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歸信念讀後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迴歸信念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迴歸信念讀後感

拿到《迴歸信念》這本書的時候,我並沒有很快開始開啟閱讀,而是花了大概一週的時間去思索"信念"是什麼。"當初為什麼選擇做社工?"這個問題很多人問過我,我也問過很多人,得到了很多不同的答案,例如說有雙休日、假期多、工作時間穩定、工作氛圍好……當然,如果只是這些理由的話,很多工作都有這些條件,所以也延伸出了下一個反思"是什麼讓你堅持還在做社工?"我相信,每個社工入行的理由各不相同,但能堅持下來一直做社工,內心一定都有某種相同的信念。

《迴歸信念》一書是由香港城市大學甘炳光老師編著的。這本書告訴我們,堅守信念,面對挑戰,是成為社工的必備條件。然而工作在前線的社工在實際的工作環境中應如何踐行社工信念卻又成為另一個課題。

該書以不同的社工信念為題,讓20位有豐富實踐經驗的社工,圍繞實際工作中遇到的人和事,細說他們在不同工作崗位和服務範疇中遇到的挑戰和挫折,以及他們自身對社會工作的反思,分享他們在現時香港的工作環境中堅守信念的方法,表達他們對作為社工的真誠,對堅守並向全社會推廣社工信念的執著。

坦白來說,我並不是特別喜歡看滿滿黑白文字,全本除了封面一點顏色、插圖都沒有,特別還是專業類的書,但因為需要寫讀書報告,不得不以壯士斷腕的悲壯心情,打開了這本書,然後發現了一個新世界。《迴歸信念》不是枯燥的專業書,也不是一味猛灌雞湯的書,給我的感覺更像是對話,投身社會工作事業併為之奮鬥的20位前行者通過這本書與讀者的"對話",分享他們在實踐社會工作觀念過程中的掙扎、失落、欣慰、頓悟等等。

甘炳光老師在書中寫到"社工的信念,較諸社工價值觀更重要".看完《迴歸信念》這本書後,我回憶了自己當初選擇做社工的原因。時至今日依然清楚記得20xx年xx月,當我停駐在人生分叉的`路口,徘徊猶豫看不清前行方向,我姐對我說:"既然不知道要做什麼,你要不要試試看做社工?我覺得你的個性挺適合做社工的。"’但當時我選擇做社工,卻並不是因為這個原因,而是被姐姐說起社工時眼裡閃現的光吸引。那時的我並不知道姐姐眼裡的光是什麼,只是覺得莫名被吸引,現在想想,那種光應該就是甘炳光老師一直在書中強調的信念了吧。姐姐說:"社工並不是單純向錢看的工作,而是深入社會的基層,瞭解並收集基層群眾的需求,去推動社會相應政策的實施或者修訂,從制度上去改變社會的不公現象。"

在《迴歸信念》這本書中,甘炳光老師對於"信念"這個詞作出的解釋是"信念是指我們真正相信的事,跨越了認知的層面,以致個人投入的信心層面,成為個人所信靠的東西。我其實很喜歡裡面的一句話,信念的第二個重點是‘念’這個字,除了‘相信’之外,信念更要求我們要‘時刻思念’這些我們是好的及有價值的東西,既要‘念念不忘’這些信念。"對於書中提及的[拾海星]這則有關信念的故事,我是通過看書後,在網上搜索了故事的內容,也讓我想起了我的第一任也是拉拔、陪伴著我們成長為一名合格社工的陳紹勤老督導,給我們講過的那些關於社工信念的小故事。除了專業知識,他傳遞給我們的更多是社工的信念。時至今日,對於學過的專業知識有的已經遺忘或者模糊了,但那些關於信念的故事依然記憶清晰,也成為我最喜歡和別的同行或者實習生分享的內容。

怎麼定義一本好書?我認為值得反覆閱讀,並能引發思考的就是好書,而《迴歸信念》符合我對好書的定義。由於時間關係,目前為止我僅僅完成了全書的第一次閱讀,以謙恭的態度,仔細閱讀了每個故事、每個分享,帶給我很大的觸動。從這20個資深社會工作者分享的故事中,除了工作技巧,他們遇過某些經歷和曾經遇到的困難和迷惑,如何面對,成功也好,失敗也罷,最終希望傳達的還是他們的信念。從事社會工作4年多時間,我試過迷茫,試過失落,掙扎過,想過放棄,但現在依然還是一名社工。書中說有信念才不會迷失,有信念夢想才會更堅固。從前沒有細想過信念是什麼,也從未刻意去修煉過自己的信念,而是聽他人的信念,學習他人的信念,但信念不是學習得來的,而是需要修煉出來的信念是從個人不斷反思,透過親身經驗和驗證,慢慢培養出來的,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傳達給別人的,不再是照搬學習得來的信念,而是修煉出自己的信念。我認為《迴歸信念》這本書值得讓每個從事社會工作的人閱讀,特別是在迷茫彷徨的社會工作者,要知道堅持做社工不易,但有信念的社工不會怕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