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點評作文錦集4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點評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點評作文錦集4篇

點評作文 篇1

瑟瑟秋風,吹走了夏的炎熱,也吹走了綠葉的夢幻。一葉知秋,也許落葉是秋天的使者,告訴人們一年中無法躲過的衰敗隨秋風而至,於是人們傷感秋天,害怕落葉。漂泊的遊子更是如此,見季節輪迴,落葉飄雪,常常感慨於背井離鄉,寂寥之情油然而生。

從綠到黃,從點綴風景到迴歸大地,落葉在回憶。

由一粒小芽長成一片健壯的閃亮的葉子,迎著風、迎著雨、迎著太陽與小蟲作頑強地鬥爭。經過努力才長大,與其他的葉子一起為路人遮風避雨,成為樹木的驕傲。秋風的呼喚讓葉子感到,這一季的使命已然完成,生命走到了盡頭。為了樹木能安然過冬,為了樹木能積蓄更多的能量,葉子打算接受大地的邀請,墜落塵土間。於是,它們離開枝頭,像一隻彩蝶歡快地飛舞,在秋的晴空中劃過一道道美麗的弧線。

走過夢幻,走過繁華,走向落寞,走向輝煌,傾聽大地的絮語。

秋天的美是理智的,它不像春那麼嫵媚,夏那麼火熱,冬那麼含蓄。每當秋風吹過人們的臉頰時中間所摻雜的那種香氣向四周散發,人們都會深吸一口氣,似乎想把歲月的精氣全部吸光。

秋天是一首詩,它輕聲說著一串感人的故事。秋天是一位偉大的美術家,它畫出一張張無法用金錢換來的畫。秋天很美,美在於清澈。一條條縱橫交錯的小溪唱著歌,跳著舞,緩緩流過。秋天很美,美在於景色。一片片顏色不一、形狀多樣的樹葉從樹枝上飄落下來,輕輕地拍打著大地媽媽那細嫩的'面板。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繁華如此,更何況是落葉呢。

凋零是不可避免的,是生命的必然。但是,生命的輪迴就是這樣周而復始,明年春天,我們又會看到新的生命在枝頭演繹著同樣美麗的風景。

落葉是秋天最美的風景,我傾心於秋天。

老師點評:小作者巧妙地運用排比句,將秋天的美景描寫的美不可言,從綠到黃,從點綴風景到迴歸大地,落葉凋零。

點評作文 篇2

2.我對老師有意見

開學了,真高興又可以見到親近的同學、朋友、老師,還可以見到我們美麗的校園。

開學的第二天上數學課,老師講完了課我們就寫作業。這是開學第一次寫數學作業,我非常快就寫完了,興沖沖地馬上交給了老師。老師看了之後對我說:"重寫!".我走了回去,馬上又寫,很快又寫完了,我上去交給了老師,判了。之後,我接著寫老師又留的作業,我又飛快地寫完交上去,誰知老師又說"重寫!".

下午我再次去交作業時,老師還是那句話"重寫!".我太倒黴了!一天連交三次作業,竟換來三次"重寫"!這倒黴的一天,讓我永遠忘不了。這一天是我12年以來第一次碰到的老師說三次重寫的場面,太讓我沮喪了!我知道老師是為我好,但也不能這樣對待我呀。人家一天寫5遍,我一天卻寫8遍,這樣我會失去對數學的興趣和愛好,老師您想到了嗎?我對您有意見!

點評作文 篇3

陽光明媚的一個週末,我和弟弟還有幾個小夥伴一起玩捉迷藏的遊戲。

我們來到我家,小夥伴丁丁,邵波寧,還有李近節,紅尾都不願當找人的!最後石頭,剪刀,布決定丁丁抓人了。

遊戲開始了,丁丁被佔到先捉人了。他很心急,我們沒躲,他就要看我們,我們就說,你好“鬼”,不行,重新來過。並且商量,要數完60個數才能開始找,大家就東藏西藏了。哈哈,我藏到了個箱子裡去,可沒人發現了!鈴,找到了,啊?我心想:被這麼倒黴啊?原來是紅尾。原來紅尾就躲在他的身後一點點。我們都笑他呢!

紅尾就開始得找人了,,我依然跳進箱子裡,這次大家都提高了警惕,不敢出聲,生怕被找到了。哈哈,還有有同學自報家門,李近節被找到了!

等李近節找的時候,大家躲到很遠的地方去了,找了很長時間都沒找到!最後,李近節說:“出來吧,還是輪到我找了。”哈哈,大家沒兩下子全出來了!我一次都沒抓到。好開心!

這次捉迷藏遊戲真有趣!

老師點評:奕芝同學剛學作文,學會了開門見山式的開頭,點題式的結尾,層次很清晰!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不過,如果抓住重點詳細描寫就會更棒哦!

點評作文 篇4

不出所料,今年廣州市會考的題目依然是命題作文,相較於材料作文和話題作文,命題作文所提供的思維角度和發揮空間相對窄一點,但是好處也是非常明顯的,尤其對於考生們來說,命題作文主題明確,方便立意,可以有效避免跑題現象,為考生們的會考大關降低風險。

命題作文意料之中,而萬萬沒想到的是出卷老師的“故伎重施”,與15年一樣,依然是對試卷閱讀題的拓展,小夥伴們有木有看到一絲絲的套路呢?今年閱讀題選取了龍應臺女士的《獨立宣言》,是龍應臺女士對兒子安德烈一封感情深摯的信,信中通過其與安德烈的相處過程中因中西方文化差異和觀念差異所致的看待、處理問題的方式不同,不僅表達了母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和期盼,也引發了讀者們對差異的思考,這個社會是一個愈加開放包容的社會,我們在與人相處過程中應該怎樣去尊重差異、磨合人際關係呢?

“於無字句處品大道理”,會考作文以此命題,說明會考作文一以貫之地貼近生活、關注人文,這一點從近幾年的會考作文命題中可見一斑。只要抓住了這一命題主旨,並結合文章材料,這篇以“適合”為題目的作文就並不難寫。寫作要求也強調“結合身邊的事例和生活體驗”,引導學生從自己身邊的事情進行思考,通過生活影響來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取得最佳“平衡點”,感悟人生哲理。

標題前有一段話“用什麼樣的方式相處才是適合的?其實,我們生活學習,待人處事等,都需要尋找合適的方式。”這句話可以視作為一句引導語,如果學生從這句話入手,選取生活學習,待人處事的角度,那麼便能夠做到立意準確。

題目“適合”,近義詞為適宜、合適、符合、適當等。從考生的實際學習與生活出發,可以結合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學校的學習經驗、與人交往的心得體會以及對家庭(社會)生活的哲思,以小見大,細微之處見精神,通過日常小事學習與人相處的真諦,這一點和15年的命題方式有異曲同工之處,通過坐地鐵反觀地域文化差別,通過廣州人文風貌反觀廣州風格,小夥伴們有沒有看出深深的套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