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古詩作文合集5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古詩吧,古詩泛指中國古代詩歌。那麼問題來了,到底什麼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遇見古詩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遇見古詩作文合集5篇

遇見古詩作文 篇1

飄飄灑灑的雨,呼呼陣陣的風,給人們帶來了許多樂趣,也帶來了不少煩惱。 正如《清明》詩中所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時節,由於思念故去的親人,這紛紛的雨催人斷魂。而一般情況寫,雨會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和樂趣,杜甫在一首詩中寫到:“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宮城。”詩人巧妙地運用了比擬的手法,通過想象,使春雨有了靈性。俗話說“春雨貴如油”,這春雨正是這樣,彷彿曉得人們的心思,在萬物最需要他的時候他就來了。這大概就是人們喜華春雨的原因吧。 有的詩人把雨後初晴的湖上美景同美女西施相比,更加突出了對雨後西湖的喜歡,詩是這麼寫的:“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雨是忽而飄來忽而走的,並不是天天造訪我們,而風就不同了,大風小風時常刮來。春天的風吹在人的身上感覺是舒服的,夏天的風是解暑的天使,秋天風過樹林吹落一地秋葉,冬天的寒風則冷酷無情。風無處不在,而真正理解她的人有多少?有一首詩就單獨讚美了風,詩中寫道:“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詩中並沒有提到“風”字,但明顯地讓人感到風無處不在,秋天時它能讓樹葉飄落,春天它可以讓鮮花盛開,它經過江面就掀起千尺高的巨浪,它來到竹林使千千萬萬的竹子紛紛傾斜。風的功勞如此之大,卻沒有人能理解它重視它,風也不見怪,還是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默默地無私奉獻著。風的品質讓我十分感動,感人淚下呀。

讀了雨的古詩,風的古詩,我的心裡就多了很多東西。雨是多情的,有人為雨悲,有人因雨喜,幾家歡樂幾家愁。風是默默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當它發狂的時候,我們才感到了風的存在,我們為什麼不多多理睬一下風兒呢?啊,風風雨雨,多麼美好的詩句。

遇見古詩作文 篇2

美到極致的事物,恍惚有些不真實,感動卻依舊自心而過。

——題記

置身於舊舊的看瓜棚 ,夏末的一抹殘陽輕聲烙下,將瓜棚沐浴在陽光當中。透過樹梢,又碎碎地鋪滿雪白的書頁。然後,給予一種最為溫暖的感覺。

手捧《詩經》,貪婪地汲取這份美好,恍然隔世。我是偏愛《詩經》的,它太美,神聖得不容任何一點兒的玷汙。所以,只當與它一起,心靈便迴歸了最純真的本質。稍許,帶著一份無畏的敬佩。

看向窗外,美景宜人,眸子靈動,性情甚好,微微笑道,輕起紅脣……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愛情,特別是相思之愛常會讓人迷茫而感傷。男子無法剋制對心上人的思念,明明看見了,卻又抓不住那魂牽夢縈的曼妙身影。只好徘徊在岸邊,明知道或許沒有結果,卻一樣傻傻的朝對岸遙望,等待。見不到心中的女子,只好在腦海中去想象她的模樣。於是伊人在男子心中開始被逐漸神化,變得越發可愛、高雅、單純、美麗、善良,就宛若天仙一般美妙,一般不可及。塵世間所有的一切在男子心中變得不堪,似乎沒有什麼再配得上對岸的伊人。只是望一眼那朦朧在水霧中的身姿,便以心醉。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很喜歡這句話。不,應稱之為愛情誓約。它不單單的一句話語,更是一個被迫參戰的戰士對遠方妻子的承諾,是愛情言語的極致。在千年之後依然直達戀人心中最柔軟的角落,同樣是男男女女們最期待的誓言。遇上它,其餘所有的綿綿情話都變得暗淡無光、不堪一擊,黯然在一位丈夫對妻子最樸實、最純淨的愛裡。於是《關雎》中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便變得輕浮了。《上邪》中的“山無稜,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便顯得不切實際。滾滾紅塵中,重要的並不是如何開始,卻是如何結束。世間一切都有盡頭,相聚離開都有時候,並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但那份溫柔牽手,平安到老的感情卻足以抵擋所有的考驗與遺憾,是人世間最平淡亦是最不易的幸福。

輕輕地放下《詩經》,緩緩地閉上朱脣。似乎還沉浸在其中,有些不能自拔。我想是戀上了它,戀上了兩千多年前的故事,戀上了潛藏於其中的美好。

初識《詩經》,就醉了。從第一眼看到這些快樂、不受束縛的文字便被深深吸引,一直一直。《詩經》中的男女是幸運的,他們有快樂,有憂傷,有希望,有牽掛,有自由。他們行走於自然,感受著鳥語花香,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化作純美的歌聲,吟出最純粹的'曲調。呼吸著略微清香的空氣,奔跑於花香小草間,感受著屬於他們的一切美好。

倚窗而立,夕陽西下,心情大好,源於詩經,心中一動,點點笑意……

最美不過詩經,詩經美至極致……

遇見古詩作文 篇3

試酌百情遠,重觴忽忘天。

天豈去此哉,任真無所先。

這是陶淵明《連雨獨飲》中說過的一種狀態。“任真”二字指的是一個人內心的率真性情,天性本真的流露。今天的人上一點年紀就會覺得天真是一種不成熟,其實不然,天真不等於幼稚。天真是那種歷經滄桑磨洗不掉的至真至純的性情。在中國文化中,萬物有性,所謂“人性”,是純粹率真的永不泯滅。

一個人要怎麼樣才能保持自己內心的天真呢?

禮者,世俗之所為也;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聖人法天貴真,不拘於俗。《莊子·雜篇·漁父》中“法天貴真”說得好:取法於天的是什麼?是人在行為上效法自然,不過多地束縛自己,不太多地壓抑自己。在《歸去來兮辭》裡,陶淵明召喚自己遠遠地離開社會角色的實現,漸漸地回到天性本真。我們提起田園詩,總會說它的景色寫得多麼淺淡,它的詞句白描般的優美,它的風光讓我們賞心悅目。其實這一切還不是它最可寶貴的。抱朴含真才是田園詩真正的核心價值。人怎麼樣才能夠欣賞真正的自然,能夠不矯情,不做作,不雕琢,不違心,真正學會與自然相處,取決於他心裡的一份天之本真。

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中說:“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心”與“形”是兩個存在,“心”是自我,“形”是需要名與利的外人外物,“心”一旦做了“形”的僕人,自我便被外人外物所奴役,這件事情還不讓人失落,還不令人悲傷嗎?

好在迷失不久,還有年華回得來。詩人在歸鄉的路上,不斷地問划船的人離他們家還有多遠——“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這條歸來的路,他難道不認識嗎?他為什麼要一遍一遍地追問別人呢?這份惶惶然的喜悅只是因為心情實在太迫切。“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這裡的“帝鄉”是指仙界,人在那兒長生不老當神仙。古時的人無非在求兩件事,第一求富貴,第二求長生。這兩個心願我們今天也有,我們此刻能夠過得更富足一點,這叫好;我們富足的日子過得更長久,那就更好。但是這兩樣東西,都不是陶淵明想要的。我們看見富貴的時候,錢財來了,它一定會拿走你生命裡的另外一些東西。比如說你要失去悠閒,甚至要喪失一些尊嚴;你要對一些人去賠笑,甚至要做一些違心的事情,才能換來這點富貴。而陶淵明之所以成為陶淵明,是因為只有他為了不失去寧可不得到,因為失去的是人生命的本真。不是陶淵明不想要富貴,而是他不想用自我與富貴做交易,不想用一個面目全非的自我去換五斗米的富貴。我們都想得到,但我們很少看見失去。人人想長生,想成仙,陶淵明卻早看得明白,“帝鄉不可期”。真有仙境嗎?我們今生可以羽化成仙嗎?他認為這件事達不到,所以他就不抱虛幻期待。

兩個願望都沒有了,剩下的是什麼呢?“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這是陶淵明的日子,“良辰孤往”,獨自欣賞美好的時光與風景;“植杖耘耔”,把手杖放下拿起鋤頭農具,耕作田地;“聊乘化以歸盡”,順其自然地過完自己的一生,樂天命,不懷疑。生命本該如此,那些山間長嘯或者清流邊寫詩的日子,難道不是生命中最好的時光嗎?

遇見古詩作文 篇4

古詩詞,想說愛你不容易。

我想乘一葉孤舟,重遊歷史長河。

抬頭,便會想到“一行白鷺上青天”;俯首,便會想到“疑是地上霜”;觀河,便會想到“一江春水向東流”;葉凋,便會想到“我言秋日勝春朝”。

古詩詞,我喜歡。吟一首《江南好》,優美的意境便會令人流連,我喜歡。唱一首《龜雖壽》,“老當益壯”隨機浮現在眼前,我喜歡。哼一段《無題》,無私奉獻,蠟燭春蠶,我喜歡。

不過在我看來,白話文太過單調,文言文又太過枯燥。唯有古詩詞,我真是打心眼兒裡喜歡。遇到挫折想打退堂鼓時,想想杜甫那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那滿腔的熱血,那豪情壯志,我欣賞,我敬佩,我說要向杜甫學習,我要吃透這句詩,我要奮發,要拼搏,我也想在努力的汗水揮灑過後,一覽成功的喜悅!

從詩詞中,我看到了美,無與倫比的美,獨一無二的美。

陶淵明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我看到了;孔子那“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壯志,我看到了;李白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真摯,我看到了;李清照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惆悵,我也看到了。

夜深人靜之時,我便會細賞古詩詞,皎潔的月光灑下那悽美的種子,我徜徉在小巷中,抒寫出“散荃染別離,落苕抑割捨”的原創。哦,可愛的古詩詞,領我步入美妙,怡人的意境。

日落黃昏之跡,花敗葉凋之痕,皆被古詩詞攬入心中。閱讀後,便刻入了我的靈魂。輕吟“我是斷了線的紙鳶,無人懂就任其消散。化為一縷炊煙,歲月將其擱淺,又拂詩篇,可別越走越遠。有了“?,。”般的這些字眼,我不再是斷絃。風又瀾起,我的心扉依舊不散。”

從古詩詞中,我學會了好多。我知道人生不可能風平浪靜。既然這樣,那我就學會承受,攜手我最愛的古詩詞,與所謂的命運抗衡!我的世界,只有一葉孤帆,風浪太大。我曾因此而沉淪,是古詩詞教會我要堅強。“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我立誓要驚起人生中最美的那道波瀾!

未來的航程,不會一帆風順。我有古詩詞,我會穩坐我的小船,為夢而揚帆。“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後凋。”小草尚此堅強,我自然不該怯步。我們大家,都該如此。古詩詞,對你,言無盡、情更是無盡!

遇見古詩作文 篇5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捲簾西風,人比花瘦。——題記

雨後的梨花,或濃或淡一色的淺素淡白,口中默唸著李清照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卻全然沒有李清照的那種灑脫和悠然。微風吹過,一團團一簇簇的梨花隨著雨滴飄落在水塘中,但見那“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的景象。

在第一次感受到李清照的美時,就十分的喜歡上了這種婉約的才女。第一次讀到的便是李清照的《鷓鴣天》,在不停地朗讀之後,深深地記住了這個詞中的景。每每在夢中夢到的便是那陽光照射著的鏤刻著花紋的窗子,和李清照描繪的那棵怨恨昨夜寒霜的梧桐樹。

“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每當讀到這句詞,便開始想去體會團茶的那份苦澀和李清照心中的悲涼。回想《點絳脣》中的那份初戀的美好“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而李清照又是怎樣在哪悲涼中寫出這樣青春陽光的語句來的呢?

留一點詩意給自己,像李清照那樣嚮往著用酒和詩意,來擺脫憂愁的生活一樣。喜歡著李清照的心境,卻又有一絲憂愁,為什麼他不能走出那份悲傷,去面對明日的陽光,體會生活中的美好?她曾在黃昏之時東籬把酒;她曾在醉意中誤入藕花深處;它曾在酒醒之後詢問海棠依舊。但做了那麼多,她也依然沒有忘記心中的悲傷,尚未經歷過這種夫死流離,國破家亡的我,又有什麼資格去為李清照嘆息傷感。

願她留一絲陽光給自己,忙時井然、閒時自然、順多偶然、逆多必然、得之坦然、失之怡然。願自己能真正讀懂他的悲傷,願自己遇見黃昏之後,東籬把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