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留學生活的看病經歷

醫院附近的一家小藥店有幾位店員,店內為顧客準備了十來張椅子,免費提供飲水或一瓶VC飲料。這家小藥店的售藥程式比較規範:拿號排隊,電子顯示屏顯示號後到櫃檯劃價交費。

韓國留學生活的看病經歷

之後,收費員將處方交到後面的藥房,藥房人員將病人每天所需服用的藥片用塑料薄膜壓好,交到櫃檯上。一名店員向顧客交代服用方法後,再將處方、藥和發票交給最後一位店員檢查,準確無誤後,再交給顧客。整個過程耗時不多。

首爾有很多這樣的小藥店。記者住地附近就有一家小藥店,店裡只有2位店員,他們的服務比較規範。一次,記者想買一種醫生以前開過的眼藥水,但店員以沒有處方為由拒絕出售,並向記者推薦非處方藥。

幾次買藥的.經歷,使記者親身感受到,正是這些眾多小藥店為患者節省了寶貴時間,同時,也解決了很多人的就業問題。

韓國從20xx年8月正式實施醫藥分離,醫院只負責為患者診治,藥店則根據醫生處方售藥,醫院與藥店之間沒有直接利益關係,而且醫院和醫生為提高聲譽,想方設法為患者節省藥費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這一點我有切身感受。醫生給我做好切除粉瘤手術後,我以為他會給我開很多內服消炎藥,結果他一樣沒開,只開了外用藥。拆線後,醫生告訴我,我不必服用或使用任何藥物。還有幾次看病後,醫生尋問我是否有藥,得到肯定的回答後,醫生就沒有開藥。兩手空空地走出醫院,還真有些不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