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評課稿怎麼寫

評課也像寫文章一樣,一般分為三段。第一段總的述說自己聽完本節課後的整體感覺,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數學評課稿,歡迎來參考!

一年級數學評課稿怎麼寫

《第幾》教學評析這節課較好的體現了課標精神,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靈活選擇教學素材。教師放棄了課本上的主題圖---“買票”這樣一個與剛入學不久的兒童距離較遠的生活情景,而選擇了富有兒童情趣的、與兒童生活接近的“幫動物買食品”這樣一個具有故事情節的活動情境,使學生在饒有興趣的、生動活潑的活動中體會如何用序數表示位置。在練習環節中,教師又根據兒童喜歡動畫片、喜歡卡通人物的特點,設計觀看森林運動會、玩卡通玩具的活動情景,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完成對序數含義的擴充套件和延伸,鞏固、強化了序數的運用。

2、改變學習方式。做遊戲、看動畫、說一說、擺一擺成了主要的學習方式。學生不再感覺數學課是枯燥的、抽象的,他們主動參與、積極思考、相互交流,在豐富多彩的操作和實際活動中逐步形成數的概念、發展數感。

3、師生關係的轉變。師生關係平等、和諧,教師與學生共同表演、互相介紹家人、共同擺圖片,教師成了孩子的大朋友,學生喜歡這樣的老師。

  一年級上冊《認一認2》教學設計及評課

評課題記:教師的交流令人啟智,智慧的碰撞中進發出耀眼的光芒。教師的交流也存在差異,差異蘊藏著巨大的財富。這裡沒有標準答案,但留下了我們合作探索的足跡。

1.教師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創設一定的情境,調動學生多種感官,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很好地把握了教師的“教”和學生“學”的關係。如:生字教學完後,能運用多種方法來更好地鞏固,讓學生動一動、玩一玩。

2.教學貼近學生的生活,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把課外知識引入課堂,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激發了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我有一個想法是:現在學生知識面較廣,有的字,他們已經認識,教學生字時,不要千篇一律都是老師教,可讓個別學生來說一說,他認得的字,怎麼認識的?這樣,也可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

3.大膽嘗試合作式教學,培養學生合作精神,鼓勵學生創新,對學生能作出多元化個性化的.評價。如:一個學生儘管讀錯了,但李老師還是給了他一個鼓勵性的評價。

1.合理地重組教材,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喜聞樂見的情境,而且情境圖是各色彩紙剪、貼、畫、折、組合而成,富有藝術感,對於學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美的薰陶。

2.不侷限於教材,引導學生回憶生活經驗,拓展學生的思維。

3.學生學得很輕鬆,在一個一個的遊戲中認識了文中的8個字。

4.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貫穿始終。

5.學生在課堂上樂於充分表現自己。

這是一篇《認一認》的課文,如果把這8個字分開來一個一個教過去,顯得有些重複,但是李老師把這8種動物放到一幅圖中,建立了一個動物樂園,創設了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在參觀動物樂園的過程中識字。例:一進動物樂園,就請“小朋友看看是誰在歡迎我們?”;到教“蟲”的時候老師這樣說:“還有一個調皮的小傢伙在跟我們捉迷藏呢”。這樣,學生身臨其境,學起來興致很高;最後到和動物們說再見的時候,學生說:“可愛的小羊再見”,讓我們聽課老師也感覺到了他們今天交到了這麼多好朋友的那種高興勁兒。

  張涇中心的王曉老師說:這堂課給了我三點啟示

第一:在平時的上課過程中,要讓學生養成一些好的習慣。例如:拿書的習慣,慢慢滲透讀書不指讀的習慣。

第二:讓學生展開想象、拓展學生的思維,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絡起來。例如:你吃過哪些魚?你見過哪些蟲?

第三:讓學生進行小組學習,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

1.這堂課,教師不僅關注“知識和技能”的獲得,還關注“過程和方法”的習得、“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如:老師把字卡“鹿”貼在圖片鹿的下方,學生由於“前期經驗”情不自禁地讀lù,老師及時追問,你是怎麼會讀這個“鹿”的?生

1答:我是看圖知道的;生2答:我看的是拼音,我會拼l—ù—ùl訌。.這一過程有利於學生將聲音、影象、語義、符號巧妙地整合為一體,同時學生體驗了藉助看圖、拼音認讀漢字的過程,在“柺棍”的作用下,又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2.我覺得,課堂教學的新“三為主”是: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探索為主線。探索為主線是否可以這樣體現:“認一認”屬於識字教學,字的音、形、義是重點,形是難點。“認一認”字形的識記只要求從整體上認讀,而不必進行字形的分析。但當學生在整體認讀中混淆了魚——龜、貝——見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探索文字本身的規律。如:魚——龜的區別。老師畫“龜”的簡筆畫讓小朋友嘗試著“變、變、變”,把圖變成字,從而加深對字形的整體識記。如:貝——見的區別,當學生把“貝”讀成“見”時,老師可以從學生的語言“貝殼吐珍珠”中得到啟示,把“貝”的一點美化成一顆珍珠,這樣抓住了兩個字的區別要點。同理,在識記“羊”時,讓學生演一演,突出羊的兩個角,這樣學生看到“羊”也就很快地能從8個生字中辨認出“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