個班的孩子都戴,另一個班不戴。經過三四年的觀察,統計近視眼的發病情況,事實證明戴這個班的確是好一些,近視眼的人少一些,近視發展的程度慢一些。

怎樣具體使用這種方法呢?

以前,無論近視眼鏡還是老花眼鏡,都稱單焦鏡,只有一個焦點。後來發展到雙焦鏡,同一個鏡片上分為上、下兩個部分。看遠的時候用鏡片的上部分,看近時向下看,正好是咱們的閱讀距離,自然就用了下半部分。假如有400度近視,上面的部分400度,看遠處清楚。下面的部分減掉150-200度的近視度數,也就剩下200度的近視。大量的實驗證明減這個度數孩子能夠接受。為了預防近視,正視眼的人也可以使用,上半部分是0度,也就是沒有近視度數,用在看遠處。下半部分,有150度~200度的遠視度數,用來看書寫字用。但是很難要求沒有近視眼的孩子看書寫字時也戴這種眼鏡。

現在又有發展了,推薦漸進多焦眼鏡。道理和剛才說的一樣,一個鏡片上,看遠的部分是在上面,看近的是在下面,中間還有一部分存在很多焦點。這樣,看遠有400度,看近有200度,看中間有150度的變化範圍。這樣,人在不同的距離都能夠看清楚物體,同時在不同的距離下都能儘量減少睫狀肌的疲勞。

目前,這種眼鏡已經推廣到青少年的近視使用,比較大的眼鏡店都可以做。我們醫院也可以做,只要指出是漸進多焦就行。這樣一來,使用同一副眼鏡就能幫助發育中的青少年減輕眼睛肌肉的疲勞,而且也解決了配眼鏡到底是時摘時戴,還是一直要戴下去的問題。

這種眼鏡貴一些,鏡片是外國進口的,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都可以做到這一點。從理論上講,它對近視眼的進展起到延緩的作用。雖然,臨床上還沒有大量的資料統計證明,但是,眼科專家都認可這種方法。不過,這種眼鏡也不是萬能,不是什麼度數都能配,比如有散光就不能做,兩隻眼睛度數差別特別大的就不能做,一般用於中度和輕度的近視眼。

在近視眼治療方面,目前還有什麼有效的方法嗎?

從眼科來看,治療近視就這麼幾種方案,一是戴眼鏡,ok鏡也屬於眼科的治療。成人以後有角膜手術,一般要18歲以後。孩子不適合做這種手術,因為他的眼睛還在不斷變化。 OK鏡前幾年鬧得風風火火,有人說它好,有人認為它一無是處。我認為它是有一定道理的,它和一般的角膜接觸鏡不一樣。它能對角膜中央形成一個壓力,效果非常明顯,今天晚上戴,明天的視力就感到非常好。OK帶來的問題和角膜接觸鏡的問題是一樣的。如果衛生習慣不好很容易引起感染。有關的負面的報道,也往往是不能按醫生要求而造成的。我們醫院也有這種治療,對於年齡太小的孩子不適合。高中以後,孩子會掌握自己了,效果好比較好。現在OK鏡還在用,南方比北方多一些。

還有就是角膜接觸鏡,它替代普通眼鏡,直接貼在角膜上,光學效果特別好。RGP是一種新型材料,比原來的好,它是高透氧性的硬性角膜接觸鏡,對青少年是比較適合的。但也是和OK鏡一樣,有衛生的問題,一般孩子上高中以後配戴比較好。當然,戴這種眼鏡都要定期看醫生,檢查角膜。

社會上的儀器是模擬看近看遠,是比較合理的,比如徐廣第教授的合像療法。在看近的時候,集合調節都用。看遠的時候,眼位是開散的,調節也是比較放鬆的。現在城市的孩子住樓房的比較多,很少戶外活動。這種情況下,用一定的儀器,讓孩子模擬看遠處,使眼睛的肌肉放鬆,肯定有一定效果,但不是必要的。如果孩子能充分地戶外活動,就根本不需要什麼儀器。

某些儀器和藥物能讓孩子視力從0。3提高到0。6,但這並不意味著孩子的真正改善,父母要避免陷入近視治療的誤區

現在,報上宣傳有各種眼藥水,有的說能治療近視,有的.說能緩解疲勞,兒童可以使用這些藥物嗎?

我們用藥物的治療或儀器的治療,只能對假性近視有作用。而對於眼球已經加長的真性近視是沒有用途的,目前只有手術的方法能夠解決問題。

在藥物當中可分兩種。一種是減輕睫狀肌的疲勞。這類的眼藥水,有複方託品醯胺,日本進口的美多麗。點了這種藥水之後,人馬上會感到瞳孔放大,看不清東西。這種藥對緩解睫狀肌的疲勞是有效的。而且,除了瞳孔放大的副作用之外,沒有其他副作用。孩子可以在晚上睡覺前滴,瞳孔放大也就幾個小時。第二天早上,眼睛就恢復了,不影響學習。還有一種是大家在廣告中常見的諾敦。它其中有一些冰涼的成分,能夠緩解眼睛本身的疲勞,比如干澀等。這是兩種不同性質的疲勞。從理論上講,它緩解不了睫狀肌調節的疲勞,它只是點了讓人舒服而已。

對於名目繁多治近視的藥物和裝置,父母應如何分辨?

真正的眼科醫生是很少推薦這種產品的。所有這些東西,只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是疲勞的問題。另一種是,有些藥物是通過刺激神經,使我們的神經細胞興奮性增加,並沒有治療作用。比方說,你現在身體不是很好,我給你吃一種藥,能讓你感到興奮。你原來爬5樓都困難,我現在讓你爬8樓都感到很輕鬆。但是這種興奮不是一種持久的東西,也不可能持久,不吃藥後人的身體立刻就恢復到原來的狀態了。

許多人在做近視眼治療時偷換了一個概念,並不是表面看的治療前視力0.3,治療以後,提高到0.8,就叫效果好。我們應該這樣看,治療前600度近視,治療後變成200度了,這才叫效果好。前面的0.3到0.8可能只是暫時的視力提高,並不是真正的度數減少了。沒有人真正地去檢測度數是否減少,有的宣傳的產品就是故意偷換這種概念。如果是真正研究屈光學的人,根本不看你的視力,因為視力的好壞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人吃了有些藥就有可能從0.3看到0.6,但是維持不了,因為並不是焦點落到視網膜上了,而是人的神經的興奮性提高了。同樣還是接受那麼多資訊,但敏感性和反映性高了,看物體似乎就特別清楚了。

作為眼科醫生,應該是治療前驗光,治療後驗光,這樣前後比較度數的變化,才能確定近視治療的到底有沒有效果。再說,每個人自己眼睛的就在變化,早上起床,可能是0。8,一上午都在用眼看書,再一測視力,可能就只有0。4了,但是眼睛的屈光度並沒有變化。

所以,很多近視眼的治療,只能解決假性近視,也就是說眼睛的暫時疲勞造成的近視。它絕對不能解決真性近視的問題,從原理上來說,一個變長的眼球,怎麼可能再縮回去呢?

讓孩子完成作業再玩的做法不科學,孩子在家連續學習的時間應少於40分鐘。

在目前學業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我們如何保護視力,避免近視呢?比如到底看多長時間電腦需要休息?

關於孩子應該看多長時間電腦就應該休息,並沒有人做過專門的實驗統計,因為很難控制相同的實驗條件,比如,兩個孩子每天看半小時的電腦,甲可能發展為近視,乙就沒有。沒一個個體沒有完全相同的,它的影響因素也是不同的。每個人眼睛的敏感的程度也不同。因此,很難做這樣的實驗,看多少小時就能發展成近視眼。大致上對國小生來說,半個小時休息一下比較好。有的孩子近視發展得快,可能應該少於這個時間。有的孩子遠視的基礎比較好,比這個時間稍長一些也沒關係,不是絕對的。

看電視的遠近和眼睛的好壞有關嗎?

一般我們認為應為電視螢幕對角線的5倍,太近對眼睛是不好的。我們看電視或電影時有這樣的體會,太近了眼睛會覺得累,一個是光線強的原因,一個是由於我們的眼睛是平行的,看東西是需要聚合,看近處的目標,必然要兩個眼集合。在人看東西的時候,集合、調節、瞳孔縮小,這三個動作是同時發生的。過近的集合,就增加了調節,晶狀體就變得突兀了。另外,離得越近,螢幕的清晰程度越高,點的閃爍程度也越強。眼睛的肌肉要適應它,必然是要緊張,這些都會引起眼睛的疲勞。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在學校上一天的課,最費眼睛了。孩子近視的主要原因是學校的課程太多,在家裡也沒什麼辦法。

家庭才是防近視的重點。寫作業的時間應該短於一節課,我總是和家長說這個觀點。因為上課的時候,除非考試時,很少是一節課都在寫字。大多的情況是,孩子跟著老師走,老師一會講課,一會寫板書。孩子並沒有老是盯著書本。眼睛一會兒看遠,一會兒看近,是個活動的狀態。在家裡。有的好學生,都是做完作業才玩。連續一二個鐘頭,總是在近距離地用眼,使眼睛的肌肉很緊張,這是很不好的。所以,家長要求孩子做完作業再玩,是不科學的。學校的40分鐘和家裡的40分鐘是不一樣的,所以應該少於40分鐘。

孩子寫作業中間應該休息10-15分鐘。休息的時間,不應該看電視或玩電腦。這隻能使眼睛有加重負擔了。幫助父母做點家務,往遠處看一看,或者出去溜一小圈。這樣,眼睛也休息了,腦子也休息了。父母要訓練孩子短時間用眼睛,在短時間內提高效率。不能鼓勵孩子非要做完作業才能幹別的。到我們門診看病的孩子,經常是連續學習2個小時,完成作業才玩。不管現在是不是近視,這樣用眼睛都是不合理的。而且,孩子往往是越寫離得越近,家長也不管孩子的姿勢。特別是一些小女孩,字寫得小,顯得特別秀氣,鉛筆也削得特別尖。其實,字寫得大一點,筆粗一點沒什麼關係。

有的家長看到孩子近視後,非常著急。在醫生看來什麼樣的措施才是最有效的呢?家長不要亂買東西,花了很多錢,孩子學習本來就緊張,又給孩子增加了許多負擔,專門做一些儀器,花時間做理療。其實有這個時間還不如讓孩子到戶外玩一玩。正常地玩,遠近調節地看東西,比任何價值昂貴的藥物和儀器都有用。而且,這些儀器很少是專門的眼科研究單位出來的,比如小孔眼鏡,根本不合理,不管什麼眼睛,通過小孔,視力都能提高,這本來是一個物理現象,並不是什麼治療。

總之,孩子積極參加戶外活動,注意用眼衛生,比任何價格昂貴的藥物和儀器都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