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風俗中學生作文

導語:中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每一個地區的風俗習慣都是不相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家鄉的風俗中學生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的風俗中學生作文

  家鄉的風俗中學生作文1

我的家鄉在濟南的西郊,雖說都是濟南人,但,有一些習俗卻不一樣。我們這,除夕那天要去買個豬頭,魚、雞、肉等,還要買好多鞭炮。

除夕下午3點鐘,就開始包餃子了。在5點左右,要去請家堂(祖先)。小的時候。我不喜歡過年,請加堂是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我5、6歲時,弟弟還沒出生,我就代替。有兩根筷子,插在胡蘿蔔上,再用燒的黃紙,寫上字。有一個是“先父李學善之位”,後來我才知道,他是我爺爺。還有三個,我也不知道是誰。把寫好的堂位放到個盤子上,帶上一小掛鞭炮,就去村頭請去了。

到了那,我看見幾個人也在請。我們必須跪下,爸爸又用木棍畫了個圈,把帶來了鞭炮放那裡麵點燃,說什麼是把祖先的魂請來。我那時很害怕,然後,還要讓祖先們先進去,還要用個長棍,把大門壓住,還說什麼別把別別的鬼引來。爸爸還讓我找個棍子,面對漆黑黑的院子,本來膽小的我,更害怕了。不過父命難逆,天啊!這麼大的院子,讓幼小的我上哪找去啊?!當時,嚇得我拿了把刀,又拿了個手電筒。小聲嘀咕:“鬼啊!我不怕你!我手裡有刀,你要敢來咬我,我、我、我就殺了你…。”邊說,還邊打哆嗦。好不容易容易找到了長棍,抓住就跑。心裡還挺害怕。耶!跑到了燈光下,鬼害怕嘍!我開心的笑了。我爸長棍給了爸爸,壓好後,又去屋裡磕頭。爸爸先磕的,然後是叔叔,最後是我。

除夕那天,我們這兒再吃年夜飯前還要拉上一掛鞭炮。晚上還不能關燈,我要守歲,不過我撐不過11點。

大年七年級這天,還不能把客人吃剩的東西倒掉,不能把垃圾倒掉。好像全是“錢”。必須八年級才能倒掉。

大年八年級下午5點左右,端著有家堂的盤子出去,把長棍拿開,又去村頭上拉上一掛鞭,把牌位放到鞭炮中,再磕上幾個頭,就完成了。

現在,我有了那兩個弟弟,我就不用去了。

這,就是我們家鄉——請家堂的習俗。

  家鄉的風俗中學生作文2

我的家鄉是江蘇的淮安市,我的家鄉風俗很多,如:春節時吃年夜飯、放鞭炮、中秋節吃月餅、端午節吃粽子、廟會,這些都是傳統節日,我想肯定在各個地方都有這些風俗,一年一度,給平凡的日子點燃了一起激情,大家聽說過節,總覺得那天喜慶了好多,而且不光是過年過節的風俗,平時的一些需要注意的風俗,大家也都是特別自覺的遵守,所以我想中國的傳統和風俗就是在人們一輩一輩地遵守中,慢慢地發展與演變,流傳至今。我記得最深的,在淮安的風俗就是廟會。

我這個人本來就愛熱鬧,其實淮安人都很熱情,很愛熱鬧。在廟會時,表現得就更加積極,更加明顯。我聽我奶奶說舊時,迷信活動中最大的是廟會,在中國傳統中,確實廟會是屬於迷信的,而且次數頻繁。如農曆正月初九玉皇大帝誕辰;四月初八釋迦牟尼誕辰;二月十九南海觀音香期;三月九年級幡桃會;四月廿眼光菩薩香期;五月十七都天廟香期……每次大的廟會,城市各家都掛燈結綵,廟會上結紮的.彩轎、彩亭等等,大家都積極的去過這些節日,在這一天中置辦熱鬧的裝飾品,來營造這些熱鬧的氛圍。除此之外,在船上習俗也比較多,我們家以前有一條船,多數的時候,爸媽都是在船上工作著,一年中以春節和中秋節最為講究,除要供祭公雞、鯉魚、豬頭外,還要燒香磕頭,並要用公雞血從船頭擋浪板上往下流,稱為“掛紅”。過年節時,上桌的菜餚,哪一樣都不能吃光,意謂要“有餘”。有時我也跟爸媽在船上過節,所以我媽從小對我在這些細節方面要求特別嚴格,我懂得這些都是比較嚴肅的事情。

雖然現在覺得這些都是迷信,可是每次遇到這樣需要禁忌的細節的時候,我還是會遵守,因為習慣已經養成,風俗的存在,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人們心目中根深蒂固,它不是迷信,而且人們的一種信仰,一種約定。

  家鄉的風俗中學生作文3

每逢過年,大家都要回到自己的家鄉過年,其中,有一項祭祖的活動是不可少的。我國的祭祖方式很多,有的以一個村莊為團體、有的以姓氏為團體。到了祭祖先的日子,大家聚集起來,來到村裡的祠堂祭祖,但是,我家鄉的祭祖與眾不同。大年三十,就是家鄉祭祖的日子了。家鄉的祭祖是每家每戶自己祭的。我家吃好午飯便開始祭祖宗了。

首先,祭祖是從近到遠的,所以,先是太太(是家鄉的土話,也就是爺爺奶奶的爸爸),祭祖的食物豐富多彩,既營養又美味,比如:蹄胖,雞,鴨,年糕,糕點,水果,不可以少的,接下來的菜是根據他們自己喜歡吃的菜來燒的,太太喜歡吃湯圓、帶魚、鯽魚……所以,奶奶也燒了這些菜餚,等菜餚擺上桌,左右兩旁還要擺上一排小小的酒杯,奶奶把它們滿上黃酒,每個酒杯右邊放上整整齊齊的筷子,然後,還得點上一對大紅蠟燭,等所有食物擺上了,接著,家裡人開始一一叩頭祭拜,過了一會兒,要把許多的紙錢啊,金元寶啊……燒掉,就好像把這些錢給他們送去似的。

我在邊上看著奶奶燒紙錢覺得好玩,也情不自禁的去幫忙燒。接著,是祭我太太的爸爸媽媽了,我們也這樣和前面的形式擺了起來,在這期間,我還鬧出了一堆笑話呢!比如:我在幫媽媽折金元寶,站的累了,一屁股坐到了祭祖的凳子上,於是,媽媽似乎尖叫著說:“小桐!你不能坐上去的,這是讓太太們坐的,你怎麼能搶他們的坐位呢?”我說:“哪來的人呀?”“哈哈!哈哈!

這是我們想像的,其實,他們已經不在了,我們是為了紀念他們!”奶奶大笑說,在場的人,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還有一個笑話,我看見奶奶端出了一碗香噴噴的湯圓來,我正準備吃,就被奶奶大喝一聲:“不能吃啊,這是太太們吃的。”我也笑了,我想,我怎麼這麼傻呢?接著,這樣的形式,一桌一桌的擺了過去,一共擺了6次呢……這次的祭祖宗讓我回味無窮,既讓我知道了家鄉祭祖的方式,又讓我吃到了祭祖的很多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