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心語錄(精選160句)

語錄指一個人的說話記錄,一般用於正式文體,通常為了說明一段時間內某人的所說句子和語言特徵等。現指能引起共鳴的、發人深省,有一定傳播力的名人之言、網民言論、社會事件所產生的新詞條。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禪心語錄(精選160句),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禪心語錄(精選160句)

禪心語錄1

1、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易不熄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之不辨真實。——《圓覺經》

2、知幻即離,不假方便;離幻即覺,本無次第。——《圓覺經》

3、秋風落葉亂為堆,掃盡還來千百回。一笑罷休閒處坐,任它著地自成灰。——南懷瑾

4、當時只是平常事,過後思量倍有情。

5、開口神氣散,意動火工寒。——道家

6、隨緣消舊業,莫更造新殃。

7、劍樹刀山為寶座,龍潭虎穴作禪床。

8、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不假修證;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六祖壇經》

9、須知諸相皆非相,若住無餘卻有餘;言下忘言一時了,夢中說夢兩重虛。空花哪得兼求果,陽焰如何更覓魚,攝動是禪禪是動,不禪不動即如如。——《白居易》

10、法身,報身,化身。

11、荊棘林中下足易,月明簾下轉身難。——明末憨山大師

12、不破本參不入山,不到重關不閉關。

13、寧可將身下地獄,不把佛法作人情。

14、疑參,破定,執著,起用。———光厚和尚。

15、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去。——龍樹菩薩《中觀論》

16、旋嵐偃嶽而常靜,江河涇注而不流,野馬飄鼓而不動,日月曆天而不周。——僧肇《物不遷論》

17、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第六意識、第七末那識(意根)、第八阿賴耶識(如來藏識),為心物一元。此八識為開悟之至關要義。

18、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做主公。——《八識規矩頌》

19、山迥迥,水潺潺,片片白雲催犢返;風蕭蕭,雨颯颯,飄飄黃葉止兒啼。

20、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21、南臺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亡;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緣無事可思量。——《問道頌》唐、南臺守安禪師

22、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大學》

23、不移一步到西方,端坐西方在目前;頂後有光猶是幻,雲生足下未為仙。——《悟真》張紫陽

24、昨日夢說禪,如今禪說夢,夢時夢如今說底,說時說昨日夢底,昨日閤眼夢,如今開眼夢,諸人總在夢中聽,雲門復說夢中夢、

25、江寒水不流,魚嚼梅花影。看取禪心靜,蓮花出水時。——釋敬安禪師

26、心內觀心覓本心,心心俱絕見真心,真心明徹通三界,外道邪魔不敢侵。——張紫陽

27、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未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蘇軾(東坡居士)

28、精神到處文章老,學問深時意氣平。——石韞玉

29、無情何必生斯世,有好終須累此身。——袁牧

30、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六祖慧能

31、若要人不死,先要死個人。

32、兀然無事坐,春來草自靑。——明瓚禪師

33、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華嚴經》

34、縱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楞嚴經》

35、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楞嚴經》

36、不汝還兮更是誰,殘紅落滿釣魚磯;日斜風動無人掃,燕子啣將草際飛。——北宋天目文禮禪師

37、知見立知,即無名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楞嚴經》

38、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楞嚴經》

39、人心安定,天下太平。

40、一日清閒自在仙,六神和合報平安;丹田有寶休尋道,對鏡無心莫問禪。

41、七處徵心,八還辯見。——《楞嚴經》

42、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證道歌》永嘉大師

43、莫謂無心便是道,無心猶隔一重關。

44、隨順世緣無掛礙,涅槃生死等空花。——張拙唐末五代秀才

45、藥醫不死病,佛渡有緣人。

46、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南華經》莊子

47、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孔子

48、人生何處無禪意,乾坤元始妙明心。——嘯月

49、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50、一念普照滄桑世,莫問眾生正與邪。——嘯月

51、入定修觀法眼開,祈求三寶降靈臺。觀中諸聖何曾見,不請情人卻自來。靜時修止動修觀,歷歷情人掛眼前。肯把此心移學道,即生成佛有何難。入定觀修上師尊,心中偏偏不顯現。不曾意想愛人臉,清清楚楚現在前。——《不負如來不負卿》

52、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53、神是性兮氣是命,神不外馳氣自定。——《靈源大道歌》曹文逸

54、夫妻本是前緣,善緣、惡緣,無緣不合。兒女原是宿債,欠債、還債,有債方來。

55、生因識有,滅從色除。——《楞嚴經》

56、重瞳帳下已知名,隆準軍中亦漫行。半世行藏都是錯,如何壇上會談兵。——顧祖禹

57、風月無今古,情懷自淺深。

58、用師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曾子

59、心無所住,隨處解脫,內外根塵,悉皆銷殞,若一切無心,即無所住也。

60、萬物一如,不起分別,猶如一月當空,千波現影,影有現滅,月實自如。

禪心語錄2

1、三世諸佛以自心為本師。

2、若不修內行,唯只外求,希望獲福,無有是處。

3、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別人瞭解他。有智慧的人,卻努力的瞭解自己。

4、若欲求佛但求心,只這心心心是佛。

5、若能自識本心,念念磨練;莫住者,即自見佛性也。

6、不見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時時現前,煩惱塵塵解脫。

7、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

8、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9、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10、一切皆為虛幻。

11、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

12、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13、現定見聞覺知是法,法離見聞覺知,非達法也。

14、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勞更覓佛,倘於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會,則墮在骨董袋中。

15、依無住本,立一切法無住之本本乎無住,若能徹住則萬法一如。

16、不離當處常湛然,親切無過此語,覓則知君不可見,但於當處湛然,二邊坐斷使平穩。

17、不與萬法為侶是什麼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

18、信得心及,見得性徹於日用中無絲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19、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法,總在心源。

20、做工夫全仗精進之力,真正辦道人,無剪爪之工。

21、悟心容易息心難,息得心緣到處閒。

22、卻物為上逐物為下,此乃是學道省力工夫。

23、佛法在日用處,吃茶吃飯處,語言相問處。

24、自性發時,業識來空。

25、自見性者一切業障剎那滅卻。

26、以精進力,身無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27、無量善事,菩提道業,因一事增,謂不放逸。

28、次於自身善起防護,不應放逸,於剎那中有少動念,應當觀察,以正智鉤制令正住。

29、向外馳求,不知攝心返照回光,如是學佛,殊難得其實益。

30、道人非同善人,如鶴立雞群,勁挺自持,不順人情,超群脫俗。

31、佛祖奚以異於人,而所以異於人者,能自護心念耳。

32、妄念紛飛之際,正是做工夫時節。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純熟,自然妄念不起。

33、佛法無多子,長遠心難得,學道如初心,作佛也有餘,始終總不變,真是大丈夫。

34、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強而弱。定功由暫而久,由脆而堅。

35、學道猶如守禁城,晝防六賊夜惺惺,將軍主帥能行令,不動干戈致太平。

36、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

37、天上天下,唯我獨尊,自觀自在,守本真心。

38、所謂無上正等正覺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靜心是也。

39、眾生由其不達一真法界,只認識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別執著之病。

40、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謂絕對沒有。

41、根身器界一切鏡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計較,徒增煩惱。

42、赤肉團上,人人古佛家風。毗盧頂門,處處祖師巴鼻。

43、不住一切處心即是佛心。

44、若信願堅固,臨終一念十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之風吹不入,雨打不溼,如銅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

45、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46、知幻即離,不假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47、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

48、我觀是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罪。

49、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50、人在愛慾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

51、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

52、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我既都無。其如幻耳。

53、知見立知,即無名本。

54、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55、佛言,愛慾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

56、厭離未切終難去,欣愛非深豈易生。鐵圍山外蓮花國,掣斷情韁始放行。

57、報君今日是十六,唸佛須當戒淫慾。淫慾斷時生死斷,便是如來親眷屬。

58、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因緣生滅法,佛說皆是空。

59、緣起法身偈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

60、七佛通誡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61、迦葉佛偈一切眾生性清淨,從本無生無可滅。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無罪福。

62、釋迦牟尼佛偈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63、拘留孫佛偈見身無實是佛見,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與佛何殊別。

64、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見身知是佛,若實有知別無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懼於生死。

65、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原無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

66、聲在聞中,自有生滅。非為汝聞聲生聲滅,令汝聞性為有為無。

67、三界輪迴淫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

68、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林中,心不動則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則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69、自恐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怕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70、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71、當知虛空生汝心中,猶如片雲點太清裡,況諸世界在虛空耶?

72、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

73、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74、華嚴奧藏,法華祕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指南,皆不出於此也。欲廣嘆述,窮劫莫盡,智者自當知之。

75、嗟乎!凡夫例登補處,奇倡極談,不可測度。華嚴所稟,卻在此經。而天下古今,信少疑多,辭繁義蝕,餘唯有剖心瀝血而已!

76、若信願堅固,臨終一念十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之風吹不入,雨打不溼,如銅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

77、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賢不可毀,禍必滅己。

78、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79、佛陀:淨化自己完全在於自己,別人無法代替。心要怎麼淨化呢?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80、有錢也苦,沒錢也苦;閒也苦,忙也苦,世間有哪個人不苦呢?越不能忍耐,越會覺得痛苦,何不把苦當磨練?

81、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是非天天有,不聽還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麼辦?真正的佈施,就是把你的煩惱、憂慮、分別和執著心通通放下。

82、一僧得意的對獨園和尚說:心、佛、眾生皆空,無悟、無施、無受。獨園打了僧一下,僧大怒,獨園:一切皆空,哪來如此大火?

83、禪師講故事:馬不肯分擔驢子的負擔,驢子累死後,馬揹負了驢子全部負擔和一張驢皮。禪師:馬因不肯分擔,最後卻負擔很多。

84、不要因為小小的爭執,遠離了你至親的好友,也不要因為小小的怨恨,忘記了別人的大恩。

85、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會香的。名聲與尊貴,是來自於真才實學的。有德自然香。

86、佛陀從不勉強別人去做他不喜歡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訴眾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惡?善惡還是要自己去選擇,生命還是要自己去掌握。

87、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罵你的人是誰?如果有一條瘋狗咬你一口,難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嗎?

88、得不到的東西,我們會一直以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為你對他了解太少,沒有時間與他相處在一起。當有一天,你深入瞭解後,你會發現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麼美好。

89、不要刻意去曲解別人的善意,你應當往好的地方想。

90、有時候我們要冷靜問問自己,我們在追求什麼?我們活著為了什麼?

91、人生不是夢。若是夢,就怕夢醒了,人老了。人的不幸有千萬種,而幸福的人只有一種:心境禪定,愛心無染的人。

92、如是靜慮,一切有情,發心非難,常時不懈,能成就者,是則為難。

93、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聖解,所謂行起解絕,不令知解才繞心中。

94、能常省察,則一句亦有餘,不能省察,縱將一大藏經用完也無用處。

95、求趣無上菩提者,要淨自心,福田方淨。

96、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故。

97、發菩提心者,非為己利,原為盡十方遍法界,一切極苦有情之所依怙。

98、邪正煩惱,同一性空,分別假相,妙心現影。

99、於一切相,離一切相,即是無相。

100、慕道真士,自觀自心,知佛在內,不向外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