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競賽試題與答案(文史知識)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彙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現。以下是本站小編搜尋整理的一份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競賽試題與答案(文史知識),供參考練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競賽試題與答案(文史知識)

1.我國現存最早的神話故事集是(B)。

A.《搜神記》 B.《山海經》 C.《世說新語》 D.《東遊記》

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出自(A)。

A.《擊壤歌》 B.《詩經》 C.《尚書》 D.《山海經》

3.中國文學中的第一部詩歌總集是(B)。

A.《離騷》 B.《詩經》 C.《九歌》 D.《山海經》

4.中國古代詩歌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源頭是(B)。

A.《離騷》 B.《詩經》 C.漢樂府民歌 D.漢賦

5.在《詩經》時代,隨著民間詩歌的興起,形成了詩、(A)、舞三位一體的文化傳統。

A.樂 B.劍 C.酒 D.書

6.楚辭中最重要的代表作家是(D)。

A.賈誼 B.劉向 C.宋玉 D.屈原

7.唐代的雕版印刷物以(B)為最多。

A.曆書、韻書B.佛經、佛像C.四書五經D.詩詞曲選本

8.下列哪一部是我國古代最早的語錄體散文(C)。

A.《史記》 B.《國語》 C.《論語》 D.《莊子》

9.“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寓言故事出自(B)。

A.《國語》 B.《戰國策》 C.《左傳》 D.《莊子》

10.“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這裡的“我”指(A)。

A.謝靈運 B.謝朓 C.庾信 D.劉勰

11.文學擺脫經學附庸地位,成為獨立學科是在(B)時期。

A.東漢 B.魏晉南北朝 C.隋唐 D.北宋

12.古典詩歌分為古體、近體兩大類,始於(C)

A.南朝 B.漢代 C.唐代 D.宋代

13.“語不驚人死不休”是誰的詩句?(B)

A.李白 B.杜甫 C.杜牧 D.白居易

14.古代名句“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清冢向黃昏”,出自杜甫的《詠懷古蹟》,這句詩的典故出自於哪次歷史事件?(D)

A.文成公主入藏 B.甘英出使大秦 C.解憂公主遠嫁烏孫 D.昭君出塞

15.“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詩句,出自我國哪位詩人的筆下?(B)

A.杜甫 B.杜牧 C.陸游 D.蘇軾

16.“詩豪”是對哪位詩人的尊稱?(C)

A.李白 B.蘇軾 C.劉禹錫 D.杜牧

17.唐代詩人中別稱為詩鬼的詩人是(B)。

A. 李白 B.李賀 C.白居易 D.杜甫

18.盛唐詩壇中被稱為“詩佛”的是(B)。

A.李白 B.王維 C.賀知章 D.李賀

19.“詩隱”是對哪位詩人的尊稱?(C)

A.白居易 B.陸游 C.孟浩然 D.賈島

20.賀知章被稱為(D)

A.詩囚 B.詩魔 C.詩神 D.詩狂

21.“小李杜”指(C)

A.李白 杜甫 B.李白 杜牧 C.李商隱 杜牧 D.李商隱 杜甫

22.王維擅長的詩體是(C)。

A.詠物詩 B.詠景詩 C.山水田園詩 D.敘事詩

23.“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對誰的評價?(A)

A.王維 B.孟浩然 C.蘇軾 D.黃庭堅

24.下列哪一首詩,是我國唐代詩人高適的名作?(A)

A.《燕歌行》 B.《長恨歌》 C.《琵琶行》 D.《泊秦淮》

25.“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讚譽的是哪位名人?(B)

A.魏徵 B.韓愈 C.蘇軾 D.張

26.“文以載道”命題的提出者是(C)。

A.韓愈 B.柳宗元 C.周敦頤 D.荀子

27.以下歷史人物不屬於唐宋八大家的是(D)

A.韓愈 B.歐陽修 C.曾鞏 D.柳永

28.下列作品中作者與作品不相對的是(D)。

A.賈誼《過秦論》B.杜甫《望嶽》C.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D.湯顯祖《西廂記》

29.宋代在詩、文、書、畫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的文人是(A)。

A.蘇軾 B.辛棄疾 C.歐陽修 D.黃庭堅

30.北宋豪放派詞開創者是(D)。

A.辛棄疾B.王安石C.柳永D.蘇軾

31.“八百里分麾下炙”,“八百里”指 (A)。

A.牛的名稱 B.酒館 C.地名 D.路程

32.“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描繪的是哪種花卉?(A)

A.梅花 B.蘭花 C.菊花 D.荷花

33.“青梅竹馬”取自下列哪個典故(A)。

A.李白《長幹行》 B.白居易《長恨歌》 C.李煜《虞美人》 D.李商隱《無題》

34.“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 “床”指的是什麼?(D)

A.窗戶 B.臥具 C.坐具 D.井上的圍欄

35.李清照詞中的“綠肥紅瘦”描寫的是什麼季節的景色?(B)

A.早春 B.晚春 C.仲夏 D.初秋

36.“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語出 (C)

A.李莫愁 B.溫庭筠 C.元好問 D.李商隱

37.“更無柳絮因風起,唯有葵花向日晴”是(D)的心跡表露。

A.王安石 B.蘇軾 C.呂惠卿 D.司馬光

38.“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裡的“屠蘇”指的是(C)。

A.蘇州 B.房屋 C.酒 D.莊稼

39.“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八大家”這幅對聯中提到的“三父子”是(B)。

A.曹操、曹丕、曹植 B.蘇洵、蘇軾、蘇轍C.班彪、班固、班超

40.中國古代講述歷史及人世間故事的“說話”興起於(A)。

A.中唐 B.晚唐 C.北宋 D.元朝

41.我們常說的“鴻雁傳書”源自於以下哪個歷史故事?(C)

A.文姬歸漢 B.霸王別姬 C.蘇武牧羊 D.楚漢相爭

42.下列不屬於我國四大傳說故事的是(D)。

A.《牛郎織女》 B.《孟姜女》 C.《白蛇傳》 D.《山海經》

43.我國四大民間傳說除了有《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外,還有以下哪部作品?(B)

A.《封神榜》 B.《白蛇傳》 C.《劉三姐》 D.《嫦娥奔月》

44.元雜劇作品有700多部,其中被稱為“天下奪魁”的劇作是(D)。

A. 《竇娥冤》 B.《趙氏孤兒》 C.《牆頭馬上》 D.《西廂記》

45.我國最早傳入西方的劇本是(B)。

A.《西廂記》 B.《趙氏孤兒》 C.《漢宮秋》 D.《竇娥冤》

46.中國最早的一部長篇小說是(D)。

A.《西遊記》 B.《水滸傳》 C.《紅樓夢》 D.《三國演義》

47.《三國演義》中有關羽“單刀赴會”的故事,歷史上也確有“單刀赴會”一事,赴會的是(D)。

A.趙雲 B.張飛 C.周瑜 D.魯肅

48.京劇《單刀會》《群英會》《華容道》,取材於以下哪部小說?(C)

A.《西遊記》 B.《水滸傳》 C.《三國演義》 D.《紅樓夢》

49.被譽為“中國的莎士比亞”的古代戲劇大家是(C)。

A.關漢卿 B.王實甫 C.湯顯祖 D.孔尚任

50.下列作品不是“臨川四夢”的是(C)。

A.《牡丹亭》 B.《紫釵記》 C.《琵琶記》 D.《邯鄲記》

51.元代戲曲《西廂記》作者是(A)。

A.王實甫 B.關漢卿 C.馬致遠 D.湯顯祖

52.“紅娘”今指代為愛情牽線搭橋的人,請問她最早出現在哪部文學作品中?(A)

A. 元稹的《鶯鶯傳》 B.王實甫的《西廂記》

C.關漢卿的《拜月亭》 D.湯顯祖的《牡丹亭》

53.鄭光祖的元雜劇代表作是(D)。

A.《漢宮秋》 B.《西廂記》 C.《竇娥冤》 D.《倩女離魂》

54.古典戲曲《牡丹亭》的作者是(B)。

A.紀君祥B.湯顯祖C.關漢卿D.白樸

55.《杜十娘》的作者是(B)。

A.湯顯祖 B.馮夢龍 C.王實甫 D.馬致遠

56.杜麗娘是哪部戲曲裡的人物?(C)

A.《西廂記》 B.《桃花扇》 C.《牡丹亭》 D.《長生殿》

57.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馮夢龍的著作?(D)

A.《初刻拍案驚奇》 B.《喻世明言》 C.《醒世恆言》 D.《西廂記》

58.《紅樓夢》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長篇小說之一,它的別名(B)。

A.《金陵記》 B.《石頭記》C.《五色石》D.《鳴鳳記》

59.《紅樓夢》中“瀟湘館”是誰的住所?(A)

A.黛玉 B.寶釵 C.湘雲 D.探春

60.下列哪位作家不是清朝的?(B)

A.紀曉嵐 B.馮夢龍 C.曹雪芹 D.吳敬梓

61.范進是下面哪部小說中的人物?(D

A.《紅樓夢》 B.《水滸傳》 C.《三國演義》 D.《儒林外史》

62.明代市民文學的主體象徵——小說,發源於(D)。

A 唐詩 B.宋詞 C.元曲 D.宋元話本

63.《論語》中認為“為仁之本”是(B)。

A.忠義 B.孝悌 C.周禮 D.信用

64.家的最高社會理想是(C)。

A.治國 B.平天下 C.天下大同 D.止於至善

65.中國古代最後一部封建法典是(B)。

A.《刑書》 B.《大清律例》 C.《唐律》 D.《九章律》

66.四書包括:《論語》、《大學》、《孟子》、_B_

A、《禮記》 B《中庸》 C、《周易》 D、《春秋》

67.以下哪個歷史人物不屬於唐宋八大家的是(D )

A.韓愈B.歐陽修C.曾鞏D.柳永

68.七月七日長生殿,_C_

A、夜深無人私語時B、相逢何必曾相識

C、夜半無人私語時D、相見時難別亦難

69.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裡的“三秋”是指(C)

A三個月B三年C三個季度D三十年

70.人們為何稱婦女為“巾幗”?(A)

A.婦女戴的頭飾叫巾幗B.婦女善於織造

D.源於一個叫巾幗的地方C.源於一個叫巾幗的女子的典故

71.“青梅竹馬”取自下列哪個典故(A)

A、李白《長幹行》B、白居易《長恨歌》

C、李煜《虞美人》D、李商隱《無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