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的觀後感

梅蘭芳先生的一生堪稱傳奇,以梅蘭芳做題材實際上很豐富,大時代背景、梅孟的戀愛、京劇改革、男旦的身份特殊性,等等,從不同方面解讀,其實可以拍出很多部電影。偏偏陳導的梅蘭芳幾乎事事都講到了,然而哪個角度都不透徹、不夠味啊,合起來是一部流水賬一樣的梅蘭芳年譜,最後只知道梅蘭芳做了什麼,卻不知道梅蘭芳是什麼樣的人。有很多次從某個場景某段對話裡,我以為某個可以深入探討一下的主要矛盾終於出現了,等著看導演怎麼展現,幾分鐘以後終於明白了,原來在那個場景或那段對話裡,這個話題就這麼著過了。

《梅蘭芳》的觀後感

說陳導江郎才盡實在有些不忍心,但從片子來看,陳導近年實在有些混亂,要表達的不透徹,表達的方式也無新意,沒有電影獨特的感覺。這部電影從根源上就是弱的。

比如十三燕最後那齣戲,一摔茶壺,所有觀眾齊刷刷瘋狗一樣爆發了。我實在不能理解啊,不至於吧,在打擂臺的時候來的人肯定是專門捧十三燕的,除非被邱如白下了幕後黑手。還有接下來那個鏡頭,從十三燕的'特寫轉到劇院的觀眾席,空無一人,也太假了些個。當然這樣很震撼,說明十三燕對京劇的堅守,但十三燕畢竟是一代戲王,雷打不動的鐵桿兒粉絲肯定還是有的。如果我拍這個鏡頭,就這麼著:十三燕的特寫,最好唱的是某出悲劇英雄的戲,鏡頭慢慢轉到觀眾席上,僅剩幾個穿長跑馬褂梳辮子留鬍子的遺老,聚精會神,若有所思所感,十三燕最後一個字一收,幾個老人響亮亮地喝一聲彩:好!在空空的戲院裡略有迴盪的感覺。戲裡人物是悲劇英雄,戲服裡的十三燕是結局慘淡的戲王,戲臺下的老人是清王朝最後的遺民,戲裡戲外,三人引為知己。

還有梅蘭芳與孟小冬的一段故事,多好的故事啊,一個是男旦之王,一個是坤生之後,正是探討男與女、藝術與人生與愛情的關係的好題材,拍得實在不夠味啊不夠味!

下面的文字,專門抒發我對於瑜老闆的愛慕之情——

片子裡的京劇唱段無疑是大亮點,尤其是為孟小冬配唱的王珮瑜啊。唱腔那叫一個美啊。字與字之間的粘連、頓挫,把人物的情緒、性格和氣質都表現出來了!戲實在是好!我之前也看過一些京劇,不過更多是對京劇的舞臺表現、故事和唱詞感興趣,這次聽瑜老闆唱了幾句,絕對是革命性的啟發啊,原來京劇的唱腔這麼有味這麼豐富!我反覆倒回聽這幾句唱,心漂浮在巨大的美好之中。

看《梅蘭芳》是因為那之前的幾天看了戲曲頻道白燕升採訪王珮瑜的節目,瑜老闆精神乾淨的樣子折服了我這顆直女的心~~尤其是最後那段《月亮代表我的心》,搖頭晃腦實在深情得不得了,尤其是最後那一低頭微笑抬眼看人神采飛揚的樣子,簡直與她的唱腔一樣讓人沉醉!而且節目的編輯把這個動作回放了好幾遍有沒有!濃妝豔抹裝腔作勢的娛樂圈大姑娘小媳婦們可以下課了。

從那時起我便堅定了一個信念:陰陽調和,方為尤物。所以才找來《梅蘭芳》看。當然電影裡的梅大爺和冬皇都是人戲分明,“沒扮上,怎麼看您都是男人”,但我對此表示懷疑。像梅先生和冬皇這樣頂尖的戲曲藝術家,尤其在男旦和女老生這兩個比較特殊的行當,一個“比女人還女人的男人”和一個“比男人還男人的女人”,他們對男和女的理解有什麼獨到之處,他們自身的人格、氣質,戲與生活的關係,都是讓我很感興趣的。而且這樣兩個本來已經自成尤物的頂尖的人,還遇到了一起,還有了一段感情,他們之間藝術與人格會有怎樣的交流。這些想想都有趣啊。陳導全部避開不談,是因為《霸王別姬》嗎。

不過即使這片子拍成這樣,即使它再糟糕再無味一點,我都會對陳導心懷感激,因為這部電影讓我發現了王珮瑜,讓我喜歡上了京劇。自那之後,我這一顆原本堅定的直女的心啊,只要想到世上有瑜老闆這樣的尤物,就不能不沉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