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筆畫

漢字筆畫

通過收集同學對部分字型的筆順以及經過相關資料的查詢,我發現由於習慣或者各種方面的原因,如連筆需要,習慣寫法等,一個字可能會出現幾種筆順,通過收集我發現以下是錯得比較多的:

一、橫

1:末筆為二:冉(再、苒)--筆順:豎、橫折鉤、[中]豎、末筆寫二。裡(理、童)-- 筆順:先寫甲,後寫二。重(踵、董)--筆順:撇、橫、寫曰,[中]豎、再寫二。垂(捶、棰、錘)--筆順:先寫千、後寫艹,再寫二。▲注意:並排三、四橫者不按此規律:堇jǐn(謹、槿)--末二筆為豎、橫。隹zhuī(誰、難)--末二筆為豎、橫。

2:土、士分開土--寺(侍、詩、痔、等)周、袁、幸。士--吉(潔、桔、結、秸)志、殼、聲、喜、嘉、壹、壺、壯。

3:天、夭分開天--吞、蠶、忝tiǎn(添、舔)、奏(湊)。夭--喬(僑、橋、驕、嬌)嶴、襖、妖。

4:王、壬分開王--呈(程、逞)。壬--任(憑)廷、淫。

5:首筆是橫不是撇:豐(蚌、豔、契)、耒lěi(耕、耘、耙)。邦(幫、梆、綁)的第四筆是撇。刊的第三筆是豎。

6:橫“山”的中橫向左向右出頭不出頭:中橫向右不出頭--尋、帚、芻(鄒)當、雪、掃、婦、侵。橫“山”有豎穿過時中橫向右要出頭--聿yù(建)秉、捷、唐、康、爭、兼。中橫向左都出頭--瘧、虐(謔)末筆筆順:橫、豎折、[中]橫。

7:訊的右旁和醜筆順不同:訊的右旁(汛、訊、迅)--筆順:橫折彎鉤、橫、豎。(末二筆為十)。醜(扭、紐、鈕)--筆順:橫折、豎、橫、橫(末二筆為二)。

8:毋、貫筆順:毋wú筆順:豎折、橫折鉤,[先]撇、[後]橫(兩邊出頭)。貫的上部部件--筆順:豎折、橫折、[先]豎、[後]橫(兩邊出頭)。

9:衰的筆順:中間部件:豎、橫折、[中間]長橫(兩邊出頭)、短橫(堵口)。

10:皮的前三筆筆順:橫鉤、撇、豎。

二、豎

1:豎與撇之分:臨、監、堅、豎、緊--第二筆是豎,不是撇。舊--第一筆是豎。歸--第二筆是撇。

2:“周”與“同”第一筆不同:同、岡、網、罔--第一筆是豎。周、用--第一筆是撇。

3:“月”第一筆有變化:育、肯、胃、有、肩--月在下,首筆為豎。肚、飢腸、期、朗--月在左右,首筆為撇。

4:強調後寫豎:假、暇、遐(霞)--中間部件前三筆筆順:橫折、橫、豎。報、服--右旁前兩筆筆順:橫折鉤、豎。

5:出頭與不出頭:出頭--由(黃寅)、黽(澠、繩、蠅)奄(俺、淹、掩)。不出頭--龜(鬮)。出頭--異、弄、棄、弁、弈、算、弊。不出頭--畀bì(痺、箅、鼻)。出頭--聖(怪、堅)。不出頭--涇、徑、經、勁、莖、頸。

6:號、考、汙--末筆向上不出頭。末兩筆筆順:橫、豎折折鉤。“考”字下部不能如阿拉伯數字“ 5”。

7:收的左旁,叫、糾的左旁--豎提與豎不交叉。不能寫如阿拉伯數字“4”。

8:做左偏旁時向右不出頭:身(射、躬、躲)--第六筆橫、第七筆撇,都向右不出頭。舟(艦、般、航)--第五筆橫,向右不出頭。▲注意:耳(娶職、聯)--做左偏旁時末筆改提,可出頭。

9:非字的筆順與筆畫:非(罪、韭)筆順:[左]豎(不是撇),三小橫(最後一小橫不為提),[右]豎、三小橫。

三、撇

1:應該撇通下來:免(兔、挽、勉)、奐(喚、換、渙)、象(像)、鬼(傀、愧)、卑(婢、碑)--第六筆都是一撇通下來。

2:不是一筆通下來--麥七畫、美九畫、敖(傲、熬、遨)十畫、象十二畫。

3:不要多一撇--畏(喂、偎、煨)、展(輾、碾)、代、武、罰

4:先撇與後撇--先撇:九、及。後撇:刀、力、乃、萬(筆順:橫、橫折鉤、撇)、方(筆順:點、橫、橫折鉤、撇)。

5:撇向左出頭與不出頭:出頭--化(華、花、訛)右旁筆順:[先]撇,[後]豎彎鉤,兩筆之間相交叉。不出頭--匕bǐ(比、北、此、死、旨、尼、老)、侖(論、倫、論、輪)筆順:[先]撇、[後]豎彎鉤,兩筆不相交叉。比左旁筆順:橫、豎提。北左旁筆順:豎、橫、提。此左旁筆順:[中]豎、橫、[左]、提。

6:末筆為人:火筆順:點、[右上]小撇、[中]撇、捺。臾筆順:[左上]小撇、豎、短橫、[右]橫折、短橫、[託底]橫,最後寫人。爽筆順:橫、[左]撇、點、撇、點、[右]撇、點、撇、點、最後寫人。脊上部筆順:[左]點、提、[右]小撇、點、[中]寫人。▲注意兆筆順:撇、點、提、豎彎鉤、撇、點,與脊的上部筆順不同。

漢字有單筆字和復筆字之分,單筆字只有“一”、“乙”兩個,其餘均為復筆字,復筆字均有筆順問題。筆順規則或是約定俗成的,或是統一規定的,它直接關係到我們筆順書寫的正確與否,因此必須認真學習與遵守。

筆順安排的基本規則有:

1先橫後豎:十、於、豐、幹、盯、等。含上述字或部件的字,如木、芋、豔、刊、花、羊等,也是如此。

2先撇後捺:人、八、入、木、等。含上述字或部件的字,如大、分、樹、艾等,也是如此。由於漢字中沒有捺起筆的字,所以撇與捺不論是相交、相離、相接,書寫時都是先撇後捺。

3先上後下:二、盯立、李、昌、亨等。部分獨體字和上下結構上中下結構的字一般遵從此規則。

4先左後右:一些獨體字、左右結構、左中右結構的字,大部分是從左到右。如川、州、舊、構、部、樹、衍、樊(上部)等。

5先外後內:漢字的部分獨體字和包圍結構的字,絕大多數是先外後內。如月、母、同、鳳、凡、用、叉、廳、歷、蝨、氫、勉、毯、赴、旭等。

6先中間後兩邊:孝水、辦、承、業、率、兜、燕等。這裡要注意的是“火”、和“肅”,它們的筆順不是先中間後兩邊,而是相反。

7先進入後關門(即先外後內再封口):一般是全包圍結構的部件和字,先寫上面三框,再寫框內部分,最後封口。如回、田、目、國、圓、面、囪、滷等。

除了上面的`基本規則外,還有一些補充規則。在我看來,這些規則更應該重視。因為基本的東西人們往往都能掌握,卻常常在一些細節上失誤。這些補充規則有時是推行漢字筆順規範的難點甚至是關鍵。

補充規則有:

8後寫右上點:

漢字中一些帶有右上點的字或部件,一般後寫右上點。如犬、術、戊、書、發、尤、求、代、械、找等。

9後寫內部點:

內部點是字主形內部的點,一般後寫。如叉、凡、為、勺、瓦、麗、兔、雨、勢、玉等。

10先右後左:

一些特殊的偏旁,含有這些部件的字如陳、陽、陂、郊、都、耶、即、叩等。

11先內後外:

“下包上”結構的字,先寫上內,後寫外。如凶、凼、幽、山、鬯等。

含包圍結構的字,一律先寫右上。如延、廷、建、過、遠等。

包圍結構的字與部件筆順較為特殊。既非先內後外,也非先外後內,而是內外交錯進行。

12先撇後折:

有撇、折組成的部件和字,多數先寫撇,後寫折。

但有些部件和字例外,要先寫折後寫撇。如刀、力、乃、萬、皮、女、方、虎、發等,含上述字或部件的字,也是如此。這些字須特別留心,不能與先撇後折混淆。

13先豎後橫:

豎筆筆末與橫筆相接時,最後一個橫筆與豎筆相接時,先豎後橫。如土、工、共等。

橫筆筆首與豎筆相接,先豎後橫。如“ (佔字頭)”。

長豎與短橫相接,先豎後橫。如北字旁和非字旁。含這些部件的字都是如此。

另外一些特殊的字要記住:醜、貫、裡、垂。

以上13條規則是漢字筆順的常見規則,但還不能覆蓋所有規則。其實,較為複雜的漢字的筆順往往是這些規則的綜合運用,如“贏”字就包含先上後下、先左後右、先外後內、先撇後捺、後寫內部點等規則。漢字是複雜的平面文字,每個字都有其獨特的形體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