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讀書共長成

我上學的時候就是一個書迷,經常看小畫書、報刊和小說,特別是小說,往往拿到一本小說就愛不釋手,白天看不完,晚上就點著煤油燈躺在炕上看,一看就是二、三點鐘。兒子現在上四年級了,對讀書也產生了很大的興趣,經常在自己一個人看書的時候,有時突然哈哈大笑起來,有時候手擦臉頰,淚水成流;都是被書中的故事深深打動,身心沉浸其中的緣故。

同讀書共長成

起初,給兒子買的書,大多是成語故事,或者名人軼事之類的,兒子對這類書總是提不起興趣,他把讀書當成了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後來妻子根據學校老師的推薦,並在網上查詢那些具有趣味性的書,買回來後和兒子一起讀,原來厭讀的狀況便慢慢好轉了,兒子又開始喜歡上了讀書。

只要是兒子喜歡看的書,我和妻子都會陪著一起讀,更多時候會陪他一起談論書中的人物和故事,和他一同讀著一本又一本的書,分享著一個又一個的奇妙故事,我們和孩子一起在書海中暢遊。

跟兒子同讀的書中,有一本書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它就是《淘氣包馬小跳系列之小大人丁文濤》,馬小跳是個愛玩的孩子,還是一個淘氣包,他不僅愛玩,而且會玩,能玩得花樣百出,能玩出聰明與機智;相比於馬小跳,丁文濤就是一個標準的好孩子,他在老師的心目中沒有缺點:他是班上的學習委員,人稱“小百科”,還是個“成語大王”,厚厚的一本《成語詞典》,他都能背下來。書中有一篇是關於開期中家長會時馬小跳爸爸和安琪兒媽媽的對話:安琪兒媽媽覺得丁文濤非常的優秀,他的身上就找不到缺點,如果安琪兒有他一半的優秀就好了,並且說如果可以選擇,她一定會選擇丁文濤做她的孩子。而馬小跳的爸爸對於她的說法卻相當的排斥,他認為:沒有缺點的孩子,還叫孩子嗎?他說馬小跳是他在這個世界上最親愛、最珍貴的寶貝,他決不會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作比較。

針對這段情節,我和兒子進行了一次討論,我問兒子:“你喜歡馬小跳爸爸還是安琪兒媽媽?”兒子說:“喜歡馬小跳爸爸,因為他能和馬小跳一起玩,馬小跳犯了錯誤,能理解他。安琪兒媽媽看不到安琪兒身上天真、善良和可能這些優點,只看到她的缺點。”我又問:“那你想向馬小跳學習呢還是向丁文濤學習呢?”兒子說:“我學習馬小跳的勇敢,也學習丁文濤的`背成語。”我再次問:“你希望爸爸媽媽向誰學習呢?”兒子想了想,說道:“向馬小跳的爸爸學習,因為他從不對馬小跳要求這個要求那個的,還讓馬小跳快樂地玩。”聽了兒子的話,我想了很多,的確,在現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為了讓孩子多學一點東西,我們給孩子報了這個班那個班,要求這個要求那個,不準幹這個不準幹那個,對這些八、九歲的孩子來說,他們已經失去了自我,成為了我們大人的應聲蟲,他們慢慢地會像丁文濤一樣:身體雖然還是孩子的身體,可他們的心已經不是一顆兒童心。想到這些,我的心情一下子變得沉重起來,於是對兒子說:“以後爸爸不會再給你太多的要求,太多的壓力,只要你開開心心、健健康康成長,爸爸就很高興了。不過你知道自己平時應該怎麼做嗎?”兒子聽了我的話,一下子就高興起來:“我知道!我知道!該玩的時候就放開了玩,該學習的時候就要認真地學習!玩得時候像馬小跳,學習得時候像丁文濤。”看著兒子一幅開心地樣子,我的心裡卻是滿滿的內疚:孩子的童年也就是幾年的時間,如今卻被我們家長無情地剝奪了,這種剝奪對孩子來說實際上也是一種傷害,這種傷害讓他們失去了本應屬於他們的童年快樂和無憂無慮地歡笑。

幸運的是,通過和兒子共同讀書以及對話,我認識到了身為家長的問題所在,以後我會努力給他提供一個寬鬆、平和、充滿溫情的生活空間,讓他在這種環境裡健康、快樂地成長,我也會永遠在他身邊伴他一起成長!