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愛成為習慣散文

依賴是一種很可怕的習慣,沒有東西比成為生命的自然部分更有親和力,就像其他人的器官與本人的身體總存在或多或少的抵抗力,而自身的器官無論強弱都沒有任何牴觸。她已經習慣了,所以她的生命被註上另一種親情的力量。

讓愛成為習慣散文

或許這種愛是微弱的,但是時間讓愛成為可能,讓愛成為一種依賴,一種習慣,雖然在我們心裡剛開始強烈牴觸著它,但習慣了也就成為了依賴,而依賴真的很“可怕”,它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讓我們再不能找到回頭的退路,而是積極向上的更寬廣的道路。愛其實是一個過程——從不願接受到勉強接受再到發現其美好的方面,最後到主動接受。因此人們常說愛需要用心感受,用心經營。而這個發現愛的美好的過程就是個人追求幸福的過程。

她上了大學,收到校方的免費信封,她是善於寫信而弱於言語,這正中她下懷。但是初來乍到,寄信給誰呢?寄給每天通電話的父母?不妥,該說的電話都說了。寄給高中同學?不妥,大家各奔東西求學,不便急於打擾……此時,一個舍友提起今年中秋節想吃金九月餅,她想到了!她要寄信給一個家——喜歡吃金九月餅的一家!

但是筆尖落紙的那一刻,她卻千縷萬緒,不知從何寫起。八年了,自己遠離父母寄居在“爸爸媽媽”家裡整整八年了,為了躲避計劃生育,為了接受更優質的教育,她被迫選擇了這種生活,作為女兒,她無力反抗,於是她把恨轉移到“爸爸媽媽”身上,憑什麼要叫姨媽管“媽媽”,叫親媽管“小姨”,年紀輕輕的她無法理解,口頭上掛著“爸爸媽媽”,但每次叫出口的背後都隱藏著她的詛咒。“爸爸媽媽”自己也有一兒一女,但是從來沒有偏私,但她的眼睛被矇蔽得那麼深如何能明察秋毫?每次“爸媽”勸導她那些大小姐脾氣和不妥的為人處事方式的時候,她總沉默著點頭答應,心中卻熊熊怒火,他們憑什麼教訓我,我的親父母尚沒有對我如此刻薄,拿著我父母的伙食費便對我指手劃腳,嚴格苛求?那年姐姐要考大學,每週都送飯送菜的,如今我考大學只管送些自己不喜歡喝的東西,如牛奶,水果等等。總之,她看到的“爸爸媽媽”是自私、愛財、刻薄的。

曾經無數次想逃離這個寄居地,曾經向同學哭訴這個沒有溫暖的家,曾經以為只要考上大學就再也不用見到“爸媽”討厭的身影和嘮叨的語言,曾經以為離開了生活了八年的地方自己便徹底地自由快樂。但是當不喜歡吃奶油忌廉的“爸媽”每逢自己生日都千里迢迢去訂蛋糕給自己並陪自己吃的時候,當偷聽到他們罵姐沒有遷讓自己的時候,當他們為了不讓自己著涼而放下賺錢活兒趕來學校送衣服的'時候,當深夜餓了吃著“媽媽”硬塞的蘋果的時候……

她的淚已經壓抑不住自然地掉下來了,她甚至也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有淚,心裡明明帶著恨,但是內心最真摯的情感表現物淚水還是摧毀了她仇恨最後的防線,儘管她自認為多年來築下的心牆堅固無比,但是此刻被愛的力量完全擊毀了。考上了大學,終於離開了,她夢寐以求的那一刻終於來臨,但是解脫的興奮感卻完全沒有,取而代之的是隱隱的傷感和一幕幕關於那個家的情景——“爸爸”會在吃飯時鬧幽默,說笑話,出IQ題……雖然有些低階趣味,但自己還是被逗笑了;媽會跟爸“打情罵俏”逗大家開懷大笑……這些都是“爸媽”為了自己儘量表現的家庭溫暖與和諧。他們從來沒有要求過自己日後對他們的回報,而自己卻處處吹毛求疵。

她提筆略略寫了一些客套話,她不知道如何讓表達自己轉變了的心,她不知道他們是否還會接納這個曾經叛逆的“女兒”,她更加不知道原來他們看到她的信後泣不成聲。

愛是一種需要被髮掘的情感,它來自我們身體最深層,當愛被呼喚成功它將帶給你全新的感受,當愛成為習慣,你不需要再問任何人:“幸福在哪裡”,因為幸福在你那成為習慣的愛的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