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筆記-對戶外活動紅綠燈遊戲調整

今天午餐後,我照例帶著孩子們去戶外散步。走到大操場的時候,帶頭的幼兒說:“老師,給我們玩個遊戲吧”,排在第二的幼兒聽到了也說:“我也想玩遊戲”“我也想要”……就這樣,越來越多的呼聲此起彼伏。為了滿足孩子們的遊戲慾望,我愉快地答應了。考慮到餐後不適宜做劇烈運動,我請幼兒自己商量要玩的安靜遊戲。最終大家決定玩“紅綠燈”。

幼兒教育筆記-對戶外活動紅綠燈遊戲調整

遊戲開始了,幼兒站在跑道上,我則站在場地的另一頭。遊戲的時候我要背對著他們說“紅燈綠燈”,再轉身說“亮”。這樣做的時候幼兒只能聽到一個“亮”字和我的面部表情(在我轉身說話的時候幼兒離我太遠,他們聽不到我說的話)。對他們而言,在他們還沒有心理準備的時候就已經被注視了,這嚴重影響了遊戲的趣味性和主動性。我希望幼兒能聽到我完整的對話,為此我改變策略,在面對幼兒說“紅燈綠燈”的時候把眼睛矇住,說到“亮”的時候把手從眼睛處移開,這樣做讓幼兒聽到老師的完整對話,讓幼兒在身體停止之前有一個緩衝的時間。

幾次遊戲後為了提高遊戲的'趣味性,我增加了遊戲的情節——結合“木頭人”的遊戲,在老師注視他們的時候保持不動,這時老師走到幼兒當中,摸摸這個,點點那個,被老師摸到或點到的幼兒如能保持不動就算通過,反之則被老師帶走至終點處,等其他同伴來救他。增加了這個遊戲情景後,幼兒的興趣更濃,活動的積極性更高。

這次事件讓我想到了老師作為遊戲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該有變通遊戲的能力,當遊戲被某些因素影響的時候教師要學習分析在原有遊戲的基礎上能根據遊戲場地和幼兒的活動現象隨時調整,變通,以達到最佳的遊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