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路導遊詞推薦

江漢路位於漢口中心地帶,南起沿江大道,貫通中山大道、京漢大道,北至解放大道,全長1600米。寬度為10至25米,是武漢著名的百年商業老街。

江漢路導遊詞推薦

1906年起,“地皮大王”劉歆生首先從江漢路一帶湖塘填起,逐漸填成江漢路後花樓至鐵路外土路基,形成歆生路。辛亥革命後,華人資本家迅速興起,不到10年時間,江漢路一帶變為漢口繁華的商業街。民國初年的《漢口竹枝詞·歆生路》中描繪當年江漢路的繁華景象:“前花樓接後花樓,直出歆生大路頭,車馬如梭人似織,夜深歌吹未曾休。”

歷史上,江漢路實際上是華人與洋人的分界線。江漢路西面的花樓街、黃陂街以及毗鄰的大興路一帶是民族工商業者開設的店鋪、作坊、前店後廠型的食品店。而其臨街基本上是帝國主義國家和官僚、民族資本家開設的銀行、公司和商店。加上江漢關輪渡碼頭迎送客源,營造了江漢路的商業氛圍。

1927年,我國收回漢口英租界,太平街和歆生路改名為江漢路。現今在江漢路遺留下13幢近代優秀歷史建築,就是江漢路繁華商市的歷史見證。

風格各異的.建築、美麗的亮化工程、耐人欣賞的“漢味小品”、中、西餐飲的大比拚、繁華的商業文化同臺競“演”,這為該街營造了良好的休閒觀光的濃濃氛圍。

即便不購物,夜觀步行街也是一種享受———這裡彙集了50多種、萬餘盞燈,多數燈具為國內外最先進產品。這是一個流光溢彩的世界。 立足江漢關大樓北側,前視江漢路。你所看到的光源最亮點,就是江漢路立交橋下沿那一圈燈,在其襯托下,南北兩面“江漢路歡迎你”,東西兩側“武漢歡迎你”十分搶眼。專家介紹,字的背後,裝的是冷極光源。“冷”就冷在不是通過燈絲髮亮,而靠氣體發亮,幾乎不發熱,也很省電。據悉,目前國內只有深圳、廣州採用這種光源,面積均沒有超過這一圈———108平方米。

江漢路兩側“高挑”的路燈,採自美國,叫福樂燈。它的最大優點是“視覺環保”———就是戴著墨鏡去看它,也找不出光斑,光線非常柔和,不傷眼。有意思的是,這種燈竟是邯鄲市無意中用出名氣來的: 7年沒檢修過一次。霓虹燈歷史悠久,可江漢路的一些霓虹燈卻有著現代色彩———裝上了新加坡的雨控裝置。見水遇雨能自動斷電,既安全又長壽。 江漢關口,有一排光導燈,連燈杆也是亮的。原來,它的光線由下而上,黑色的燈柱上排列著鏤空的圓點。 與光導燈同屬新型光源的,還有路西側的廣告機,它的燈分別在廣告機兩面的上方。工程師說,這是一種硒金屬燈,日光燈含汞,人的面板在日光燈下顏色還不了原,而硒燈則能達到與陽日下無二的效果。如果這種燈走進家庭,您的眼睛就不用在白天與晚上兩種光之間進行“轉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