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治病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設計是作為教者,基於對學生和教學任務的分析,而對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材料、教學進度、課程評估等做出系統設計的一門學科。今天應屆畢業生考試網小編為大家搜尋整理了扁鵲治病教學設計及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材分析:

《扁鵲治病》取材於戰國時期名醫扁鵲的傳說故事。寫扁鵲拜見蔡桓公,幾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處,勸他趕快治療。蔡桓公堅信自己沒有病,因而對扁鵲的態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後的不高興,致使延誤了病情,病入膏肓,無藥可醫。故事以蔡桓公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警示人們要防微杜漸,善於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選編這則寓言:一是使學生在讀中感悟故事所要闡明的道理;二是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提倡個性化解讀文字。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 認識5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理睬、腸胃、湯藥”等詞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絡有關的.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於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在反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讀好人物的對話,揣摩人物的想法,準確的理解寓言的寓意。

 情感態度價值觀:

1. 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

2. 體會到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於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教學重點: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聯絡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程式:

 一、導課揭題

1.認識扁鵲。

2.引出蔡桓公

師:扁鵲和蔡桓公之間發生了一個有意思的故事,這個故事一直流傳至今天,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課文——一個寓言故事——扁鵲治病。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讀通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檢查自學

3.總體感知全文。

 三、細讀課文,體會人物性格

1.文字細讀,抓課文重點詞句的方法學習課文第2自然段。

讀著讀著,我看到了 的扁鵲, 的蔡桓公。

2.學法遷移,學生自學課文,感受人物性格。

 四、隨文練筆,揭示寓意

然而,不管扁鵲怎樣說,蔡桓公還是,——指著板書說:不相信醫生,不聽勸告,自以為是……

師:五六天後,錯過最佳的醫治時間的蔡桓公病入骨髓,渾身疼痛。只能等死的蔡桓公,後悔極了,他想起了扁鵲三番五次勸告,此時此刻他會說些什麼呢?寫在課文上:病入骨髓,渾身疼痛的蔡桓公說 。

師:不久,蔡桓公死了。你們從這個故事中受到了什麼啟發?

 五、總結:

這則寓言故事給人們的教訓是深刻的!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引以為戒,不要讓蔡桓公的悲劇在我們的身上重演!

佈置作業

 反思:

第一次試教時,我是以名醫扁鵲——治不了病——蔡桓公死因來展開學習的,黃、楊兩位老師認為,名醫一條線後,又回頭研讀蔡桓公死因,課文學習過程顯得重複拖沓,建議我把兩條線合併。我別無他法,反覆思考後,最後定稿:讀文後,以你看到了( )的扁鵲,( )的蔡桓公為主線,抓住重點詞句,人物語言來細讀課文。並試圖通過學法指導進行遷移學習,讓學生學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