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愛打人的原因

寶寶打人現象分幾種情況的,常見的有三種:

寶寶愛打人的原因

一是低齡寶寶,特別是1歲半前.寶寶“打”人也許是由於他喜歡拍打敲打這種行為寶寶還小,所以現在並不知道“打”人這種行為是"壞"的。其實在寶寶的世界裡面,其他寶寶跟家裡的各種東西都是一樣的,他只是想去拍打他,可是力量沒有掌握好,所以或許就成了傷害行為。

二是寶寶本身個性具有攻擊性。

三是寶寶獲得打人能“解決問題”的經驗後,那麼就是覺得打人可以給自己很多的好處,是一種解決辦法,這種經驗可以從爸爸媽媽們或者其他的小夥伴哪裡獲得,也有自己經驗獲得的,因此對於那種爸爸媽媽們喜歡打孩子的家庭,還有自己的小夥伴喜歡打人的,寶寶慢慢地也會開始使用打人這一方法。

一般情況下,在外遇到經常打人的寶寶,最好是帶著寶寶離他遠一點。原因在於你教育他或責罵對方父母都會覺得不開心;要是是寶寶的小夥伴,那麼在一起玩時要多多留心,當他要打人或搶東西時,最好馬上阻止他。

要是寶寶年齡小的,在阻止他好幾次,反覆多次強化後,寶寶就會慢慢記住,在想要大人的時候,就會聯想到被制止,然後次數就是慢慢減少了。要是寶寶年齡較大(二歲以上),爸爸媽媽們制止外,最好還要在言語上教育寶寶。舉例來說就是:邊擋開他,放回原來的位置,說:“不可以”,也可以是“打人不可以”。通常情況下不說“不可以打人”,原因在於這麼一來會負面強化“打人”。

要是自家寶寶被打,不要過於安慰寶寶,也不要做得像是為寶寶報仇,或讓寶寶還擊,帶著寶寶走遠一點就好了。當寶寶大一些,能明白事理,然後你就可以就這件事開始教導寶寶。

爸爸媽媽們在對待寶寶大人的時候要綜合考慮具體的情況然後制定出應該怎麼做,不要只是由於寶寶大人而做出錯誤的判斷。大家可以多多想一下這句話:沒有不好的'娃娃,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只要爸爸媽媽們用的是正確的方法的話,相信寶寶就會慢慢改變的,然後變成一個乖寶寶。

不要對孩子的“打人”行為太敏感

每當孩子打人的時候,很多媽媽就會在一旁提醒他“不許打人”,教育他“打人是不對的”。殊不知,這樣做反而是在提醒孩子“哦,我這就是在打人啊“、“我打人,媽媽(爸爸)就會特別關注我”。那麼,他下次也許就會為了打人而打人,就會把打人當成吸引父母注意力的一種方法。

所以,面對孩子愛打人的現象,我們不要表現得過於敏感、激動,而應採用一種正常、溫和的態度。另外,平日裡,我們要多陪伴孩子、關注孩子,向孩子表達我們對他的愛,滿足他被關愛、被關注的心理需求。

引導孩子把真實的想法說出來

當孩子無法用語言把自己的想法傳遞出來的時候,他就可能會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這時候,我們要引導孩子把真實的想法說出來,可以這樣對他說:“你是不是不想讓別人碰你?”“你是不是想和小哥哥交朋友?“當我們幫助孩子把他的想法說出來之後,他就會感覺到我們對他的理解,這時候,我們再給予他引導和教育,他就更容易接受。

比如,孩子因為想和小夥伴交朋友而打人,那我們就要向他示範正確的相處之道,並告訴他:“如果你想和小夥伴交朋友,可以拉拉他的手,也可以把自己的玩具拿出來和他一起玩。“如此一來,孩子也就知道以後應該如何做了,他的攻擊性行為也會隨之減少。

不要給孩子貼上“愛打人”的標籤

媽媽帶著兩歲的兒子去廣場上玩,當兒子看到了鄰居家的小朋友後,立即跑上前,使勁推了一下小朋友,一下子就把對方推倒了,媽媽生氣地說:“你怎麼又推人呢?”然後,媽媽就對小朋友的家人說:“這孩子就愛打人,你家孩子有沒有這種情況……“

很多時候,我們會像這位媽媽一樣,會指責孩子的打人行為,還會當著他的面說他愛打人。其實,這是非常不妥的,因為這就好比是給孩子貼上了“愛打人”的標籤,只會適得其反,讓他變得越來越愛打人。

因此,我們不要隨便給孩子貼上“愛打人”的標籤,而應淡化自己內心的不滿,理解他處在這一敏感期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