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都快樂教學設計

  怎麼都快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怎麼都快樂教學設計

1.認識“怎、獨”等1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得”的字音;會寫“玩、很”等7個字。

2.聯絡上下文了解“獨自、靜悄悄、有勁”等詞語的意思,結合生活實際積累“跳繩、踢足球”等詞語。

3.藉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聯絡生活實際,讀出詩歌的情趣,在反覆朗讀中感受詩歌的節奏,體會生活中處處有快樂。

教學重點:聯絡上下文了解“獨自、靜悄悄、有勁”等詞語的意思;聯絡生活實際,讀出詩歌的情趣;積累動賓結構的詞語。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學習生字

1.師生談話,回憶課間活動。

2.根據學生描述,隨機出示學生遊戲時的照片及詞語,並認讀:

遊戲、踢毽子、跳長繩、打籃球、下象

3.引出課題:怎麼都快樂。

重點指導學生讀準生字“怎”和詞語“怎麼”,識記生字“怎”。

二、讀準讀通,識字學詞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邊讀邊對照生字條圈出12個生字和1個多音字,標註詩歌小節號,努力讀準生字,讀通句子。

2.交流正音。

(1)交流小節標註情況。

(2)指名分小節朗讀課文,隨機正音。

在分節朗讀中,隨機正音,並請學生畫出本節中寫遊戲名稱的詞語,指導讀準生字,讀好詞語。例如:

第一節:折船 折馬 跳繩 搭積木 看書 畫畫 聽音樂

第二節:講故事 下象棋 打羽毛球 坐蹺蹺板

第三節:講故事 甩繩子

第四節:拔河 老鷹捉小雞 打排球 打籃球 踢足球 開運動會

3.生字歸類識記。

(1)出示短語:跳繩 打排球 打籃球 講故事

(2)回憶形聲字的特點,指導猜測“跳”這個字大概和什麼有關。

(3)同樣方法猜測“排、籃、球、講”四個字,出示相對應的形旁,並帶出本課中帶有這一偏旁的“踢、許”等字,小結形聲字的構字規律。

瞭解“籃”字用竹字頭的原因。

三、讀好第1節,積累詞語

1.學生自由讀第1節,讀好句子的停頓。

2.圍繞“靜悄悄”想象畫面,指導讀好。

想象一個人玩時的畫面,採用多種形式練讀,體會一個人玩時特有的安靜,瞭解“靜悄悄”的意思,感受一個人玩的樂趣。

3.同桌合作,選用不同的句式來練說:

一個人可以( ),也可以( )……這樣很好!

一個人可以( )、( )、( )……這樣很好!

4.拓展一個人玩的遊戲名稱,學生嘗試說一說,隨機板書詞語。

四、鞏固字詞,指導書寫

1.回讀板書上的'詞語,鞏固識字。

2.指導書寫“講、許”。

(1)回憶“請、說”中言字旁的寫法,範寫“講、許”,關注筆畫的穿插。

(2)學生描、寫,點評。

3.指導書寫“很、行”。

(1)學生觀察兩個字的異同。

(2)重點講解並示範雙人旁的寫法。

(3)學生描、寫,點評。

第二課時

一、復現詞語,鞏固生字

1.出示詞語,多種形式練讀。

折船 折馬 踢毽子 跳繩 搭積木 看書 畫畫 聽音樂

下象棋 打羽毛球 坐蹺蹺板

講故事 跳長繩

拔河 老鷹捉小雞 打排球 打籃球 踢足球 開運動會

2.回顧朗讀第1節,體會一個人玩遊戲的快樂,引領學生再次走進課文。

二、讀好第2、3小節,對比發現

1.指名分別讀第2、3小節,其他學生仔細聽,並思考:哪個遊戲兩個人可以玩,三個人也可以玩?(講故事)

2.學生自由讀第2、3節,邊讀邊畫出寫“講故事”的句子。

3.引導發現:兩個人講故事和三個人講故事的區別。

出示句子:講故事得有人聽才行,你講我聽,我講你聽。

講故事多個人聽更有勁,你講我們聽,我講你們聽。

比較朗讀,體會講故事多個人聽的有趣和有味,瞭解“有勁”的意思。

4.師生合作朗讀,體會不同遊戲玩時的樂趣,感受詩句的節奏。

5.根據省略號,拓展兩個人可以玩的遊戲名稱,學生自由說,教師隨機板書。

(如打乒乓、猜謎語、下跳棋……)

三、讀好第4節,體會快樂

1.教師引讀:一個人玩——(很好!)兩個人玩——(很好!)三個人玩——(很好!)四個人玩——(很好!)許多人一起玩——(更好!)

2.學生自由朗讀第4節,思考:好在哪兒?

3.交流,採用問答式、分句讀等形式進行朗讀,感受詩句的節奏。

4.對比讀第1小節和第4小節,體會不同的快樂。

四、鞏固字詞,指導書寫。

1.再次回讀板書上的詞語,給詞語分類,鞏固生字。

2.指導書寫。

(1)“玩”:引導學生觀察,交流書寫注意點(王字旁上緊下鬆,下橫作提);教師示範、學生仿寫;反饋、點評。

(2)“當、音”:引導學生觀察兩個字書寫時的注意點,重點強調“當”的上部分的筆順;自主練寫,相互評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