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優秀作文15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傳承優秀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傳承優秀作文15篇

傳承優秀作文1

“等等,很快了。”我近乎呢喃地迴應著身後等得不耐煩的同伴。

我端著相機,幾乎神經質一樣一遍又一遍地除錯著光圈和曝光度。緊貼地面的衣服已經快被雨後的土地浸溼,我卻仍不管不顧地趴在那,等待著即將到來的陽光。光線隨著時間的推移一點點變化,我屏氣凝神,卻心思飄忽,父親的身影便忽地闖入我的腦海。

“等等,很快了。”父親常這樣安撫要原路返回,或是起身離開的年幼的我。此時的他,定然握著他心愛的相機,那甚至不是精緻的單反,只是小巧的卡片機罷了。

他愛追尋美景。從小到大,他曾拉著我走進寂寥無人的深山,趟過清澈冰涼的小溪,闖入靜謐的已然入睡的小鎮。他曾追逐過無數活潑的松鼠和靈動的小鳥,手臂晃過,手指的一緊一鬆間,便是一幅生機勃勃的畫卷。

他愛等待美景。每次遇上美好的景緻,他總是帶著我在一旁等待,端著相機,一動不動。我問他,這是在幹嗎?他答,這是在等待精靈現世。在我第一次觸控相機之前,我從不相信這句話。

當我們終於有了一部單反,他便開始教我攝影。他的大手覆在我的小手上,帶我轉動鏡頭,按下最後那個神奇的快門。我懂得了光圈的大與小,景物的迷糊與清明間微妙的差異;懂得了焦點的位置給人的不同感受;懂得了快門速度的毫釐之差所控制的明暗變化。同時,我也終於明白,在無盡尋覓中的快樂與滿足,以及等待美的精靈降臨時的那份激動與肅穆。

“咔嚓”,按下快門,輕微的聲響在我耳邊響起。看著手中的相機,那一瞬間的光影被定格在膠捲上:微帶溼意的苔蘚,陽光穿行的印記,躍動在草木上的金光,重新被賦予生機的枯木,以及遠處幽深而模糊的樹影。

這是一個精靈的世界。

追尋美,追尋生命跳動的痕跡;等待美,等待一閃而過的靈光。父親如此,我亦如此,我想,也許對於美的愛與渴望,已經在我們之間傳承,早已融入我們的骨血。

傳承優秀作文2

桃花臉、柳葉眉、杏核眼,是美人。

愛國情、凌雲志、滿腹才,是中華美人。

無論陳年往事,抑或盛景流年,那些絕代佳人,皆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動,傳承了中華千古美人心。

  千載琵琶作胡語

昭君不僅絕色傾城,而且絕頂聰明,亦沒有尋常女子的淚水洗面。她拒絕賄賂毛延壽,持一身清高孤傲;她以女兒身做出一番千秋讚歎的事業,將身許國。與克麗奧佩特拉的禍國殃民相比,她傳承下來的是華夏民族深入骨髓的愛國情。她舞著楊柳細腰擎住了漢家江山,用自己的美,確保了數十年的太平。

王昭君的美人心,傳承下來的是深深愛國情。

  英雄何必在男身

武昭儀,是歷史花壇中一朵華美的牡丹。國色天香的她,傳承下來了昭君的愛國情,並將其化為自己的凌雲志。在那個充斥著封建綱常的年代,她用自己的志氣在“女子無才便是德”上劃了狠狠一刀。她用勇氣掙脫了封建桎梏的枷鎖,盛開了一段繁華。如今,無字碑頭攜滿字,千家萬戶講不盡她的傳奇故事。

武昭儀的美人心,傳承下來的是剛強的凌雲志。

  一身詩意千尋瀑

江南煙雨,古韻佳人。宛若白蓮的徽因,傳承下來了武昭儀的凌雲志,並用滿腹的才,來施展它。作詩,她筆尖輕轉,字字珠璣,留下“人間的四月天”;建築,她用嚴謹求實的態度塑“白山黑水”,設計國徽。她以花為貌,智為魂,以出眾的才華和豐富的閱歷匯成一股內在的精神氣質,為世人所嘆。

林徽因的美人心,傳承下來的是驚人的滿腹才。

可這美人心,傳承到今天,卻變了模樣。嬌豔、清純代替愛國、志氣成了美的代名詞,身材、容貌代替才華,成了美的象徵。看到人們為一個個所謂的“女神”折服時,不禁思考:這是個人的沉淪還是時代的悲哀?是誰泯滅了美的本心?

握筆,從今天起,書寫真正美人的歷史。以愛國為志,以才華為榮,傳承千古美人心。

傳承優秀作文3

除夕夜,我看著桌上的擀麵杖、面板兒、麵糰兒,心頭湧上一股熟悉之感,也許是因為我家延續了多年的大年三十兒吃餃子的習慣。

今年包餃子的是我和弟弟,他負責擀麵,我負責包。看著他左手拿面,有手擀麵皮兒的樣子,不自覺的想起了小時候的情景。

那也是除夕夜,四五歲的我站在桌子旁邊,頗感興趣的看姥姥包餃子。姥姥將我抱在腿上,用大手包住我的小手,把麵皮平鋪地放在左手掌上,右手拿著小勺,盛上一勺滿滿的綠色的韭菜的餡兒放在麵皮上,不多不少,剛剛佔好三四分之三的位置,然後拉住麵皮兒的兩端,輕輕地捏合在一起。她還告訴我,捏的時候還有一個講究,那就是前面的麵皮兒一定要和後面的錯開些,這樣,餃子才能安安穩穩的立起來。很快,一個周正美麗的餃子完工了,姥姥笑著道,“孫女兒,你以後也一定要學會包餃子,每年都得包,畢竟咱作為中國人不能忘本”。那時我不是很懂得姥姥話語的含義,只是窩在姥姥的懷裡笑個不停。時光飛逝,轉眼間包餃子的人已從姥姥姥爺變成了母親,小姨,又換成了我和弟弟。

“姐,你接著麵皮兒。”一句話,把我從回憶中驚醒,我接過麵皮兒重複著姥姥的動作放餡,捏合,一個個餃子完工了,看起來甚是圓潤。這時,姥姥來到我身邊,接過一塊麵皮兒,一邊包著一邊講述餃子的來歷與傳承,最後卻說了句讓我記憶猶新的話,“咱中國人幹啥也不能忘本,不能忘了老祖宗傳下來的習俗,不能忘了咱中華的文化這包餃子的習俗。不管是你,還是你弟弟都得傳承下去,知道嗎?!”“嗯!”我重重的點點頭。十年後的今天,我終於明白了那句咱中國人不能忘本的含義。不經意間我放慢了手上的動作,仔仔細細地體會每一步的美妙,體會每一步所承載的東西。

享受間,我彷彿看見了也許是三十年後的除夕夜,在煙火的爆鳴與綻放中,一個老人抱著一個四五歲的孩子一點點,一步步教她包餃子,耐心給他講述餃子的來歷。

傳承優秀作文4

傳統中國,‘家國一體’,‘家’是縮小的‘國’,‘國’即是放大的‘家’。因此家風家教也在歲月的.積澱中,自然而然地成為了中華文化的重要內容。家風,中華文化的縮影,文明的延續。

小的時候喜歡依偎在姥爺懷裡聽他講故事,講累的時候他會時不時的在我耳畔對我說:“長大以後,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要忘記誠實守信。”我並不明白這其中的含義,便去問母親:“為什麼姥爺總是說做人要講誠信?”母親驕傲的對我說:“這,便是家風。”

“在媽媽小時候啊家裡生活很拮据,為了讓五個孩子讀書,姥姥姥爺整天沒日沒夜的幹活。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學校要求交書費,家裡沒錢,姥爺就東挪西借把錢湊齊,當時手裡攥著那一張張皺巴巴的捲毛票,別提多溫暖了!”母親的臉上洋溢著幸福,我聽得出神,禁不住又問。“之後啊,你姥爺知道約定的期限馬上到了,不顧家裡人的反對,竟然把家裡僅有的一塊地賣掉。事後,我們都問你姥爺為什麼這麼做?他卻淡淡一笑,輕描淡寫地說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嘛!”債主知道後大為感動,寬限了些還錢的日子,然後姥爺用這些錢在短時間內做了一點小生意,本著誠信經營的原則,生意越來越紅火。姥爺深知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誠信換來的,“誠信”久而久之,就成了我們家的家風。”

母親從小耳濡目染,自己也逐漸變得誠實守信。記得她國小五年級的時候,在回家的路上偶然撿拾到了一個錢包,裡面裝很多錢,母親毫不猶豫地一分不少的交給了警察局。後來失主萬分感激,直誇讚母親是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

如今,誠實守信的家風在我們家代代相傳,無論大雨滂沱還是烈日炎炎,無論秋高氣爽還是白雪皚皚,借別人的東西到了期限我一定會第一時間送過去,以誠實守信為根本的家風已經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裡,一直從未被抹去。

誠實守信的家風潛移默化地滲透到了每一個家人,未來的日子裡,我會將這最淳樸的家風一直延續下去,潤物無聲惜溪流,家風傳承美名揚。

傳承優秀作文5

這就是我們家三代人站在一起拍的照。多精神呀!

那站在正中間的是祖父。祖父名叫胡加南。瘦瘦高高的他有著一張佈滿皺紋的臉,一看就知道飽經了風霜。當時在祖父出生的那年,太祖父的生活很艱苦,祖父又是老大,所以就在名字中取了個“南”,朝南吧!運氣、生活或許會越來越好,又加了個“加”。太祖父把滿好的希望都寄託在了祖父身上。祖父也不願辜負了期望,自己很努力。但是由於老大,所以他把讀書的機會讓給了弟弟妹妹。一生過著艱苦、平淡的生活,他並不是最快樂、幸福的。他的命運幾乎與太祖父的期望背道而行。歲月無情地把一道道霜刻在了他瘦黃的面頰上。可他是倔強的,用勤勞與無情的命運抗爭。

站在一旁的是父親。父親有個很是響亮的名字——胡光。祖父把自己兒時的願望寄託給了父親,他真地真地很希望父親的前途會是一片光明。父親學著祖父兒時的樣子,孜孜不倦地學習,以優異的成績進了“天一”,後來去了浙江上大學。本以為能靠自己的學識好好地活著。可命運同他開了個玩笑,無情的病魔奪走了他。父親的命運與願望截然相反,一生幽默的他卻不能笑著、坦然地離去。這是那麼的殘酷,但父親也是倔強地抵抗著,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那個白白胖胖的是本人。我的大名叫胡淼。名字無多大意義,父母說那年生我時發洪水,故在名字中取了“三水”。另外它是“苗”的同音字。我明白,父母想讓我成為一棵健壯的苗;我明白父親想把兒時的理想寄予給我;我明白,我要向祖父、父親一樣好好地學習,然而,我更清楚地明白,我要讓這兩代人未了的願望在我身上實現。雖然通往幸福、光明的道路很辛苦,可這值!因為我仍很倔強。

這就是我家的三代。然而我是這三代中唯一還有未來的人,我懂祖父與父親努力了,失敗的原因是逼不得已的,我相信自己會了了這個願,我不會讓自己未了的願望再留到子孫身上!

傳承優秀作文6

家是我們成長的地方,我們的習慣主要是在家裡培養的,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下,才能培養出好的習慣,所以好的家風是很重要的。下面就來說說我家的家風吧!

誠實是一種很重要的品質。小時候爸爸媽媽就告訴我,做人做事要誠實守信,不能說謊。我記得有一次爸爸媽媽給我佈置了一個小時的看書任務,因為我惦記著玩,就沒有讀到一個小時,後來爸爸媽媽問我時,因為不想被爸爸媽媽責罵,所以我就隨便說了句完成了。爸爸似乎看出我在騙他,但他並沒有責罵我,而是走過來語重心長地對我說:“豆豆,就算沒有讀到一小時也應該實話實說,下次改正就好,爸爸媽媽會原諒你的。但是說謊會失去別人對你的信任,下次即使你沒有說謊,別人也會認為你在說謊。”。爸爸的話讓我羞愧難當,我下定決心要改正錯誤,相信誠實的品質將永遠伴隨著我。

都說節儉是美德,我家也不例外。在家裡,爸爸媽媽一直教育我,要繼承中華民族節儉的美德。勤儉節約從小事做起,平時吃飯能吃多少盛多少,不能浪費食物,要吃乾淨碗裡的每一粒飯。我們家可是每一天都“光碟”哦!在洗臉刷牙,洗頭洗澡的時候,我們在意的是節約每一滴水。在使用電燈,空調,電腦等電器的時候,我們在意的是節約每一度電。

媽媽是一個寬容善良的人,每當我與同學發生不愉快時,媽媽總是心平氣和地對我說:"遇到事情時要先反思自己,想想自己哪裡做得不好,然後學會換位思考,多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想。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我們要學會原諒別人,那樣自己也會很快樂。"

在爸爸媽媽的言傳身教中,我學會了如何寬容的待人,如何與人相處,我也因此交到了更多的朋友。

我家的家風還體現在很多方面,它讓我養成了很多好習慣。正是這樣普通的家風,才讓我養成了現在這種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性格。我會將家風牢記於心,並將它傳承下去。

傳承優秀作文7

中華民族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神。孝是中華民族不變的傳統,在各個朝代,孝一直處於傳統文化的首位,白善孝為先。中華歷史上有眾多的關於孝的例子。我就在以下舉一個不太著名的例子。

古時候有一位孝子,他在全國都非常有名,皇帝親自為他寫了一塊扁,“天下第一孝”。他的家鄉在北方,冬天天氣十分寒冷,他的父親因為天冷,腿生了病,每天只能做在家中,不能活動,孝子每天用溫水來溫暖父親的腳,每到冬天他家的柴是最多的,炕是最暖的。但他的父親每到冬天就不太開心,幾年過去了,他發現父親在平時總是東家坐坐西家聊聊。他知道一到冬天父親就只能坐在家中,不能出門走動,他便開始學習關於藥物的知識,他此後經常出沒於深山之中,有時藥草生長在懸崖,有的是生長在沼澤,有的是生長在雪山…….經過多年的採集,他終於把父親的腿治好了,但治好了以後,父親又開始在村子裡活動,因為他的父親每天都在寒冷的戶外活動,幾天後老人病復法了,又臥床不起,剛開心幾天的老人又不開心了,他用僅存的藥把老人治好,但他不允許老人出門,他四處尋找可以根治寒疾的療法,經過一個月的努力,一位獵戶告訴他,雪山上有一種貂,它的皮毛可以用來治寒疾,他用高價請獵戶去打一隻貂來,獵戶說這種貂是打不到的,如果你真的孝順的話,你脫下衣服躺在雪山上,他就會來救你,這樣你就可以抓到它,孝子當天晚上就上雪山了,夜裡下起了大雪,整個村子都變成白色,獵戶早上去找他,在他躺的地方,雪已經把他埋在了地下,只剩下一個模糊的形狀了,獵戶嘆了口氣,他用鐵鏟把雪挖開,發現他身上覆蓋了一層白色的毛,獵戶立即發現他沒死,被貂救了,孝子回到家,把貂皮作成了一套衣服,老人又可以天天外出走動了,孝子把貂的屍體埋在家後柳樹的根部,每天孝子都會來祭拜。

孝是中華傳統美德中最普遍的話題,我們要發揚孝文化。

傳承優秀作文8

當耳機中流瀉出譚晶柔美的聲音,當教室裡響起同學們朗朗的吟誦,我總免不了思緒萬千,沉積千年的中華瑰寶呀,原來我們一直未曾將你遺失。

一畫蝶成雙,一撇鵲橋上,一勾遊江南,一點茉莉香。自商周之時的甲骨文到而今的楷書,一代代的演變,傳承千年的豈止是文字,還有我們不曾斷絕的書法藝術。“狂草奔放,正楷端莊。”點點墨香中氤氳著刻骨的情愫。

灑下床前明月光,上下千年一夢長。是皎潔的月亮引發了詩人的詩情畫意,還是音韻十足的詩詞是月光更加柔和?我們從小吟誦著“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卻沒有人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也許正是如此,月光一直見證著詩詞文化的傳承。

宮商角徵羽,琴書畫唱。從前我們有幼年能辨琴的蔡文姬,更有能讓江州司馬溼了青衫的琵琶女,而今我們也有音樂神童,鋼琴大師朗朗。昔日絲竹之聲餘音繞樑,至今仍不絕於耳。

孔雀東南飛,織女會牛郎。至死不渝的劉蘭芝,代父從軍的花木蘭,一個個熟悉的人物;精衛銜石來,女媧把天補,一個個諳熟的故事情節。從上古神農時期到二十一世紀,五千年的醞釀,五千年的沉積,更是五千年的傳承!

傳承,這兩個字帶著歷史的厚重,更帶著深沉。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中文化唯一不曾斷絕的國家,是以我們每一個國人都將這兩個字刻在心中。古有甘羅十二為宰相,李泌七歲震唐皇,今有四歲稚子熟讀《百家姓》、《三字經》。千百年來,恆久的中華美德,優秀的傳統文化一直浸潤著我們的靈魂,陶冶著我們的性情。

就在千百年後的今天,我相信,中華文化依舊在這片土地上熠熠生光,因為,不知不覺中,我們便會將這一切傳承。

傳承優秀作文9

從記事起,家中書房掛滿了竹子圖,水墨的質感清晰而飽含韻味,節節的竹竿象徵著蒸蒸日上,大有不與世間汙穢同流之意。小時候雖驚歎於畫上竹子的惟妙惟肖,卻對邊上那幾行小字頻頻皺眉。

小時隊書法不甚瞭解,長大了才慢慢有所知曉,那字非隸非楷,並不如平日所見那些大家之字整齊美麗。

年級再長些,我瞭解到那是明清時期板橋的字畫,此時又方知鄭燮的字長久以來一直備受世人議論,有說他的字歪歪斜斜,似連國小生都不如;卻也有人以為它錯落有致、別有韻味的,他們說隸書、楷書皆傳承於千百年的書法文化,而鄭板橋又將其進行了創新。

板橋體誕生於滿清較勝時期,那時的清王朝對文字的約束更是嚴格,無論是八股文的盛行抑或文字獄的猖獗,都使那個時代的文章死氣沉沉,而鄭板橋卻在如此重壓之下形成獨一無二的文體,是他對當朝封建的不腐還是對自由與創新的嚮往。

正是這種傳承與創新,不僅僅出現板橋體這樣絕世佳作,更是形成了五千年獨一無二而又博大精深的華夏文化。

上溯至春秋時期,孔子對於炎黃帝思想的傳承與對治國修身創新性的獨特融合,形成了對後世影響頗深的儒家思想;而戰國的孟子,他又傳承了孔子的“仁”的理念,對執政也進行創新,融入“仁政”的概念;諸子百家的文化成為後世文人諸如蘇東坡、李清照、辛棄疾、杜甫等文人墨客傳承的物件,而那些垂名青史的大師們無一不是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不同的經歷與情感釀出文化與文學無與倫比的美麗。

傳承與創新對現世也是不可或缺的,無論是作家韓寒對於古典文學的繼承與現今社會挫敗的創新,還是現代舞對古典芭蕾的傳承與對近代自由的新鮮無獨的創新,甚至是高科技產品的出現都以身證明創新與傳承的重要性。

傳承是對於古舊文化的肯定與對精華的保留,而創新是結合不同的時局、不同的社會狀況而產生的獨一無二的內容。唯有兩者共同結合,才能達到“和”的境界

傳承優秀作文10

接過書本,道一聲謝。那,是一場儀式。

翻開泛黃的扉頁,映入眼簾的,是一幅結構清晰,脈絡完整的思維導圖。然而,仔細觀察每一分支的筆記,卻不盡相同。因為它,是從歷屆九年級學子的手中傳下來的。

站在面前的學姐,則經歷完人生第一場重要考試。她以一張頗為嚴肅的面孔示人:“這本筆記,是從前輩們的手中,一屆一屆流傳下來的,千萬要珍惜!”不禁腦海中浮現這樣一個畫面:學姐與此時的我類似,也站在老前輩面前,傾聽、謹遵教誨。她接過來,以雙手,以最崇高的敬意,最誠意的心態接過來。然而,我卻不知這“傳”背後蘊含的其意。

做了它兩週的主人,愈發懶惰地翻看裡面的內容,便將其仍在床上,任憑頁尾在風中揚起,落下。那情景頗像即將凋零的花瓣,片片墜落。

升入九年級以來,日子是煎熬的。發呆時,無意發現筆記中有一行秀氣的小字——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彷彿明白了那“傳”的含義。而她所謂的珍惜,是堅持。

重拾了筆記,一字一句地仔細研究上面的重點和批註。竟有一絲衝動,在旁邊的空白處留下圈點批註,也為後人“傳”下什麼。原來,這本筆記的誕生便是如此:一人的總結,二人的補充,三人的訂正,四人的提煉……前人的經驗都在此得以傳承。但是物質的留傳不足以令人深省,使我成績顯著提高的,是一份動力,是一種精神,代代傳承。

串串槐花下,多少屆學子以傳承筆記的形式,告誡後輩努力求學;頁頁小字間,多少句名言歷歷在目,成為後輩奮鬥格言。紅藍筆墨,字跡不一。但不變的,是所有人的信仰與夢想,以及他們為此,所要付諸的行動!

也許,某一天,我的字跡也將繼續傳至下位學妹手中。我要告誡她,這份珍惜,這種傳承,應永記於心。

傳承優秀作文11

假若你只是一滴水、一線陽光、一顆糧食,你將如何面對你的生活。倘若雷鋒是一滴水他便會選擇滋潤一寸土地,倘若雷鋒是一線陽光便會選擇照亮一份黑暗,倘若雷鋒是一顆糧食他便會選擇哺育有用的生命。

我在雷鋒日記上看過這樣的話,這也是他的人生選擇。他用他的實際行動書寫了這些話,也用他那無私奉獻的品質艱苦奮發堅韌不拔的精神感動著我們。他的精神他的品質同樣也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有一次,我看見路邊有個小男孩在公路上攔住車子跟他們說些什麼,然後那些車就調頭,而那個小男孩卻跑得滿頭大汗,我覺得很奇怪,便跑過去問他:“你在幹什麼呀?”小男孩擦了一下汗,笑著說:“媽媽開車來的時候,前面在施工,不能過去,我怕有太多人走回頭路,所以和媽媽來攔車了!”我向四周望了望,果然有個三十多歲的女士也在攔車,我突然覺得小男孩好偉大,雖然人小但志不小,我不由自主地加入了他們的隊伍。

又有一次,我看見很多志願者在參加捐款活動,我打心底裡覺得溫暖。還有一次我經過東街的獻血屋,看到很多人在那裡排隊無償獻血,心裡敬佩不已。是啊,雷鋒叔叔提到的“滋潤一寸土地,照亮一份黑暗”,其實也並不難!或許只是我們的舉手之勞,就可以幫助別人,贏得感謝和敬佩;或許只要我們好好學習專心聽講,就是給老師最大的安慰;又或許從小樂於助人孝敬長輩,可能會讓父母感到無比的欣慰,而這些都是雷鋒精神的細微體現。

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不會乾涸,一個人只有把自己和集體融合在一起,才能更有力量!雷鋒叔叔就是我們的榜樣,他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我們要向他學習,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雷鋒精神在我們這一代繼續發揚光大!

傳承優秀作文12

家,給人以溫暖。它是人們的唯一定所,是人們的避風港灣。但是,家要有家的樣子,不能亂七八糟,沒有規矩。有句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假如一個家庭,沒有規則,只有溺愛與包庇,那請問這是一個家嗎?家原本是一棵參天大樹,是一座巍然聳立的大山,萬一。他忽然倒了,塌了。請問,這是誰造成的?是我們。爸爸沒有威嚴,媽媽全是溺愛,我們變成一個個蠻橫無理的人。家這棵參天大樹一倒,大山塌了,我們後悔了,懊惱了,可惜晚了。

我記得寒假臨近過年時,電視上出現了一種許久未聽過的新詞“家風”。這一詞是新聞聯播上所播出的,他們派出記者,隨機提問,“家風是什麼?家教是什麼?”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家風,我認為是家裡人的一種行為,是好是壞。我認為我家的家風是熱情,爽快和執著,因為家中的每個成員都十分熱情好客,遇到困難不退縮,說到做到,很少食言。

家教,我認為是家人的素質,是深是淺。家人假如不學習,將得不到知識,學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點。從小,父母教育我們要認真做事,知錯就改。現在老師教導我們分清黑白,認真做人,踏踏實實。將來,會是社會教育我們堅持不懈,守法牢記。每一天,我們都學到東西,學到知識,學會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家訓,我認為是家人的教訓,是嚴是鬆。假如每個人都官官相護,隱藏事切,我認為就要使用殺手鐗了。假如每個人都坦誠相待,大公無私,我認為規則沒有必要了。家訓,該用的時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該時千萬不要用,否則會鑄成大錯。

一個家,既要有令,也要有暖,二者不可缺。

傳承優秀作文13

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爸爸媽媽是我傳承良好家風的啟蒙人,他們時刻提醒我,不依賴別人,不安於現狀,堅強、勤奮,依靠自己的努力不斷向上。在他們的薰陶與影響下,我學會了勇敢、堅強、獨立。

我從小就膽小怕事,不敢一個人呆在家裡,特別是晚上,爸爸媽媽去哪兒我都要跟著。那是我剛上一年級時,爸爸不在家,媽媽剛好也要出差學習,當時媽媽跟我說,讓我跟爺爺奶奶在家,還特別叮囑晚上讓我自己睡一個房間,眼看著媽媽整裝待發,我十分不情願,眼含著淚水,心中充滿著對媽媽的不捨,對夜晚的害怕,對生活的無奈。這時,媽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說到:“阿煒,你要勇敢點!要從國小會堅強,學會自己處理事情,學會照顧好自己。爸爸、媽媽也有自己的工作,不可能一直都你身邊,照顧你,你要自立!媽媽相信你能做到的。”我點點頭,勉強答應了。晚上,我開啟所有的燈躲在房間裡,說實在,我真的很害怕,怕黑,怕窗外的聲響,可媽媽的話又在我耳邊響起:勇敢點,勇敢點!對,我是男孩,我一定要勇敢!那一晚,我第一次關掉了所有的燈,美美地睡了一覺。從此,我學會了勇敢、堅強、獨立。

在學習、生活中,我漸漸地懂事了,雖然平時爸爸媽媽只是簡單的提醒,但我慢慢地理解了爸爸媽媽的良苦用心。知道了做事不依賴別人,要勇敢面對,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能不斷進取,的確,繞簷家燕永遠飛不上藍天,繞膝孩兒永遠不會奔向遠方。

爸爸媽媽的言行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讓我健康茁壯成長。

傳承優秀作文14

歲月的軸輪吱呀呀地轉過春雨秋風,夏日冬雪,站在歷史的祠堂前,改變的是人的年齡和麵貌,不變的是內裡的氣韻氤氳,風骨流傳。

一大團黑黝黝的流動線條,交織纏繞,在中華民族的純白長卷上,將一個個蕩氣迴腸的俠義恩仇,一段段血染江山中的無奈往事一一書寫,文字永遠是文明的先驅者,甲骨文的出現為文字的進化,文明的出現奠定了不可磨滅的基礎,商朝之後的時代是中華文化加速漫延的時代,文字的傳承悄無聲息卻又讓人感覺這就是傳承,不動聲色的外表下,隱藏著大氣象。

每個小孩子學習中文,單單是讀音,就漢字平平仄仄的讀音,從每個人口中發出,稚嫩的聲音中隱含著無形的自豪與驕傲,他們柔和嬌嫩如清晨玫瑰的臉上,浮現著隱約的莊重與睥睨。更別提寫法,毛筆鉛筆鋼筆,筆下誕生過一個又一個位元組,在田字格的方格中,橫平豎直,有稜有角的一個個方塊字,如今越來越盛行,越出名,在古老文明的進化歷程中,始終沒有落下腳步的中華文明,現在加快腳步奔向新時代的黎明。

比文字傳承更重要的傳承是氣節,從整日在汨羅江邊遊蕩,最終與汨羅江同化,流向遠方的靈魂開始,中國人的氣節延伸出去,根深蒂固地盤亙在每個心靈的最深處,不論是:“世人獨醉我獨醒,世人皆濁而我獨清”的杜甫,還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的文天祥,亦或是近代以筆為矛直刺人間不平的先生——魯迅,氣節這種無形無狀的東西在每個人的腦海中設下一口警鐘,用道德底線束縛人的行為,用名人典故催化人的心靈。氣節的傳承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命脈,亦是每個中國人引以為傲的精神源泉。

傳承,一個厚重的字眼,但不一定驚天動地,望而生畏,就像孔廟每一年的祭祀活動,早已驚醒了沉睡的孔子文化,以那樣的雜亂喧囂中,真正靜心思索與孔子對話的人又有多少。他們們的心意可能是好的,卻在越走越寬的道路上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歷史,文明在生活路上漸行漸遠,能挽留他們離去腳步的,大概只有一代一代綿延不絕的傳承。

傳承優秀作文15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巨集人。”曾子說:“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遠。”然而,在這所謂的道義背後,在一樁樁英雄事蹟之中,始終有一個千年不變的精神內容存在,這便是民族精神。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發展從來就沒有中斷過。靠的是什麼?就是千百年形成的民族精神。

有時候,國家破裂,我們只有緊握民族精神,才能重振山河,振興國家。

戰火紛飛,滿蹄踏破國都,北伐再敗,是再戰,還是……東風吹拂,鄭成功綻開愁臉,舉起民族大義的大旗,揮師東下,一舉驅跑荷蠻,收復臺灣。既成就了自己,又實現了中華統一和偉大復興。

有時候,國家被侵,我們只有緊抓民族大義,驅逐外寇,還我河山。

三省淪陷,內戰頻頻。是做“亡國奴”,還是……雪花飛舞,張學良仰望蒼天,扯起民族大義的風帆,毅然發動“西安事變”,促成國共合作,併力抵抗日寇,最終迎來了抗戰勝利的曙光。既證明了自己,也贏得後人由衷的欽佩。

有時候,國家遭遇自然災難,我們只有心繫災區同胞,眾志成城,才能共建家園。

汶川傾倒,玉秀被毀。轉瞬間,天崩地裂,高樓倒塌,良田被毀,厄運接連降落在中華大地上,摧殘著中華兒女的身體,帶給中華兒女無限的苦愁,但是!中華兒女沒有害怕,也從未畏懼過。!“一方有難,八方支援。”13億人的心連在一起,必在廢墟上建成一個更美好的家園!

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這種精神推動本民族的發展和興旺。這樣的民族精神也正是一個民族的凝聚力的體現。很難想象,一個沒有民族精神的民族、沒有凝聚力的民族會怎樣?!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從自己做起,響應時代的召喚,讓民族精神傳統的火炬一代一代的傳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