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比較閱讀教學

比較閱讀教學是語文閱讀教學中常見的一種教學形式,對不同作品的謀篇立意,情節結構,表現手法,風格流派等作對比、分析;如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國小語文比較閱讀教學,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國小語文比較閱讀教學

一.根據比較目的,確定比較點

比較是一般文章常用的表現手法之一,從國小到高中許多課文字身就用了比較的手法。比如國小課本《賣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五次擦火柴所產生的幻想;國中課本《有的人》甚至整首詩處處是比較,一比到底,它歌頌了應該歌頌的,抨擊了應該抨擊的;高中課本《師說》也多處運用了比較的手法。引導學生閱讀文字時,如能抓住文章本身可比的材料,進行分析比較,有助於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學習《黃生借書說》,要明白本文的中心論點是“書非借不能讀”,這個比較清楚。但作者怎樣來論證這一中心論點的?這就是比較的目的。為了很好地理解本文的論證方式,就要確定比較點:可以從只藏不讀與借書讀的比較;個人不同情況的比較;餘與黃生的比較。

比如餘與黃生比較。經濟狀況:黃生家貧,餘幼亦貧。書的黃生借書,餘亦借書。遭遇:張氏吝書,予公書。結論:餘不幸,黃生幸。

二.根據比較內容,確立比較閱讀方式

運用比較閱讀教學法教學的比較方式主要有:發掘性比較閱讀、假設性比較閱讀、歸類性比較閱讀、聯想比較閱讀等。在教學中,要根據不同文字內容選擇合適的比較閱讀方式。

(一)發掘性比較閱讀

利用教材本身運用比較手法的因素,諸如人物間正與反,或一物件在同一發展階段上的狀況及矛盾的各方面,或物件在不同階段和發展過程中的不同狀況等,引導學生進行比較閱讀分析。

魯迅小說《故鄉》刻畫了兩個人物形象:閏土和楊二嫂,而且是通過對比的手法來刻畫的。如果我們對於這兩個人物前後變化進行比較,這篇小說的主題思想就比較容易掌握了。

比較點:閏土少年――中年的比較。可以從人物的外貌、語言、神情等方面進行比較,從比較的文字中得出少年閏土健康、活潑、樸素、機敏、小英雄,中年閏土呆滯、衰老、自卑、麻木、木偶人。變化原因:饑荒、苛稅、匪、官、紳。

通過以上由現象到本質的比較閱讀,我們不僅可以看出這篇小說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後農村破產、農民痛苦生活的現實,而且發掘出了產生這種現實的根源。

(二)歸類性比較閱讀

對同類教學內容的前後聯絡,歸納分類,可通過縱橫比較、印證,幫助學生掌握規律性知識。這樣既有利於加深記憶,又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如同體裁、題材的課文相比較;同一表現手法的、同反映某一中心的`等等,也可比較,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加深理解。

把同體裁的不同文章進行比較閱讀,可以培養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的橫向思維能力。高中課本《祝福》《荷花澱》都是塑造婦女形象的小說,但刻畫人物的主要手法不盡相同――《祝福》著重於肖像描寫和環境描寫,《荷花澱》則通過對話、景物描寫來表現人物性格和感情。由於人物所處的社會環境不同,作家筆下人物的性格也各具特點,在教學中把這幾個人物形象進行對照,學生對人物的個性可以把握得準,對小說創作的不同表現手法就可以有進一步的瞭解。

再以遊記這類文體的謀篇立意作比較。古人所寫遊記有的單純描繪所見,如《三峽》;有的以記遊為主,用極少的筆墨畫龍點睛也抒發自己的感慨,如《石鐘山記》;還有的在記遊的基礎上用酣暢的筆墨進行大量的議論,而內容中心就在議論,如《遊褒禪山記》。作家的體驗不同,寫出的文章也就各具一格。

同是散文,抒情手法各有不同。巴金的《燈》寓物於情,魯迅的《紀念劉和珍君》寓情於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寓情於景。這樣比較鑑賞,就可以更好地抓住散文之“神”,更好地感受作者思想的脈搏,進而欣賞文章的內容、境界、情致和理趣。

不同作品在語言表達上的差異,對主題相同的不同文章都可進行比較閱讀。

(三)假設性比較閱讀

教材中有些詞語,看似平淡,但經作者苦心經營,放在恰當的語境中,卻變得極富表現力。教師可以巧設比較,讓學生領略其中之妙。如“小扣柴扉久不開”的“扣”換成“敲”,讓學生在比較中體會意境。

有一位老師教學《再別康橋》,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假如將開頭的“輕輕的”與結尾的“悄悄的”對換一下,可以嗎?由此引發學生討論。

生3:這兩個詞有相同之處,但又有區別,“輕輕”更側重修飾“我”,而“悄悄”則涉及了詩人離開康橋時的環境,且讓人感到詩人是在大家都不知道的情況下離開的,我想詩人離開時的心情並不平靜。這兩個詞不能換。

師:這首詩的首尾兩段語意相似,節奏相同,這樣寫的效果到底好不好?

學生討論後達成共誤:這種寫法更能深化恬靜柔美的氛圍,增強依依不捨的離別之情。這樣的比較閱讀對深化文字的理解作用很大。

(四)聯想比較閱讀

有些課文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感受相去較遠,可引導學生藉助熟悉的事物,啟發聯想,加深體驗。

江蘇名師魏星老師教學《清平樂?村居》有兩個很好的教學片段,下面是其中一個片段。

師:看到“村居”,你們會想到什麼?

生1:在一個小村子裡,夕陽西下時,打魚的船回家了,人們在做飯。

生2:我腦子裡想到的是,在太湖邊上有幾戶人家,夕陽西下時,他們打魚歸來,開始做飯,煙囪裡冒出白煙。

生3:我想到有幾間小茅屋,還有一塊田塊,一條蜿蜒曲折的小路。

生4:在一個夏天的傍晚,夕陽西下,一位老人躺在家門前的躺椅上,一手抱著小孫子,一手搖著蒲扇,欣賞著美麗的晚霞,心裡甜滋滋的。

師:掌聲送給他。我們的想象讓題目有了意義。一起讀標題。

採用這種比較聯想閱讀的方式,能激起學生閱讀期待與參與慾望的思考點,是落實教學目標的根基,是學生髮展的生長點。

三.著眼於發展,提出比較性的問題

可以這樣說,比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維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新發現新發明便成了空中樓閣。在語文教學中運用比較閱讀的教學方式,不應只停留在“懂得區別”的水平,而應當著眼於發展。如果要著眼於發展――在比較中引出新的發現,獲得新的認知,最重要的一點是能提出比較性的問題。

先以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為例,確定比較點後,運用發掘性比較方式,提出比較性問題:

五次擦火柴有什麼不同?為什麼這樣?

五次擦火柴所產生的幻覺有什麼不同?其原因和結果又怎樣?

提出這類比較性的問題,有助於引導學生“入境識斯真”。

教學《哦,香雪》,有老師設計如下問題:

有人說,香雪不喜歡她父親親手做的“小木盒”,而用她娘辛苦攢下的四十個雞蛋換了一個鉛筆盒,是虛榮心的表現,意味著純真而質樸的鄉村文化的失落。

有人說,換鉛筆盒的“歷險”,正是小說的重點和高潮,表現的是香雪的自尊與自強,意味著城市文化和現代文明不可抗拒的魅力,是鄉村走向開放的起點。

你更贊同哪種觀點?憑你對城鄉生活的瞭解,你覺得“香雪”的未來更可能是怎樣的?如果要你來規劃,你希望未來的“臺兒溝”是什麼樣子?

這一問題設計得相當好。圍繞“換鉛筆盒”這個比較點,引導學生通過比較聯想等方式去挖掘分析其中滲透著的豐富的情感。這一問題的設計體現了通過認知與情感相互統一的解讀,可以加深學生對作品的感受,也認識到城市文化與鄉村文化、現代文明與傳統文明的複雜關係。既有肯定的,又有某種失落的東西,也更符合這篇小說的原味。

最後要說明的是,比較閱讀教學法如能與其他教學方式複合交叉,靈活地加以綜合運用,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