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加西亞的信》讀後感14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致加西亞的信》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致加西亞的信》讀後感14篇

《致加西亞的信》讀後感1

讀了《致加西亞的信》以後,我很感動,心裡也有一絲震撼,作者阿爾伯特·哈伯德,向我們闡明瞭當今社會人們所需要的忠誠、敬業、服從、信用。

如今,大家都在談論改革,創新,但是社會上總有些人不思進取、安於現狀,懶散、消極、懷疑、抱怨、扯皮,沒有責任心,缺乏敬業精神,這都嚴重地制約著我們事業的進步和發展。究其原因,就是缺乏一種對社會和事業的責任心,進取心和敬業心。

我們現在是新人,年輕人,需要學習的還有很多,要走的路也很長,我們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無論什麼工作環境,無論層次的高低,都能學到很多有價值的東西,學習是我們當前的首要任務,每個人都要不停的學習,更何況我們什麼都不懂。活到老,學到老是永恆的真理。

以前我一直以為我是有主動性的,做事情是積極的,但是讀了《致加西亞的信》後發覺,自己的那些所謂主動性根本不止一提,可以這麼說:是自己一直以來都在欺騙著自己,自己在給自己找的藉口,為的是讓自己不做事情,自己心裡面也覺得理所當然

讀完這本書,我感到還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這就是同事之間要有一種信任感,欣賞感,上校出於對羅文的信任,把羅文推薦給了總統,總統出於對上校和羅文的信任,把信託付給了羅文,彼此的信任產生一種動力,使羅文的前行才變的那麼義無返顧。可現在生活中恰恰存在這類問題,有時候,我們在不經意間,過多的質疑了周圍的同事或者朋友。“這事他能不能辦成啊?”很多時候,你信任他的時候,可能你自己沒有特別在意,但是他會認為“他這麼信任我,我應該努力去完成”。所以,這種彼此的信任在一個互動的角色上來說非常重要,是工作順利開展的比較重要的因素,有了這樣的因素,才可能出現很多的羅文。如果你總是在尋找,總是不信任,無數的'尋找,無數次的這樣錯過的話,我認為也不會出現羅文。所以,我們社會也必須做到不斷地發現羅文,並樹立其成為團隊乃至社會的楷模,才能使我們的明天更燦爛。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正像書中所說的那樣:“文明,就是孜孜不倦地尋找這種人才的一段長久過程。”

《致加西亞的信》讀後感2

服從的魅力無所不在。軍人對於命令需要服從,機關對於政策需要服從,學生對於老師需要服從,法律面前人人需要服從。在我們公司裡你更需要一種敬業的精神——那就是服從。

敬業、忠誠、勤奮精神其實都是現實工作中的一種態度問題。態度決定一切,如果工作態度不端正,就會工作推諉塞責,劃地自封,以至於自己就總是在那個水平上來回波動,不自我省思,而以種種藉口來遮掩自己缺乏責任心。整天抱怨說什麼社會不公平了,埋怨自己沒有找到好工作之類的。其實在埋怨和抱怨的同時,為什麼不能坐下來仔細地想想,為什麼這些"不幸"會落在自己身上呢?這又回到了"態度決定一切"這句話上了,我覺得人生真正的不幸就是那些對自己不負責,工作態度不端正的人,特別是那些有才華的人,因為自己有才華,所以覺得自己就應該被重用,被別人所注視,不願意從小事做起。只有才華,沒有責任心,缺乏敬業精神,又有什麼用呢,在現實世界裡,到處看到的都是有才華的'窮人,為什麼他們有才華但又是窮人呢?就是因為他們缺乏敬業精神,不願意多幹活,不願意從小事做起,年輕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不只是聆聽他人種種的指導,而是更需要一種敬業精神,對上級的託付,立即採取行動,不要過多地去問為什麼,而是全心全意地去完成自己的任務。

讀完全文,感覺羅文敘述送信過程感覺很輕鬆,就像旅遊一樣,這也正是他的偉大所在,其實我們可以想象的到,在那種環境下是隨時都有生命危險,而他的顧慮並不是自身安全,是信送到與否會給國家帶來怎樣的命運。現在雖然如羅文一樣的人並不是很多,但我想讀過此書的人都會有所領悟,而且在今後的工作中會加以利用。其實讀書都能在思想上有所觸動,在遇到困難或想為自己的懶惰找藉口時,腦海中就會浮現許多積極的思想,一次次的激勵自已克服困難、明確目標,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工作上也是經濟以外的另一種追求,以前若聽到別人說這樣的話可能會嗤之以鼻,但我現在明白,這種感覺是真實存在的,而且當你真正體會時會感覺很充實、追求永無止境。

《致加西亞的信》讀後感3

讀了<<致加西亞的信>>後,感覺倍受震撼.如此短小的一段文字,竟能激起人如此豐富的思考和回味。

書中講了這麼一個故事:1894年4月美西戰爭爆發後,美國必須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軍首領、古巴的加西亞將軍取得聯絡。加西亞在古巴熱帶叢林的山裡,沒有人知道他確切的地點。但是美國總統必須儘快地取得他的合作,於是他們把安德魯·羅文找來,交給他一封寫給加西亞的信。羅文接過信後,並沒有問“他在那裡?”等任何問題,只是靜靜地把信拿去,不顧一切、義無反顧地克服了千難萬險把信送達,完成了神聖而艱鉅的任務。

羅文身上所表現出的敬業,積極,奮鬥精神是現在許多年輕人缺失的,我們年輕人也只有從大學開始做好準備工作,培養自己一些優秀的素質,以後才能在社會上做出一番事業.

那麼如何成為一個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呢?

首先,要熱愛自己的工作,對它負責到底。作為大學生來說,應該認識到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學習,應該培養自己對知識的渴求,排除其他一些干擾因素的影響,專心於學習,才能儘可能掌握更多的知識。另外,對於各方面給的任務,如果答應了,就要不怕困難,想盡辦法去做好,決不能半途中放棄。

然後,做事要積極主動。要有羅文對上級的託付,立即採取行動,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務——把信送給加西亞,是該書的作者所肯定的,但作者進一步從更高層次上倡導工作的自覺性、主動性。他說:“主動就是沒有人要求你、強迫你,自覺而且出色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僅要對自己份內的`工作盡職盡責,而且要更上一層樓,做到更主動、更卓越。”所以,我們在今天的學習或者工作中,不僅要服從、勤勉,更要自覺、主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最後,就是堅持不懈的奮鬥精神。無論多大的困難橫亙在面前,都應該拿出信心和勇氣來面對,拿出智慧和拼勁咬著牙來克服。在追求理想的路上,我們決不能有半點馬虎,一絲投機取巧的想法。只有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地幹,才能有所收穫。

《致加西亞的信》讀後感4

《致加西亞的一封信》之前已經草草聽過這個故事,現在拿到這本書,我又仔仔細細地讀了一遍,發現又有很多新的收穫。書中主要講述了主人公羅文中尉在環境惡劣的情況下,冒著生命危險,完成送信任務的故事,體現了作為一名軍人忠誠、敬業、服從命令的高尚品質,而我們作為企業的一員也應該對企業表現出敬業與服從命令。

其實細細想來每一份工作都來之不易,所以我們就應該本著"努力、努力、再努力,實踐、實踐、再實踐"的精神,樹立強烈的事業心。因為幹一項事業,沒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就難入佳境,難出成績。而且,往往事業心比知識更重要,因為沒有使命之感,沒有敬業之心,就沒有銳意進取的勇氣,知識就只是擺設,終不能轉化為能力和成績,要幹就要幹好,我想以後我一定會經常有這句話勉勵自己。正如《致加西亞的一封信》中所講:"年輕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不只是聆聽他人種種指導,而是更需要一種敬業精神,對上級的託付,立即採取行動,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務--把信送給加西亞"。

其次,作為一個企業的員工,對待自己的老闆,也應該向羅文學習。那我們該向羅文學習什麼呢?擺在第一位的是忠誠,為什麼這樣說呢?試想:如果羅文不是對自己的.國家忠誠的話,他應該可以把信交給西班牙而獲取很高的報酬吧?當然,如果他不夠忠誠的話,他的上級也不會這麼信任他,把這封重要的信件交給他了。

在前進的路上,我們或許會迷失方向,在困難的面前,我們或許會動搖自己的決心,這就需要不斷調整、挑戰、戰勝自己,要有羅文送信勇往直前的精神。

寥寥幾筆,是我讀完《致加西亞的一封信》之後的感想,在今後的工作當中,不論是對客人還是自己的老闆,我一定會以羅文為榜樣,成為一個優秀企業的優秀員工!

《致加西亞的信》讀後感5

《致加西亞的信》讀後感讀完《致加西亞的信》,我並沒有想象中的激情澎湃,感慨萬分,因為書中所表達的精神我都懂,也經常經意不經意地這樣做,於是它對我來說只不過是將這種精神明朗化,系統化,並輔以例子為佐證,讓我感觸較深的不是書的內容,也不是書中提倡的精神,而是讀書的人。服從本是下屬該做的事,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就像子女要贍養父母,吃完飯要洗碗一樣天經地義的事,卻要值得如此大力的推行,竟有如此多的讀者,從側面說明了這是一個嚴重的人性問題,如果從這一點來說倒是讓我感慨萬分了。如今像羅文這樣的人少之又少,為什麼呢?真正的原因並不是大家不想做事情,不想把事情做好,而是思想上存有"瓶頸"。

主管給他的任務有一個,他的疑問卻有十幾個,"我忙,沒空""人少,沒辦法做到""能做到這樣已經不錯了,不要太理想化了""我的下屬理念太差,我也沒辦法""讓某某做可能會更好"等等堂而皇之的,而他提出這些問題不外乎有以下幾種目的:

(1)擺困難,讓你降低要求;

(2)擺完困難,讓你覺得讓別人做會更好,那麼他就可以偷閒了;

(3)有言在先,萬一事情沒辦妥,不能完全怪他,你會體諒他的;

(4)希望你幫他解決困難。或許這時候有人要問:難道上司給我們下達任務的時候我們只能說:"沒問題",其他的什麼都不能問嗎?。

誠然不是,假如主管讓你到A城市送材料,而你不知如何到達A城市,順便問一下主管A城市在哪裡,如何搭車,省得到處找到處問,如此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何樂而不為呢,可是如果連主管也不知道怎麼辦呢,一切都得自己解決。如果你不能幫助主管解決一些難題的話,那要你何用?我們一直都在推崇羅文——將信送給加西亞的人,卻忽略了兩個重要人物:派羅文去送信的人——美國總統麥金萊和推薦羅文的人——情報局長阿瑟。瓦格納上校。千里馬不多,伯樂更少,如果沒有阿瑟。

瓦格納和麥金萊的信任,慧眼識英才,也不可能派羅文去送信,因此,美西戰爭從側面反映了用人的重要性,而我們的企業是不是也該清楚每個主管,員工的優劣,讓每個人去做他最合適的,能發揮最大優勢的工作。

《致加西亞的信》讀後感6

讀了《致加西亞的信》這本書後,我感觸良多。在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在工作中,生活裡,形形色色的人充斥其間。有的固步自封,吊兒郎當;有的玩世不恭,對所在單位報以嘲諷;有的自我懈怠,自甘墮落。這些人的最終結果只有一個:一事無成。記得當年讀《把信送給加西亞》的時候,很為羅文這個年輕人惋惜,當然當時的惋惜有些嘲笑的滋味,認為這個人這樣做真是不值,認為為一封信竟然冒著生命危險,跋涉於槍林彈雨之中,今天想起來真為自己可悲,自己是多麼的世俗和偏見。羅文送的不僅僅是一封信,而是美利堅的命運,整個民族的希望,對羅文的.壯舉,忠誠,責任感和創造奇蹟的主動性也歎為觀止了。讀了《致加西亞的信》這本書後,使我更加堅定了信心,要努力以勤奮對待工作。

有許多年輕人剛從大學畢業分配到單位,可是他們的工作也許不是自己所需要的,所想象得到的,也許不太稱心和滿意,他們就會感覺象牙塔的夢想一下破滅了,於是在工作就喪失了信心,喪失了熱情,工作也是能躲就躲,能應付就應付。另外,總是把眼光放在薪水的多少上,沒有長遠的眼光和打算。工作是為了薪酬,這種觀念看起來好像目的明確,其實是非常弱視的,它會讓我們喪失發展的方向,斷送自己的希望和未來。我們應該把工作看作是一種經驗的積累,看成一種學習的途徑,應該珍視工作給我們帶來的價值。也許社會給我們的薪酬是微薄的,但是,如果我們都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對待,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豐富自己的社會閱歷,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那麼,最終我們收穫的就不再僅僅是微薄的工資,因為我們更明白,社會和單位給予我們永遠是有數的金錢,而我們賦予自己的將是受益無窮的"黃金"。

另外,加強自我管理,自我激勵,同樣也是敬業精神的一種表現。我們不論是領導是在身邊,還是不在身邊,都能一如既往勤奮的工作,都能嚴格要求自己。我們知道,任何成功都不可能是憑空得來的,而是經過長期奮鬥才能得到的。成功者和平庸者的最大區別就在於成功者善於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而平庸者只會簡單的做領導交給的工作。通過加強自我管理,自我激勵,它可以把我們變成一個積極主動,勇於負責的人,才能使我們達到

《致加西亞的信》讀後感7

“美國總統把信交給羅文後,羅文並沒有問:他在哪裡。”從故事中這樣一個細節描寫,我們可以看到從羅文身上所折射出的“忠誠”和“敬業”的光輝。書中這樣評價羅文——“英雄就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工作的人”。

每一個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人都是英雄。環衛工人打掃好自己負責範圍內的衛生,他們是英雄;普通工人上好每一個班,他們是英雄;教師上好每一節課,批改好每一份作業,他們是英雄……各行各業,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人,他們都是英雄。

喜歡書中這樣的一句話:“成功的背後是連續不斷的、一次接著一次的艱苦航程。”沒有人是隨隨便便成功的,在邁向成功的道路上,必然會經歷各種各樣的挫折和磨難。泰戈爾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只有經歷過地獄般的磨練,才能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就像一粒夢想長成參天大樹的種子,在最後衝破泥土之前,必會經歷黑暗中絕望的掙扎,才能戰勝黑暗,破土而出。每一個微笑的背後,都有一個咬緊牙關的靈魂。成功的背後,可能還要付出更多的艱辛努力,靜下心來,像文中的羅文一樣去專注地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如果我們把行為看作是思想綻放出的一朵花,那麼快樂或者痛苦實在是思想結下的`一顆果實。”好的行為,必然會換來好的結果。萬事有因必有果,付出與收穫必然成正比。工作在賦予我們報酬的同時,還帶給我們寶貴的經驗、良好的培訓、才能的展現和品格的完善。一份工作給予我們的,要比我們為之付出的多得多。將每一份工作看作學習經驗的積累過程,那麼,每一項工作中都包含著個人成長的機會。

“誰也無法搶走你擁有的無形資產——你的品格、你的態度、你的技能、你的經驗、你的決心和信心,而這一切最終都會帶給你豐盛的回報。”上天不會辜負每一個努力的人。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我們不是為了生來享樂,當然也不應去當苦行僧,那不如按照心裡的標尺活的精彩,這不僅是我工作的態度,也是我人生的態度。

《致加西亞的信》讀後感8

根據公司“書香蘇通”好書共讀活動的安排,我在5月份讀完了《致加西亞的信》這本書,這本書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高談闊論的人生理想,但它所體現出來的忠誠、守信、執著、敬業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我。

當整個世界在談論著發展、創新等時髦概念時,重提忠誠、敬業未免略顯陳舊,但卻無法避免,正是這些問題無時無刻不在困擾著企業的管理者們,現實生活中,許多年輕人喜歡頻繁跳槽,善於投機取巧,領導一轉身就懈怠下來,沒有監督就沒有工作,對待工作推諉塞責,劃地自封,不思進取,還以種種藉口來遮掩自己的責任,缺乏責任心,懶散、消極、懷疑、抱怨,各種不良風氣四處蔓延。如何看待自己,對待工作,如何處理領導與自己的關係,都是每一位員工應該思考的問題,《致加西亞的信》給予我們這樣的啟示:對待工作要永遠保持勤奮的工作態度;對待公司,要將敬業變成習慣;對待領導,要予以忠誠;對待自己,要有自信。

管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二八定理”,說的是在一個集體裡,通常有80%的成績是由20%的人做出的,為什麼呢?就是因為這20%的人具有那80%的人所缺少的.主動性,一件事情做完了,在領導沒有要求時,可以不用做總結,但有的人會主動去做總結,總結的結果是他掌握了做事情的規律,以後的事情就會做得更好,效率更高。一件事領導沒有明確交給誰幹時,有的人會主動接過來,這樣,幹得多的人可以觸類旁通,他的能力自然會比缺少主動性的人提高得快,也容易出成績。相應的,領導也會視其為支柱,委以重任,他就能獲得更廣闊的發展平臺。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想成為送信的“羅文”,那就從羅文的身上,汲取必備的“養料”吧,發揚羅文精神,培養自己的忠誠守信、主動工作、勤于思考、愛崗敬業的精神,不斷學習、提高和鍛鍊自己的能力,當需要“把信送給加西亞”的時候,由於你的忠誠守信,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由於你具備能力才不用問“為什麼”,而能主動開動腦筋,主動工作,創造性的完成任務。

《致加西亞的信》讀後感9

古人說:“開卷有益”。《致加西亞的信》是一本難得的勵志著作,書中的主人翁羅文中尉不畏艱險、千辛萬苦的完成送信的任務。總統布什在送給手下這本書時簽名:“你是一個送信者”,並解釋說:“讓能把信帶給加西亞的人,讓他們成為我們的一員,那些不需要監督而且具有堅毅和正直品格的人正是能改變世界的人”。

羅文送信的敬業精神、在職盡責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深思,慶幸的是,我們戰鬥在一線崗位的員工也有好多這樣的“羅文”。

第一位是車間電解班的電調工孫佔峰。去年休完年休假回來上班後不久,他發現每次擦完槽子幹完活,他的手指頭都很疼,不幾天的功夫,十個手指有七八個都逐漸變成灰黑色,就像染過的一樣,他知道這是自己的血小板嚴重偏低、幹活時用手握銅棒、擦接觸點等,使勁太多血脈不通造成的。第二位是車間種板組的徐貴林。作為操作手,每個班他總是第一個來到崗位上。第三位是電工師傅張兆奎。那天修理好吊車,他從吊車上下來時,手裡拿著一箇中車的控制面板,同事說“這個是壞掉的吧?扔這裡好了。”張師傅說:“不能扔。這一個控制面板好多錢呢,回去修一修還能用。”我拿著剛領的新電鈴請他換時,張師傅查了一下電路後說:“不用換,是鈴錘有問題。”說著用鉗子掰了掰鈴錘,調整好後一試,果真鈴聲清脆悅耳響亮;第二次電鈴不響時,也是鈴錘有問題;直到第三次電鈴不響,再無法維修利用時,張師傅才給我換了新的電鈴,這一延長就是大半年,我禁不住對他豎起了大拇指 。

最後說說我的好搭檔王光。說起鎳電解三車間電解班的王光,沒有不豎起大拇指的',大家都笑著說:“全三鎳只有一個王光。”不管是在電調崗位還是出裝崗位、還是樓下燙洗電鎳,都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一把手。

是的,我要為這幾位師傅點贊,點多多的贊。他們就是我身邊的“羅文”,戰鬥在一線崗位上的“羅文”。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盡職盡責的揮灑著青春與激情,忘我的工作精神,紮實的工作作風,即影響了我,也影響了你,我堅信,我們都是能把信送到“加西亞”的“羅文”。

《致加西亞的信》讀後感10

很快就讀完了《致加西亞的信》這本書,這本書對於經常讀書的人來說簡直是太短了,故事情節也是簡單到了極點,但是通過這個短的驚人的故事,所傳達的資訊確是讓人思考萬千。到底是什麼精神讓羅文完成了那種近乎不可能的任務,把一封信送到正在叢林作戰,沒人知道他具體位置的古巴盟軍將領加西亞的手中。在當時那個戰亂的國家,在被要求送到一個無法確定位置的人手裡的這種艱鉅任務,軍人羅文竟然沒有質疑自己是否能完成,也沒有疑問上司這個任務是不是有些不合常理,甚至都沒有提出如果不能完成這封信該如何處置。天啊,他是多麼的堅信自己,多麼的支援領導,都不給自己留一點點退路的一往直前。這就是敬業,這就是執著,這就是這本書的魅力,這就是這本書暢銷不衰,風靡世界的原因。

當今社會,有這種敬業精神,對工作忠誠與執著的人太少了。有的時候領導下達一個任務,大家七嘴八舌的說“我還有許多事呢”“人手不夠”“能做到這樣已經不錯了” “要不讓別人做”等等理由,也許提出這些理由後,可以讓領導對這個任務的要求降低,或是在沒有很好完成之後,讓領導不會為此大發脾氣。可是在這個時候,你有沒有想到敬業不僅僅有益於公司和領導們,其實更有益於我們自己,只有公司發展了,我們才會得到實惠,才能雙贏。也有些人說做很困難的工作的過程是痛苦的',我則認為通過個人努力,任何困難都會迎刃而解的,痛苦只會把我磨練的更加成熟。如果有人讓我給加西亞送信,我想我能送到,因為我有信心,有能力,我想一個人如果連自己都不相信,那他只有失敗,當然不光有信心還要需要不懈的努力,不然就會前功盡棄,一事無成。每個人都渴望事業的發展和成功,那就讓我們努力的提高自己!一種對事業高度的責任感和忠誠感一旦養成之後,會讓你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這種人什麼到時候都是一個對社會,對公司,對自己有價值的人。

當然一個像羅文一樣有敬業精神執著的員工的優秀是不言而喻的,而像瓦格納的知人善任的領導,如同格瓦西奧,里奧等人的團結協作的團體,也同樣是至關重要的,這些人優秀的品質和精神都是一個公司,一個領導,一個員工學習的楷模。

《致加西亞的信》讀後感11

讀完了寫給加西亞的信,我沒有想象中的活力和情感,因為我理解書中所表達的精神,並且經常在無意中這樣做。因此,對我來說,它只是澄清和系統化了這一精神,並輔以例項。讓我感觸最深的不是書中的材料,也不是書中提倡的精神,而是讀者的服從是下屬應該做的事情。生活中最基本的真理是,孩子們應該贍養父母,飯後洗碗,但這項工作應該大力開展。有這麼多的讀者,從側面說明這是一個嚴重的人性問題。如果是這樣,我會很難過。

如今,像羅文這樣的人很少。為什麼?真正的原因不是人們不想做事情或把事情做好,而是存在“瓶頸”,主管給了他一項任務,但他有十幾個問題,“我很忙,沒有時間”,人很少,我做不到,能做到這一點很好。“不要太空想”我的下屬想法不好,我不能“讓某某做可能更好”等等,他提出這些問題是為了以下目的:

(1)製造困難,讓你降低要求;

(2)設定困難是為了讓你覺得別人這樣做會更好,這樣他就可以偷走時間;

(3)事先說一句話,如果事情做得不好,你不能完全責怪他,你會理解他的;

(4)希望你幫助他解決困難。

也許有人想問:當老闆給我們一項任務時,我們只能說:“沒問題”,我們不能問其他問題嗎?事實並非如此。如果主管讓你把材料送到a市,而你不知道怎麼去a市,順便問一下,a市在哪裡負責,怎麼坐公交車,在哪裡找到,99,這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為什麼不呢?但是,如果連主管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一切都必須由他自己解決如果你不能幫助主管解決一些問題,你有什麼用?

我們一直敬佩羅文;派羅文去加西亞的.人,但我們忽略了兩個重要的人:派羅文去送信的人美國總統麥金利和推薦羅文的人;情報總監阿瑟·瓦格納上校如果沒有阿瑟·瓦格納和麥金利的信任、洞察力和才能,就不可能派羅文去送信,那麼馬匹就不多,伯勒就更少了。因此,美西戰爭反映了僱傭來自西班牙的人的重要性

《致加西亞的信》讀後感12

一本好書,能夠使人心靈得到洗禮和慰藉,從中獲取精神的養料。讀了《致加西亞的一封信》後,讓我有了深刻感受與啟發,讓我的心靈得到深深的震撼。剛開始,看到書名時,以為只是純粹的一封信。其實,非也。讀後,文中的羅文中尉讓我頗為欽佩。當美國總統把信交給羅文時,他沒有絲毫的猶豫,也沒有膽怯。看似草率,急切接受任務的他,心中卻有著絕對的勇氣和不屈不撓的精神。我們知道,羅文送信的成功,並不是因為他傑出的軍事才能,而是在於他那堅持、自信和不畏困難的愛崗敬業精神。在當今人看來,他的絕對服從命令列為是一種愚昧的動機。是的,我們現在的社會,不能強調一切聽從命令,更不能,是命令就服從。可在其當時的社會,作為一名軍人的羅文,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哪怕是犧牲性命,榮譽都不能喪失,更不能被蔑視。儘管他清楚這個任務的艱鉅程度,無法按照任何人的指令行事。但他是軍人,他把服從和榮譽看得高於一切,甚至生命。在當今商業化的時代下,試問又有幾個人能真正操守一份忠於職守、敬業愛崗的精神呢?大多數人,只是在利益和權勢誘導下奔波,在利益方面,處心積慮,全然籠罩在黑暗中。更有些人,只是一味的嗟嘆和彷徨,沒有實際行動,那些豪言壯語也只是徒勞的,顯得那樣蒼白無力。我們是否該考慮像羅文那樣,憑著執著的敬業精神,對上級

的託付,立即採取行動,即使是困難重重,也不喪失信心,毫無保留去完成任務的品質,來積累工作經驗,為自己贏得一個機遇呢?

我們常說:沒有夢想的'人是迷茫的。一個真正有動機的人對於自己的人生會有一個充滿自信、動力、挑戰性、激發性的夢想。而夢想正是動機的推進器。正如羅文說:“我自己有送信的夢想。”正是夢想的信念成就了他。(讀後感 )正翱翔於大學天空的我們,更應該帶著夢想,帶著信念去飛翔,才不會迷失方向,才不會感到迷茫,才能到達夢想的彼岸。

在這個競爭如此激烈的時代,要想站穩力足之地,我們應該像羅文一樣揚起夢想的風帆,去坦然迎接困難和挑戰,主動創造機遇,把握機會。莫待機遇為我們“消得人憔悴”,在生命長河中,我們不能只看到沙礫,更應看到河中的燦爛輝煌,莫待它匆匆流過時,才後悔莫及。

《致加西亞的信》讀後感13

有些書短到令人吃驚的程度,而它所發揮的作用卻並不小。美國作家阿爾伯特·哈伯雷的《致加西亞的信》,就是這樣一本書。

什麼東西使這本書充滿了魅力呢一看之下,情節簡單到了極點:19世紀美西戰爭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戰略好處的書信,急需送到古巴盟軍將領加西亞的手中,但是加西亞正在叢林作戰,沒人明白他在什麼地方。此時,挺身而出的一名軍人——羅文,不講任何條件,歷盡艱險,徒步三週後,走過危機四伏的國家,把那封信交給了加西亞。

我想這本書之所以能暢銷不衰,風靡世界,正是它倡導了這種理念:對工作的忠誠與信念。此刻有這樣一個普遍的現象,很多人對於自我目前的.工作都不滿意,所謂的"這山望著那山高",總覺得別人的工作比自我好,而等自我真的失去目前的工作時,才發覺自我原先的工作有多好。我想每一個職業都有它自身的優缺點,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別,而且一份付出一份收穫,收穫總是和付出成正比的,我為什麼說"收穫"而沒用"收入"因為"收入"僅僅是"收穫"當中的一部分,正如書中所說:"不要為薪水而工作,因為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種報償方式,雖然是最直接的一種,但也是最短視的……。。應對微薄的薪水,你應當懂得,僱主支付給你的工作報酬固然是金錢,但你在工作中給予自我的報酬,乃是珍貴的經驗,良好的訓練,才能的表現和品格的建立。這些東西與金錢相比,其價值要高出千萬倍。"這段話對我的心靈有很大的觸動,在當今這個快餐時代,人們越來越急功近利,而忽視了一份工作對於人內在品質和素養的深遠影響。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時代的悲哀。

當然羅文的優秀是不言而喻的,而麥金萊的舉重若輕,瓦格納的知人善任,格瓦西奧,里奧等人的團結協作以及雙方的共同價值目標,也同樣給我們以深刻的啟迪,這些優秀的品質和精神都是一個企業,一個領導,一個員工必不可少的。

讀過一本好書,精神得到了一次昇華,願我們將《把信送給加西亞》所體現的精神落實到我們的本職工作中,原則做事,本色做人。

《致加西亞的信》讀後感14

前些日子翻閱了美國阿爾波特·哈伯特寫的一本執行力培訓手冊《致加西亞的信》,故事中英雄羅文的行為著實感動著我。他只是一個年輕的中尉,但是他憑藉著義無反顧的執行力,克服重重困難與危險,最終以最快的速度達到了目標——把信交給了加西亞將軍。在羅文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他絕對的勇氣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並不是因為他傑出的軍事才能,而是在於他優良的道德品質,事實上它更倡導的是一種執行力和執行文化。這種偉大的執行力,這種毅力,這種精神正是我們倡導的執行文化,值得延續。

這本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對一個人主動性的詮釋:主動性就是沒被人告訴卻在做著恰當的事情,就如我們的工作環境,我們要做的'事情比較細碎要求比較高,臨時突擊的情況也很多,但是這些事情都是我們常規在做的,只是要求不同。如果我們能夠在上級領導要求下來之前主動完成,我想我們就不會為那些所謂的條框事情所煩惱,也不會有更多來自自己和領導的雙重壓力。

作為中心的一名中層幹部,我們所需要的不僅僅是理論層面的知識,更需要一種敬業的精神。對上級的託付,立即採取行動,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務。完成任務的使命感讓我們無所畏懼。俗話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如果沒有執行的能力,那就等於沒有機會取得信任,更沒有機會挖掘自己內在的潛力,永遠成為一個碌碌無為的人。

信念促使人向成功邁步,有了信念並去執行了,才有成果的出現。在工作中我們要立場堅定,是非分明,知道什麼是我想要的,什麼是我該做的,什麼是我可以努力的,讓自己有一個反思消化的過程。

看了這本書後,我覺得命運並非掌握在別人手裡,而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當上級有任務來臨的時候,不要考慮為什麼,而是要服從命令,自我激勵增加信心。“我相信我能夠做到。”這是我們所需要的信念。只有當我們承擔了某項任務的時候,我們才能成為勝任工作的人,珍惜時間提高效率,在單位內做更多、更重要的事情,還要一次把事情做好做完。

《致加西亞的信》讓我們意識到:執行力真的很重要,一個人只有擁有了超強的執行力,他才能戰勝自我,充分地展現自我,從而達到事業成功的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