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500字美文摘抄(精選10篇)

好的文章總是會吸引人們的眼球,裡面的每一句話都直接的觸動了我的內心。讓我沉醉其中。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中500字美文摘抄(精選10篇)

國中美文摘抄 篇1

水韻悠悠流水清清,盪漾起聲與色的韻律,飄逸出生命的華彩與燦爛。

流水柔柔,點染開情感的溫和,播灑下愛的春露。

流水蓬蓬,激揚了力與美的交響,迸發出靈魂的堅韌

啊!那一股清澈明亮的水從花木掩映的古井中湧出,綻放了生命的幻夢與激情,悠悠地隨著紅花綠樹的倒影而下,帶一身花香,集一身雨露,婉轉的,緩緩地。潺潺流水輕旋的柔波是母親的笑顏,甜蜜地浸滿愛的芳澤,不由得憶起兒時那聲聲輕輕的呼喚,那個個甜美的親吻。噢,愛的柔波在輕揚!悠悠流水輕濺的晶瑩是孩子笑出的淚,充滿歡樂的和絃,少不了回首童年那縷縷無忌的陽光,那絲絲棒棒糖的香甜。噢,情感的漣漪在迴旋。

流水,這柔情之水。

瞧!那一江渾濁的水從天邊奔湧而來,散發著堅強與野性的氣味,滔滔地撞擊著高高的堤壩,帶一身豪氣,集一腹倔強,洶湧地,澎湃地。勃勃的流水激昂的士氣是勇士的勇氣,雄渾地撼動天地,叫人思念屈原江畔對那風雪電的呼喊,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凌雲壯志,魯迅那“勇於直面慘淡人生”的狂傲。啊,豪情的旋律在昂揚!洶洶流水迸濺的水浪是鬥士的堅韌,深深地震撼人心,使人感悟海明威筆下桑地亞歌的頑強與不屈;北大登山隊連死也不惜向巔峰發起衝擊的勇敢與決心;三毛放棄都市,嚮往大漠的堅定。噢!堅韌的大浪在翻滾!

流水,這陽剛之水。

流水啊流水,不失細膩與溫存,又極富壯闊與雄渾。奔騰吧,流水!長存天地間。昇華吧,感悟!伴著這悠悠水韻閃耀史冊!

噢,水韻悠悠!

點評:

“水”,至柔至剛。作者準確地抓住“水”的特點,以母愛、童年來詮釋“柔情之水”,以堅強和勇氣詮釋“陽剛之水”。柔的婉約,剛的豪放,剛柔相濟。其次,水之為“流水”,乃動而非靜。無論是“迴旋”“輕濺”,抑或是“奔湧”“撞擊”;無論是“呼喚”“親吻”,抑或是“呼喊”“衝擊”,作者在行文中皆是一路順流而下,或輕靈躍動,或洶湧蓬勃,極好地展現了對話題的把握能力。

詩般的語言是本文另一顯著特點,而較為深厚的詩詞積累顯然是其源頭活水。且不說李清照、徐志摩的陰柔婉約,李白、屈原的浪漫悲壯——這些文人的詩句被巧妙地為本文增光添彩;單是開篇三段“流水清清”、“流水柔柔”、“流水蓬蓬”就令我們耳畔迴響《詩經》的優美旋律。詩的語言如花綻放,“水韻悠悠”是這花開的聲音。

整篇文章結構如佳人撫琴——望去,眉清目秀:開篇定下基調,中間一柔一剛,結尾感悟昇華,一目瞭然;細聽,音韻和諧:“愛的柔波在輕揚”與“豪情的旋律在昂揚”、“情感的漣漪在迴旋”與“堅韌的大浪在翻滾”,此唱彼和。行文對稱照應、收放自如,令人感嘆小作者嫻熟的寫作技巧。

國中美文摘抄 篇2

每個童年都是一首快樂的歌謠,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也許,童年時期的物質條件不一樣,精神環境也有所區別,但,擋不住在記憶的長河裡不時泛起的鱗鱗波光,點點滴滴都是童趣。

曾記否,那個時候的城鎮還不是鋼筋水泥包裹下的冷漠面孔,鄉村也還是籬笆牆圍起來的風情萬種。農家小院,籬落疏疏,槿樹條上那一朵朵淡紫或粉紅的的碗花,隨風翩躚,開成我們眼睛裡最楚楚動人的模樣。

曾記否,那個時候的天空象一湖湛藍的水,間或有白雲悠悠飄過,被風牽著,變幻著各種不同的形狀,讓我們異想萬千。苦楝樹在屋後的水塘邊,撐開青綠高大的傘,細密的楝花,披滿樹冠,如丁香般淡紫,如彩蝶般玲瓏,空氣中到處都是花的清香,裹挾著泥土特有的芬芳。

曾記否,清晨的小河邊,水汽在陽光下蒸騰,曲曲彎彎的河道里,飄浮著乳白色透明的霧,那淡淡薄薄的霧,似雲般輕靈,如紗般飄逸,讓我們總感覺象是走進了童話世界裡。嫩綠的草尖上,落滿了晶亮的珠子,在陽光折射下,溢彩流光,讓我們情不自禁,萌生出許多的歡喜與衝動,全然不顧被露水打溼了鞋,打溼了發。

曾記否,春天的田野上,油菜花開了,苜蓿花開了,蠶豆花也開了,我們象出籠的小鳥,在田野裡歡呼雀躍,嘻笑打鬧。那一畦畦碧綠的蔬菜,那一條條清澈的水渠,那一窩窩築巢的燕子,那一隻只藍天上自由飛翔的風箏,如一張張底片,定格在童真的記憶裡。

國中美文摘抄 篇3

流動的光如水,流動的年是沉默的:

青春是一條四季河流。它在生命中匆匆流淌。它很短,但是很長時間都很香。這是令人難忘的。也許,歲月的流逝可以喚醒青春深處的淚水:也許,它也喚醒了我們心中埋藏已久的商場。這樣的一天,一個人,一段時間,一句語錄,一條清澈的小河,一種感覺……

一個人會因為生活的起起伏伏而不快樂,不安,甚至不願意。但永不放棄,就像流星劃過天空,為滿天星斗的日子勇往直前,更別說常常相伴。所以我喜歡一個人坐在窗前看日出日落,把寂寞抱在懷裡,在近乎冰封的夜空中舔著葬禮上的花朵,不去想那些烏雲。還記得,夕陽和孤鴨飛翔的情景,只對夕陽無限好,而秋水難長天。夜落,夜馳在朗朗的夜空,月亮爬上天空,星星不眠之夜。在這一刻,冰的繁榮似乎找到了一點安慰。

拿著月亮,靈魂凝視著馬尾坡,卻發現在飛逝的歲月裡,太陽、月亮和星星只是一個陪襯。傷病,似乎給這個夜晚貼上了一個標籤。暮色四溢,晚霞點綴。人們說時間是他們手中的掌紋。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只能看著它逐漸加深,但他們不能回到天空。也許在這一刻,我只能聽著寂靜,和清晨霜雨中的笑聲。人生的道路是艱難的,要有一條平坦的路,也許作為一個生於憂患的人,死亡也是容易的。

國中美文摘抄 篇4

摘自張愛玲《秋雨》

雨,像銀灰色黏溼的蛛絲,織成一片輕柔的網,網住了整個秋的世界。天地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裡纏滿著蛛絲網的屋頂。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雲片,就像屋頂上剝落的。在這古舊的屋頂的籠罩下,一切都是異常的沉悶。園子裡綠翳翳的石榴、桑樹、葡萄藤,都不過代表著過去盛夏的繁榮,現在已成了古羅馬的建築遺蹟一樣,在蕭蕭的雨聲中瑟縮不寧,回憶著光榮的過去。草色已經轉入了憂鬱的蒼黃,地下找不出一點新鮮的花朵;宿舍牆外一帶種的嬌嫩的洋水仙,垂了頭,含著滿眼的淚珠,在那裡嘆息它們的薄命,才過了兩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這樣黴氣薰蒸的雨天。只有牆角的桂花,枝頭已經綴著幾個黃金一樣寶貴的嫩蕊,小心地隱藏在綠油油橢圓形的葉瓣下,透露出一點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賞析:

有的時候不是那麼喜歡張愛玲的文字,就像這篇秋雨,別人都會寫溫暖潮潤的氣息,而她則寫得幽暗而陰森,光是筆觸就讓人感到寒冷而戰慄了。

但也許這正是張愛玲文字的魅力,張揚的,陰暗的,卻又是如此真實,探測到人內心的最深處。這篇文章用筆細緻,只用了比喻和擬人,就把秋雨寫得栩栩如生,又帶入了一層沉悶而寂寥的色彩。 於這文來說,充滿了灰色、憂鬱,黯然,寥落,一種生活無厘頭的`滑稽,唯一萌芽的一束希望之光,僅是那株低矮的無人問津的桂花樹。

國中美文摘抄 篇5

摘自張曉風《秋天 秋天》

那時候,在南京,剛剛開始記得一些零碎的事,畫面裡常常出現一片美麗的郊野,我悄悄地從大人身邊走開,獨自坐在草地上,梧桐葉子開始簌簌地落著,簌簌地落著,把許多神祕的美感一起落進我的心裡來了。我忽然迷亂起來,小小的心靈簡直不能承受這種興奮。我就那樣迷亂地撿起一片落葉。葉子是黃褐色的,彎曲的,像一隻載著夢小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長期著兩粒美麗的梧桐子。每起一陣風我就在落葉的雨中穿梭,拾起一地的梧桐子。必有一兩顆我所未拾起的梧桐子在那草地上發了芽吧?二十年了,我似乎又能聽到遙遠的西風,以及風裡簌簌的落葉。我仍能看見那些載著夢的船,航行在草原裡,航行在一粒種子的希望裡。

賞析:

這段文字用優美的筆觸表達了對梧桐葉子的喜愛。"簌簌"的象聲詞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讓讀者也能猜到那種場景。"神祕的美感"寫出了秋日梧桐的特點,神祕的,優美的,梧桐葉子在作者眼中充滿了無窮的魅力和美好,極富有感染力。運用比喻的手法,生動形象地描寫了梧桐葉子的形態。作者從顏色、形狀等各方面做了描寫,同時將葉子比作小船,穿上還有船舷,船舷上是梧桐子,讓每個讀到的人都心馳神往,也想看一看這優美的梧桐樹。作者想象力豐富,將秋天的美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國中美文摘抄 篇6

從我們呱呱墜地起,我們的一生就猶如一輪巨大的鐘表,錶盤上不在是刻度,而是“理想”,“挫折”,“成功”……這樣一些文字,而那指標的準確度便關聯到我們的一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確,時刻有時讓人捉摸不透,時刻是無形的,而就在這無形的時刻裡,我們的時鐘也隨著時光的流逝,開始轉動了。

時刻的指標指向了“挫折”,於是在我們蹣跚學步時,命運之神發揮它的神力,“挫折”便發揮了作用,結果學步時就跌倒了,這時候,毅力與耐力也隨之提高,爬了起來,指標便指向了“成功”。

經過了幾番轉動,我們也隨之長大,進入了青春期,這個階段,是犯罪的生成率與實施率極高的時候,一些青少年為了錢,而去調整了時鐘,使它變快,而他的人生也隨之發生了變化,鐘錶上的指標失去了精準,停留於犯錯與與悔改之間,導致了他的心裡矛盾,被眼前的利益所矇蔽了雙眼,選取了去搶劫而毀滅了這如花的青春……

到了九年級,時刻反而覺得不夠用,堆積如山的試卷,如潮水般的習題,每一天的大腦都被“函式”,“定律”,“元素符號”所淹沒,熬到會考結束,這是,鐘錶的指標指向了“理想”與“頹廢”,有的人受不住苦的煎熬,選取了頹廢,與自己的理想擦身而過,與大學無緣。

人生中,不需要太盲目,太快地度過每一天,要學會把握時鐘的速度與準確性,只有這樣,才能把握人生,在屬於自己的藍天下,舞出自己的自信與風采。

國中美文摘抄 篇7

我挑出一支畫筆,飽蘸顏料,畫下了我人生的第一筆:一朵花。一朵花開正豔的花,它開在一片百花爭豔的花園,靜靜地在陽光下沐浴,與蝴蝶談心。

——題記

是啊,人生如花。我這朵花,既不喜歡濃妝豔抹的打扮,也不喜歡默默無聞的生活,只喜歡它——繪畫。

我從小就痴迷於繪畫,繪畫是我第一個知心的朋友。那詩情雅韻的水粉畫,栩栩如生的素描畫,是那樣的吸引我的眼球。記得幼兒園的時候,我笨拙的小手畫了第一筆畫,一朵歪歪斜斜的花。當時的我見著筆呀、紙呀,就嚷著要。我與繪畫彷彿有解不開的情結:我喜歡那雪白雪白的紙,喜歡那烏黑烏黑的勾邊筆,喜歡那五彩繽紛的顏色。

媽媽在我四五歲時就給我報了一個繪畫班。剛開始的時候,我興趣十足,每天聽話地上課、練筆,繪畫。老師都誇我潛力好,進步快。別的孩子剛剛學會簡單的簡筆畫,我都可以畫稍微複雜一點的卡通畫了。

可是誰又不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呢?堅持了差不多一年餘,我漸漸失了興趣。課也不願意上,筆也不願意拿。有一次,我在媽媽的“威逼利誘”下去上課。剛走到路上,就看見一堆人圍著一個老爺爺。我擠進去一瞧:老爺爺雖然飽經風霜,但是蒼勁有力的手仍然捏著一支大毛筆,飽蘸濃墨,任由筆尖在白紙上“跳舞&rdquo

國中美文摘抄 篇8

“夢想”是我們對於美好事物的一種憧憬和渴望,在很多時候它可以成為一個人的信仰,並被渲染上浪漫的色彩。夢想它給予我們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它能夠使人偉大,人的偉大就是把夢想作為目標去執著的追求。

夢想是渴望,是探索!

像鳥兒一樣在天空翱翔,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的夢想。萊特兄弟的飛翔之夢就是來自一群從他們頭上飛過的大雁。為了這一飛翔之夢能夠實現,他們付出很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在xxxx年12月17日,世界第一架載人飛機“飛行者一號”飛上了藍天。萊特兄弟圓了全世界一個共同的願望。

夢想是不甘,是奮鬥!

北京殘奧會緩緩拉開帷幕,在全世界的目光下,11歲的北川女孩李月在輪椅上靈活地舒展自己的舞姿,一段“永不停跳的舞步”讓無數人潸然淚下。這位在汶川特大地震中永遠失去左腿的女孩堅信:災難可以摧毀肢體,但摧毀不了生命的意志。只要夢想還在,追求夢想的腳步就永遠不會停。

夢想是期望,是堅持!

著名作曲家貝多芬喪失了聽力,這對於一名音樂家來說是人生中莫大的挫折,但對於貝多芬來說僅僅只是一部插曲。貝多芬用他百折不饒的精神繼續他的音樂道路。最後貝多芬戰勝了失聰帶來的重重阻礙,從痛苦的堅巖中發掘出無盡的靈感,引匯出快樂的甘泉;貝多芬抗擊

國中美文摘抄 篇9

摘自張曉風《初雪》

現在,太陽升上來,霧漸漸散去,原野上一片渥綠,看起來綿軟軟地,讓我覺得即使我不小心,從這山上摔了下去,也不會擦傷一塊皮的,頂多被彈兩下,沾上一襪子洗不掉的綠罷了。還有那條繞著山腳的小河,也泛出綠色,那是另外一種綠,明晃晃的,像是攙了油似的,至於山,仍是綠色,卻是一堆濃郁鬱的黛綠,讓人覺得,無論從哪裡下手,都不能拔開一道縫兒的,讓人覺得,即使刨開它兩層下來,它的綠仍然不會減色的。此外,我的紗窗也是綠的,極淺極淺的綠,被太陽一照,當真就像古美人的紗裙一樣飄緲了。你們想,我在這樣一個染滿了綠意的早晨和你們寫信,我的心裡又焉能不充溢著生氣勃勃的綠呢?

賞析:

作者充分調動了視覺與觸覺,寫活了春天的綠色。多處採用比喻,形象生動。喜歡這段話,因為看了就很溫暖。這種溫暖是從哪裡表現出來的呢,我想,就是從那些溫暖的字眼裡流動出來的,"明晃晃"、"濃郁鬱"、"生氣勃勃",因為寫給孩子,所以更加詩化和優美。作者筆下的綠色彷彿是活著的,流動的,彷彿在信中就像出現在眼前一樣。我也喜歡綠,也喜歡作者筆下的這片綠。它們的生機讓人感覺到快樂和希望。

國中美文摘抄 篇10

當你決定去做某件事情,全世界都會幫你。——《搭車去柏林》

對未知的恐懼,對舒適的留戀將阻止我們成為一個旅行者走上的冒險旅程。可是,當你作出這樣的選擇,你就永遠不會後悔。——《我們為什麼要旅行》

哪裡是最後的棲息地?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只要有你在,旅途就不會孤單。——《霧中風景》

去哪裡不重要 去幹什麼才重要。——《走出非洲》

那時,青年人不斷思考,卻什麼答案也得不到,於是他們去流浪;今天,青年人不去思考,無數答案和觀點就已將我們包圍,於是我們去旅遊。——《逍遙騎士》

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獨自的旅行,即使有人相伴,終究會各分東西。——《練習曲》

邂逅旅行是在一個又一個拐角,你又遇到了誰。——《愛在黎明破曉前》

在這裡,內心的震動無以言表,突然就流淚了。——《轉山》

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搭車去柏林》

旅行,不過是為了迷失自己,然後發現自己。—— 皮寇·愛耶爾《我們為什麼旅行》

旅行是為了可以大聲抒發自己心底期待已久的聲音。——《親愛的伽利略》

人生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一為奮不顧身的愛情,一為說走就走的旅行。——《親愛的,這不是一場旅行》

生命只有在路上 才值得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