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三味書屋》片斷賞析

教學內容:課文第三自然段的內容

三年級《三味書屋》片斷賞析

教學流程:

教師:現在同學們都是小魯迅。自己讀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看看是那是一件件什麼事情是你難以忘懷

學生:朗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

教師:看那位小同學更像小魯迅,可以把第三自然段讀得最流利、最有感情。

指名讀課文。

教師:同學們,假如你們都是小記者,你們聽了他讀書後,想一想該提些什麼問題?小魯迅,你也思考思考,大家會給你提些什麼問題呢?

(我在這兒設計了答記者問的形式,學生感到很新穎,於是學生就可以投入到學習之中,便於學生“身入”)

學生甲:魯迅同學,我想問一下:你是一個用心學習的好同學,成績也很優秀,可是為什麼你上學經常遲到呢?

小魯迅:我也不想遲到,可是,我的父親有病。我沒有辦法呀。

學生乙:你的`父親有病與你上學遲到有什麼關係?

小魯迅:我要給我的父親去買藥。同時,我家裡很窮,我還要把家裡的物品拿到當鋪去換錢。然後再到藥鋪去拿藥。

(小記者的這兩個問題,聯絡很密切,把這兩個問題連起來,恰巧可以解決本文的一個重點)

教師:看來魯迅上學遲到是有原因的。並且他把家務事做得很好,主動承擔了家裡的事情,值得同學們學習。

學生丙:你是有原因的,是可以理解的。你當時感到委屈嗎?

小魯迅:有一些委屈。

學生丙:可是,你怎麼不告訴壽鏡吾老先生呢?他就不不會批評你了?

小魯迅:我雖然感到委屈,可是我還是認為自己有錯,上學就不應該遲到。我當時在心裡想:我以後上學要早到,永遠不再遲到。

(在這個過程中,小記者能夠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動,通過人物的心理,理解人物的品質。)

  總賞析

1.在教學的過程中,採用了學生分別扮演小記者和小作者的形式,開了一場“記者招待會”,這樣可以讓全體學生“身入”課文所描寫的情境中,這樣可以更加深刻的瞭解課文內容。

2.“通過人物的心理活動,理解人物的內心世界”是理解文章中心的一種好形式,這部分的第二個問題就說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