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創造一個優良的語文學習環境

一、中學語文教學中師生應共享怎麼樣的語言環境

如何創造一個優良的語文學習環境

1、語文課堂應是孕育美、生成美的地方。無論春華、秋實,夏日的雲影還是冬天的樹木,無論晨曦、暮靄,正午燦爛的陽光還是瀟瀟不絕的夜雨,都可以在這裡觀賞到被精彩描摹的倩影。大至星漢日月,驚雷狂飆,小至花蕊蜂須,冰雪的結晶,古老如絕塞長城,石鼓篆鼎,短暫如曉月秋露,飄風流鶯,都可以在這裡聆聽到被吟詠謳歌的清音。無論大街、小巷、荒村、野店,無論森林、草原、沙漠、極洲,無論大海深處還是宇宙太空,都在這裡留下了美妙的蹤跡。生活的空間有多麼寬廣,語文的空間也就同樣的寬廣。

2、語文課堂應是心靈自由飛翔的天空。這裡是思想盡情展示的舞臺,這裡是才智縱橫馳騁的原野,這裡是個性異彩紛呈的大地。繆斯的寵兒們張目人間,寄情世外,漱滌萬物,牢籠百態,人情物理,體察入微,或醉或醒,或執著或灑脫,或沉鬱或飄逸,或振拔或淡遠,風情萬種,流芳千古。那心遊萬仞、情寄大鵬,翱翔九天,處濁世而不改,清潔自守的莊子;那與楚地山河血肉同一,內心充盈著強烈的激憤和憂鬱披髮行吟於澤畔的屈原;那發自肺腑地喊出“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顛沛流離、憂患一生的杜甫;那高唱“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一腔正氣譜寫動人壯歌的文天祥;那在異族統治、故國陸沉的艱難時世中深沉地表白“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顧炎武;那舉家食粥、困頓拮据仍傾盡心力,為天下情才兼擅的女兒們泣血放歌的曹雪芹,還有那菊花叢中醉臥的陶淵明,那空山新雨後靜立的王維,那山光水色中流連的李太白,那赤鼻磯上、滔滔江畔慷慨吟嘯的蘇東坡……所有文化星空中閃爍耀眼的星辰都在這裡匯聚,他們散發著醉人的芳香,洋溢著永恆的魅力,是人類驕傲的資本。

3、語文課堂應是揮灑自由心靈的天地。語文,作為一門人文性極強的學科,它需要心靈地自由參與,需要思想地大膽碰撞,需要智慧地平等交流,需要情感地積極投注。語文,它以成就思想、豐富心智、提升靈魂、鍛鑄人格為己任;它著眼於精神的改造、新人的培育;它不僅僅是要讓受教育者掌握基本的語文技能和思維水平,為日後的生活提供技術的支援,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讓受教育者與優秀的傳統文化相對接,與古今中外人類高貴的靈魂對話,從而為日後的發展與提高提供精神的滋養,讓他們的周身始終湧流著大大小小無數思想感情的生命泉:熱愛故鄉、祖國、人類,珍惜青春、友誼、親情,理想美好,意志堅強,富有同情心正義感,富有愛美向善之心……這是一塊生機勃勃的園地,大有可為,為廣大語文教師提供了大顯身手的空間。

二、中學語文教學中優化語言環境的策略

(一)、提升課外讀物的語言品位。許多大作家一談起之所以“成名立家”,無不同聲答道,那是得益於孩提時期多看了幾本書。曾經有人向魯迅先生請教過寫作經驗,他也這樣說,哪有什麼經驗,無非是多看了幾本書罷了。名人名家樸素而富有哲理的話,給了我們一個啟示:僅靠課本上數量有限的幾篇文章,怎能滿足好奇心和求知慾高漲的孩子們?豈能培養出視野開闊、知識豐富、富有想象力、創造力的跨世紀人才?那麼,我們該做些什麼?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指導孩子們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為孩子們導航,讓孩子們在浩瀚的書海中遨遊。

1、選擇課外讀物:“趣”、“廣”、“適”。“趣”即有趣,枯燥之物,誰也不想領教,“嚼蠟”之味,誰也不肯品嚐。我們不能指望一個天真活潑的孩子肯去吟誦“老學究”的“之乎者也”,我們也不應妄想他們會去玩弄“科學家”的天文數字。只有《天方夜譚》才是他們一千零一夜的美夢,只有葉聖陶的《稻草人》才是他們最親密的朋友。“趣”是孩子們對課外讀物最先的選擇。

“廣”即廣泛。魯迅先生經告誡少年朋友:“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採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他還說,“專看文學書,也不好的”,會變成連常識也沒有的糊塗蟲,“研究文學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來也糊塗”。這富有哲理的話,正是指導學生選擇課外讀物的“金口玉言”。我們只有指導學生廣泛地閱讀文學、數學、理化、史地、生物等通俗少兒讀物,才能實現博覽群書、厚積薄發的宗旨。

“適”即合適。選擇課外讀物,必須注意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不應使我們的“小山羊”這樣對我們說:“謝謝你!我不吃骨頭。”(引自〈小山羊〉)選擇課外讀物更應注意適合黨的教育方針和兒童健康成長的需要,我們不能拿“毒蘑菇”去餵飽我們的孩子。眾所周知,諸如〈童話大王〉、〈十萬個為什麼〉、〈少年文藝〉、〈中學生週報〉、〈中國小生安全防範常識〉等有趣味性、知識性和文學性的少兒讀物,均是孩子們愛吃的“零食”;諸如〈上下五千年〉、〈強國之路二十年〉、〈中國澳門〉、〈熱愛祖國立志成才〉等有思想性的書籍也是他們必吃的“精神食糧”。

2、指導課外閱讀:“讀”、“思”、“記”。 “讀”即閱讀,其方法有二:一是精讀,一是略讀。課外閱讀應以略讀為主。因為當今社會正處於知識爆炸的時期,資訊含量大變化快,不可能也沒有必要篇篇精讀,章章深研。但是略讀也並不等於貪多求快,囫圇吞棗的結果必須是一無所得。值得一提的是任何一次課外閱讀都是多種讀書法的綜合運用,都應在略讀中穿插精讀,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思”即深思。“思考可以構成一座橋,讓我們通向新知識,(普朗克)因為“知識只有當它靠積極的思維得來而不是憑記憶得來的時候,才是真正的知識”(托爾斯泰)。如果懶於思索,不肯深入鑽研,其結果必然是使自己什麼也不會創造,只會摹仿和抄襲。因此,我們應當把教會學生邊讀邊想作為課外閱讀指導的又一個重點。

“記”即摘記,就是對閱讀中遇到的優美詞句、學到的新知識、發現的新問題以及讀書心得一一摘記下來,以便今後查閱。可以指導學生專設文摘卡,分門別類地摘記文章的題目、作者、書刊名和知識要點,學會摘記的方法。

3、應用轉化語言:“講”、“展”、“賽”。有檢查才會落實,有測評才會有促進。如果放任自流,肯定不會有什麼效果。定期測評可採用“講”即講述,可採用讀書彙報會、故事會、閱讀心得交流會等形式;“展”即展評,就是展評優秀的讀書筆記、剪貼冊、手抄報等;“賽”即競賽,可採用知識競賽、查閱資料比賽等形式。“講”、“展”、“賽”的測評方式,既能有效地檢查閱讀情況,鞏固閱讀成果,又能激發閱讀興趣,調動閱讀積極性,推動課外閱讀步步深入,不愧是課外閱讀的“馬達”。

(二)、優化教師的口語教學藝術。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鮮明而深刻的指出:“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我們深信,高度的語言修養是合理的利用時間的重要條件。”語文課堂教學在運用語言時,主要應注意以下藝術技巧:

1、言之有物,論之有實。“物”是指語文教學的具體內容。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講課應不誇誇其談、不信口開河、不空發議論、不離題太遠,而應言之有物,論之有實。並能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有意識地把已學知識和未學內容聯絡起來,把課本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絡起來,有意識地穿插有關的時代背景、作者生平、名人軼事等,最大限度地充實教學內容。

2、言之有序,條理清楚。 “序”是指語文教學語言的邏輯性。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對每課教材做深入鑽研和細緻分析,弄清要講的語文知識的來龍去脈,掌握其確切的含義和規律,精心組織教學語言解讀,確定怎樣開頭,怎樣過渡,怎樣結尾。只有思路井然有序,講解才會條理清晰,學生在重點、難點等關鍵問題上才能夠得到透徹的理解。

3、言之有啟,循循善誘 。思維規律告訴我們,思維啟動往往從驚奇和疑問開始。語文課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主體意識,增強其學習的內動力,引導學生質疑問題,多為學生製造懸念和創設意境,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求知渴望,使他們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並發展智力。為此,教師課前要設計好預習習題和課間提問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看書,去聽課。課堂上要注意循循善誘,因勢利導,深入淺出,多用疑問性提問、疏導性提問、鋪墊性提問,使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受到啟迪,探求新知識,掌握新內容。

4、言之有趣,妙趣橫生 。興趣在語文教學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古代傑出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使學生覺得語文課“有趣”,關鍵在於教師能設疑激趣,扣人心絃。語文教師的語言應該形象、生動、饒有情趣,能化深奧為淺顯,化枯燥為風趣。因此語文教師要廣採博聞,和教材有關的笑話、故事、佳聯、格言、警句、成語、典故、詩詞等等均可引入課堂,調動自如,遊刃有餘,以塑造形象,創造氣氛,讓學生感到課堂新奇多趣,知識易於理解。

5、言之有韻,抑揚頓挫。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要注意用好教學語言,切忌平鋪直敘,平淡無奇,而應使自己的語言儘量做到高低起伏,長短相間,快慢適宜,隨著教學內容和教學實際的需要時輕時重,時緩時急,抑揚頓挫,聲情並茂,和諧動聽,使學生聽起來舒服悅耳,精神飽滿,興趣盎然,津津有味,提高教學效果。

6、言之有體,絲絲入扣 。語言豐富多采是語文教學語言藝術的主要表現之一。針對不同學生,不同文體、不同內容、不同風格的文章,要採用不同的教學語言。如對低年級學生,語文教學語言應形象、具體、親切、有趣味性;對高年級的學生,語文教學語言應深刻、明朗、雋永、有哲理性。講議論文,應多用議論分析的語言,要嚴密,有力度;講抒情文,應多用深情的語言,要華麗,有激情。朗讀課文,高興、激昂的時候,聲音就高一些;深沉悲哀的地方,聲音就低一些。這樣,不僅使得課堂教學富於變化,而且能啟發學生較好地把握課文。

(三)、引導感受自然與生活語言。自然和社會生活是“語言源泉”。對孩子來說,要盡力使每個詞都不是某種東西、物件和現象的標誌,而且使每個詞都帶上情感色彩——芬芳的氣味和絢麗的色彩。很重要的一點是,應當讓孩子像傾聽美妙的音樂一樣聽每個詞的讀音,應當讓詞本身的美和這個詞所反映的`那一部分世界的美能融合在一起。在孩子們還沒有感受到詞的芬芳,還沒有看到詞的絢麗的色彩的時候,是不應該開始識字教學的。如果教師一定要這樣做,那麼他肯定會將孩子推向一條艱難的道路。

要把周圍現實的畫面印入到兒童們的意識裡去,努力使兒童的思維過程在生動的、形象的表象上來進行,讓他們在觀察周圍世界的時候確定各種現象的原因和後果,比較各種事物的性質和特徵。一個人只有當他接近事物本源的時候,只有當詞彙對他來說不只是事物(客體)的標誌,而且是花兒的芬芳、泥土的氣息、家鄉的草原與森林發出的樂聲,並且這一切都是他親身感受和體驗到的時候,準確地用詞語表述對自己陶醉其間的大自然的感受才有可能出現。

只有周圍的現實世界才是靈魂之源。我對教師們說,思維的第一課堂不應是面對黑板坐在教室裡,應該到大自然中去。孩子們只有“聞”到語言的芬芳,他的心裡才會充滿激情。我對下述觀點深信不疑:沒有對富有詩意的美的體驗,孩子的智力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創作詩歌是兒童思維發展規律所要求的。孩子們活躍的思維與對美的體驗就象太陽和花朵一樣是不能分開的。

讓孩子聞到語言的芬芳。其兩層含義為:一,學習詞義、形成概念(含同化概念)的過程是一個感性經驗的過程(其結果是理性的),其表現形式為主體感官對客體屬性的感知經驗。如誇美紐斯所宣佈的教學論的“金科玉律”:“只要有可能,就應當用感覺去接受一切東西:能看到的用視覺,能聽到的用聽覺,有氣味的用嗅覺,有滋味的用味覺,能感觸到的用觸覺。如果某種東西能同時用好幾種感覺去感受,那就應當同時用好幾種感覺去接受它。”二,這個過程還伴隨著情感活動,它意味著主體感知經驗客體的各種屬性並分析比較歸納抽象這些材料形成概念,並不是一個機械、被動的認知過程。“聞到芬芳”會伴有主觀色彩很濃的主體體驗,這是情感、態度、價值觀形成的必要條件。從這個意義上講,漢語言環境的營造應始於發展學生對自己生活其間的自然世界和社會環境的充典型的感知經驗,表現為感官和神經系統的有效訓練,其目的就在於為概念或概念系統的形成營造水到渠成的經驗蓄勢。感性化、直觀化、親歷化、過程化是這個認識階段的鮮明特點。應把感官還原為學習工具,構建並依靠感性經驗的基礎,不要想抄取捷徑,甚至人為割斷概念形成對感性經驗的依賴關係,直接實現概念或概念系統的師生傳遞,因為“教育是經驗持續不斷的改造。學習其實就是經驗的重組和重新解釋。”所以,語文教育的課程設定和教材內容應該回歸學生的生活,教學的課堂應延伸擴大至社會和自然,教學形式可表現為各類探究活動。

“清清之水,為物所蓄;濟濟之文,為仕所諳”。 漢語言是世界上最具個性、最富於表現力的語言。營造詩化的和人文的漢語言教學環境,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語文教師當仁不讓,亦大有可為。就讓我們的探索“著眼於未來著眼於發展,立足於民族立足於母語,昭示於文化昭示於文明,辨證地承襲漢民族語言文字的特有軌跡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