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告白讀書筆記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筆記了!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無聲告白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1

“天下的父母,你們可知,孩子的許多告白是無聲的,需要你們用心去發掘,不然可能會鑄成大錯,輕則誤其終身,重則造成不可挽回的悔恨。一個人活在世上,有那麼多無法掌控的事情,如果連自己的人生都不能掌控,還有什麼意思呢?也許一個人不怕寒言冷語,但溫柔的刀子怕是能讓你痛不欲生,等回過神來,已無力掙扎回天乏術。

我會想,如果迪莉婭早早地跟父母溝通呢?早點告訴他們真實的想法,不就能夠避免杯具的發生了嗎?不,她不會。有一種心理畸形叫童年陰影,有一種可怕的力量叫習慣,當你習慣去迎合別人的想法,那你就很容易被別人掌控了。迪莉婭是自己投降了,從小到大的習慣驅使著她硬著頭皮向前走,一旦路走不下去了,到了無法忍受、不得不解決、而又無人商討、無法可解的時候,只好選取死亡,一了百了。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入戲了。在她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雖然我沒慘到那個地步,也沒勇氣透過死亡來結束一切,但我很難過地看到自己與她身上的相似點,也再次敲打自己,如果一向以來在走別人的路,終有一天,我會手足無措。

懂了很多道理,卻仍過不好這一生。為什麼因為你不去按照道理去做,去行動。

去吧,去做正確的事,不要再為自己找藉口,懶惰懈怠。”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2

特別喜歡這本書中的一句話:“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關於我是誰的哲學問題,回答好真難,於是我們一直在從別人口中知道自己是啥樣的人,在社會中有什麼樣的價值和地位,其實00後10後他們更勇敢,知道自己的價值並不僅是單一的為社會做貢獻,在多元文化中他們更有自信, 他們的小宇宙中有各種華麗閃耀的可能性,做各種自己想做的事情。

無聲的告白不再是語言,那些小心翼翼遵守父母的話的孩子包括我自己,其實內心心思細膩而敏感,他們為了不讓父母師長同學失望,一直乖巧聽話,按照預先設定好的軌道走,而一旦出現了較大的偏差,他們會非常恐懼,如果再失去了外界支援,結果會有些糟糕。書中的小女孩莉迪亞在窒息的家庭環境中,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她要實現父母無法實現的夢想,儘管她不喜歡,她一一按照母親的吩咐,努力的想當一名醫生,一直以來,她都只是為了讓父母開心,守護一家人脆弱的幸福,一個不敢說出拒絕的女孩。小女孩一直生活在水裡,當一直託著她不讓淹沒的哥哥內斯去上大學了,她最後的支援也失去的時候,她選擇了沉溺,用無聲的方式向父母傾述自己的內心,真相出乎意料卻也在情理之中,誰都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父母的愛是偉大的,但有時也會過於沉重。他們為我們付出了很多,他們想把世間最好的一切給你,無形之中我們就有了沉重的負罪感,一種道德的枷鎖,而朋友同學之間的情誼是不一樣的,他們有時會比我們的親人更理解我們,那些一起度過的荒唐歲月似乎都有了鍍金的色彩

今天收到好友的坦白說,說我心思敏感細膩,其實我有時候神經也很大條,很多事情都是後知後覺。畢業即將分離前,那些溫暖的擁抱,那些善意的囑託,都值得用一輩子來回憶。畢業了,看著同學朋友們的刷屏照和視訊,越看越揪心。用朋友的話說,有一條路只能往前走,那就是青春。青春縱然有些遺憾,但我們都有很認真的告別。感謝青春的那兒可愛的人兒,和你們的點點滴滴都讓我原本單調的生活有了繽紛的色彩,有了前行的動力,讓我知道原來青春還可以這麼活。原本的生活枯燥無味,而你們就像一束光,像黑夜中明亮的星光。

無論我們的青春歲月是荒唐,還是充滿奮鬥的色彩,那些都將成為回憶,前行的路上會帶著彼此給的鼓勵和勇氣,這些是無堅不摧的盔甲,擋得住風吹雨打,也是最有力的武器,不再擔心前路的未知和迷茫,到時定會如期赴約。

最後只想真誠的說一句:有像你們這樣的同學真好啊!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3

“她學習努力,但是她顯然不合群。”

淺淺的讀完這本《無聲告白》,給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並非是瑪麗琳為心中極度渴求實現的夢想而付出的巨大努力,並非是詹姆斯那令人心酸,孤僻且荒蕪的童年,並非是內斯從最初希望父母的視線有一天能落到他的身上變成後來他雖洞悉這個家裡所發生的一切細節卻再也不去在乎的心情,也並非是漢娜處於一個懵懂的年紀卻早已習慣躲在餐桌底下觀察那間房子裡發出的一切動靜。

而是莉迪亞去世之後,她的物理老師在報紙上用簡短的幾句話紀念她的學生,紀念一個在學校的人的眼中,就是一個那樣性格的莉迪亞。

學習努力的,一個高一的學生卻上著高二的物理課的,一個孤獨的、不和任何人來往的、來自混血家庭的、難以找到自己的定位的,學生。

莉迪亞無疑是痛苦的。如果痛苦能夠被繼承,那麼她便繼承了父母所有的痛苦。在瑪麗琳害怕自己重蹈母親那可悲且虛度的一生後,她選擇拋下一切,拋下丈夫和兩個年幼的孩子,拋下家務事和一切跟她的夢想無關的事出逃,某種程度上看,瑪麗琳是勇敢的,儘管離開學校已經有八年的時間,她仍然揹負著害怕自己平庸度過一生的重擔而不惜一切代價的奔赴夢想,但她同時又是膽小的,她的身上總是縈繞著一股“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她知道這次若是失敗了,她將再也沒有第二次的勇氣重新開始,她選擇逃避,彷彿只有避開她眼裡阻礙她實現夢想的絆腳石她就能成功一樣,如果她壓根不留戀這些絆腳石那麼她至少會成功一次,可口袋裡裝著的屬於家人的小物品卻被她當成了救命稻草一般的寄託,她的腦子裡一直有兩個人在拔河,一頭是夢想,一頭是家庭,最後家庭更勝一籌。

在瑪麗琳心裡,夢想磨滅了也還有個念想,她的女兒,莉迪亞。在她把夢想和那些本科的教材書、筆記本一起塵封進塑料紙箱之後,她開始把自己的所有念想都寄託在莉迪亞身上,與其說是她認為她的女兒是個十分具有天賦,聰明且聽話的人,不如說她更希望莉迪亞成為那樣的人,成為她想象中她原本可以成為的人,好像只要莉迪亞成功了,便是她成功了。

生活與夢想,在本書中成為了矛盾的對立面。像力與反作用力,一個得到,另一個就會失去。瑪麗琳得到了可以與心愛的人共度一生的權力,便接二連三的失去了夢想與夢想的繼承人。詹姆斯得到了一個終生教授的職位,終於可以讓瑪麗琳不要再出現要出去工作的想法以此來滿足他一直以來想要與周圍人變得一模一樣的慾望,卻失去了與重要的人之間的理解、溝通和心平氣和。莉迪亞,在死之前她從未得到過什麼,在死之後,她至少得到了解脫。

對於一個十五歲的孩子來說,合群比努力學習更為重要。更何況,她已經與周圍的孩子與眾不同了。與眾不同,並不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如果那並不能讓她交到朋友的話。

一直以來,她在家中呈現出的是一個懂事、聽話、善解人意的形象,她戴著一副面具生活,遵從她的父親詹姆斯送她的那本書裡寫的那樣“你不想微笑,怎麼辦?逼自己笑。”於是她微笑著對母親說“好的”,微笑著對父親說“我很喜歡這份禮物”。到底好不好,到底喜不喜歡,只有她自己知道,她一定無數次躲進自己的房間裡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幅歇斯底里,聲嘶力竭反駁別人的畫面,可她做不到,因為她害怕母親會再次在這個家裡消失。

母親消失的時候她曾想過,不論讓她做什麼都行只要母親回來,後來母親回來了,她還有什麼理由不聽話?

莉迪亞肩上的石頭從未滑落,甚至於瑪麗琳和詹姆斯一直將愛的石頭摞在她的肩膀上,好像摞的越高,他們的女兒就越優秀。是這塊石頭把她壓沉至湖底,是這塊石頭讓她的背脊貼著佈滿沙泥的湖床,最後動彈不得,水灌入五臟六腑,她再也聽不到任何聲音。

故事的結局呈現出了一種缺憾美,他們最終接受了莉迪亞已經徹底從這個家裡消失掉的現實,因為錯誤而犯下的錯誤——丈夫的出軌,內斯壓抑著心中長久以來的怒火對那個沉默的愛著他的男人大打出手,都得到了原諒,這是一種夾雜著救贖的原諒,而錯誤的源頭,莉迪亞,沒有人會忘記她。

他們知道,有句話只能永遠深藏於心底,又或許他們無時無刻不在虔誠且沉默的說出來,那句我愛你,終究變成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無聲告白。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4

完成了對《無聲告白》的閱讀。這本被稱為“橫掃美國亞馬遜排行榜”的書,與其說是懸疑類小說,不如說是一本有關愛和教育的傑作。

小說開篇便告訴讀者,迪莉婭死了,就此埋下伏筆:她怎樣死的隨著作者謀篇佈局的深入,讀者漸漸自己撥開了真相的面紗:這女孩活的好痛苦,那些愛她的人,那些在她生前對其百般關注、死後痛不欲生的人,實際上是以愛之名,行謀殺之實。

書中提到,每一代人的言行往往都與上一代人有關。母親是一個不甘平庸、期望與眾不同的女人,最終卻還是嫁人生子,成為一名普通的家庭婦女,儘管中途她掙扎過,沒留下隻言片語離開這個家,期望繼續完成擱置的夢想,但卻因腹中孕育了第三個小生命——漢娜而再度放下。她短暫的離去卻在迪莉婭身上留下了童年的陰影。小姑娘陰錯陽差發現了母親保留的外婆的烹飪書,看著被淚水浸溼的紙張,誤以為是母親的眼淚。她暗暗發誓,只要母親能回來,她會盡力去完成母親的每一個想法,每一個期望。而母親回來了,錯誤開始了,她這短暫的一生,承載了母親不甘平凡的夢想,被壓得喘但是氣。父親是一箇中國人,在黃頭髮、藍眼睛的`美國人中間顯得那麼格格不入,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遭到歧視和嘲笑是再正常但是的。自己的卑微弱小在兒子內斯的身上顯露,“游泳事件”讓他以為兒子也要重蹈覆轍。反而他卻覺得迪莉婭是受歡迎的姑娘,有著和身邊人一樣的藍眼睛,那麼漂亮可愛。因此,迪莉婭短暫的一生承載了父親“合群”、“要受歡迎”的理念,用一生,去彌補父親小時候的陰影。

愛的重量把迪莉婭壓垮了。這是愛嗎愛她,請給她選取的權利,讓她能夠對自己的人生負責。而不是在她生日的時候,母親送解剖書、父親送連衣裙,告訴她去實現長久以來她不喜歡的“夢想”,去融合長久以來她無法融合的“圈子”。

太多的愛給了迪莉婭,其他孩子呢內斯的事情,父母已不怎樣關注。漢娜有時會被totally遺忘。或許內斯小時候會有些憎恨這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妹妹吧,不然也不會做出推她入水的舉動。而當他把妹妹就上來,妹妹不撒開他的手時,讀者就應瞭解了,內斯是迪莉婭在這個家庭中唯一一個能夠依靠、求助的人了。內斯大了,也能體會到迪莉婭的不易,也會在飯桌上岔開話題,解救她於水火,但他畢竟還有自己的路要走,他要離開這個家,他要去哈佛。所以,當他要離開家的時候,迪莉婭是真的絕望了。當他承諾callback卻食言的時候,迪莉婭真的悲哀了。畢竟,內斯是一個心思沒那麼細膩的男孩子,他有自己的生活和夢,他不會一向關注妹妹的心理變化,畢竟他不是她,不能真正體會到她的痛苦。

一切的錯,迪莉婭想,來自恐懼。恐懼母親再次離開,恐懼自己不能讓他們滿意。需要糾正這個錯誤,從哪裡開始呢她一腳踏入了湖中心的水面。那個夜裡,迪莉婭死了。作者描述的很美,讀到那裡,有種relieve的感覺,她最後解脫了。

關於文中傑克對內斯的暗戀、父母最初的相遇結合、父親的出軌,不再贅述。迪莉婭這個從頭就死的人物牽動著每個人的心。她的死亡讓所有人陷入悲傷,甚至歇斯底里,但文章最後,結束的很“暖”。母親原諒父親的出軌,二人擁吻,內斯揍了傑克,但和妹妹為他上藥療傷,隨著迪莉婭完全地消失在這個世界,每個人似乎都漸漸地從悲傷中甦醒,讓生活步入正軌,去理解事實。但每個人都不會忘記她,她給每個人都上了一課。

天下的父母,你們可知,孩子的許多告白是無聲的,需要你們用心去發掘,不然可能會鑄成大錯,輕則誤其終身,重則造成不可挽回的悔恨。一個人活在世上,有那麼多無法掌控的事情,如果連自己的人生都不能掌控,還有什麼意思呢也需一個人不怕寒言冷語,但溫柔的刀子怕是能讓你痛不欲生,等回過神來,已無力掙扎回天乏術。

我會想,如果迪莉婭早早地跟父母溝通呢早點告訴他們真實的想法,不就能夠避免杯具的發生了嗎不,她不會。有一種心理畸形叫童年陰影,有一種可怕的力量叫習慣,當你習慣去迎合別人的想法,那你就很容易被別人掌控了。迪莉婭是自己投降了,從小到大的習慣驅使著她硬著頭皮向前走,一旦路走不下去了,到了無法忍受、不得不解決、而又無人商討、無法可解的時候,只好選取死亡,一了百了。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入戲了。在她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雖然我沒慘到那個地步,也沒勇氣透過死亡來結束一切,但我很難過地看到自己與她身上的相似點,也再次敲打自己,如果一向以來在走別人的路,終有一天,我會手足無措,會走不下去的。也不要祈禱會有人拉你一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可能在你入水後會有人拉你一次、兩次,但無法救你於水深火熱,根本的解決辦法,是學會游泳,讓自己變得剛強。總去袒露自己的傷疤,展示一副可憐的樣貌,時間久了,只會招來人的嘲笑和瞧不起。但必須要有1-2個個性體己的朋友,讓你的心事有個outlet,這樣,不至於抑鬱。

懂了很多道理,卻仍過不好這一生。為什麼因為你不去按照道理去做,去行動。

去吧,去做正確的事,不要再為自己找藉口,懶惰懈怠。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5

無聲告白,讀罷無聲。這不是一個輕鬆愉悅的故事。

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小說開篇的第一句話一下就揪住了我的心,這個開頭一下子讓我想起加繆的《局外人》。“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昨天,我不知道。”一樣的沉重、無奈,一樣的單刀直入、簡潔有力。莉迪亞為什麼而死?是怎麼死的?無聲的告白,告白什麼?

是的,莉迪亞死了。不是從小缺少關注,極其敏感,極具洞察力的妹妹漢娜死了。也不是一直知道自己喜歡天文學,堅持追求,並得到哈佛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哥哥內斯死了。是莉迪亞,詹姆斯教授和瑪麗琳小姐的掌上明珠莉迪亞死了。16歲的少女選擇溺死湖中,什麼原因?有人說,孩子有問題,家長肯定也有問題。

莉迪亞的父親詹姆斯出身於窮困的華人移民後代,從小努力、刻苦並一路讀完哈佛博士,最終成為大學教師。他這一輩子最大的夢想是融入美國主流社會的白人世界,希望成為一個不會引人側目的普通人。他母親瑪麗琳是美國人,年少時揹負著母親的期望,希望在當時重男輕女的社會中取得成就,成為女醫生,她暗自發誓,絕不要成為母親那樣的家庭主婦。當她正在朝自己的目標奮鬥時,她遇到了詹姆斯。像大多數女性一樣,結婚、生子,繼而管理住宅、照顧孩子,成為了最不想成為的人。用自己的人生去實現他人的願望,從此,失去自我。悲劇從這裡開始。兩個人組成了這樣的一個家庭:“由愛而生、個性相反、目標相悖、因愛生怨、情感相離、溝通為零。”在他們表面的琴瑟和鳴之下,其實隱藏著巨大的認知分歧。

在這個背景成分與眾不同的家庭裡,莉迪亞上有哥哥,下有妹妹,但因為三兄妹中,只有她繼承了母親的藍眼睛,父親的黑頭髮,於是受到了父母最多的期望與愛。哥哥和妹妹都是陪襯。

然而,正是這萬千寵愛令其不堪重負。美裔母親瑪麗琳將自己無法實現的“與眾不同”夢——卓越女醫師,完全寄託到女兒身上;而身為教授的華裔父親詹姆斯,雖看上去功成名就,卻始終處於社會的邊緣,糾纏半生不被他人認同的孤獨感令其將“與他人一樣”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因此,莉迪亞是全家人的宇宙中心。她的成績和她的社交直接影響父母的心情,進而影響全家人的情緒。可是,誰又願意成為這個中心呢?她被迫承載父母的夢想,壓抑著心底不斷湧起的苦澀泡沫。伴著莉迪亞長大的,是長達十年的壓抑。她母親最希望她與眾不同,她父親卻最想要她融入人群,而這兩件事都是不可能的。

愛是陽光,可是太多的愛也容易把人灼傷。極端的愛註定無法喘息,莉迪亞用死終於掙脫了父母早已給她安排好的命運!

我總覺得一個碧玉年華的生命體,會有無數的鮮花掌聲,會有無數的不值得一提的憂慮煩惱,會有無數難忘的悸動美好。不過區區十六歲的莉迪亞,在本該精彩的年紀卻承受了太多不應該承擔的東西。她的敏感脆弱、迎合順從、矛盾掙扎,最終用死亡這種殘忍手段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我無法知道當她走進冰冷的湖水中時是什麼樣的心情,是釋然還是一種自我救贖?

最後莉迪亞終於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如何重新開始,這樣,她就再也不用害怕孤獨了。當她的雙手鬆開纜繩撐起那條小船駛向湖心,她和所有人的生活都將重新來過。所有人都在關於死亡這件事上得到了活第二次的機會。

所幸的是,故事結尾,所有人都獲得重生,一副溫馨柔軟的家庭生活圖景在我眼前緩緩鋪開……

無聲告白,無聲的反抗,也是無聲的提醒。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也就必然有自己的痛苦,迷茫,這些都應該自己通過努力自己解決。對於孩子,他們都是獨立的生命個體,既不是上一代生命的延續,也不是所謂的附屬品。他們擁有自己獨立的人格,以愛之名強加期待,這不是愛,是害!

這個故事裡沒有一個我喜歡的角色,但絲毫不影響它成為了我最喜歡的書之一。每個人都是普羅米修斯,無論是善良的,還是邪惡的,我們每個人都是。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6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題記

“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莉迪亞是家中的老二,是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遺傳了作為中國人父親的黑頭髮和美國人母親的藍眼睛,這對夫妻對她寄予厚望,將所有注意力傾注在她身上,在她的屍體被發現後,家裡一直維持著表面的平靜終於被打破,最終一家人開始了新的生活,而莉迪亞自殺的真相,將會永遠埋藏在小妹妹漢娜的心底。

故事的背景是70年代的美國,本書探索了身份危機,人生成就,種族,性別,家庭以及個人道路,沒有世界名著那樣的波瀾壯闊,但它是如此的扣人心絃,這本書的感情是如此的力透紙背,就好像在一個明媚的秋天的下午,你剛睡醒午覺,帶著再好不過的心情,你拉開了房間的窗簾,然後你發現——陽光灑滿了房間。

也許我們這輩子不會遇到與種族有關的敏感問題,但就如書的封面上的那句話一樣——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我們,有找尋過真正的自己嗎?

沉浸在題海里,因為覺得自己總有一天能出人頭地,參加各種補習班,一步一步走向父母給自己設定好的未來,沉迷網路,試圖在虛幻的世界中尋找真實,在所謂的愛情裡糾纏不清,因為自已還有大把的青春可以揮霍。或者是認為自己再也無法面對那一雙雙充滿期盼的眼睛,像懦夫那樣逝去。

我們到底忘記了什麼?

忙忙碌碌地過著每一天,自以為自己找到了一個偉大的理想並且要去實踐它,結果卻在現實中不斷迷失自己,辨不清方向,看不清前途,感受不到親情的溫度,體味不到四季的輪迴……

我們被虛妄的希望拖下水,然後溺亡在希望的深淵。

站起來吧,捫心自省,找到真正的自己,找到心靈的皈依。

我輕輕的合上散發書香的《無聲告白》,站在窗前,看著窗外滿眼的透著生命氣息的綠色,感受初秋的涼意,卸下一身的燥熱,此時,清風拂面,鳴蟲靜默。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7

在看《無聲廣告》之前,我從未想過一個通俗家庭也會有這麼多機密,壓抑和陰霾。現實了局餬口並不是片子,平平油膩的日子沒那麼多矛盾和辯說。可是,在異族通婚的大背景下,李家一家人之間似乎不息存在著各類不滿與辯說,雖然他們確確實實地深愛著互相。在我看來,這麼多辯說甚至末了莉迪亞的自盡,追根溯源到末了都是:他們都無法對家人率直。

詹姆斯作為一家之主,卻怯懦而懦弱,面臨女兒的衰亡,他雖肉痛萬分,但仍不時辰刻擔憂舉動特別——他攔阻內斯詰責傑克,喝道“通通交給差人來查詢拜候!”,差人奉告他們查詢拜候成效,他只是連聲稱是,“是的,好的,沒有問題”。末了,妻子在龐大的憤慨下,呵斥他什麼都不敢做,只曉得“向差人磕頭”!聽到這句話,詹姆斯不息以來懦弱的自傲終於奔潰,他彷彿又看到四十年前的他,阿誰不敢高聲說話生怕別人創造他是黌舍乾淨工兒子的小少年,在妻子的詰責和女兒的衰亡雙重打擊下,他來到了他的助教路易莎的懷抱——她同樣是名中國人。到這一刻,他才清醒地熟悉到,他與四十年前的本身沒什麼不合,他是中國人,不是白人。他不息全力融入美國社會,向大多數人看齊,他向妻子掩蔽了本身的身世,他從哈佛畢業……他毛骨悚然地餬口著,但面臨妻子的詰責時,這些全力像衣服被一層層剝下,他赤裸著在白晝裡行走,彷彿他就是片子裡戴著尖帽子,頷首哈腰的中國小工,羞恥而為難。而這些,他從未對妻子說過。

太太瑪麗琳是個家庭主婦,她曾是詹姆斯的門生,懷抱著偉大的大夫胡想,卻終極由於孩子和家庭擱淺。可是她不甘願寧可,不甘願寧可像她母親那樣一輩子在廚房烘焙餅乾終極卻什麼都沒留下。她奮起招架,狠心分開家庭,卻不想再次懷孕,她的胡想現實了局仍是沒有實現。可是不妨,她還有女兒,她的女兒可以完成她未竟的胡想。於是,她峻厲管教莉迪亞的進修,給她買各類各樣的科學書籍,敦促她跳級唸書……她自發得通通都是在莉迪亞意願的情形下停止,但不幸的是,現實恰恰相反。

莉迪亞是小說的焦點分子,也是李家的焦點分子。出走母親的迴歸讓她倍感愛護保重,於是她悄然立誓要做個乖女孩。所以她順從母親的意志,全力進修她不愛好的生物化學,她推掉了其他女孩的聚會邀約。她漸漸沒有伴侶,起頭獨來獨往,在這個時辰,她的父親則一遍遍警告她,要學會與人相處,伴侶老是不嫌多的。於是,她全力營造著她與伴侶友愛相處的場合排場,哪個女孩換新發型了,哪個女孩又交新男友了……而當莉迪亞死去時,詹姆斯佳耦才愕然創造,這些女孩其實和與莉迪亞並不熟,挖苦又酸楚。詹姆斯佳耦從未體味過他們的女兒。

而真正體味莉迪亞的只需她的哥哥,內斯。他明白莉迪亞在怙恃的殷切期盼下所做出的全力和犧牲,他是莉迪亞在黌舍獨一的伴侶,他分開去上大學是擊垮莉迪亞的末了一根稻草,由於獨一能理解她的人也遠去了。但內斯所扮演的不僅僅是莉迪亞貼心哥哥的腳色,從很洪流平上,他嫉妒莉迪亞。他嫉妒莉迪亞能不時辰刻成為家庭的中心,晚餐時的談話永久環繞著莉迪亞,母親一步步規劃著莉迪亞的人生路徑,父親也鞭策著莉迪亞和伴侶愛好相處,他和妹妹漢娜如同隱形人,他的怙恃甚至不曉得他不息以來最大的快樂愛好是什麼!

終於,莉迪亞的死徹底擊碎了李家祥和的概況,抽絲剝繭地將每小我的不甘和怨念呈如今我們面前。詹姆斯終於說出了不息以來的心結,瑪麗琳也終於明白了莉迪亞並不愛好她所放置的通通。可是,通通都為時已晚,莉迪亞再也回不來了。

小說的英文版名字獲得很是好,everything I have never told you ,而恰是這沒有言明的通通終極言瞭然小說的主題——愛與率直。

寫到這裡本應該竣事,雖然種族問題在這本書裡並不是最首要的區域性,但主人公因其華裔身份所蒙受的疾苦沒法不讓我多想。我從前曉得華裔群體作為少數群體,餬口並不輕鬆,而這本書則直不雅觀不雅觀地向我展現了他們的壓抑。我很想曉得,那些全力解脫中國人身份想要融入主流社會的人們,他們要從哪裡探求身份認同?

我之前看過一個公開課視訊,主講人是個華裔女孩,她說她從前從未在意過本身的華裔身份,直到有一次玩遊戲必要選擇腳色時,她的腦海裡天然而然地就出現了一個金髮碧眼的白人籠統,而現實是,她是個黃種人。美國主流文化全新塑造了他們的思惟,卻無法改變他們的血統。這是他們無法迴避的問題。

《無聲廣告》裡,面臨他們的華裔身份,詹姆斯選擇逃避。他帶內斯去學泅水,別的孩子孤立內斯,還高聲冷笑“中國人找不到中國啦”,詹姆斯很難熬,他也曉得內斯很難熬,但他模仿仍是選擇忍耐——頗為挖苦的是,這一設法和舉動仍然是中國式的。於是,內斯和莉迪亞在旁人“清蟲,清蟲”的群情中長大,在黌舍裡孤傲地做互相的夥伴。

好在如今的美國加倍開放,而如今的中國更是前所未有得開放。華裔們探求身份認同並不隨意,但情形在漸漸好轉。這不管是對華裔,對中國,仍是對美國,都不是一個壞訊息。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8

故事圍繞莉迪亞的失蹤展開,莉迪亞是家庭主婦瑪麗琳的大女兒。

瑪麗琳的母親是一個地地道道喜歡做家務的家庭婦女,父親在瑪麗琳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這個家,但母親從來都是順從命運的,她是那麼的平和,甘於平庸。這讓瑪麗琳從小在心裡就有了決不想成為母親這樣的人的想法。表現在瑪麗琳不跟其他小女孩一樣喜歡上家政課,她喜歡上手工課,在瑪麗琳眼裡她不能理解母親每次做完一件小小家務活的那種成就感,她覺得這種成就感是莫須有的。而她不甘平常的心態也讓她喜歡上了在大學課堂上講課的教授,並且在下課後主動親吻了教授並與之發生性關係。這倒也符合母親的想法,母親一直覺得女孩就應該早點嫁人,安安分分的待在家裡。

可沒想到的是在結婚的當天,母親卻說了心裡話,她覺得瑪麗琳不應該嫁給教授詹姆斯,因為詹姆斯不是一個白人,他有著中國血脈。這讓母親覺得她以後的家庭會適應不了這個遍地都是白人的環境,他們的家族會不合群,也因為這件事情,瑪麗琳和母親決裂了。

瑪麗琳和詹姆斯結婚是出於愛情,瑪麗琳無疑是勇敢的,她是一個敢於追逐愛情追逐夢想的人,所以她會在大學主修了只有一個女生的物理學科,在發現有了詹姆斯的孩子以後,果斷的告知母親並中斷學業,想著以後再把課程修完。

可在瑪麗琳以為自己能夠很快的迴歸學習,她卻在生活裡逐漸快變成了母親那樣的家庭主婦,一方面是她捨不得孩子,一方面是詹姆斯作為一個不是白人和男人的自尊,他不同意瑪麗琳出去找工作或者重新去學習,他覺得自己能夠照顧好這個家庭,不需要瑪麗琳去賺錢,但瑪麗琳哪裡是一個心裡定得住的女人,最後她在刺激下還是選擇離開了這個家庭,去繼續自己的學業。

而最後她由於懷孕和思念又重返家庭時,這個家的每個人心裡狀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丈夫詹姆斯本就由於從小家境貧窮和不是白人所遭受到的歧視讓他終其一生都想要獲得別人的尊敬和愛戴,而白人妻子瑪麗琳的主動接近和最後嫁給了自己讓他獲得了肯定。可在肯定的同時他心裡也是害怕的,他內心一直以來都是自卑的,幸福來得太突然,讓他害怕妻子有一天會發現自己其實是配不上她的。這一切在妻子回來以後他更加的害怕,她覺得妻子可能並不愛他了,他在心裡覺得他並不值得被愛。這也是為什麼他後來會出軌的本質原因,他想報復妻子,報復自己的幻想中的妻子對他的瞧不起,其實妻子瑪麗琳從來就沒有看不起他,所以人啊,終其一生還是繞不出自己畫的邊框。

而大女兒無疑是很有責任感的一個小女孩,這從她最後的自殺自白中可以看出,她內心是深深恐懼這個家的破裂,所以她希望自己能讓這個家一直凝聚在一起不要散,而協助她完成這個心願的就是自己的哥哥內斯。

在瑪麗琳歸來以後她明白自己的夢想幻滅了,她明白她這一輩子都不可能實現自己的夢想了,所以她把希望寄託在了大女兒莉迪亞的身上,她希望女兒能成為她夢想中的女人,所以她會為女兒制定很多的學習計劃,她無節制的干涉女兒的生活,就像操縱機器人一般的操縱著她。

也許你會覺得這個母親真的很殘忍,但是卻並不是這樣的,每一次瑪麗琳讓莉迪亞去學新東西的時候總是會問她是不是她自己很想學。我們不知道如果當莉迪亞回答不想的時候母親會怎麼做,因為在文中,每一次莉迪亞的回答都是我特別樂意去做,因為懂事並且有責任感的莉迪亞始終堅信自己這樣做會讓家庭更加的和睦,母親有對她的期望就不會離開這個家,那麼這個家就永遠都是和平的。而且她還有一個傾吐的物件那就是哥哥內斯,只是內斯並不像妹妹一樣希望家庭和睦,在他心裡自己其實才是最重要的,他不想像妹妹一樣為別人而活,他不想去做出這樣的善意卻又對自己殘忍的犧牲。也許由於他在這個家本來也不受重視的原因吧,因為父母幾乎把所有的期待都寄託在妹妹莉迪亞的身上,而對自己的成就卻視而不見,這也是內斯後來為什麼會想逃離這個家庭並且開始不配合妹妹的原因吧。內斯和妹妹是兩個極端,一個為自己而活,哪怕父親會把自己喜歡的航天的書籍撕掉自己還是會偷偷的藏在枕頭下學習,哪怕大家對自己的學習成績不重視,但自己最後還是通過努力考上了哈佛大學。

內斯或許才是作者認可的,不可否認妹妹莉迪亞是一個有責任,愛別人的人,可是莉迪亞卻是最終造成悲劇的主角,她到死前都是在為別人而活,她把這個家庭的快樂當成了自己的信仰。最後當她發現自己的成績根本就不能支撐父母的期望,自己一直以為所維護的家庭和睦卻讓自己發現了父親出軌助理路易莎,最後哥哥也否定她的做法,他的世界慢慢的坍塌了。

這些是她從小一直維護到大的,可最後她發現這幸福是那麼的不堪一擊,最後她迷茫了,她開始學會了反抗,可是這種反抗其實也不是在為自己而活,她想通過和叛逆的傑克發生性關係來反抗自己的哥哥還有一直希望她乖巧懂事的父親和希望她能當上醫學生的母親。但最後當她發現傑克是喜歡自己的哥哥的,她明白她最終還是沒有找到自己活著的理由,她應該為什麼而活著,所以她走向了另一個世界。

她說如果再活一次她會勇敢的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想法,她不想再像過去那樣恐懼的活著。

我想這本書作者想向我們表達的就是人應該把希望和信仰寄託在自己的身上吧,我們不應該去為誰而活著,人都應該先要為自己而活著,創造快樂的源泉應該是自己,而不是別人,否則當有一天你寄託的東西坍塌了,你也就毀滅了,就像不曾活過一樣。每一個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人都應該找到屬於自己的不可摧毀的信仰和力量。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9

“莉莉亞死了,但他們還不知道。”

小說的開篇沉重而倉皇,如同開啟的煤氣閥門,令人失措,只想逃離。

是的,莉莉亞死了,她在午夜划船到湖的中央,自溺而亡。在這之前,沒人想過她會離開,尤其是以這樣殘酷的方式,她是父母心中的好孩子,和朋友相處融洽,有著明確的未來規劃——做醫生——就和她母親年輕時的理想一樣,可是,正是這看似相同的目標,一點一點摧毀著她的心靈防線,她是在絕望中精神崩潰邁進死亡的深淵,她的自我被家庭吞噬了。

莉莉亞出生於一個混血家庭,她的母親瑪麗亞是白人,父親詹姆斯則是偷渡來的華人。因為太過與眾不同,詹姆斯努力地融入人群,試圖掩飾自己的存在,而瑪麗亞卻追求標新立異。她不願做家庭主婦,想成為一名醫生,於是,在婚後的某一天,當她發現自己在碌碌無為地度日時,她“醒悟”了,她要去尋回年輕時的夢想。她逃離了,在精心策劃之後,丟下丈夫和女兒,懷著不願重蹈母親覆轍的信念,重新邁入了大學的校園。這是書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自我”逃離。可是家庭卻深深拉扯著她,令她無法輕盈地越上雲端擷夢。逃離失敗了,生活有恢復了常態。瑪麗亞卻從未甘心,她自己無法實現夢想,便寄希望於她的大女兒莉莉亞,莉莉亞成為了母親“自我”的犧牲品。

因為害怕母親再度消失,莉莉亞甘於接受母親的一切安排,並且從不表現除自己的真實想法。她把她的自我封閉起來,成了父母關係的紐帶以及這個脆弱家庭的維護者。她極度缺乏安全感,哥哥漢斯即將上大學令她驚慌失措,發現父親婚外情的徵兆令她憤怒難忍,但她卻小心翼翼地將一切掩藏起來,裝出一臉燦爛的假笑,並將自我沉溺於其中,窒息靈魂。她的死亡是必然的,承受了太多與自己無法匹配的負擔,她永遠無法邁過這條無形的線。

喪失自我的不僅是莉莉亞一個人。漢娜是家中的小女兒,父母不愛,兄姐不疼。她努力不讓家人為自己而生氣,學會了偽裝和模仿。在姐姐去世之後,她有成為了母親的另一個夢想承擔著。傑克有著對漢斯的同性之愛,卻不敢表達,他在學校中沉迷聲色,卻只是自我外的表象,他是脆弱的,他的自我被深深埋在池水之下,從此再無機會見日。

故事發生在1977年的美國。特殊的背景也許是這場家庭悲劇的誘因,但卻絕不是根源。父母對子女的愛,夫妻之間的愛,兄妹之間的愛,不曾明說,只是以每個人自己特有的方式默默表現出來,在無聲中形成束縛對方的繩索,將自我禁錮於一座小小的房子之中,不讓它有機會逃離。瑪麗亞是幸運的,她至少有過逃離,有過對自我的釋放,而其他人卻在她的陰影之下,連擁有自我都不曾有過。家庭殺死了自我。

再看向現在的社會。我們固然不會再聽到子女因家庭壓力而自殺的新聞。卻總不乏父母逼迫子女他們年輕時的夢想,以愛的名義。很多孩子都在父母的自我下生活,當他們再為人父母時,又會讓自己的兒女實現他們的子女,由此形成惡性迴圈。對自我的束縛讓孩子產生恐懼,於是如漢斯一樣,在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想到是的可以逃離這個家庭逃離父母。這是何等的諷刺和悲哀。以愛為名的舉動成了令人恐懼的利器,自我和家庭兩敗俱傷。

莉莉亞死了,可是她的家庭悲劇卻不會因此改變。如果每個人都能在擁有自我的基礎上再給予愛,家庭與自我兩存的美好畫面便不會再絕跡,莉莉亞之死,也不會再出現。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10

《無聲告白》這本書給我的感觸會比《島上書店》多很多,為什麼要拿這兩本書比較因為看的時間很接近,也因為有人說這兩本書型別相似。

像亞馬遜修改推薦所說的那樣,這本書探索了身份危機、人生成就、種族、性別、家庭以及個人道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不是本文中的家庭關係,而是瑪麗琳的夢想與家庭羈絆的矛盾。她一向都有一個夢想,為了這個夢想也付出了許多,個性是處在女性的地位還比較低的社會時,她是有多大的勇氣要做到“與眾不同”。

但是,她遇到了他,一個與她不同國籍的教授,在她看來他是多麼的“與眾不同”。之後因為懷孕結婚了,婚後她或許暫時忘了她的夢想,之後她意識到自己沒有正事可做,想要出去工作被丈夫阻止了。之後她母親去世了,想起了母親過的生活,她對自己發誓,決不能活得像母親那樣。

她想去實驗室當助手,那個人卻笑著回覆她說,不明白她是認真的,因為她還有孩子和丈夫要照顧。看到那裡,我為她感到悲哀,同時我也恐懼我可能的婚後生活。有了家庭的束縛,自己的追求怎樣辦自己想做的事情還能去做嗎因為就算在現代,多半還是“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做“家庭主婦”、“相夫教子”並不是我追求的生活。

看到她最後遇到有一位女性做到了她一向追求的事情,她覺得不可思議,她覺得她原本也能做到,所以她要實施她原計劃的時候,我為她感到高興,覺得她做的個性棒。可惜最後,她卻因為懷孕等束縛放下了她的計劃,把她自己想要而做不了的事情寄託在了她女兒身上。我想,這很悲哀,卻很現實。

文中有一段這樣的話“你以前愛的那麼深,懷有那麼多的期望,最後卻一無所有。孩子不再需要你,丈夫不再想要你,最後只剩下你自己,還有空蕩蕩的房間。”這很淒涼,也是女人一生很悲哀的一種狀況,我不想過這樣的生活,即使只有自己一個人,只有空蕩蕩的房間,我也要過的快樂、愉悅。可能因為這個跟我生活比較相關,所以印象最深刻。

對於家庭關係,我想的比較多的是以後對於孩子的相處模式及教育方式等。因為我的家庭關係比較和諧,沒有這麼多的危機,我一向覺得很溫暖,只是我們比較缺乏交流吧。當然,我也不是沒有不滿過,因為可能存在的“重男輕女”和他們的傳統思想。而且我也在思考著,我讀大學是出自於我自己想讀,還是由於他們想讓我讀。其實我想過放下的,可此刻卻很慶幸自己沒有放下,可能這也有利有弊吧。

還有好多好多感觸寫不完,就再續吧。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11

《無聲告白》是我花一天時間讀完的一本小說。看完之後,總覺得想寫點兒什麼。這本小說作者是居住在美國的華裔,不明白是不是華裔的骨子裡面都有潛在的自卑感,因此個性渴望“成功”或者藉由子女的“成功”來贏得別人眼中的讚許,從而肯定自身的價值。所以,這部小說在種族方面、男女平等方面、子女教育方面都充滿了作者主觀的感受,可能很多資料都是作者的親身經歷。

小說中的母親是美國人,但是其言談和行為卻十分中國化,以致我讀的時候總會有點兒“齣戲”。我甚至我覺得,如果忽略書中的美國背景,把種族差異換成城鄉差異,整個情節放到中國,也十分適宜。舉個例子,家長們是不是都很喜歡送書給孩子作為禮物

中國人個性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很多家長都會將自己無法實現的人生理想寄託到孩子身上。所以,這本書封面上的一句話很值得中國家長記住: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盼,找到真正的自己。你是想讓孩子重複一條你自己的道路呢,還是就應讓他自我發現興趣所在遺憾的是,目前中國的教育體制和浮躁的社會環境都給不了孩子自我發現自身興趣和特長的時間,家長們的群眾焦慮直接導致孩子們臉上呈現日益凝重的表情。

我以前坐在少年宮的大廳裡觀察過來來往往的孩子,年齡越小,臉上的笑容越多;年齡越大,表情越凝重。我很期望我的兩個女兒臉上的笑容能夠持久些。雖然在目前的環境下,快樂學習很難成為現實。但是,多陪陪孩子,多瞭解孩子真實的想法,就應還是能夠做到的。從這天開始,少一點兒灌輸,多一點兒溝通,給孩子們的成長多一點兒空間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