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古詩作文錦集八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詩吧,古詩具有格律限制不太嚴格的特點。那些被廣泛運用的古詩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古詩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古詩作文錦集八篇

古詩作文 篇1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里。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秋風蕭瑟,讓人們感到刺骨又淒涼的感覺,樹上那一片片枯黃的樹葉,紛紛的落了下來,擋住了人們的視線,有的落到了大地媽媽的懷抱裡,而有的卻飄到了河面上,隨風飄動,如同一位漂流他鄉的遊子久久沒有回到溫暖的家,此時此刻,被詩人張籍秦眼目睹了,他情不自x想到了自己,樹葉落在他的身旁,那麼,我是否也該回家了呢?

詩人決定用信來代表他對家鄉的思念和懷念,他想:以前,我在家鄉過得無憂無慮的生活,它愛我,我也愛它,我們互相依賴。現在,我思念著家鄉,我思念親人,不知道父母,妻子,兒女,過得怎麼樣,他們好嗎?我真的有好多話想跟他們說,可一言難盡,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的話,千愁萬緒一下子躍然心傷。張籍定了定神,鋪紙執筆,情訴著思念,一封飽含著詩人眷戀故鄉的信寫好了。詩人裝好信封,千叮嚀萬囑咐地對行人說;"一定要送到啊,有沒有在信漏寫了什麼?不行,我得在拆出來看看。

張籍拆封看了又看,改了又改,最終,信送出去了。

古詩作文 篇2

記得我很小的時候便愛讀古詩了,因為古詩能帶給我美好的享受與快樂,啟迪我心靈的古韻,提高我的文化修養,陶冶我的情操。在我成長的道路上,古詩始終伴我一路前行,從未間斷。

飯桌上,看著弟弟撒下的飯粒,我不禁脫口而出:“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此時的我體會到的是農民的辛勞與汗水。柳樹下,我撫弄這隨風舞動的柳枝,輕吟著:“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小河邊,我看著水中歇息的鵝群,不禁佩服古人對鵝的細緻描寫:“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還記得去年爬敬亭山時的情景,更讓我領略了古詩的“博大精深”。當我爬上山頂時,真切的感受到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勢。當我來到瀑布面前,看著嘩嘩的瀑流以其雄壯的氣勢向我們傾說“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的仙境。當我看見滿池的荷花荷葉時,耳邊又響起了楊萬里的詩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佳句。

是啊,當你漫步在田間小道上;當你留戀於迷人的風景區;當你攀行在巍峨的高山上,你一定會感受到詩的腳步時刻與你同行。因為每一處山,每一處水,都是因為詩而顯得更壯觀更美麗。

當你感嘆光陰似箭時;當你面對鮮花與掌聲時;當你面對挫折與失敗時,你一定會感受到詩的力量在激勵你,鞭策你。

聽:“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古詩正以它巨大的力量震撼著你,催促著你奮勇前進!

是啊,這就是古詩的魅力,這就是古詩的內涵。我將緊握著它的手,銘記著它的教誨,默唸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古詩作文 篇3

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我是一個亡國之君,我對不起大唐!”李煜這樣想著,自己罪孽的歷史又湧上心頭。由於自己的昏庸無道,使有著幾百年輝煌歷史的唐朝盛世斷送在自己手裡。由於貪生怕死,自己投降了宋朝,成為世人的笑柄。而今,雖然能夠苟活於世,但自己的良心卻受到了極大的譴責。此時,李煜心底泛起了一種莫名的哀傷。

遠處,一聲淒厲的鴉鳴打破了夜晚的寧靜。李煜邁著沉重的步伐,踏上每一層臺階,來到了西樓。此時已經是秋天,而李煜仍然穿著一件薄薄的衣衫。他的目光裡,充滿著嚮往與悔恨——望向長安。頭上的月亮像一把鐮刀,又細又長,發出清冷的光,照的人不覺寒氣透骨。李煜不由得打了個冷顫,一回頭,看到院子中一棵梧桐樹,樹葉已經泛黃,有的正隨風飄落,在空中飛舞,像一隻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美麗極了,但是卻被鎖在這深牆大院之中,忍受著孤獨的折磨,對自己的美麗,也只能孤芳自賞,何其悲哉?回頭想想,自己的處境不也是這樣的嗎?被鎖在宋朝這個“金籠子”裡,欲出不得,是怎樣的一種苦,怎樣的一種痛啊?!

李煜輕輕地嘆了一口氣,目光又望向長安,悠悠的鄉愁,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但,家在哪裡?國在哪裡?沒有了,一切都沒有了!一切都是一場夢,一場被自己親手打破的`美夢!李煜靠在欄杆上,呆呆的看著,就這樣看著,周圍的一切都很平靜,然而,他的心裡早已波瀾起伏!對自己的痛恨,對國民的愧疚,對故鄉的懷念,緊緊地揪住了他的心。他忘不掉,也不想忘掉,即使那一雙雙充滿怨恨的眼睛讓他心驚膽戰,讓他萬分痛苦,他仍然選擇了記住,因為那一段充滿血腥,充滿汙穢的骯髒往事正是激勵他改過自新的最大的動力!由於那觸景而生的思國之情,他立志要重新做人,然而,他並不知道,上天並沒有給他機會。

那聲鴉啼,否定了他的一切。李煜的身影,亦在那聲鴉啼中,變得越來越遠。

古詩作文 篇4

記憶中,第一次接觸古詩詞,似乎是我一兩歲時。那時,媽媽經常讀古詩給我聽。雖然好多古詩的意思我不太理解,但是在家人面前,卻能“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地吟上幾首,家人將熱情的掌聲和歡呼聲毫不吝嗇地送給了我,讓小小的我心裡埋下了古詩歌的“種子”。

上了幼兒園,開始學習古詩。隨著老師的講解,我開始慢慢地懂得了好多首故事的含義,知道古詩猶如我國璀璨的歷史文化中最耀眼的明珠,是我們中華兒女傳承文化的精髓。

上學後的課堂上,我在課本中“認識”了詩仙詩聖詩佛詩魔詩神等。詩仙李白的《贈汪倫》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讓我懂得了友誼的珍貴;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讓我體會到了詩聖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豪邁氣概;詩佛王維則用一首《鳥鳴澗》為我們描繪了春天夜晚的美好景象;詩魔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中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則讓我明白了人生就應該如小草般頑強,即使再多的風吹雨打,也不能退縮;詩神蘇軾的《題西林壁》中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讓我要善於從不同的角度看事情,方能看得全面。

上學後的課餘時間,每天我都要拿出《唐詩三百詩》看一看,背一背,當我一次次吟誦起這些偉大詩人的詩篇時,我似乎看到了唐宋年間鮮活的歷史在我面前栩栩如生,不由感悟我國曆史文化瑰寶之偉大。當然,背誦古詩詞中也發生了很多糗事,就是將古詩背串了,兩句李白的詩後面竟然跟了兩句杜甫的詩,媽媽稱之為“混搭”,引得爸爸捧腹大笑。我和媽媽還經常在古詩詞方面比賽一把,每週五晚上,我都要與電視節目《中國詩詞大會》“相約”。我利用手機,和場上的選手PK古詩詞,時常還能勝出。尤其小驕傲的是,我超好的記憶力將曾經自詡為“文學青年”的媽媽“打敗”,媽媽感嘆地說:“時光真是把殺豬刀,不僅失去了容顏,還偷走了我的知識”。在這些PK中,我更增加對古詩詞的興趣。我知道,古詩詞已經在我童年的心裡“生根發芽”,期待古詩詞在我心中“枝繁葉茂”那天。

感謝古詩詞,使我懂得了歷史,使我找到了自信!

古詩作文 篇5

夜深人靜,一顆顆小星星不停地對著大地眨眼睛,一輪圓月正鑲嵌在漆黑的夜空中,顯得格外明亮。在這猶如團圓之夜下,詩人張籍獨自一人站在客樓上靜靜地賞月,旁邊沒有家人朋友陪伴,顯得那麼的孤單和寂寞。

第二天清晨,秋高氣爽,當一縷陽光照耀到客樓房頂時,張籍已經在大街上四處漫步。一陣秋風吹過,他隨手撿起散落在街上的一片發黃的樹葉,眉頭輕皺,自言自語地沉吟著:唉!一年時間又過去了,我什麼時候才能回到故鄉,去看看我那年幼的孩子,去聽聽故鄉那熟悉牛羊的叫喚聲呢?唉!真想回到故鄉好好與家人團聚。

這時張籍似乎想到了什麼,快速回到客房,磨硯鋪紙提筆,沉思良久,寫下一封信,以表達自己濃烈的思鄉懷親之情。仔細封好信封后,他又急匆匆地趕到十里之外的熟人王先生那邊,囑咐道:王先生,請求您幫忙把這封信交到我的家人手中,我的故鄉是和州烏江。

好,沒問題,我幫你。王先生爽快答應。正當王先生欲上馬遠行時,張籍若有所思,急忙說道:等等,我想再看看信件,接著,他把家信從頭到尾仔仔細細看了兩遍,並在上面又添了幾行字,然後從頭看起,邊看邊點頭,直到滿意為止。當他封好信封,再次把信件交到王先生手裡時,又一再叮囑,一定要把信件儘快送到家人手裡。

告辭了,望著王先生翻身上馬,漸漸遠去的身影,張籍那一顆急切的心也漸漸安定下來。

回到客房,若有所思的張籍提筆寫下了一首千古絕詩:《秋思》。

古詩作文 篇6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聽,不遠處的校園裡傳來一陣陣朗朗背書聲,原來國小生們都在背古詩呢!

事情是這樣的:在前段時間裡,班主任老師發了兩張古詩資料,聽說快要古詩過關了,同學們個個都勤奮學習。這不,他們正在認真複習古詩,連標點符號也不放過。

話雖如此,可還是有一些調皮搗蛋的同學,擅自改詩詞,給大家帶來了歡笑。“望廬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李白來到烤鴨店。口水飛流三千尺,一摸口袋沒有錢。”那位同學話音剛落,教室裡爆發出一陣大笑,頓時氣氛變得歡樂起來。“嘿,老兄,李白後來咋了?”有人嬉皮笑臉地問。那位同學聳了聳肩,表情嚴肅起來:“那位老闆娘說,這位顧客,你不買就算了,還用口水把我的圍裙給弄溼了,快走快走!”說著,那位同學指了指下面,又做了個連推帶拉的動作。同學們笑得更歡了。“怎麼啦?亂哄哄的,成什麼樣子?”老師突然走進來,板著臉說。同學們安靜下來,望了老師一眼,坐得端端正正。老師嘆了口氣,說:“快點複習古詩吧!別愣在那!”

同學們低下頭,從書包裡翻找古詩資料。“啪!”“刺啦!”噢,資料被撕破了!那位同學瞄了被五馬分屍、“詩”魂出竅的試卷,臉上沒有一絲波動,而是朝我叫了一聲:“周琳曼!幫我影印一下!”又低下了頭。不光只有他,許多同學的資料都是破破爛爛的,用老師的話說,就是被狗啃過了。

下課了,同學們不約而同地跑到我的座位上來,目的只有一個:幫他們影印試卷。真是“讀詩破萬卷”啊!

兩張小小的古詩資料給我們帶來了無盡的歡樂,那段快樂的時光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古詩作文 篇7

星期五下午,我們學校舉行了一場古詩文大賽

這天下午,老師帶著我們來到了廣場,我們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安靜地聽著。我們等啊等啊,一年級過去了,二年級三年級的表演也結束了,終於到了四年級一班表演了。我們趕緊到後臺練了一遍就上場了。劉勇齊在前面有聲有色地背誦《滿江紅》,我們在後面合音,我們背完《滿江紅》又開始唱《明日歌》。魏新然穿著紅色的燕尾服在前面指揮,我們成功地唱完了這首歌,臺下也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下一個是三班表演的《遊子吟》,也非常出色。我還看到了五班荊韜演的岳飛就像古代的秦始皇一般。

到了最激動人心的時候了,我們個個緊張的不得了,最後我們班得了第一,我們大聲呼喊道:“耶!”

古詩作文 篇8

是誰,於花間獨酌,吟哦著“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漸漸走進我們的視線?是誰,於月下長嘆,唏噓著“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緩緩步入我們的眼簾?是那些“愁緒滿懷無處訴”的詩人詞人們,款款情思流淌在眉間,滴滴血淚盪漾在心田。

愁之切

李易安之愁,愁到“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愁到“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李後主之愁,愁到“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滿腹閒愁,數年禁受,流不盡,訴不清;柳永之愁,愁到“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辛棄疾之愁,愁到“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愁到“可惜流年,憂愁風雨”,縱“紅巾翠袖”也難搵那流不盡的“英雄淚”。歲月的長河中,因多了這些憂愁中透著浪漫的面孔而暗暗增色,他們穿透歷史的煙雲,在悠久深邃的中華文化中熠熠生光,他們愁得真切,愁得可人,愁得惹人憐,更讓人情不自禁的為他們掬一把辛酸淚。

愁之源

古人之愁,緣何為之?不外乎一個“情”字。情之深,愁之切,真摯的情感引發了深切的憂愁,而這真實可感的憂愁又將這纏綿緋惻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二者的相互映襯,又凸顯出了古人的情真意切,與現代人的冷漠大相徑庭。杜少陵之愁,愁在江山社稷,“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片彌望在滿目瘡痍的山河中,浸潤在“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壯麗圖景裡。陸游之愁,愁在滿腔報國志,卻終付東流水,縱然是“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然而,終落得筆下梅花“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的下場,風雨飄搖,腐敗無能的南宋朝廷,容不得他的愁,更理解不了他的款款深情源自何處。然而,任時光荏苒,他那憂愁中顯露的縷縷報國情思仍會在我們心裡留下深深的烙印,敬之,愛之,亦憐之。

愁之解

縱覽中國古代的詩人詞人們,儘管滿腹閒愁無處可訴成為文學的主旋律,然而在這之後,他們總能找到方法來釋愁,用更積極進取的態度去迎接未來生活,使那些垂頭喪氣,一蹶不振的庸人難以望其項背。李太白“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無可奈何之際,他選擇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愁之盡頭,他看到了“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於是他認為“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尊空對月”,後人讀李白的詩,總能感到一種遒勁有力的意氣,感受到無限的豪放與灑脫,一種直面挫折的勇氣和魄力氤氳在心底。烏臺詩案,給瀟灑自如的東坡居士一個致命打擊,他的愁,非常人所能禁受,而他又非常人可比,“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一蓑煙雨”“賞造物者之無盡藏也”,他把滿腔的悲憤融化在了造福一方百姓之中,故,蘇堤的池水清碧,西湖的楊柳依依。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情愁滿腹訴不盡,歲月長歌。讓我們追隨這些詩人詞人們,去感悟他們筆下“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去追憶那些似水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